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譯廠公開《簡愛》等翻譯手稿,不只有「哦,親愛的老夥計」

2020-12-05 澎湃新聞

「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猶如你跟我走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

「你玷汙了賢惠的美德,把貞操變成偽善,從真誠的愛情的熔巖奪去了玫瑰色的光彩,畫上道傷痕,把婚約都變成了賭鬼的誓言。」

「昨天是段歷史,明天是個謎團,而今天是天賜的禮物。」

從《簡愛》《王子復仇記》到《功夫熊貓》,譯製片裡的經典臺詞猶如畫龍點睛之筆,讓人們對電影印象深刻。

近年來,隨著字幕組的崛起、觀眾對「原汁原味聲音」的追求,譯製片日漸式微。目前,上海市檔案局正在組織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活動,上海電影譯製廠有限公司(簡稱「上譯廠」)將申報所保存的近萬件譯製片檔案,並精選包括《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電影翻譯手稿在內的譯製片檔案,向社會各界公開展示,其中絕大部分檔案內容為首度公布。

從劇本翻譯、初對、對口型、選配音演員、復對,到實錄、鑑定補戲、混錄,進口影片經過反覆琢磨成為譯製片,呈現在銀幕上。12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走進上譯廠,聽兩代「上譯人」講述譯製片的誕生、傳承以及發展。

上譯廠錄音棚 本文圖片均為見習記者 陳悅 圖誕生:從譯意風到譯製片上海電影譯製廠成立於1957年4月1日,而上海在電影譯製方面有著更長的歷史。

1945年,曹雷隨父母來到上海,在大光明電影院她看到了最初的譯製片,即電影翻譯。現年80歲的她回憶道,「每個座位上有一個耳機,那時候我看《白雪公主》,把耳機戴上,裡面有一個(聲音)很好聽的譯意風小姐。」譯意風小姐多半是從教會學校招來的女翻譯,通過耳機,把銀幕上的對話翻譯成中文傳給觀眾。

學生時代,曹雷經常走很遠的路去看電影,蘇聯電影《偉大的公民》她反覆看了好多遍。「電影有上下兩部,每個禮拜天放一部,有學生價。我不捨得花車錢,就走過去,這星期看上部,下星期看下部,再下一周再去看上部。」她說。

年少時的觀影讓曹雷走上配音演員、譯製導演的道路,而上譯廠也是在譯意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過去的譯製片配音工作場景。上譯廠供圖走進上譯廠,兩邊牆上鑲著醒目的大字「劇本翻譯要『有味』,演員配音要『有神』」。提出這14字廠訓的是上譯廠創始人陳敘一,幾十年來,譯製的精神和流程一直沿襲。曹雷介紹,譯製片並非簡單的翻譯臺詞和配音,而是反覆的琢磨、校對。這項工作中有一個特殊的角色——口型員(一般由演員兼職),需要數出影片中外國演員講的每句話口型能裝多少中國字,翻譯人員據此調整每句話字數。

她舉例說,英文中見面說Hi,翻譯也只能是一個字;如果碰上日文「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羅馬音為Ohayou Gozaimasu,意思是早上好),七八個音的口型,配音演員既不能不說話,也不能隨意拖音「早——上——好——」,可以根據人物關係,改成「XX先生,早上好啊」,把口型不多不少地填滿。

配音演員工作現場翻譯的工夫往往花在幕後。曹雷回憶,陳敘一在世時,經常吃著飯,開始拿筷子在桌上點,數節奏,算翻譯的句子有幾個字。在1980年上譯廠配音美劇《加裡森敢死隊》裡,一個隊長發出命令,手下回答「Yes, sir.」 陳敘一動了很多腦子,sir翻譯成先生、隊長、長官都不太符合角色身份,最後他想出了「頭兒」。「每一句話,每一個氣息都有講究的,要下很多工夫。劇本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的。」曹雷說。上譯廠年輕翻譯張悠悠感嘆:「很多話在原片裡就是隨口一說,是當年的翻譯賦予了它戲劇性的效果,為人物增添了另外一份色彩。」

把配音版當作另外一個作品來塑造

目前,上譯廠保存有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其中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其中包括《簡愛》《魂斷藍橋》《葉塞尼亞》《茜茜公主》《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等經典影片的原始檔案。

《巴黎聖母院》翻譯劇本。上譯廠翻譯夏恬第一次見到翻譯手稿時,翻得小心翼翼,「薄薄的劇本,但是特別沉重,這本子裡凝聚了很多前輩的心血和汗水。」在手稿的其中一頁,她發現了一點茶漬,瞬間與前輩產生了共鳴,「這太像我們做翻譯的感覺了。我們一般都是挑燈夜戰,一杯咖啡、一杯奶茶在旁邊,就在那琢磨這句子該怎麼整,怎麼才能夠讓觀眾更理解。」 茶漬的後一頁還補了一張紙。

夏恬說,館藏劇本裡藏著譯製片過去的輝煌、現在的傳承,字裡行間讓她感受到前輩們的工作態度。

《虎虎虎》檔案翻看手稿,對於年輕一代的翻譯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張悠悠表示,翻看前輩的手稿,改變了她對譯製片的理解。「以前我追求還原英文原來的意思,看了老前輩的本子和成品,才知道配音版和原版可以看作兩個不同的片子。把配音版當作另外一個作品來塑造才是正確的。」「提到譯製片,很多人喜歡調侃『哦,親愛的老夥計』一類的翻譯腔。他們可能根本就沒看過譯製片。其實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譯製片,都很少有這種表述。」張悠悠說,檔案的公開展示也有利於增進年輕人對譯製片的了解,「從過去到現在,我們一直追求的是讓外國人說中國話,說接地氣的話。」

《虎口脫險記》初對本衝擊與發展:譯製片和字幕組並不矛盾夏恬介紹,通常情況下,從翻譯人員拿到素材,到完成影片的配音版和字幕版,時間只有12天左右。

她表示,翻譯的第一標準是準確,其次同樣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表達手法,「我追求的是,讓觀眾第一時間就知道電影在說什麼。」

除了配音翻譯,上譯廠也負責院線原片的字幕翻譯,但兩者之間有所區別。「配音版追求的是藝術創作,是『魂的再塑』,而字幕版追求還原英文本身的意思。」夏恬解釋道,「重映版的《哈利波特》《盜夢空間》,大家會發現字幕意思和原片不大一樣,因為字幕版採用了配音版的臺詞。」

上譯廠翻譯夏恬(左)和配音演員、譯製導演曹雷(右)提到網絡字幕組的衝擊,張悠悠認為院線電影和網絡字幕電影擁有不同的受眾。「院線片服務大眾,而在網上看原片加字幕的可能受過比較高的教育。有些人進電影院會說『怎麼連雙語字幕都沒有』,其實從來都沒有。」她表示,看譯製片的觀眾大多懶得看字幕,才會去聽配音,他們需要第一時間理解信息,不像在電腦上可以暫停回看一個梗。「我們之間並不矛盾,只是媒介不一樣,其實可以互相學習。」夏恬稱,專業電影翻譯和字幕組其實在做同一件事情,更好地傳遞作品,「我很欣賞他們,有時候覺得他們腦洞很大,會想到我想不到的東西。上銀幕的翻譯,會有尺度的把握,但他們的也常常讓我覺得『哇,想法很棒』。」

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介紹,目前上譯廠的在職團隊有34人,平均年齡38歲,其中2/3是主創人員,包括錄音師、錄音助理、配音演員、譯製導演等。近年來,為適應市場變化,除了進口大電影的配音,上譯廠也向遊戲、動漫、廣告、網劇等方向拓展業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電影譯製廠公開翻譯手稿 見證中國譯製片的黃金時代
    塵封的配音手稿將進行第三批上海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申報。 張亨偉 攝目前,上海電影譯製廠保存有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近萬件,其中主要包括譯製片翻譯劇本、電影膠片、電影海報、工作照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千餘部譯製片的翻譯劇本,其中包括《簡愛》《魂斷藍橋》《葉塞尼亞》《茜茜公主》《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等經典影片的原始檔案。
  • 《簡愛》《佐羅》《虎口脫險》……這批手稿見證譯製片黃金時代
    走進廣播大廈,穿過一面寫有「演員配音要『有神』」的白牆,記者前兩天(2日)來到上海電影譯製廠的混錄棚。棚裡長桌上,攤平放著一眼忘不到盡頭的檔案袋,另一頭是堆疊起來的電影膠片盒。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經泛黃,仔細一看,原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電影翻譯手稿。
  • 哦我的老夥計,瞧這濃濃的翻譯腔,可真叫人「聲臨其境」| 語言學午餐
    臺詞上,對於外語文化背景下的常用詞、常用語等,早期影視作品幾乎是保留並直譯,如我們常常能聽到的,歐美電影中「哦,親愛的」「我的老夥計」「踢你的屁股」,TVB港劇中的「煮碗面」「元朗老婆餅」「講法制」「告你誹謗」等。下列三例中,後一種譯法顯然更符合我們的說話習慣,然後實際配音中,都選擇了前一種直譯。
  • 「拉近」世界:上譯廠成立60年,譯製1500餘部外國影片
    「拉近」世界:上譯廠成立60年,譯製1500餘部外國影片 許曉青/新華社 2017-03-30 19:04 來源:新華社
  •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今晨逝世,上譯廠一代傳奇聲音陸續謝幕
    劉廣寧的離去讓人再度勾起對上海電影譯製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回憶,在那個群星璀璨的黃金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譯製出一批優秀的外國影片:《簡愛》《巴黎聖母院》《未來世界》《音樂之聲》《魂斷藍橋》《基度山伯爵》《冷酷的心》《茜茜公主》《佐羅》《虎口脫險》《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追捕》《望鄉》《黑鬱金香》等等。
  • 「上譯」70年:「聲」入人心,「譯心」不改
    ▲上譯廠推出的「唯優聲訓營」活動吸引年輕人。照片由上譯廠供圖  近日,上海電影製片廠迎來70華誕,與新中國同齡的不僅有上影廠的電影攝製業務,還有「聲」入人心的譯製片事業。  上海電影譯製廠前身是1949年設立的上影廠翻譯片組。1957年4月,上海電影譯製廠正式成立。70載光陰,「上譯」共翻譯製作外國電影1500多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 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發布時間:2020-11-27 16:4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許多人來說
  • 著名配音演員李梓去世 "簡愛""羅切斯特"在天堂相會
    簡愛"與"羅切斯特"終於在天堂相會,而上海電影譯製片廠(以下簡稱"上譯廠")的黃金一代,又少了一位。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句歌詞昨天被許多網友用來悼念李梓。從1954年入行到1987年離休,在33年的配音生涯裡,她是上譯廠的當家花旦,用聲音塑造了簡愛、葉塞尼亞、艾絲美拉達、英俊少年、安娜·卡列寧娜等許許多多的電影人物,雕刻了至少兩代影迷的電影記憶。
  • 嗨,我的老夥計!譯製片配音大佬再出山-虎嗅網
    喬榛1970年開始在上海電影譯製廠工作,他是《葉塞尼亞》中的奧斯瓦爾多,《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西蒙,《生死戀》中的大宮熊二……八十年代是中國譯製片的黃金時代,上譯廠是最重要的陣地,喬榛和群星們一起締造了輝煌。
  • 上海電影譯製廠近萬件譯製片檔案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檔案袋旁的紙張多數已泛黃,仔細一看,是上譯廠所藏《簡·愛》《佐羅》《虎口脫險》等16部經典譯製片的翻譯手稿。  這批譯製片檔案,部分珍藏在上譯廠黨總支書記陳錦培辦公室的一面大柜子裡,此番首度向社會公開展示。記者獲悉,上譯廠共保存近萬件1949年以來的譯製片檔案,這批檔案近期將參加由上海市檔案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市級檔案文獻遺產的申報評選。
  • 難忘80年代上譯廠兩大男星 今童自榮74歲嗓音華美 而他76歲像紳士
    而只有當我們真正地靜下心來,閉上眼睛,去認真聆聽,才會發現周遭的一切,原本是這般的美好——那淅淅瀝瀝的雨聲,那若有似無的蟲鳴,都將我們帶入一個無比安靜又真實的世界。我想,這就是來自聲音的魅力吧?是的,聲音從來都不缺少魅力。只是,眼前的世界光怪陸離,使我們常常會忽略掉那些美好的聲音。
  • 97歲的他曾創作《沒頭腦和不高興》譯作珍貴手稿曝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對許多人來說,《沒頭腦和不高興》都是一部難忘的經典動畫片,其原著作者正是知名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日前,在經過50年時間的塵封后,任溶溶翻譯的《克雷洛夫寓言》正式出版,翻譯手稿也隨之曝光。
  • 伏尼契手稿已被破譯?
    著名的伏尼契手稿,近日又弄出一個大新聞。電視節目撰稿人尼古拉•吉布斯突然對外宣稱,他已經破譯了書寫這部手稿所用的神秘語言。這名業餘中世紀文獻研究者的成果,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本月稍早的一期《泰晤士報文學增刊》上。先解釋一下手稿本身。當代公眾知道這部手稿,大多是因為電影《印第安納•瓊斯》中,男一號以它為線索,尋找點金石的橋段。
  • 科學網—你不知道的愛因斯坦手稿的故事
    銀行家薩福拉買下了手稿,他將手稿捐贈給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博物館為每一頁手稿加了框並懸掛起來,作為藝術品展示,吸引了大量觀眾。儘管大多數參觀者不了解手稿頁的內容、語言,甚至不能辨認字跡,但他們仍然津津樂道,流連忘返,著迷於展覽。這就是手稿產生的效應。 《相對論之路》這本書中的手稿複印件,記錄了愛因斯坦通往廣義相對論智力之旅的結論。
  • 《復仇者聯盟2》劉大勇中文字幕神翻譯:我是奧丁森
    《復仇者聯盟2》全國熱映《復聯2》字幕坑爹  12日,網友「我叫三顆牙」連發數條微博吐槽《復聯2》的翻譯,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看了復聯2,一句翻譯出來,全場譁然,八一電影製品廠劉大勇,你四級過了沒?美隊說了一句「even if you get killed,just walk it off!
  • 愛因斯坦著名公式手稿版和情信首次向公眾展示
    愛因斯坦手稿版的著名方程式E=MC2首次傳到網上向公眾展示  現在愛因斯坦手稿版的著名方程式E=MC2和他的一些私人信件首次傳到網上向公眾展示,作為愛因斯坦網上檔案館的一部分。     本次上傳的文件不僅包括這位天才對物理學基本定律的想法,還透露了一些私人文件,其中包括他的婚禮請柬,在一封信中他提出了一個方法來解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甚至一個6歲女孩要求這位著名數學家理髮的信。
  • 上海電影譯製廠:一代人的記憶
    上世紀80~90年代,上海電影譯製廠曾經譯製出一批優秀的外國影片:《簡愛》《巴黎聖母院》《未來世界》《音樂之聲》《魂斷藍橋》《基度山伯爵》《冷酷的心》《茜茜公主》《佐羅》《虎口脫險》《卡桑德拉大橋》《斯巴達克斯》《追捕》《望鄉》《黑鬱金香》等等。
  • 歲月裡的《四世同堂》——「東方本」與「人文本」回譯比較
    1949年,老舍在給樓適夷的信中談道:「《四世同堂》已草完,正在譯。」1950年5月至1951年1月《四世同堂》在上海《小說》月刊上連載,但只連載到總第87段就「停更」了。「文革」之中,《饑荒》手稿不幸被毀,《四世同堂》中文本成為殘本。1982年,翻譯家馬小彌根據美國哈考特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四世同堂》節譯本《黃色風暴》回譯了該書最後13段。
  • 滬上影迷集體重溫"簡愛" 紀念著名配音演員李梓
    李梓曾為《簡愛》、《音樂之聲》、《巴黎聖母院》、《尼羅河上的慘案》、《葉塞尼亞》等經典影片配音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3月6日報導:「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  今日,在由上海電影家協會、上海電影譯製廠主辦的李梓紀念活動上,李梓的家人、生前朋友、同事和眾多影迷共同在上海影城重溫了《簡愛》。   膠片畫面歷經年代看起來已有些模糊,但當那個優雅富有磁性的女聲響起的時候,卻依然扣人心弦,有種奇妙的力量瞬間把觀眾拉進各自記憶中的某個定格。
  • 翻譯談:「不忘初心」的英譯及其它
    世界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中使用的一些熱詞的中譯英立即引起了廣大英語學習者的特別關注,因為這些詞語無論對普通的外語學習者、使用者,還是對考研族、翻譯考證族來說是又一極接地氣、非常實用的學習資料。在眾多熱詞熱語中,「不忘初心」由於與大會主題直接相關,尤其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