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閱讀本文之前,敬請點擊上方作者名字,關注作者,共同分享更多科技網際網路資訊與觀點。相逢頭條,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感激不盡!
當今世界發展速度前所未有,我們處在一個可以快速成功,快速失敗的時代。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商業的基本定律已經變了。
中國40年:科技與網際網路領袖群倫
改革開放40年來,一大批中國企業成長起來,科技與網際網路企業成為領袖。
阿里巴巴是以馬云為首的「十八羅漢」1999年在杭州創立的,如今業務已經橫跨電商、金融科技、雲計算、文娛、物流、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個業務領域的綜合性網際網路集團。2019財年,阿里巴巴集團營收達3768億元,利潤934億元。2020年7月,阿里巴巴市值逼近7000億美元。近日,9年前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的螞蟻集團宣布將在港交所與科創板同步上市,市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
騰訊成立於1998年,由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曾李青五位創始人共同創立。騰訊龐大的業務體系以微信和QQ兩大社交平臺為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社交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三大類。2019財年,騰訊集團營收達3772億元,利潤943億元。2020年7月,騰訊市值也接近7000億美元。
華為由任正非於1987年創立於深圳。今天的華為已經成為中國最成功的科技公司,是中國5G技術參與全球競爭的領袖,也是中國製造領先全球的代表。2019財年,華為收入達到8588億元,利潤627億元。華為尚未上市,但許多人都認為,如果上市,華為市值會超過阿里巴巴和騰訊。
京東和美團也是中國前五的網際網路公司。京東成立於1998年,2019年營收達到5769億元,利潤122億元。2010年7月,京東市值也超過7500億港元。今年年初,京東旗下的達達物流上市,市值超過60億美元。美團成立於2011年,不到十年的時間,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商,2019財年收入達975億元。2020年7月,美團市值超過1.1萬億港元。
三大定律成就偉大
正所謂,成功都是成功的複製。今天,我們回望這些企業成功的路,認真思索和探尋,就會發現一些規律,照亮我們未來的路。商業帝國的成功只是表面,其本質都是持續多年的艱苦修煉和無數次幾乎絕望的堅持。
基石定律: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奠定商業帝國基礎的,往往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從而擁有一項優勢牢不可破和獨特性不可複製的業務。無論如何風雲變幻,這項業務都會是帝國之基。例如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騰訊的社交業務,華為的通信系統業務,京東的自營商品+物流直送的自營業務,美團龐大地麵團隊支撐的外賣業務等等。
正因為把這些業務做到了極致,沒有人能在微信的世界裡打敗騰訊,沒有人能在淘寶天貓的世界裡打敗阿里電商,很難有人能在5G系統的世界裡打敗華為,也很難有人能在京東和美團的模式下輕易擊敗他們,這就是商業帝國的基石。
發展定律:主航道+護城河,降維打擊。在創立之初,阿里巴巴以國際站為基礎,幫助中國企業把中國製造產品賣到全世界,打造了威名赫赫的「中國供應商」團隊,建立發展之基。4年之後,2003年阿里巴巴進入B2C電子商務,創立淘寶網。其後,阿里巴巴不斷沿著主航道向外拓寬業務,構建護城河,最終形成龐大嚴密的業務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
今天,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都構建了立體多維的業務和技術創新體系,對後來的競爭者形成「降維打擊」的壓倒性優勢。
未來定律:科技創新成就未來。正如本文開頭所說,我們處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前方的路就像「黑暗森林」一樣,看不清楚未來的路。要領先一步,唯有堅持科技創新,掌握面向未來的技術。華為公司十幾年堅持把超過10%的營收投入科技創新,才奠定今天在5G上的領先優勢。阿里巴巴和騰訊持續多年重金投入金融科技、雲計算、大數據和AI,今天在金融科技和雲計算上已經建立了面向未來的領先優勢。
睡獅猛醒,當嘯山林。今天,中國正在全球崛起,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許多中國企業正在路上,他們將成為中國的基石,成就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