「敦刻爾克」高級在哪,沒想到諾蘭這樣回答

2021-01-11 毒舌電影

上周表妹去北京,參加《敦刻爾克》首映,專訪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整場活動下來,對「凜冬將至」這個詞理解更深了。

酒店冷氣大開到(我估計)只有十幾度。發布會,等了一個小時;圓桌採訪,等了一個小時;專訪,等了一個半小時。表妹感覺身處一個冰窖,以至於不得不用手摩擦身體取暖。

諾蘭怎麼還不來?英國人不是很準時嗎!

但是,看到他的那一刻,還能怎樣,只有微笑著原諒。

他也不容易。

剛下飛機放下行李到酒店沒倒時差就趕過來,在沒有被問到問題時,他當著幾十個記者的面閉上了眼睛睏覺(只有幾秒鐘,但還是被表妹發現了),之後睜開眼睛,拿起了保溫杯。

即便是困成豬的情況下,諾蘭還是很認真地回答了表妹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接招。

我是摩擦摩擦的分割線

不是一部普通的電影,而是一場超前的VR實驗

之前Sir電影北美記者@梅川酷子搶先看片後告訴大家,《敦刻爾克》是諾蘭歷史性的成功,一次對自我的突破。

最好的地方在於敘事。

非線性敘事:三條時間線,一周,一天,一小時,同時進行,最後疊加達到高潮。

表妹看完片後表示不贊同,我要抗議!

朋友們,千萬不要被三條時間線唬住,電影最棒的地方不在於敘事,而是體驗。

《紐約客》評價《敦刻爾克》:可能是第一部VR電影。

VR意味著什麼?身臨其境。

用諾蘭的話來說:能夠讓觀眾親身坐在沙灘上感受這群士兵的絕望,坐在噴火戰機的駕駛艙內體驗飛行員帶著有限機油前往救援的緊迫感。

表妹建議大家不要糾結於故事是否燒腦。

這部電影不是用來understand的,是用來feel的。

IMAX膠片拍攝,提供更寬闊的畫幅和更清晰的畫面。

讓你裸眼直達戰場。

在合適放映條件下(IMAX影廳),IMAX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可以完整呈現,比傳統寬銀幕多提供近40%的畫面內容。

IMAX數字銀幕的解析度是4K,解析度越高,畫面越清晰。

IMAX膠片更高,是16K。(但遺憾的是,我們目前在影院能看到最好的,也只能是IMAX數字版,膠片放映太貴了。)

音效真實到讓人恐懼。

外國觀眾描述,聽到第一聲槍響就從座位上跳起來。

結果表妹在看片的時候,不僅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還如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那位士兵一樣,右肩膀有了躲閃的動作。

而當子彈穿過船艙,金屬撞擊金屬的聲音,尖銳、沉重、快速,外媒描述「讓你覺得,每一槍都殺死了一個人」。

結果《敦刻爾克》的音效總監說:那還是我們消了一部分音之後的。

德軍戰鬥機俯身衝向海面英國艦船,發出刺耳轟鳴警報聲,隨著距離由遠到近逐漸變大,像是要把天空撕裂,把人逼瘋。

音效團隊先是完全複製當年的聲音,再拿到空曠沙漠中重新錄製,增加立體環繞感。

來,感受下。

音效來自Sir電影00:0000:52

這種真實感不僅讓觀眾屏住呼吸,對於演員來說也同樣如此。

在真的敦刻爾克海灘拍攝,用真的二戰時期艦船,就連影片中英軍駕駛的噴火式戰鬥機,都復刻了二戰噴火戰鬥機Spitfire(型號MKI)。

直升機後的那一架

開著噴火式戰鬥機的演員傑克·勞登說,「我都不需要去想像場景了」。

表妹問諾蘭:你在開拍之前就告訴過演員們,會用真的噴火式戰鬥機在距離他們頭頂很近的地方飛過嗎?

他嘿嘿笑了:

我都不記得告訴了演員多少我會怎樣實拍的信息,但我確定告訴了他們我會儘可能地創造真實。(絕對不是誆騙)你知道,當你有了很棒的演員,如果只讓他們在鏡頭面前想像著場景去表演,那絕對是濫用他們的才華。因為他們絕對可以做到這一點,當你允許他們面對真實場景表演時,比如說,飛機在頭頂轟炸,那你就是在釋放他們的天賦才華。這才是故事講述中更重要的,他們和角色融為一體了,情緒在當時也會自然流露。

不是一部關於戰爭的電影,而是關於生存

接受採訪的時候,諾蘭把這句話重複了一遍又一遍。(起碼超過二十遍)

在《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這類戰爭電影中,我們總能看到敵我雙方殊死決鬥,甚至是赤膊相戰的場景。

《血戰鋼鋸嶺》

在《敦刻爾克》中,沒有。

從頭到尾都沒有看到過敵人的面目,士兵們甚至都沒有提到過德國,只用「enemy」(敵人)這樣籠統的說法代替。

那種恐懼是抽象、無形,又無處不在的。

以往戰爭片中,高層將領坐在辦公室發號施令,下面的士兵會明確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幹嘛。

《敦刻爾克》沒有。

諾蘭曾和一個參與過戰爭的老兵交談,後者對銀幕上的戰爭電影感到困惑:「在戰爭電影中,似乎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在真正的戰爭中,我們並不知道,大家都處於慌亂無秩序中。」

專訪現場,諾蘭告訴表妹:

當你和那些參與戰爭的人聊,真實的情況就是混亂無序,大部分時候是恐懼,你沒有支援,也不知道指揮在哪兒。有一些很簡單的事情你都不會想到,比如說,他們怎麼才能找到一點吃的。他們不知道去哪兒,也不知道身處的境地究竟是怎樣。

看不到敵人,只能聽到不斷的炸彈轟鳴和子彈呼嘯而過;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會襲來,也沒有明確的指令。

還有什麼情境比它更讓人恐懼?

而在這種極端混亂恐懼的環境下,呈現的已經不是複雜人性,是人的本能,求生。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表妹印象深刻。

在海灘,為了能夠讓船浮起來,一群英國士兵要把一個法國人扔出去,然後再把維護法國人的另一位英國士兵也扔出去。

扔法國人的的理由是,他不是我們英國人;扔英國士兵的理由是,他不是我們這一個團的英國士兵。

這是人性的黑暗面嗎?

諾蘭解釋到:

最終在戰爭當中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隨機性的,不是有邏輯的,它不是有詩意的,我會尊重這種人類尋求生存的本能,而不是說真正的英雄主義。這種本能一部分來自於自私,另一部分是來自於求生存的欲望。

哪怕全世界都知道結局,它依舊是驚悚懸疑

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大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四十萬英法聯軍被困於法國東北部港口敦刻爾克,德國人不想浪費昂貴的坦克,改用空襲,在這種空隙當中,三十萬人成功撤回英國,為日後反擊保存了力量。

事件的結局已經沒有懸念,但導演是諾蘭。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他總能夠給你不一樣的東西。

表妹把這句中國粉絲稱讚諾蘭的話轉告給本人時,他笑成了一朵花,哈哈哈哈。

大家說實話而已嘛。

《蝙蝠俠》三部曲,開創超級英雄電影新紀元。

成名作懸疑片《記憶碎片》,直接在開頭就把結局告訴你。

《敦刻爾克》上映兩周蟬聯北美票房冠軍,全球狂卷5億美元票房,爛番茄新鮮度93%。

這次他把一個眾所周知真實的故事,拍成了驚悚懸疑片,整個過程都讓人把心懸到嗓子眼。

舉個例子,開頭抬擔架那場戲。

載滿士兵的歸國艦船就要起航,英國陸軍士兵湯米(菲恩·懷特海德 飾)和士兵吉布森(阿紐林·巴納德 飾)用擔架抬著一位受傷的士兵要在最後的時間趕到船上。

他們前面圍滿了無法上船的法國人。

指揮官大聲叫喊:最後兩分鐘。

你坐在電影院,耳邊是電影中傳來時鐘滴答滴答一秒一秒催促的聲音,眼前是湯米和吉布森緩慢地挪過人群,艱難行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推搡擠出一條道,還要像買彩票撞運氣那樣小跑過一塊搖搖欲墜的木板,德軍的空襲還在繼續。

這兩分鐘從頭到尾湯米和吉布森沒有說過一句話,表妹則在電影院喊出了聲「快點啊」。

你和人物的命運被聯繫在一起,你就是他。

表妹問:你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每次都能夠這樣在套路中創新?

「告訴我吧。」

諾蘭聽完這個問題就笑了,開心地向前直了直身子,很驕傲:「那是因為我從來都不會被慣例限制住。」

你知道,類型片會用觀眾對某種類型的期待去創作,所以當觀眾去看的時候,他們是帶著特定的想像的。而如果你可以離開這種特定的期許,然後當你再靠近它,就能夠創作出不同的感覺。所以,它(套路)其實是一種工具,你可以用對故事結構和時間的不同處理,去影響觀眾的感受和他們對電影的看法。這些僅僅是你要處理的工具而已。我覺得呢,我現在處理這些更加得心應手了。

說白了,每次都給我們帶來新發現的諾蘭,其實很懂套路,也很愛用套路。

但他每次使用套路(被經驗證明的成功模式),都會在原有基礎上,再往前推進一步,突破你的認知。

用中國的俗話說,這就叫老樹新芽。

相信《敦刻爾克》會再次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體驗。

相關焦點

  • 關於《敦刻爾克》的中文影評,我只服這一篇
    這一簡單場景以岸邊等著被裝上「月光石」號的一堆救生衣結尾,這可能也暗示了道森想要拯救大批士兵的壯志雄心,儘管他的船明顯很小。 我們不知道「月光石」號從哪裡起程,直到臨近結尾才揭示了是韋茅斯市,一個沿著英格蘭南部海岸線,位於敦刻爾克相當西邊的小鎮。
  • 諾蘭新作《敦刻爾克》必須看IMAX 2D版!但這回翻譯得有點差啊
    不管你看沒看過,趕緊去買票看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吧。電影劇情就是一句話:二戰初期,英法聯軍不敵德軍,被逼退到敦刻爾克海邊,40萬英國士兵等著祖國母親來接他們回家!是不是不太明白這句話是啥意思?是不是後悔沒好好學歷史?不打緊,不懂歷史看起來更有懸疑片的感覺。尤其是當女友問你,他們最後都活下來了嗎?
  • 這種諾蘭式的「神操作」其實有很多
    但這樣做似乎不夠「諾蘭」,他很想讓這部影片多一些戲劇性。正巧在美國加州的維克託維爾考察拍攝地時,劇組發現了一大批舊飛機。經過精打細算後,發現「買一架實際大小的真飛機來拍攝,要比做模型來拍或使用 CG 特效來得有效率」。
  • 諾蘭曾嘗試將《盜夢空間》改編成遊戲 可沒結果 但仍對電影改編...
    諾蘭是好萊塢新生代導演中的佼佼者,拍攝過多部留名影史的經典作品,包括《蝙蝠俠》三部曲、《記憶碎片》、《失眠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以及最近的《信條》。近日、在接受TGA創始人&主持人Geoff Keighley的採訪時,諾蘭被問到他是否希望他的一部電影被改編成遊戲,如果可以的話,是哪一部?
  • 《黑色沙漠MOBILE》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登場
    《黑色沙漠MOBILE》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登場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02 分享到: 由韓國遊戲研發商珍艾碧絲(Pearl Abyss)研發營運的MMORPG《黑色沙漠MOBILE》更新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
  • 《黑色沙漠》手遊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強悍來襲!
    《黑色沙漠》手遊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強悍來襲!>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01 分享到: 由韓國遊戲研發商珍艾碧絲(Pearl Abyss)研發營運的MMORPG手遊《黑色沙漠MOBILE》更新全新世界王「杜卡路萊因敦
  • 盤點諾蘭導演的5部高分電影,盜夢空間才排第三,第一名實至名歸
    諾蘭年輕帥照5.致命魔術《致命魔術》其實是諾蘭導演的一部過渡作品,魔術題材也算是圓了諾蘭自己一個夢,諾蘭所有的電影都會帶有一種自己的風格,就是燒腦,電影80%的臺詞都是伏筆,第一次看可能還不明所以,第二次看才會恍然大悟,有趣的是兩個主演是蝙蝠俠和金剛狼,有點出戲。
  • 萬眾期待的《信條》,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來了
    它就是《信條》信條是明天即將上映的燒腦新作相信我看完這部電影,後面至少會被討論半年以上因為他的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我心中啊,諾神是不下於希區柯克9.2影史排行二十七這是無數人心中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致命魔術某瓣評分8.9影視排行七十七導演告訴觀眾們,電影也可以是魔術此時還有《敦刻爾克
  • 這可能是最全的諾蘭追劇指南 從敘事結構到劇本創作全解析
    我觀看了諾蘭的所有電影以及部分採訪,大概了解了諾蘭的編劇方法,現在就一窺他創作時的所思所想吧。 1.掌握觀眾的情感共鳴 我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度強調個人的時代, 並且忽略我們能一起做什麼。
  • 諾蘭拍的男人為啥那麼帥?穿西裝、梳油頭、開蘭博基尼……
    而像希裡安·墨菲、麥可·凱恩、「狗爹」加裡·奧德曼等諾蘭片中的黃金配角,自身同樣散發著迷人氣質~一部《敦刻爾克》,更讓諾蘭選「小鮮肉」的毒辣眼光得到了一致認可,每一位都是初長成的帥哥坯子。以及湯老溼、帕丁森這樣的「非典型英倫帥哥」,諾蘭也獨具慧眼,最終把他們拍得雅俗共賞,圈粉無數。《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致命魔術》期間,諾蘭還曾請來大家熟悉的小李子、馬修·麥康納、修叔這樣,顏值和魅力「全球通用」的歪果仁。
  • 內森·克勞利:諾蘭大神背後的設計大神
    他就是內森·克勞利,諾蘭大神背後的製作設計師。到2000年左右,他遇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原來二人是兒時的鄰居,他們很合得來,於是二者開始了一段長期的合作,從《失眠症》、《蝙蝠俠》三部曲、《致命魔術》到《星際穿越》、《敦刻爾克》,期間還參與製作了《異星戰場》、《碟中諜2》、《公眾之敵》、《湖邊小屋》、《馬戲之王》、《西部世界》,而最近的衝奧新片《登月第一人》也是他的設計作品。
  • 坑了《敦刻爾克》的翻譯大神賈秀琰,求你放過《猩球崛起3》
    「賈老師」對科幻和現代歐美流行亞文化幾乎毫無認識,又喜歡在翻譯中凸顯自己的存在感這次摧毀了敦刻爾克的home,導致網友一片吐槽,千萬不要摁下home鍵,那可是「國家」3其實賈秀琰真正惡劣的地方在於,她破壞了我們每個人的「觀影感」。
  • 諾蘭帶著《2001:太空漫遊》首次亮相坎城,他都說了什麼?
    庫布裡克的女兒卡特琳娜·庫布裡克、長期製片人瓊·哈蘭共同出席了首映式,庫布裡克的遺孀克裡斯蒂安娜說,「我很高興電影能夠以 70mm 膠片的方式重新上映,如果庫布裡克今天還活著,我們知道他一定會欣賞諾蘭的電影。所以,我代表庫布裡克的家人,對克裡斯的支持表示真心感謝。」
  • 他是《信條》的美術指導,建築學的叛逆少年,諾蘭背後的設計大神!
    到2000年左右,他遇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原來二人是兒時的鄰居,他們很合得來,於是二者開始了一段長期的合作,從《失眠症》、《蝙蝠俠》三部曲、《致命魔術》到《星際穿越》、《敦刻爾克》,期間還參與製作了《異星戰場》、《碟中諜2》、《公眾之敵》、《湖邊小屋》、《馬戲之王》、《西部世界》,而最近的衝奧新片《登月第一人》也是他的設計作品。
  • 人物|諾蘭:不享受遊戲,而是製造遊戲規則
    剛剛50歲的諾蘭,在影迷心中已被「封神」。諾蘭此前執導的十部電影中,除了2002年的《失眠症》豆瓣評分7.5外,其餘9部均在8.4以上,更有《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三部在9.2以上。這個成績足以讓諾蘭成為影史傳奇,也難怪人們將其第11部電影《信條》視為疫情之後的救市之作。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原創 卷捲毛 看電影雜誌又一次石破天驚,「沒人之前見過這樣的電影!」這句話在[盜夢空間]誕生那年、[星際穿越]誕生那年,以及[信條]誕生的今年,竟然都可以循環使用!
  • 進入《天能》導演諾蘭的世界!這些電影英文金句你看懂了嗎?
    第一個 happened 是過去分詞,代表「過去發生並一直持續至今」。第二個 happened 則是單純的過去式,表示「過去發生過的事」、「過去的經驗」。句子後面的 an expression of 則有「對…表明、表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