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玩法變了:騰訊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2020-12-07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贏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在時代和趨勢面前,所有人都得認輸。

當中國的網際網路由PC端過度到移動網際網路的過程當中,一個屬於PC端流量紅利的時代結束了。

2020年6月2日,QuestMobileQ發布《2020移動網際網路全景生態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在用戶量增長近乎停滯的狀態下,移動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增長了12.9%,由2019年4月的128.2小時增長至2020年4月的144.8小時,流量的深度運成為制勝關鍵。

可以說,整個網際網路已經告別了依靠流量增長的時代,相反,「網際網路+實體經濟」成為新的時代發展趨勢。

這一點在2020年下半年開始逐步凸顯——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截至2020年9月7日收盤,阿里巴巴港股市值達到57685.06億港元,而作為網際網路流量代表的騰訊市值則停留在48967.77億港元,二者相差8700億港元。

當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結合實體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乘風破浪,助力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時候,以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流量公司開始遭遇新的挑戰。

1. 投行眼裡的阿里巴巴與騰訊的評級不同

阿里巴巴市值超越騰訊的背後,投行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2020年8月19日,阿里巴巴發布財報後,包括高盛、瑞信、中信證券在內的大概有20家券商給出了「買入」或者「跑贏大市」的評級,投行認為,在整個經濟長期擁抱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作為連結實體經濟的紐帶,還將持續長期發展。

比如,天風證券認為,考慮到公司龍頭價值與疫情長期利好,阿里的合理市值為9027億美元,折合每ADR約336.5美元,有30.4%的增長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其實,早在2018年,穆迪就曾對阿里巴巴及騰訊進行了不同評級: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月12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騰訊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發行多達50億美元的離岸債券,該離岸債券被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評為A2級。

而早在三個月前,即2017年11月,阿里巴巴也曾同樣發售了一筆70億美元債券,其中包括10年期和20年期債券,利率分別為108個基點和118個百分點,針對此次債券評級,穆迪、標普、惠譽給出的投資級評級分別為A1、A+、A+。

也就是說,A2級與A1級之間,二者相差了一個評級,騰訊美元債券評級低於阿里巴巴美元債券一個評級。

(圖示:債券不同評級列表)

對此,香港百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國債券部門主管Cary Yeung在騰訊債券定價前指出,「雖然騰訊和阿里巴巴的經營領域略有差異,但兩家公司的證券價值大同小異,因為在投資者看來,它們顯示著中國在轉向技術驅動型經濟中的不同實力。」

也就是說,二者的評級不同源於二者的長期發展趨勢不同,以及對實體經濟的貢獻不同。

2. 騰訊向左 阿里巴巴向右

如果說兩年前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經營策略略有差異的話,那麼在2020年,二者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

可以說,如今的騰訊和阿里在不同的跑道上越走越遠。

2020年8月12日,騰訊發布中報顯示,其網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40%。所有遊戲業務收入=網路遊戲收入+算入社交網絡的智慧型手機遊戲收入469億,佔總體收入超過40%。「產業網際網路」、「智慧零售」等近年提出的新詞影響力還不明確。

也就是說,騰訊的主營業務依舊是傳統的網路遊戲業務。

除了遊戲,同比增長13%的騰訊網絡廣告業務,也同樣是基於騰訊的流量變現——騰訊中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實現185.52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27%,為152.62億元。

與此同時,騰訊最引以為傲的職能部門:投資,某種意義上也同樣依託於流量而存在——據騰訊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騰訊投資業務在2020年第二季度末帳面價值5324.91億,較19年底增加1012億。除了財務投資外,作為流量生產者,騰訊希望可以把流量分發給所有人以此置換戰略紐帶,對此,投資圈曾經解讀為騰訊投資就是徵收流量稅,要想獲得微信等這些流量就得接受騰訊投資持股。

由此可見,騰訊所有的生意依舊是建立在虛擬世界之上。

當然,面臨流量紅利逐步結束的變化,2019年,在騰訊成立20周年紀念日上,騰訊進行了歷史上最重大的一次戰略升級和架構調整,旨在推動騰訊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產業網際網路」升級,這是馬化騰對於騰訊所處的兩個發展階段的總結。

然而,這依舊改變不了騰訊「虛擬生意」這個邏輯。

既然是轉型2B,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不斷升級了,但是為啥還要說「虛擬生意」呢?

我們看一下騰訊做產業網際網路業務的邏輯:

關於騰訊做產業網際網路的業務邏輯,騰訊CSIG掌門人湯道生曾表示,騰訊做企業服務,有其他公司很難具備的優勢。例如,騰訊雲用小程序,幫企業實現和消費者的互動;又打通企業微信,幫企業做內部的數位化管理。to C的能力與to B相互補充,互為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騰訊雲還是企業微信,微信依然是個巨大的母體,核心資源仍然是社交流量。對產業鏈中上遊的影響,現在主要還在理念階段,這讓其與實體經濟越走越遠。

也就是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騰訊依舊在「虛擬生意」的路徑上不斷狂奔——不過,此時的騰訊面臨頭條系的激烈競爭,流量更富足的玩家出現了。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短視頻成為了佔據用戶時間的最大細分類產品,截至2019年3月,短視頻月使用時長佔比達到36.6%,遠超綜合資訊的12.5%和即時通訊的11.2%,位居第一,當然也是憑藉三款短視頻,字節跳動系成功分食了騰訊系App使用時長。2019年3月,騰訊系App總使用時長同比下滑3.7%,而字節跳動系增長3.1%。

然而,相比較騰訊,阿里巴巴則在另一個方向——對接實體經濟的基礎上越走越遠。

2020年8月20日,阿里巴巴發布2021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總營收為1537.5億元,同比增長34%,中國零售平臺MAU達8.74億。淘寶直播成為阿里核心商業的一個驅動力,來自淘寶直播的GMV持續同比增長超過100%,勢頭很猛;菜鳥收入增速59%,菜鳥驛站6月日均處理包裹量同比增長100%。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59%至123.45億元;本地生活服務收入71.01億元,同比增長15%;盒馬鮮生GMV的線上滲透率持續超過60%,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營門店數214家。

阿里的腳跟站得很穩,一直都是「生意」。無論是商家通過淘寶直播實現營收增長還是本地生活、盒馬鮮生等業務,這都說明,朝著線上線下商業融合、做大消費市場的方向,阿里巴巴則越走越遠。

消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早在2014年,尼爾森執行長馬祺曾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隨著中國經濟轉型進入關鍵期,到2020年,中國的居民消費在國民生產總值(GDP)的佔比將有望從現在的35%增長至45%,甚至50%。

事實果真如此——2020年1月,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

大勢和戰略的一致性可以給阿里這樣的公司帶來新的機遇窗口期。伴隨著這一趨勢的延續,騰訊、阿里巴巴之間的差異及估值體系不同還將越發明顯。

可以說,在網際網路的虛擬流量生意與實體經濟發展之間,騰訊選擇向左,而阿里巴巴選擇向右。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阿里向左,騰訊向右
    比如眼下風頭正勁的阿里巴巴集團整體上市之際,馬雲狂收了高德地圖、蝦米音樂、文化中國,入股了恆大足球、21世紀傳媒、銀泰百貨,以及前不久剛宣布的完全併購UC瀏覽器,等等,所以有人感嘆馬雲幾乎買下了中國半個網際網路,被收購的企業也大有「一網就靈」的快感;另外一頭,則是騰訊把電商業務資產剝離了出去,置換了京東的股權,騰訊自己放棄了電商業務。
  • 康曉光:商業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12月13日,2017中國公益年會在北京正式舉行,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康曉光針對「商業向左,公益向左」的問題,繼此前發表長文《駁「永光謬論——「公益向右,商業向左」還是「人類向善」》予以反駁後,再次做《義利之辨——基於人性的關於公益與商業關係的理論思考》主題分享。
  • 舊錦新樣 | 甘琦: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
    //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記佩裡·安德森//文 | 甘琦(原載《讀書》2005年06期)佩裡·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6—)歷史社會學家,思想史家,英國著名左翼知識分子,四十年來一直是國際左翼核心刊物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徵程。背後是阿里與騰訊,通過各自超高黏性的應用,通過廣博的投資布局,將平臺商家/消費者進一步在金融環節進行變現。  2020年3月,艾瑞諮詢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四季度,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約為59.8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3.4%,支付寶與騰訊財付通共佔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94%的份額。而銀聯商務,僅佔比0.3%。
  • 農產品電商時代,農批商戶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20年前,馬雲說「未來是電子商務時代,如果實體經濟不改變,必然會衰退 在這個網際網路橫行,電商商戶為主流的時代裡,傳統行業最為「糾結」。拿農產品批發行業來說,他們所出售的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無論什麼時間都不缺購買者。對他們而言,現在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一樣,向左走或向右走成了他們選擇的難題。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2019年5月15日,阿里巴巴發布2019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第四財季阿里巴巴總營收934.98億元人民幣,本財年總營收3768.44億元,同比增長均達51%。調整後EBITDA251.7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229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騰訊也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
  • 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
    但我們結合兩家公司最近三個季度的發展狀況來看,兩家公司選的道路實際上並不相同——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新東方向右從表面上看,新東方2020Q2業績最突出的兩點就是收入超預期、營運利潤率超預期。
  • 阿里巴巴、騰訊暫停洽購愛奇藝股權
    文 丨 付可思 出品| 香港奇點財經 11月27日,據路透引述知情消息人士報導,阿里巴巴和騰訊已分別暫停與百度就收購愛奇藝控股權進行的談判
  • 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21世紀經濟報導首頁 >> 產經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2003年11月07日10:51:4121世紀經濟報導 本報記者 王鳳君 北京報導>  鱷魚,向左還是向右?  時而觥籌交錯,時而硝煙四起,這是三條鱷魚四五十年競合的最佳寫照。
  • 張大奕向左,薇婭向右
    在加入如涵前,張大奕就已經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時尚博主,也是微博圖文時代的初代帶貨網紅,加入如涵後,張大奕開啟了事業高峰,當年的帶貨能力也是首屈一指。這種能力甚至震驚了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雙11零點的時候,有一個意外驚喜,嚴格來說不能叫驚喜,只是那一刻我們驚嘆這股力量很強大,那就是網紅的力量。」在當年天貓雙11內部復盤會的演講中,張勇這樣說道。
  • 從收購易迅到割給京東:騰訊為何玩法變了
    昨天,李國慶在交流時說,劉強東不會給騰訊控股權,騰訊還把電商交出去,這是戰略上要放棄電商的節奏?  或許用「戰略上放棄」這個字眼有些嚴重了。但衡量這個問題的標準是,如果沒有這個業務,其它的平臺級公司是否會威脅到騰訊的戰略安全?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辨證。現在來看,顯然已不會被威脅到,因此騰訊完全可以通過戰略投資來替代非得自己去做的模式。
  • FT中文網:騰訊超越百度阿里巴巴成耀眼明星
    過去一年,騰訊股價上漲215%,至逾150港元,使其超過了中國領先的搜尋引擎百度(Baidu)和領先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成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最耀眼的明星。騰訊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它有能力利用龐大的客戶群賺錢——這是一個困擾Twitter和Facebook等其它網際網路公司的問題。1999年,騰訊推出了名為QQ的即時通訊服務。
  • 騰訊傲視全雄 福布斯2015移動網際網路30強出爐
    《福布斯》中文版「2015中國移動網際網路30強」榜單,以移動端年度收入為主要指標,甄選出2014年度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收入最高的30家公司。騰訊、百度、阿里分別佔據榜單前三,BAT仍然是現階段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最大贏家,他們攫取了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大部分收入,不僅BAT三家總收入超過上榜的另外27家企業之和,而且其中接近一半的公司分屬BAT生態圈。       遊戲延續了在PC網際網路時代的吸金能力,繼續在移動網際網路扮演「搖錢樹」角色,包括排名在榜首的騰訊公司,今年30強榜單上的大部分企業移動收入或多或少與遊戲相關。
  • 研究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美團一百多篇文章,總結三大定律
    您閱讀本文之前,敬請點擊上方作者名字,關注作者,共同分享更多科技網際網路資訊與觀點。相逢頭條,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感激不盡!當今世界發展速度前所未有,我們處在一個可以快速成功,快速失敗的時代。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商業的基本定律已經變了。
  • 「網際網路+」原力覺醒盛典喚醒網際網路時代無窮能量
    騰訊大申網總裁、騰訊專家王棟在論壇上作了題為《「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入口》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網際網路+」逐漸滲透生活,開啟了無限想像空間。微信企業號、人臉識別、眾創空間、大申開放平臺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入口。騰訊大申網選擇從權威媒體平臺出發布局「網際網路+開放平臺」,旨在打造上海市民的一站式資訊和服務終端。
  • 網際網路巨頭槓上了?字節高管怒懟騰訊:停止無理由封殺
    網際網路時代,幾大巨頭涉及的產業多多少少都會交織在一起,所以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衝突和競爭,但是往往這種競爭會對企業發展產生積極意義,總是被比來比去,不進步就怪了,不過最終受益的還是用戶,所以大家也就樂見其成。而騰訊的字節跳動兩家,關係向來是不睦的,這次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槓上了。
  • 阿里市值為什麼能輕鬆超越騰訊百度之和?根本原因揭秘
    阿里市值為什麼能輕鬆超越騰訊百度之和?根本原因揭秘 【IT時代周刊編者按】阿里巴巴上市了,市值2300億美元,遠超騰訊和百度市值之和,同為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三巨頭,阿里甩開百度騰訊,一騎絕塵,多少讓人有些感概。
  •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2002年10月12日09:07:03 網易娛樂    暢銷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將被香江導演杜琪峯改編上銀幕,誰是《向左走,向右走》的最佳銀幕代言人呢?  《向左走,向右走》是住在同一個城市、同一樓的2個寂寞男女,因為偶然相遇,又因為各自出門向左走、向右走的習慣讓他們無法再相遇,也讓他們依舊各自寂寞。幾米的手繪本風靡不少人,大明星林青霞都曾表示欣賞幾米的作品,而杜琪峯更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據側面了解,《向左走,向右走》的卡斯,杜琪峯已相中金城武和梁詠琪這對銀幕金童玉女。
  • 接種了「反壟斷疫苗」的網際網路巨頭:評騰訊1分錢中標案
    寡頭共謀在推翻最高法奇虎訴騰訊濫用支配地位二審判決前,認定騰訊在社交網絡與即時通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幾乎成為了不可能。有鑑於此,評標委員會不排除以騰訊1分錢競標是網際網路經濟創新,因而不認定其屬於低於成本的報價。
  • 網際網路反壟斷來了!騰訊、阿里等四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科技股集體...
    其中阿里巴巴收跌9.8%,股價報收248.4港元,最新總市值5.33萬億港元。最近3日,阿里巴巴市值蒸發逾9600億港元。 騰訊股價也下跌了7.39%,收盤股價為551港元,總市值跌至5.28萬億,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近兩天市值損失7000億元。騰訊和阿里巴巴近兩天損失了約1.7萬億港元。 京東收跌9.2%,股價收盤時為300港元,總市值跌至9331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