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國三改成國二,農機手們說說看能行嗎?

2020-12-04 拖拉機跑得快

目前,農機市場上生產和補貼銷售的農機基本都是國三的了,但是,很多農機手反映國三不如國二的好用,農機用起來沒有力氣、反應慢半拍、油耗大,耕地效率不高,農機手們一片抱怨聲。那麼,國三的拖拉機能不能改裝成國二的呢?

反觀農機的國二升級國三,主要是發動機的升級,說細緻點,就是發動機供油系統的升級,主要是由機械泵升級為電控泵,相應的操縱機構有所改變。

經過筆者觀察和請教了一些老農機,農機國三改國二,主要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點考慮:

1、 拖拉機的發動機是高壓共軌的不推薦改裝,成本太大,需要換機體,相當於更換發動機總成,但是電控單體泵的農機可以考慮改裝;

2、 拖拉機改裝的部件主要是油泵和噴油嘴的更換,有的需要換缸蓋,專業的發動機修理廠可以完成;

3、 拖拉機上線束的改裝,整車線束和儀表的更換,包括農機熄火裝置的改裝;

4、 正常拖拉機改裝費用在10000元以內,費用太高得不償失。

最後建議,要在拖拉機三包期後再操作,避免影響正常的保修和使用,影響拖拉機耕地作業。大家有什麼建議和意見,歡迎回複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高青農機監理服務機手「大提速」
    3月7日上午,家住田鎮街道辦李官村的農機手李元駕駛著新購買的泰山350型拖拉機,來到縣農機監理站辦理拖拉機落戶手續。「以前來監理站辦理業務,跑上跑下、跑裡跑外,掛個牌,怎麼也要大半天的時間。真沒想到,現在來農機監理站辦理業務,不光服務態度好,辦理業務速度也特快。這不,今天給我的拖拉機來掛牌,不用出大門,前後不到半小時就全部辦完了,真是神速。」
  • 農機補貼的「常發」拖拉機問題常發
    0 1  買了沒多久的常發牌拖拉機趴窩  消費者反成被告  機主高永輝告訴記者,連同他在內的6位消費者於2019年先後通過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購買了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由於拖拉機質量有問題,他們要求退機並賠償損失,遭到經銷商拒絕。機主們便拒絕支付餘下購機款。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便將6位消費者告到寧安市人民法院,要求消費者支付餘款。  「明明是拖拉機有質量問題,我們卻成了被告。」機主們感到很憋屈,當庭提起反訴,要求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退機退款,並向寧安市市場監管局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投訴。
  • 「西安最美農民」之二:70後郭新興的「農機夢」
    郭新興和他農機夢郭新興是一位70後,今年44歲。1990年家裡添置的第一臺泰山五菱牌拖拉機是郭新興第一個夥伴,從此農忙時節都能看到他和他不同的夥伴一起田間地頭的身影。在許多人眼裡幹農活當農民是很辛苦的,但是在郭新興看來,農民是自由的,幹農機行業是快樂的。郭新興的父親郭解放是農業社時期最早的拖拉機手,由於從小受父親薰陶愛上了農業機械,這一愛就是近30年,從小時候父親修車時遞個扳手螺絲一直到現在自己擁有的幾十輛農機具,郭新興執著的追求自己的農機夢。
  • 陳志:農機企業任重道遠,農機行業大有可為
    在疫情發生以後一段時間看,農機行業的復工復產情況非常好,即使在疫情高發的時期,相對來說,農機製造企業為了趕農時、保春耕生產,克服了巨大的困難,積極復工復產。2月中旬,協會通過問卷、電話、微信等方式,了解到的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86%,當時在全國其他行業中是比較高的。
  • 2020國際農機展回顧:拖拉機千機爭霸,電動化智能化是新賽道
    參觀全國會這種大型的農機展會,沒有人會忽視拖拉機的存在,國內的農機展上,拖拉機一定是絕對的主角,沒有認真的看拖拉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國內農機行業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趨勢。筆者走遍了本屆青島會上的角角落落,和每一輛拖拉機都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為的是儘可能全面的掌握拖拉機行業的情況,以給大家呈現一個全面而真實的行業。
  • 農機補貼收緊,拖拉機補貼中為何引入K值?外資品牌K值優勢顯著
    歡迎關注:農機指南!現在的拖拉機補貼中越來越多的省份增加了K值,多個省份規定,享受補貼的拖拉機K值要不少於28,那麼什麼是K值?為什麼要增加K值呢?增加K值有什麼意義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所謂K值,就是拖拉機最小使用質量(kg)與功率(馬力)的比值。
  • 平安農機始於心 安全生產踐於行
    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宣講農機安全知識,發放「平安農機」倡議信。紅網時刻長沙7月16日訊(通訊員 胡川)根據《長沙市農業農村局關於開展2020年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的通知》文件的工作要求,長沙雨花區為全面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推動拖拉機安全頑瘴痼疾專項整治行動,結合「平安農機」活動,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工作。
  • 「盜火」教授李達:三改理想為救國-搜狐新聞
    ★★ 青春期的夢:三改理想只為救國        瘦削的身材、一成不變的中山裝、老舊的黑框眼鏡,是這位紅色教授留給後人的經典形象。而在張國燾眼裡,李達是一個學者氣味很重、秉性直率的人:有一股湖南人的傲勁,與人談話一言不合,往往會睜大雙目注視對方,似乎怒不可遏的樣子。
  • 拖拉機也賣瘋了!火爆到只剩樣機!農機市場這麼緊俏,透露什麼信號?
    今年上半年,農機銷售量大幅回暖,以拖拉機為例,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大中型拖拉機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79%。在經歷了幾年的下滑後,農機行業是否又會迎來新的機遇?東風農機是江蘇常州的一個農機生產企業,一共有九個生產車間,覆蓋了全馬力段拖拉機、採棉機、收割機等農機的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前七個月基本實現了產銷平衡,農機產量達到兩萬八千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由於農機銷售以現貨為主,現在也在為下半年秋收時節做庫存儲備。
  • 農機零部件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國外農機產品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當下,我國農機行業能否借力「中國製造2025」,實現彎道超車,需要主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共同努力。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農機零部件行業峰會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環保部大氣管理司機動車環境管理處高傑、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忠德分別從行業、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智能化是農機發展的方向,也為農機零部件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 上半年農機企業虧損面劇增
    「上半年我國農機企業經營壓力增大,企業收入大幅減少。」8月15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寧學貴在2019中國農業機械與零部件行業峰會上作主旨發言時如上表示。  寧學貴表示,農業機械是機械行業中利潤率最低的。尤其是拖拉機體量最大,利潤最差。124家規模企業收入202億,虧損額3.22億,利潤率-0.12%。
  • 第一輛拖拉機——東方紅的特殊記憶(二)
    按照計劃,第一拖拉機製造廠要在1958年年底前生產出第一臺拖拉機,1960年交工驗收。時間已經相當緊張,但大批的設備都還沒有到位,為了趕工期,所有工人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1點,然後集體睡在廠房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半年多時間。
  • 端牢「中國飯碗」的農機擔當
    「你看,裡裡外外算下來,一畝地能增收三四百元呢!」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雷沃重工自成立以來,始終奮戰在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可靠農機產品的道路上,為農業耕、種、管、收、貯、運各環節提供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其收穫機械、拖拉機等業務持續領跑,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同樣走在了行業前頭。
  • 什麼是國一、國二、國三、國四、國五車,有什麼區別嗎?
    國一標準 2001年7月1日全國實施國一標準,參考歐一標準,主要是針對一氧化碳,碳氫化物和微粒排放有限值要求,一氧化碳為3.16克每千米,碳氫化物為1.13克每千米等。排放標準達到國一的就屬於國一車,以下以此類推。
  • 買完拖拉機一年能賺多少錢?
    買完拖拉機一年能賺多少錢?我來交流一下,這個由於多種因素影響,有同行沒同利。以我玩了將近40年的親身體會,賺錢不賺錢,掙多掙少真得看你運氣了。首先,在購買農機上,近幾年國家對三農工作扶持力度大,購買大型農機產品,通過申請,得到有關部門批准的,一臺大型農機就可以省下來數萬元。但不是每個人買農機都有這麼幸運的。在農機作業方面,運氣好的,一順百順,真能賺錢。如:機協性能良好,不論農田所有作業或兼搞運輸業等。作業中機器保證不出大故障,作業怎麼幹都賺錢。如果時運不濟的,平時不用不出毛病,只要一用老出毛病。
  • 現代農機合作社引領小農戶邁向大農業
    樹木掩映處,一排獨門獨棟的二層小別墅十分醒目。  「新興村到了,你要採訪的新興農機合作社就在這裡。」引路人告訴記者。「什麼?這裡是新興村,根本不像農村啊?」經常下鄉採訪的記者不免驚訝。新興村的現代風貌令人耳目一新。  如果時光回溯40年,我們看到的會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新興村以前是有名的貧困村、落後村,在20世紀90年代村集體還背著200多萬元的外債。
  • 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農機行業第一品牌,主要農機產品有穀物聯合收穫機械和大中型拖拉機等。山東五徵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農機工業前五強企業,獲省長質量獎,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產量穩居全國前兩位。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與義大利賽邁道依茨法爾公司合資生產的中高端拖拉機已投入國內市場。
  • 募資1.7億元用於年產60萬套電機軸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件和高端農機...
    鐵流股份(603926)11月23日晚間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1.7億元,用於年產60萬套電機軸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件項目和高端農機傳動系統製造中心項目。本次非公開發行價格為10.89元/股,發行的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德薩實業、實際控制人之一國寧,共2名特定對象。
  • 江山石油:開啟「1+N」服務農機雙搶隊
    金秋十月,正是晚稻收割忙碌之季,幾支專業「農機雙搶隊」,承包了江山本地大部分農戶的收割任務,計劃一個月內,完成農戶的收割,而他們都是「白+黑」勞作,很多農田遠離村莊,農機手們有時往返油站間加油耽誤收割時間,且夜晚他們也無法好好休息,江山石油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組織開展「「1+N」服務,助農秋收雙搶」的活動,助力全市秋收搶收工作。
  • 拖拉機犁耕作業,後橋總打齒是何原因?大馬拉小車是罪魁禍首嗎?
    歡迎關注:農機指南!近期調研農機市場時,不少大馬力拖拉機用戶反映在犁耕作業中出現後橋打齒現象,特別是中央傳動齒輪打齒現象較多,用戶對此較為不滿。但大馬拉小車機型最大的問題就是底盤強度不足,比如原先的100-120馬力段底盤,現在已被升級到了2004拖拉機、甚至2204拖拉機,其齒輪強度已被發揮到極限,安全餘量極小,一旦進行重負荷作業,就極易出現打齒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