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活動現場 (官方圖)
今天下午,「銀星光影沙龍」迎來了一批「即親切又陌生」的電影藝術家們,他們用聲音「演繹」了螢屏上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他們是喬榛、曹雷、劉廣寧、劉風、張欣、周帥……來自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員,齊聚銀星皇冠假日酒店多功能廳,他們憶往昔,訴衷腸,他們希望在未來的歲月裡,依然能用最美的聲音搭建起藝術的橋梁。
1957年4月,上海電影譯製廠誕生了。在之後的譯製創作道路上,上譯人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藝術流程,也湧現出陳敘一、畢克、邱嶽峰、李梓等等一批泰鬥級的大師,他們締造了中國譯製片的黃金年代。一個個富有生命的聲音作品深深鐫刻在大銀幕上,那是中國幾代人的光陰記憶,更是銀幕之外的璀璨星光。上譯廠的故事「聲聲」不息講述了62載,譯者心將繼續長長久久的相伴相隨。今天在這樣一個特殊的舞臺上,拄著拐杖的喬榛動情地訴說,他為什麼如此執著於舞臺;張悠悠、夏恬耐心為觀眾解讀口型員的工作,揭開譯製片臺前幕後不為人知的製作流程;劉風、張欣現場一段五分鐘的配音秀贏得陣陣掌聲,曹雷的表演《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更是叫觀眾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影;周帥、張琦、何佳帶來的動漫二次元表演新鮮有趣……上譯廠老中青三代的優秀配音演員講述著自己與「譯」結緣的故事,也用聲音演繹著各自的精彩。
圖說:嘉賓合影 官方圖
站在新時期,致敬昨日的輝煌,是為了激勵年輕的一代煥新出發。活動現場上譯廠接受了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先生書寫並贈送的新廠匾,廠長張拯也正式對外宣布上海電影譯製廠的新廠標。他說面對新的挑戰,上譯人會一如既往,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活動最後,在集體朗誦詩歌《相信未來》中,迎來了新一代上譯人的亮相,這是傳承的決心與氣魄;這是對前輩的致敬和對未來的回應;這是向四方發出的「譯語言之韻,制聲音之美」聲音;這更是對「譯聲情懷·譯者心」的理解與詮釋。相信他們會用時間和作品來證明,這份承諾,是執著的,誠摯的。(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