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2020-11-29 貴州網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發布時間:2020-11-27 16:4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許多人來說,《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是一部難忘的經典動畫片,其原著作者正是知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長孫建江促成了整部書的出版,也為該書作序。他說,任溶溶老先生是偶然發現自己多年前這部《克雷洛夫寓言》翻譯手稿的,發現它後十分高興。 

  譯作也是「詩歌體」

  除了《克雷洛夫寓言》之外,任溶溶其實還翻譯過許多知名作品。

  《安徒生童話全集》《精靈鼠小弟》《長襪子皮皮》……那些深受孩子喜愛的譯作,許多均出自任溶溶之手。2012年12月,他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榮譽稱號。

  孫建江曾整理過任溶溶的著譯書目,據不完全統計,如果以《黏土做的炸肉片》(1946) 至《露比和麥克斯的睡前故事》(2017)為起止,任溶溶出版的作品至少有八百二十餘種之多。

  仔細翻閱此次任溶溶翻譯的《克雷洛夫寓言》,也能發現和其他版本有一些不同之處。

  任溶溶在該書的《後記》中提到,克雷洛夫寓言詩原文採用所謂寓言詩體,在格式上是一個韻一個韻換下去,一個韻單音尾,一個韻雙音尾,相互交替。一個韻或兩行或兩行以上,兩個韻的詩行排列方式變化很多。詩行有長有短,節奏或快或慢,都隨內容而變化。

《克雷洛夫寓言》。任溶溶 譯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我在試著用不同方式譯這些詩。現在,這幾首譯詩都採用原詩的形式。我只希望,它們作為故事,讀也還能讀下去。」任溶溶表示。

  孫建江認為,譯作也是詩歌體,很考驗譯者功力,而任溶溶的譯文之所以獨樹一幟,是因為自己也是一位兒童文學作家,知道如何讓譯文更貼近小讀者的閱讀趣味。

  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如孫建江所言,任溶溶是一位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為孩子們寫過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沒頭腦和不高興》。

  在一家出版社做編輯時,他開始創作兒童故事。那時,由於工作原因,任溶溶常常到少年宮給孩子們講故事。翻譯過來的故事講得多了,任溶溶就琢磨著給孩子們講點別的故事。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供圖

  《沒頭腦和不高興》就是這樣來的。故事中,有這麼兩個孩子: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不高興」總是別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

  兩個角色都來源於生活。最後,兩個孩子也得到了教訓,改正了缺點。

  故事脈絡簡單,但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後來,《沒頭腦和不高興》被改編為動畫片,就此成為孩子們心中的經典記憶。這對從小就是電影迷的任溶溶來說,也是件很值得高興的事兒。

  今年,任溶溶已經97歲了。在孫建江看來,任溶溶仍然保持一顆童心,風趣幽默。(完)

相關熱詞搜索:沒頭腦 寓言 兒童文學

相關焦點

  •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對許多人來說,《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是一部難忘的經典動畫片,其原著作者正是知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日前,在經過50年時間的塵封后,任溶溶翻譯的《克雷洛夫寓言》正式出版,翻譯手稿也隨之曝光。
  • 李宗盛歌詞手稿照曝光:遣詞造句多番修改(圖)
    在華語樂壇,李宗盛已經算是不吝惜自己的手稿,之前曾捐獻出來在「金曲音樂節」做展覽,《山丘》精裝版也附贈了創作手稿。手稿代表的是他的創作方式,也是一種對待音樂的態度。頗為驚喜的是,從這張《給自己的歌》的手稿紙的版頭來看,這首歌大致是在廣州創作,應該是李宗盛在2009年左右在廣州開唱時的作品。
  • 「新月派詩人」陳夢家曾寫過豫劇劇本 60年前的豫劇《紅日》手稿現身
    這位新月派詩人、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人們很難將他和豫劇聯繫起來,因此他創作豫劇劇本,引發一些學者感嘆:「這樣的跨界實在猛!」陳夢家是浙江人,在南京長大,看似和豫劇沒有什麼關係,但《紅日》的手稿非常完整。這位江南才子為何會寫一部豫劇?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上譯廠公開《簡愛》等翻譯手稿,不只有「哦,親愛的老夥計」
    在1980年上譯廠配音美劇《加裡森敢死隊》裡,一個隊長發出命令,手下回答「Yes, sir.」 陳敘一動了很多腦子,sir翻譯成先生、隊長、長官都不太符合角色身份,最後他想出了「頭兒」。「每一句話,每一個氣息都有講究的,要下很多工夫。劇本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的。」曹雷說。
  • 冼星海紀念館於澳門開幕,黃河大合唱手稿真跡等展出三個月
    11月23日上午11時,「冼星海紀念館」開幕典禮舉行,冼星海銅像同場揭幕,紀念館11月24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展出冼星海生平珍貴手稿及遺物。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借出該館收藏的冼星海手稿及遺物,將在「冼星海紀念館」展出三個月,該批珍貴展品包括冼星海的證件、手稿、小提琴、日記、書信、鋼筆和演出服等共36件/套。
  • 天才少年蘭波與男人痴戀寫下曠世奇作,法國圖書館花千萬尋他手稿
    十六歲那年,他寫下著名的長詩《奧菲莉亞》。  1871年,蘭波十七歲,他突發奇想,覺得詩人都應該是通靈的,只有通靈的詩歌,才能達到「未知」的世界,寫出真正的詩。《元音》和《醉舟》就是在「通靈說」理念下創作的,成為了象徵派詩歌的代表作。
  • 達文西手稿中的外星人,手稿暗藏外星科技(曾外星人接觸)
    不僅如此,傳聞達文西與外星人有關,這點從達文西手稿中的外星人就可以看出了,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去了解看看。達文西手稿中的外星人關於達文西手稿中的外星人,其實並不是說手稿中記載著什麼外星人,只是因為它手稿中的內容很超前,許多發明在幾十年後都被製造出來。據說如果當時達文西的手稿全部發布出去的話,足以讓人類科技提前五十年!這種超前認識,讓人們想到了外星人!
  • 以色列館愛因斯坦「E=MC2」公式珍貴手稿亮相
    愛因斯坦寫有E=MC2公式的珍貴手稿亮相在昨天上午以色列國家館日慶典儀式上,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愛因斯坦相對論手稿的亮相。昨天上午10點左右,在世博中心中央大廳,以色列財政部部長尤瓦爾施泰尼茨正式宣布:愛因斯坦親手書寫的一份有關相對論的文稿,自當日起正式在上海世博會以色列館展出。
  • 佚失原稿近70年,《四世同堂》英文原稿在美發現並譯回
    4年半前,在南京的一個賽珍珠紀念會上,趙武平發現,「紅色留學生」謝和賡王瑩夫婦和賽珍珠、喬志高等人,曾在1945年前後,曾安排老舍和趙清閣合作的《桃李春風》在美國翻譯和演出。這讓他想起,多年前看到的《老舍書信集》上說,老舍在美國的檔案,因代理人戴維·勞埃德後人捐贈,藏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就此,一座研究老舍檔案的寶庫被打開。
  • 牛頓、達爾文、達文西的秘密手稿​
    不過,達·文西並不想讓他的想法公之於世。他需要小心翼翼,以避免觸怒那個時代的暴政和霸權。他知道,如果他的任何一次舉動被當權者視為威脅,都將使他付出沉重代價。因此,他決定至少將他的一部分記錄予以掩藏。達·文西創作了大量的筆記和草圖,記錄他在藝術和自然哲學上孜孜不倦的探索。
  • 周汝昌一卷《紅樓》觸百思 少年時曾英譯《文賦》
    寧願停止學業也不屈從敵偽勢力安排的周汝昌回到家裡,繼續以書為師,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才又經過複試繼續回燕大西語系完成學業。而此時的燕大教授陣容已遠非昔日可比,曾給他講過兩次課卻讓他一生敬重的顧隨教授也已流亡他校。於是,周汝昌開始了與顧隨先生長達20年的筆墨問學。畢業時,他的論文英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著作《文賦》令中外教授舉座皆驚。
  • 中國首篇原創科幻小說、劉慈欣手稿 都藏在這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對於科幻愛好者而言,如果能在一個地方看到科幻大咖的手稿,一定會膜拜之至。1月13日下午,時光幻象科普博物館在溫江開館,50多位科普科幻界人士到場祝賀。眾多科幻大咖捐贈的藏品和手稿,令人大開眼界。
  • 《四世同堂》後13章手稿曾在「文革」時被毀(圖)
    解放前出版過第一部《惶惑》和第二部《偷生》的單行本。直到1980年,包括第三部《饑荒》在內的《四世同堂》,才首次在國內出版。但按1945年老舍為《四世同堂》作的《序》,全書應有一百章,而出版的只有八十七章,也就是說結尾部分的十三章「消失」了。事實上,這十三章因為政治原因一直未能與讀者見面,在「文革」期間,這十三章的手稿最終遺失。
  • 科學網—你不知道的愛因斯坦手稿的故事
    正如德國思想家班傑明所說,原件手稿和它的印刷品之間的差異,類似於藝術品和它的複製品之間的差異。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並未意識到手寫工作的這一特性,通常是文章一經印刷出版,就將手寫原稿處理掉了。因此,1905年他的「奇蹟年」論文的手稿蕩然無存。現存有關狹義相對論1905年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手寫版本,是在1944年,為了對戰爭作貢獻,愛因斯坦重新手寫的。
  • 盤點下中國70年代動漫和日本70年代動漫的區別 :網友稱弱智才看 !
    很多創作技術和畫風質量還不是很完善,但這卻是很多70後和八零後心目中的經典,同時也給他們帶去了無盡的歡樂。一 :哪吒鬧海,哪吒的父親是陳塘關李總兵,哪吒的母親在懷胎三年零6個月後才將哪吒生出來。他出生那一刻光芒四射,卻是一個肉球,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前來賀喜,貌似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些什麼。並為哪吒取名,將其收為徒弟,當場曾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混天綾。
  • 難忘80年代上譯廠兩大男星 今童自榮74歲嗓音華美 而他76歲像紳士
    而實際上在配音的世界裡,童自榮的聲音並不只局限於年輕英俊的外國男子形象,他還曾擔任過許多幽默搞笑甚至是反派人物的配音,如《茜茜公主》那個充滿喜感的勃克上校、《黑鬱金香》中的吉敖姆和朱利安雙胞胎兄弟、《玩具總動員》中的牛仔警長胡迪等,都出自他的聲音,而在國產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中,那個出場次數不多,但給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混沌,也是由童自榮擔任配音的
  • 上海:金秋詩會創新多維度展示譯者、譯作風採
    第26屆金秋詩會首次嘗試用展覽方式,更多維地展示譯者和譯作的風採,更具象地審視上海詩歌翻譯界的過去和現在。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眾多翻譯名家的珍貴譯作、書信、手稿,傅雷先生曾經用過的書桌、檯燈……以「開端·經典」為主題的第26屆金秋詩會8日正式開幕。
  • 伏尼契手稿已被破譯?
    這位皇帝獲選之前,曾是波希米亞國王,其統治中心布拉格由此成為帝都,於是很長時間伏尼契手稿都保存在那裡。這位文藝復興君主具有深度收藏癖,他的儲珍閣(Wunderkammer)被視為現代博物館的原型之一,他的宮廷也一度成為各類怪異知識的研究中心。魯道夫二世晏駕之後,手稿由一位宮廷御醫所得。此人曾販售大力丸式的萬靈藥,富可敵國,就連皇帝都被赫然列入他的債務人名錄。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這批譯製片檔案,其中部分一直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了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 舉世僅存的圖靈破譯二戰德軍密碼絕密級手稿,曾被當作廢紙
    舉世僅存的圖靈破譯二戰德軍密碼絕密級手稿,曾被當作廢紙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譯 2015-02-05 11:29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