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市值為什麼能輕鬆超越騰訊百度之和?根本原因揭秘

2020-11-29 IT時代網

阿里市值為什麼能輕鬆超越騰訊百度之和?根本原因揭秘

【IT時代周刊編者按】阿里巴巴上市了,市值2300億美元,遠超騰訊和百度市值之和,同為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三巨頭,阿里甩開百度騰訊,一騎絕塵,多少讓人有些感概。除了情懷和大勢,本文作者給我們分析了造這一差距的根本原因,並結合BAT三者發展優缺點,分析了未來三者的發展大勢,高屋建瓴。


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收盤價比發行價上漲38%,市值23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Google的市值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而且還超過了中國騰訊和百度的市值總和。馬雲的個人財富也超越萬達王健林、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成為中國新首富。

阿里巴巴為何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市值?阿里巴巴與騰訊、百度的未來競爭又將如何?

阿里巴巴市值超越騰訊和百度之和的根本原因

對於阿里巴巴2300億市值,投行和投資者只是看到了阿里巴巴連年來不斷增長的收入,以及淘寶、天貓龐大的交易額,還有中國巨大網民市場的紅利。

然而在我看來,阿里巴巴之所以超越騰訊、百度成為僅次於Google的網際網路公司,主要因為阿里巴巴率先完成了網上建國的任務。

上市前夕,馬雲發表了一封《在15年爭議中如履薄冰,不迴避挑戰》的公開信。在這封信中,他27次提到生態系統,他說:「我們運營的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生態系統,一個用新技術、新理念組建而成,由全球數億的消費者、零售商、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和投資者組成的仍在持續長大和進化的新經濟體。」

如果從國家角度看,阿里巴巴就是一個虛擬國家,這個國家不依靠向普通公民收費,而是依靠向在這個國家裡做生意的企業收入「稅費」,稅費的組成包括了廣告費、服務費、交易佣金等。阿里巴巴將收入的資金用於購買流量、打廣告、建設平臺、物流等基礎設施從而更好地服務企業。而馬雲所講的「生態系統」,事實上就是一個國家的生態和規則。

騰訊似乎也是一個虛擬的國家,但是騰訊的營收模式並不是向國家中的企業收取「稅費」,而是依靠向普通國民提供娛樂服務獲得收入。百度則是典型的「管道」或者說是高速路運營商,向獲取流量的企業收取「過路費」。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與實體產業融合,越來越多的線下生意開始上網之後,阿里巴巴這個提前為企業提供網上交易的平臺依靠中國網民和電商交易額增長紅利迅速崛起,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除了參照虛擬國家角度分析阿里巴巴外,我們也能參照萬達王健林構建的萬達商場模式,王健林曾是中國的首富,依靠的是搭建線下交易平臺,向入駐萬達的企業收取租金、銷售分成、金融服務等等,王健林構建了一個線下的商業王國,並依靠「稅費」獲得巨大收益。

而馬雲則構建了一個線上的商業王國,其規模遠超線下模式,在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招股書中,首次披露了淘寶和天貓兩大平臺單獨計算的成交總額(G M V )。2014財年淘寶總G M V為1.172萬億元,天貓總G M V為5050億元。

三巨頭站在了連接商業和服務的同一起跑線

顯然網際網路大規模普及之後,網際網路公司的未來在於連接商業和服務,阿里巴巴提前連接了商業和服務,而騰訊、百度也開始從原有的商業模式向連接商業和服務大舉邁進。騰訊希望藉助QQ、微信連接服務,百度希望依靠搜索、大數據連接商業和服務。在連接商業和服務的戰爭中,三巨頭優劣勢十分明顯。

阿里巴巴的優勢之一在於先入為主,已經先於騰訊、百度建立一個靠「稅費」獲得收益的虛擬商業王國。同時,有著完善的規則、制度和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支付寶這個可以實現整個生態閉環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如果用馬雲的話講,阿里巴巴的最大優勢在於一個完善的連接商業和服務的生態系統,涵蓋批發、零售、物流、配送、線下連鎖、廣告服務、金融服務所有環節,並通過瘋狂的收購為線上線下結合做準備。

阿里巴巴的劣勢也十分明顯,一方面網民的人口紅利正在消退,企業蜂擁在阿里巴巴的平臺上開店,流量吃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強粘性帳號體系,用戶過於鬆散。2013年6月30日,阿里巴巴交易額的同比增長率為65%;2014年6月30日,阿里巴巴交易額的同比增長率為45%,增長率面臨天花板。阿里巴巴如何更多的獲得流量並分配給商鋪,成為其急需解決的難題。

另一方面,競爭對手的崛起必然分流阿里巴巴的線上交易。京東商城2013年的GMV為1255億,並仍在保持高速增長。蘇寧易購、國美在線、一號店等B2C電商平臺正在以保證正品,追求低價的優勢侵蝕阿里巴巴淘寶和天貓業務。微信的微店、百度的直達號,也希望從去中心化、大數據方向切下電商的蛋糕。

騰訊的優勢也十分明顯,擁有近10億粘性極高用戶的騰訊擁有其他兩大巨頭所不具備的穩定可靠流量,騰訊也曾將這一優勢比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流量海洋」,騰訊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將這些流量導入到商業和服務中去,包括投資京東、大眾點評、滴滴打車、中國石化等等。如果能夠完成從依靠遊戲營收向依靠商家和服務的「稅費」營收,那麼騰訊會很輕鬆的再次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因此,騰訊目前的主要任務正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同時,微信開始進入智能設備,比如家電,開通企業號進入移動辦公市場,這都是對手所不具備的能力,騰訊的微信如果可以無處不在,意味著成為真正的超級入口。

騰訊的劣勢也值得分析,可能很多人並沒有看到這些劣勢。首先,從國家角度看,騰訊已經將自己的商業平臺進行了剝離,電商全都交給了京東、搜索交給了搜狗,這兩個曾經虧損的平臺剝離後,短期內可提升騰訊利潤率,但是從長期看或許意味著巨大隱患。因為騰訊失去了構建連接商業、服務生態系統最可控的兩大平臺,這或許不利於微信支付的快速推廣,同時在連接商業和服務的產業鏈中,騰訊能夠涉足的環節變得過少,這樣不利於利潤的獲取。

百度的優勢也非常明顯,在搜索上首屈一指的地位無人撼動,同時迅速將搜索的優勢轉向移動端,並希望構建一個以搜索為中心連接商業和服務的生態系統——直達號計劃。而且百度在大數據、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實力也在其他兩家之上,百度也在加大對大數據的運營,希望以此滲透到更多的傳統產業之中。

百度的劣勢在於沒有一個強大的帳號體系,無法更好的黏住用戶。目前,百度正在通過貼吧、金融、去哪兒、糯米網、知道、閱讀等旗下所有業務吸引用戶註冊百度帳號,並實現打通。為了構建生態系統的閉環,百度也在支付和金融上發力,目前仍嚴重落後於阿里和騰訊,這也是百度連接商業、服務最大的短板之一。

網際網路也進入了有產業鏈的時代

此前的網際網路是沒有產業鏈概念的,這意味著一切都是中心化的,集權式的。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可以通吃整個生態系統中的所有環節,比如,騰訊可以開發遊戲,運營遊戲,再依靠支付體系獲得營收,整個過程無需其他企業配合。但是在連接商業和服務的時代,網際網路真正的從中心化集權式向更加開放的「去中心化」方向發展,有了產業鏈的概念。

對此,馬化騰、李彥宏都曾公開闡述過類似觀點,認為網際網路只是工具,傳統企業的專業能力是網際網路公司所不具備的。因此,在橫向一體化的網際網路融合大時代裡,網際網路公司可能只是產業鏈中的一個或者幾個環節,並賺取這個環節上的利潤。

阿里巴巴通過大規模的收購和投資,希望在這個網際網路融合時代獲取佔據產業鏈上更多節點,這其實還是一種中心化,集權化的思維模式,這是舊的商業模式和思維方式,而可能會引發產業鏈上其他企業的反感,比如,百度、騰訊、萬達建立電商公司,進軍O2O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案例,這也值得馬雲好好思考。

去中心化的時代,或許騰訊和百度更有優勢。騰訊的微信、百度的搜索框可以散布到各類智能設備中去,不僅存在於手機上,從而更具入口價值,這所構建的生態系統或許比阿里巴巴當前的生態系統更先進,但這需要時間。

當然依靠「甘蔗理論」,企業能夠拿到更多節的甘蔗就意味著獲取更多利潤,這與去中心化又是相悖的,因此如何更好地權衡取捨更加關鍵。

一個嶄新網際網路融合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幸運的是我們都將成為這個新時代變革的參與者、觀禮者,未來無限美好,令人期待!

【IT時代周刊編後】連接服務和商業,去中心化,成為未來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的圭臬。其實除了巨頭們,還有很多的細分領域也是大有可為,關鍵是這些公司有沒有真正為用戶們帶來他們需要生活方式,切實的為他們解決了問題。【責任編輯/馮敏】

本文作者:磐石之心,IT評論人,10年IT從業者,見證網際網路跨時代轉變,著有《融合時代》一書,關注產業融合的一切,微信公眾帳號:磐石之心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直通矽谷,專注於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網際網路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網際網路、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就拿網際網路公司的估值和上市對比來說,很多估值幾十億美金甚至上百億美金的公司,一跑去上市,用不了多長時間,因為真實的財報反應,市值很快就從此前幾十億美金甚至百億美金的估值,瞬間打回解放前,市值變成幾億美金,甚至面臨退市的風險,這樣的血例在美國股市上的中概股比比皆是。 估值虛高的現象背後也存在眾多虛假造勢,相比之下,一家企業的財報更能真實反映這家公司的真實實力。
  • 百度、騰訊、阿里發布2020年度關鍵詞
    這方面騰訊是老司機,用遊戲收益反哺文娛,用金融服務反哺2B業務,就連TME也學會此法,一個全民K歌的盈利就能覆蓋在線音樂業務的虧損,至於版權收購的成本皆由集團扛了。 檯面上,騰訊每個業務大多是賺錢的。 正如遊戲之於騰訊、移動生態之於百度的價值,電商之於阿里終歸還是香的,管理層在去年曾有清晰的戰略,可計劃趕不上變化,疫情來襲和蔣凡事件打亂了阿里的節奏。
  • 揭秘Sea:市值上漲1100%,「東南亞小騰訊」浮出水面
    569.27億美元的市值,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排行榜中,Sea位列七,超越百度,與網易相差不到60億。遊戲起家,騰訊是靠山Garena崛起的關鍵,是2010年拿到了騰訊《英雄聯盟》在東南亞的代理權。有業內人士認為,Garena之所以能獨得騰訊青睞,一個重要原因正是此前GGgame時期積累的知名度和用戶基礎。
  • 阿里來自火星,騰訊來自金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一百度大概在這裡要先躺個槍。自從BAT市值上出現巨大差異後,百度被普遍認為掉了個隊。現在這個時代,是AT雙巨頭的時代。最近有好事者比較了三家2017年的投資。騰訊的項目最多,但阿里最狠,大部分情況下,出手一個就是億當量級。所謂騰訊謀求去中心化,廣撒米。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騰訊跌近5%市值54154億元,超過阿里。阿里巴巴分別構築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5年間膨脹了10倍。相比之下,上海市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2.8萬億元;深圳300餘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1萬億元;A股總市值10萬億美元。騰訊與阿里的資本能量,甚至已能與一座一線城市比肩。  兩大10萬億帝國的成型,來自於高強度投資。
  •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市值最新資訊 > 正文 中國公司市值500強: 騰訊第一阿里第二 市值雙雙突破4萬億元
  • 市值13.36萬億,相當於2.5個阿里,2個騰訊
    根據今年8月份福布斯公布的排行榜顯示,「蘋果公司」市值超過了「沙特阿美」,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進入第三季度,隨著蘋果iPhone12的熱賣,蘋果公司的股價也不斷上漲,市值達1.99萬億美元,約13.36萬億元,超過「沙特阿美」。目前,蘋果仍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 阿里、華為薪水確實高!但網友卻說:月薪5萬也不去,原因亮了!
    騰訊、阿里、華為,都算是國內最大的科技企業。騰訊、阿里,是國內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它們的市值都超過了4000億美元,在全球都能排進前十。而另外一家低調的巨頭華為,因為沒有上市,所以沒有市值。但在《2018年民營企業營收排行榜》裡,華為以6036億的營收位居榜首。很多IT圈的人都夢想著進入這幾家企業,原因很簡單:因為薪水很高!先看騰訊的薪酬體系。
  •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
    那麼同是科技創新企業的華為和阿里能超越它嗎?據統計,目前三星集團的市值約為2.13萬億元,放在我國也是位列前幾名,不過和騰訊和阿里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 目前騰訊和阿里的市值均超過了5萬億元,是三星集團的兩倍還多。再看營收,上面提到,三星的年營收達到1977億美元,超過了阿里的731億美元。而且在500強企業榜單中,阿里位列132位,和第19名的三星相比差距還很大。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比如阿里的技術序列是 P 系列,騰訊、百度的技術序列是 T 系列,而華為則是數字系列。阿里篇阿里巴巴集團採用雙序列職業發展體系,技術線就是常說的 P 序列,對應到管理線的 M 序列,P6 相當於 M1,P7 相當於 M2,以此類推。
  • 技術優勢如何推動市值增長?福布斯中文專欄作家陳雪頻萬字剖析百度
    這篇文章從價值投資的視角,分析百度在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的原因,並根據它在戰略和業務上的布局,預測它未來可能的市場表現。這篇文章也希望能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一家曾經的行業霸主在遭遇增長失速之後,它還能恢復到以前的活力嗎?01百度市值下滑背後的原因何在?
  • 阿里的全生態體系已經建成,反觀騰訊,你該拿什麼出牌?
    說起中國的網際網路江湖,現在眾所周知的第一陣營可能就只剩下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百度這些只能算第二陣營了。在第一陣營裡,阿里和騰訊的戰鬥一直比較膠著,難分上下,但是從這兩年來看,雙方看上去是要分個高下了。
  • 繼阿里、騰訊後,中國又一家公司進入全球市值前十強
    據彭博新聞社報導,中國臺灣最大的股票如此炙手可熱,僅僅兩天市值就增加了這家晶片製造商的美股市值超過了4100億美元,超越了美國巨頭強生和Visa公司。臺灣股票市場的日內股價漲跌幅上限為10%。 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和蘋果公司主要供應商,臺積電股價已從3月的年內低位拉升逾70%。目前在海峽兩岸上市公司中,臺積電的市值排名第三,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超越貴州茅臺和工商銀行。
  • 最後那位當年差點收了阿里和騰訊!
    馬雲,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九五年年創辦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開啟了阿里的財富帝國!不得不說,馬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 騰訊、阿里等四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科技股集體...
    其中阿里巴巴收跌9.8%,股價報收248.4港元,最新總市值5.33萬億港元。最近3日,阿里巴巴市值蒸發逾9600億港元。 騰訊股價也下跌了7.39%,收盤股價為551港元,總市值跌至5.28萬億,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近兩天市值損失7000億元。騰訊和阿里巴巴近兩天損失了約1.7萬億港元。 京東收跌9.2%,股價收盤時為300港元,總市值跌至9331億港元。
  • 阿里或暫停收購愛奇藝,改戀芒果
    11月27日消息顯示,阿里巴巴與騰訊對愛奇藝的收購計劃可能暫停。在今年6月底開始傳出阿里巴巴與騰訊,正在與百度談判競購愛奇藝。但此消息晚間遭到了百度的否認。 11月27日消息顯示,阿里巴巴與騰訊對愛奇藝的收購計劃可能暫停。在今年6月底開始傳出阿里巴巴與騰訊,正在與百度談判競購愛奇藝。百度27日晚間表示,傳聞不實,愛奇藝是百度內容生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度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愛奇藝的發展。
  • 釘釘最新數據拉升阿里市值?月活已是騰訊字節相關產品總和2.5倍
    前日晚間,一篇投資人撰寫的上萬字研究首次指出,阿里巴巴在上半年企業服務流量井噴中,進一步擴大釘釘份額優勢,釘釘月活已是騰訊、字節相關產品的2.5倍,日活甚至是3倍以上;雲智能等科技板塊明顯被市場低估。以下分享文章中主要觀點:最近有不少聲音批評阿里缺流量。當時,一位三思社的成員就問: ——為什麼外界幾乎已經忘了阿里的老本行是企業服務?
  • 市值5000多億美元,超全球五大車企之和,特斯拉憑什麼
    現在,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高達5000多億美元,而世界五大車企的市值之和才4000多億美元。以2020年11月25日股價計算,豐田汽車約1975億美元,通用汽車約650億美元,福特汽車約375億美元,大眾集團約984億美元,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約316億美元,特斯拉的市值超過了它們之和。特斯拉憑什麼?
  • 騰訊官方揭秘,為什麼是企鵝成為了QQ的logo?
    2019年,1999年誕生的QQ迎來了20歲生日(具體誕生時間是1999年2月10日為OICQ,次年改為QQ),但是很多人竟不知道QQ為什麼是一隻企鵝。1999年,冥冥之中是什麼緣分,讓騰訊最終選定了企鵝這種奇特的小生靈成為了OICQ的吉祥物?網絡搜索的答案五花八門。
  • 阿里向左,騰訊向右
    同為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難分伯仲,騰訊與阿里這一進一退之間,能讓人咂摸出一點什麼味道呢?在過去的十幾年,騰訊原來的路線是什麼好就做什麼,或者叫「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所以騰訊有了最長的產品線,上千個產品,幾乎無所不包。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除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座大山的說法外,甚至還有躲避不了「生、死、騰訊」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