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秋詩會創新多維度展示譯者、譯作風採

2021-01-18 央廣網

第26屆金秋詩會首次嘗試用展覽方式,更多維地展示譯者和譯作的風採,更具象地審視上海詩歌翻譯界的過去和現在。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眾多翻譯名家的珍貴譯作、書信、手稿,傅雷先生曾經用過的書桌、檯燈……以「開端·經典」為主題的第26屆金秋詩會8日正式開幕。本屆金秋詩會首次嘗試用展覽方式,更多維地展示譯者和譯作的風採,更具象地審視上海詩歌翻譯界的過去和現在。

創辦於1992年的金秋詩會,是上海翻譯家協會歷時最久、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文藝品牌活動。當時,以翻譯、推介世界優秀詩歌而享譽全國的五位名家——馮春、錢春綺、吳鈞陶、張秋紅、黃杲炘,經常聚會品茗,研討譯理。閒談中,他們萌生了一個動議——辦個詩會。「金秋外國詩歌朗誦晚會」遂於當年10月首次舉辦。次年起,名稱簡化為「金秋詩會」。

資深翻譯家獲頒「特別貢獻獎」。 芊燁 攝

百年上海,一直是中國文學翻譯尤其是詩歌翻譯的重鎮。據悉,從20世紀二十年代起,上海的翻譯家群體就在外國詩歌譯介領域作出了源頭性和示範性的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海的文學翻譯事業蓬勃發展,優秀詩歌譯者及譯作不斷湧現。莎士比亞、歌德、席勒、雪萊、波德萊爾、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萊蒙託夫、蘭波、葉芝、布萊克、菲爾多西、朗費羅、泰戈爾、千家元麻呂……一個個燦若星辰的大師,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猶如光芒透過翻譯家們的慧心與妙筆,折射成國人心海之中或激昂、或溫柔的波濤。

25年來,「金秋詩會」參與者越來越多,包容性越來越廣。除了將世界經典譯為中文,參與者還將中國的古詩譯成外文,用雙語朗誦加以呈現。

開幕式上,詩歌融合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芊燁 攝

主辦方表示,萬事皆有開端,「開端」就是希望;這個主題篇章共收集了「80後」各年齡層翻譯者的精品近五十首,語種涵蓋英、俄、日、法、德、義大利和阿拉伯語,另有部分中國古詩的英譯作品。在「經典」部分,讓本屆金秋詩會帶領人們緬懷三十位曾在上海從事文學翻譯,並留下珍貴譯作的老一輩名家。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集中展示其譯作過程和翻譯生涯,讓人們感受名家的心路軌跡和上海的文脈發展。

在當日的開幕式上,詩歌融合表演,令人耳目一新。青年舞蹈家樊小芸、魏琴帶來了充滿詩意的舞蹈《照見》;知名主播周瑜、劉硯精彩演繹詩歌《到水中小島去》、《夏夜群星》、《種種可能》和《我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看見太陽》;畢業於伯克利音樂學院的「90後」獨立音樂人李程演唱了由著名愛爾蘭詩人葉芝同名詩歌改編的歌曲《TO AN ISLE IN THE WATER》和資深翻譯家薛範譯配的經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完)

相關焦點

  • 蓮邑庚子金秋詩會作品選
    金秋詩會在南嶺中學召開有感 相約南嶺校園中,共話詩聯韻味濃。文化傳承同築夢,勤學善教樂溝通。 南嶺梯田劉詩頻二月躬耕在玉崗,金風稻燦嶺飄香。南山如畫秋來晚,碧水雲舟競欲航。多盛園藝場釆風賀柳才鄉情濃厚建園林,遵重科學更恪勤。優秀譽名吳楚地,供應熱銷湘贛門。 贊硯溪民風純樸村容好,南嶺人民引自豪。悠久文風留祖訓,遺今硯石作新雕。
  • 「譯聲情懷·譯者心」沙龍舉行 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中青三代齊聚
    圖說:活動現場 (官方圖)今天下午,「銀星光影沙龍」迎來了一批「即親切又陌生」的電影藝術家們,他們用聲音「演繹」了螢屏上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他們是喬榛、曹雷、劉廣寧、劉風、張欣、周帥……來自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員,齊聚銀星皇冠假日酒店多功能廳
  • 黃岡中學高二年級成功舉辦「新年詩會」
    近日,「高二年級新年詩會」在中心廣場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高二語文備課組承辦。副校長劉海英,辦公室副主任、高二年級主任秦鵬、語文備課組長周珍、全體語文老師和各班班主任參加了活動。下午兩點鐘整,隨著主持人秦浩洋、孔子豪、董婉、佔欣燦著禮服翩翩而來,「高二年級新年詩會」正式拉開帷幕。
  • 許淵衝回應抄襲指控:譯前看過名家譯作 但我翻譯得更好
    黃少政說我寫詩水平不夠,但實際上他推崇的弗萊切、韋利等譯者也都沒有以寫詩見長。質疑四:很多詩作涉嫌抄襲黃少政:英美名家曾在19世紀末上世紀初掀起過中詩英譯的高潮,但這些名家的譯作在國內很少或從未出版過,而許淵衝的譯文正是抄襲了這些傑作。
  • 「隱身」的譯者
    然而,這本書的原稿卻出人意料地在網絡上洩露,於是在譯者和編輯之間上演了一場「誰是洩密者」的遊戲。一勺風電影《翻譯疑雲》劇照拋開劇情不談,電影中的一些細節或許可以向外界展示圖書譯者工作的大致樣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譯者的神秘感。劇中9名不同語言的譯者,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安靜沉穩,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急躁易怒。
  • 上海院士風採館全新亮相
    11月17日,人們在上海院士風採館參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魏敦山設計的上海體育場模型。近日,全國首家以集中展示兩院院士風採為主題的專門展館——上海院士風採館,歷經升級改造後以全新面貌向公眾開放。上海院士風採館於2006年開館,全館展示面積達2000平方米。本次升級改造對館內部分空間進行了功能提升,以新穎的展陳方式與充實生動的科學內容向遊客、市民展示我國科研建設成果,也通過院士們豐富詳實的視頻講解、虛擬互動等方式拉近科學與大眾的距離。
  • 解讀譯者行為批評視域下的翻譯忠實觀
    譯文若只重求真會令讀者費解,也難以充分展示文章原意。  根據周領順的觀點,「『忠實』必須有『務實』作補充」。「真」分為形式與內容兩方面,但歸根結底向原文/作者靠攏;「務實」是多方面的,既有譯內的,也有譯外的,但終究向讀者/社會靠攏。
  • 第三屆研究生兼職輔導員風採展示活動舉行
    日前,學校舉行了第三屆研究生兼職輔導員風採展示暨評優活動。黨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張雪芹,黨委學生工作部(武裝部)部長倪煒、校團委書記侯宇,研究生院院長龔學慶、副院長兼研工部部長錢嫦萍擔任答辯會評委。全體研究生輔導員觀摩了展示活動,活動由錢嫦萍主持。
  • 英譯《射鵰》成爆款 譯者解釋為何把黃蓉譯成黃蓮花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以下簡稱《射鵰》)首部英譯本出版的消息一經披露,引發了英國出版方始料未及的熱烈反響;而瑞典裔、英國籍的譯者郝玉青,作為「向西方世界介紹『降龍十八掌』的外國人」被推向話題中心。記者:英譯版給每一部分冊另起了書名,比如第一冊叫《英雄誕生》(A Hero Born)。分冊書名是怎麼定的?郝玉青:起初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才讓英國的出版社理解,「射鵰三部曲」不是三本書,而是一整個系列。然後我們把這個系列分成三組,每組四本,每一本單獨起一個書名。
  • 佚失原稿近70年,《四世同堂》英文原稿在美發現並譯回
    明年迎來60歲「生日」的《收穫》,又與「老友」重逢——佚失原稿近70年的《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在美國發現英文原始譯稿,經由學者、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精心回譯,終於「重見天日」。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22日從《收穫》編輯部獲悉,《收穫》即將發表的是《四世同堂》第三部《饑荒》未曾發表過的21章至36章,計10萬多字,由趙武平發現並從英文回譯。
  • 梁宗岱所譯莎翁十四行詩集 尋書路上所得多
    這一百五十多首精美詩作,較之莎氏龐大的戲劇作品,看似短捷、易於把握,其實不然。在校期間,購存到一冊莎氏《十四行詩集》,屠岸先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印製。認真「啃」了兩遍,不敢說完全把握其中韻致,可內容比較清楚了。莎士比亞真正一代巨匠,興之所至,便成滔滔詩潮;即使詩格限制(十四行詩格律十分嚴明),也能信筆由韁,不掩自然風姿。一讀之下,大受吸引,遂成枕畔良友。
  • 電影頻道《青春詩會》直播收官,王俊凱楊洋等詩詠未來
    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青春詩會·春天裡的中國》在第101個青年節明媚收官,攜一個月來近百位電影人及青年代表敬獻的詩意,致敬每一段屬於青春的理想、奮鬥與奉獻。「我喜歡出發,就是向著未知、未能、未來出發。」坐鎮本期《青春詩會·我喜歡出發》直播現場的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融匯古今激蕩詩情,與電影頻道主持人藍羽一併為廣大觀眾解析這些青春詩句背後的動人事跡與真實力量。
  • 「豪傑譯」古風何時休:給席代嶽譯九卷希臘羅馬英豪列傳挑錯
    譯者自我表彰說他的四千多條注釋主要來源是網絡搜索和美國圖書館查來的資料,有佔總數三分之二的注釋涉及考證、評敘、解釋等,但我查看了一下,那些聯繫當下生活和泛泛中西比較的注釋除外,有學術含量的,都是譯自Langhorne兄弟十九世紀的腳註,並且席先生不拘小節,原本徵引文獻都有具體章節序號,在此即一概略去。
  • 守正創新拓山河 山河智能閃耀2020上海寶馬展
    守正創新拓山河 山河智能閃耀2020上海寶馬展 2020年11月24
  • 【致敬最美榜樣】三八紅旗手(集體)風採展示—東城區工商聯繫統特輯
    【致敬最美榜樣】三八紅旗手(集體)風採展示—東城區工商聯繫統特輯 2020-07-1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發布時間:2020-11-27 16:4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許多人來說
  • ——同濟大學MBA2020級班級風採展示活動
    班級風採展示是個怎樣的活動?各位,最近同濟大學MBA正舉辦2020級班級風採徵集活動,聽說之前舉辦過好幾屆了,今年主題是「了不起,我的班」,真是熱血沸騰!我們班很想參加,但不知道這個活動的要求是什麼?怎麼樣才能出彩拔得頭籌呢?有哪位大佬能幫忙解答下嗎?
  • 秀秀書院庚子歲秋分詩會邀請函
    書院庚子歲二十四節氣詩會之秋分詩會如期進行。長安雅士薛山長邀您一起踐行中國式雅士生活:著漢服,乘輕車,登山涉水,訪隱尋秋;吟詩唱賦,品茗撫琴,焚香習字。論起這等詩情澎湃,長安雅士薛山長如今,的是半點不亞於古人的,開口閉口押韻啊五言啊七言啊,推啊敲啊,見人即討論,真有點「呆香菱之心苦,瘋湘雲之話多」的意思兒。他自個兒亦戲言自個兒是「無賴詩魔昏曉侵」。真真地,「人生自是有詩痴」,非他莫屬。庚子歲秋分詩會邀請函,君已收知否?
  • 第二屆衡山詩會·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南嶽寫作計劃舉辦
    「第二屆衡山詩會·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南嶽寫作計劃」在南嶽舉行。詩人田野調查衡陽論壇現場。參加「第二屆衡山詩會·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南嶽寫作計劃」的詩人、藝術家走進南嶽。紅網時刻8月9日訊(記者 胡邦建 通訊員 李霞)尋找當代詩歌的未知性與自我啟蒙。8月3日至7日,「第二屆衡山詩會·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南嶽寫作計劃」在南嶽舉行。
  • 韋白詩歌譯著被指抄襲 《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停發-韋白 譯者...
    這本詩歌譯著是指由世紀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集《我的心略大於整個宇宙》,由詩人韋白翻譯。7月1日,佩索阿詩作的另一位譯者閔雪飛在豆瓣網上發文聲討,指出韋白的譯文涉嫌嚴重「借鑑」她與楊鐵軍2011年在網絡上發表的譯詩與評註,並提供了翔實的圖文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