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光:商業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康曉光:商業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 2017中國公益年會

  2017年12月13日,2017中國公益年會在北京正式舉行,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康曉光針對「商業向左,公益向左」的問題,繼此前發表長文《駁「永光謬論——「公益向右,商業向左」還是「人類向善」》予以反駁後,再次做《義利之辨——基於人性的關於公益與商業關係的理論思考》主題分享。康曉光認為,公益與商業最本質的差別,不在於行動結果,而在於行動目的。商業和公益都可以造福社會,但從人性角度出發,商業的根本目的是「為自己牟利」,是「利己」;公益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他人」,是「利他」。

  二者本質完全不同。「左」與「右」事關價值立場,「左」更注重平等,「右」更注重效率。商業可以「向左」,可以在 「道」的層面上融合更多公益價值觀、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但是公益永遠不可能向右,公益可以在「術」的層面上吸納商業做法提高效率,但並不意味著公益視效率高於平等,公益永遠不可能選擇利己主義的價值觀。因此,只有「商業向左」,沒有「公益向右」,合而言之,「人類向善」!

  以下為康曉光現場發言全文(略做刪減):

  今天我討論的這一個話題就是基於人性關於公益商業關係的理論思考,套用中國傳統話語就是義利之辨。剛才姚洋先生說公益向左向右的問題不需要討論,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今天把這個重要的問題簡單討論一下。

  最近十年來,我在這領域中感受到一股越來越強大的力量,就是來自商業和資本的力量,儘管商業滲透公益的方式是和風細雨,但這股力量對公益領域的滲透、影響和支配是非常強有力的。最近兩三年關於公益商業化的聲音越來越大,以至於對公益領域提出了非常嚴峻的挑戰,我把它歸結為三種挑戰:對合理性的挑戰、對存在性的挑戰和對方向性的挑戰。合理性是從理性、效率的角度質疑公益領域,存在性是有關人與人之間無私的關愛和利他精神有沒有可能,方向性是有關向左向右的問題。在這些根本性問題上出現了完全不同的主張,甚至對公益領域是顛覆性的。

  對上述問題,我在資本主義的大前提之下,從人性基本的兩面性出發,沿著「利己」和「利他」兩個線索,探討相應的價值觀、資源運用的模式、微觀層面的組織模式、宏觀的運行環境等。所有普遍的持久人類行為背後都有非常深刻的人性基礎,才能成為普遍、持久的力量。從人性原點出發,「利他」和「利己」一個指向經典的公益模式,一個指向經典的商業模式。對於商業和公益這兩種基本的行動模式,在人性基礎、價值觀、資源運用的規範還有微觀組織形式和宏觀運行這五個維度上,都是非常和諧、融洽的,都是人類探索千年的結果,是非常寶貴的。

  首先討論人性,利他是不是可能?人類有沒有可能利他?人類為什麼要利他?人類為什麼應該利他?利他有四個要件:造福他人為目的、自己不求回報、助人者要做出一定的福利上的犧牲、出於自願。人為什麼會利他?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主張。中國儒家講人的本性是「仁」,「 仁」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相互感通的能力,表示人性中相親相愛的潛力和可能性;用孟子的話說,「人皆有不忍之心」。這是儒家對人性的看法。但並不是說人性只有利他這一面,孟子還講,「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即人與畜牲的區別是很小的,因此需要通過教化對人進行引導,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如果人往好的方向發展,會非常好;但如果引導不好,會比畜牲還壞。

  最近的爭論涉及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人有沒有利他的可能性?我最反對的觀點是人不可以利他,人天生就是利已的。對人的利他性的否定,這是我絕對不能容忍,也不能後退的底線。因為這樣的否定已經同時否定了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本質規定。人和畜牲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有不忍之心和惻隱之心,看到別人的苦難我們會痛苦,看到社會的不公我們會感到憤怒,從而我們會產生一種行動感,這就是我們公益領域中最樸素的、最基本的態度和情感。因此人是否有利他的傾向和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這決定著人是不是人,同時也決定了公益事業、慈善事業能不能存在。人類歷史的意義是什麼?就是人的這種追求大我、關心大我、社會擔當、自我實現,以及對人類事業、天地萬物的關懷。如果把這一面進行否定的話,那人類的歷史和禽獸的歷史沒有任何區別。

  關於價值觀,有幾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包括利己和利他、利己性和利他性、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利己主義者和利他主義者。當講到利己主義者和利他主義者時,講的是比較極端的現象。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純粹的利己主義者或利他主義者,而是處於中間狀態,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但是人關心別人、做利他的事情,這種可能性是絕對存在的。

  基於人性的資源依賴規則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從利己的角度運用資源,商業領域遵循公平交易、等價交換原則;慈善領域中遵循道德規範,不求回報。當我們把自己的錢、把自己的物、把自己的時間貢獻出來不求回報,這就是利他的含義。所以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出於利己和利他使用資源的原則完全不一樣,一個是等價交換,一個是不求回報。

  當前一種流行的說法:只有通過向別人出售自己的服務和產品換取收入,這樣的經營模式才是可持續的。持這樣觀點的人根本沒法理解人有可能為了他人的幸福把自己的一部分錢、一部分物、一部分時間無償地貢獻出來,純粹的利己主義者沒辦法理解這樣一種可能性,認為人除了自私自利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提出這樣的觀點本身就是一個駭人聽聞的行為。

  就微觀組織形式而言,商業企業與公益組織的本質也並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就是為股東謀取經濟利益,而公益組織的根本在於謀求人類平等,主張公平正義。在所有權治理結構、組織文化上,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企業擁有所有權,但在公益組織中,不能因為你有錢,不能因為你出了錢,你就說了算,你就是老大。在商業和政治之外,要給人類留下一個空間,在此空間中,大家不是憑藉著你手中的權利,不是憑藉著你兜裡多少錢來獲得發言權和支配權,而是為了興趣、為了愛好、為了他人和為了社會、為了人類的利益在這裡組織起來,採取集體行動。這是最寶貴的一點。所以在這個領域裡,絕對不能採取商業的模式,商業已經侵蝕佔領了太多太多的空間,給人類留一點喘氣的地方吧!

  我們經常會拿商業企業和公益組織進行效率比較,但我們不能忘記公益組織的存在根據和企業不一樣。公益組織不必承受嚴酷的市場競爭和生死考驗,運行結果與理事和執行團隊的切身經濟利益沒有直接的強烈的關聯,這根本不是低效率是零效率甚至是負效率的問題。

  兩者在宏觀方面的運行環境也都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市場,一個是道德的場域。既有道德教化和目的性的慈善,也有策略性慈善,絕大部分公司做的慈善都是屬於策略性的慈善,是把慈善作為更好地盈利的工具,最高的境界是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根據我的經驗,一件好事純粹由好人來做是做不大的,當「不怎麼地」的人也參與其中,不管出於何種動機,能把好事做大。所以用一句極端的話:好人可以把好事做好,立一個標杆,做一個榜樣,而壞人和好人一起做好事能把好事做大,所以也歡迎各路人都來做公益。企業通過慈善可以增加美譽度,良好的聲譽帶來經濟利益,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及盈利,因此,這一種利益策略性公益和戰略性公益、利益最大化的公益也就應運而生了。

  公益與商業的關係是分離和合作的模式,像微軟、蓋茨基金會等等這樣的模式,企業賺錢捐出來成立一個純粹的公益組織,商業是一條路、公益是另一條路。就像騰訊也是一樣的,騰訊是騰訊、騰訊基金會是騰訊基金會,二者不可能合起來成為一個社會企業。在早些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公益機構抨擊、質疑商業的聲音和話語,但是從8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進行市場化經濟改革之後,隨著資本的不斷強大,這樣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小,時至今日更是出現了公益向右的聲音,古今中外從來沒有這樣的聲音,公益就是公益,慈善就是慈善,商業就是商業,從來沒有融合過。

  我最後回應一下向左向右,實際左和右都是西方話語表示的價值判斷,如果更傾向於平等就是左,更強調效率就是右。所以說商業向左我覺得這個大體上還是成立的,也就是說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商業企業越來越考慮社會責任、越來越考慮對公共利益的擔當,而且這是大勢所趨,企業在價值觀的層面、在道德層面越來越吸收公益的價值和理念,是學習公益的「道」,從這一角度而言,商業企業向左是沒有問題的。但從古到今就沒有公益向右這麼一說,公益是永遠向左的,公益是永遠追求平等和正義的,公益領域向商業界借用的是技術,是管理和做事的具體的方式方法;公益組織借用商業企業的「術」是為了把自己的「道」搞得更好,所以在這意義上,只有商業向左沒有公益向右,我們今天看到的一切就是四個字:「人類向善」!

相關焦點

  • 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
    但我們結合兩家公司最近三個季度的發展狀況來看,兩家公司選的道路實際上並不相同——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新東方向右從表面上看,新東方2020Q2業績最突出的兩點就是收入超預期、營運利潤率超預期。淨利潤的增長可以說是相當亮眼。但與此同時,新東方這三個季度「學習中心+學校」數量的增長卻呈一個整體下降的態勢——三個季度的增量依次為69個、7個和43個。也就是說,擴張的腳步相對穩健。
  • 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21世紀經濟報導首頁 >> 產經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2003年11月07日10:51:4121世紀經濟報導 本報記者 王鳳君 北京報導>  鱷魚,向左還是向右?  時而觥籌交錯,時而硝煙四起,這是三條鱷魚四五十年競合的最佳寫照。
  • 舊錦新樣 | 甘琦: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
    //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記佩裡·安德森//文 | 甘琦(原載《讀書》2005年06期)佩裡·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6—)歷史社會學家,思想史家,英國著名左翼知識分子,四十年來一直是國際左翼核心刊物
  • 阿里向左,騰訊向右
    在中國網際網路創業,除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三座大山的說法外,甚至還有躲避不了「生、死、騰訊」的說法。今天為阿里收購項目叫好的理由,基本上都可以類比當年的騰訊新上的項目,然而騰訊的電商終究是乏善可陳,最後改變這一局面的,是3Q(騰訊和360)大戰引發騰訊自上而下的徹底戰略反思,確立了開放平臺戰略,收縮了戰線。那是想清楚了,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 網際網路時代的玩法變了:騰訊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騰訊向左 阿里巴巴向右如果說兩年前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經營策略略有差異的話,那麼在2020年,二者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可以說,如今的騰訊和阿里在不同的跑道上越走越遠。2020年8月12日,騰訊發布中報顯示,其網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40%。
  •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2002年10月12日09:07:03 網易娛樂    暢銷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將被香江導演杜琪峯改編上銀幕,誰是《向左走,向右走》的最佳銀幕代言人呢?  《向左走,向右走》是住在同一個城市、同一樓的2個寂寞男女,因為偶然相遇,又因為各自出門向左走、向右走的習慣讓他們無法再相遇,也讓他們依舊各自寂寞。幾米的手繪本風靡不少人,大明星林青霞都曾表示欣賞幾米的作品,而杜琪峯更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據側面了解,《向左走,向右走》的卡斯,杜琪峯已相中金城武和梁詠琪這對銀幕金童玉女。
  • 磁鐵可以發電,太神奇了!
    導體的兩端接在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上,組成閉合電路,當導體在磁場中向左或向右運動,切割磁力線時,電流表的指針就發生偏轉,表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這樣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我們知道,穿過某一面積的磁力線條數,叫做穿過這個面積的磁通量。當導體向左或向右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時,閉合電路所包圍的面積發生變化,因而穿過這個面積的磁通量也發生了變化。
  • 為什麼接吻時,頭要向右偏?
    研究表明,在和伴侶接吻或擁抱時,人們會不自覺把頭偏向右邊。如下圖所示,作者Julian Packheiser指出:「大部分人喜歡偏向右邊,比如說,接吻時向右傾斜頭部、用右手來擁抱。」例如,科學家們發現,許多人在接吻時傾向於將頭向右傾斜,而不是向左傾斜。
  • 人類為什麼接吻時,頭部要向右偏?
    導讀2018年10月13日,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發布了一篇研究論文,其中的研究有一項很有趣的理論,人類在接吻時,頭部會不自覺地偏向右方。接吻,表面意思上,就是一個人的嘴唇按在另一個人的嘴唇上,這種行為通常用來表達兩人之間的愛意,但有的地方也可以作為問候動作
  • 張大奕向左,薇婭向右
    2017年10月10日,憑藉7000萬的皮草銷售額,薇婭當選為淘寶最具商業價值女主播,這讓薇婭「一戰稱王」,在阿里的時代列車上,帶貨界的小透明開始迅速破圈,走入大眾視野。但IPO從來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在新徵程上,張大奕和如涵的好運氣似乎用光了——在中國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網紅經濟,在華爾街並不靈驗。在如涵上市前,中國資本市場曾賦予其極大光環。
  • 公益+商業:科學松鼠會架構升級
    「田不野」是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一名青年科學家,作為科學松鼠會最早的科學作者之一,「田不野」在談到加入松鼠會的初衷時說:「這裡更加溫和有趣。雖然大家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但能夠彼此包容,所以交流起來並不費勁。」
  • 賈靜雯與陸毅,金城武與梁詠琪總還缺點幾米的感覺,向左走向右走
    睡不著,聽個李宗盛的歌,界面竟然是《向左走,向右走》。過去感情裡的主角的臉已經模糊不已,而當時的那種心情,那種感覺竟然還存活著,它就像寄生在插畫中,看到插畫的那一刻,我就著了它的道。多麼神奇,完全想不起當時的男主角是哪一個,當時出現了什麼事,但是當時看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的感覺竟然可以那麼清晰地複製粘貼到此刻的心緒中,親切以及說不出為什麼的憂傷。
  • 攝影師為何建議向右曝光?這篇文章帶你看懂
    1、向右曝光向右曝光,是指曝光直方圖中的像素分布集中在右側,照片效果就是偏亮,也就是有一點點的曝光過度,因為曝光直方圖的像素向右靠攏,所以稱為向右曝光,也叫寧過勿欠。在這邊我們需要大概了解一下曝光直方圖,曝光直方圖是我們判斷照片的曝光情況的重要輔助功能,可以直觀的看到照片的亮度分布,比肉眼看到的來得精準。
  • 為什麼接吻時,頭要向右偏?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為什麼接吻時,頭要向右偏?研究表明,在和伴侶接吻或擁抱時,人們會不自覺把頭偏向右邊。Kiss and Hug接吻(Kiss)是指一個人的嘴唇按在另一個人的嘴唇上,它通常用於表達愛意,也可用作正式的問候動作。在異性戀已婚夫婦中,在大多數情況下,男性會主動向女性發起親吻。
  • 國投向左,中煤向右:5座火電站拋售背後,兩大央企相反轉型邏輯
    國投向左:大力進軍新能源作為此次交易的賣方與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電力業務主體,國投電力本身的基因,使它在這次能源大轉型中與以煤炭為生的中煤能源相比,顯得輕鬆許多。從中可以看出,本次國投電力甩賣的是虧損、盈利能力低和盈利不穩定的三類火電企業。此次甩賣後,國投電力旗下火電企業總裝機降至1020萬千瓦,火電裝機佔比預計將下滑至36.4%。實際上,早在2016年,國投電力就宣布計劃5年內全部退出煤炭業務。
  • 農產品電商時代,農批商戶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拿農產品批發行業來說,他們所出售的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無論什麼時間都不缺購買者。對他們而言,現在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一樣,向左走或向右走成了他們選擇的難題。 向左走,堅守批發市場,繼承傳統經營模式 對於一部分農批商戶們而言,有的祖孫幾輩都在做農產品批發生意,已經形成了「家庭作坊模式」,同時也習慣了傳統經營模式。
  • 沿經線直走,真的可以從南極走到北極嗎?
    那麼如果我們沿著經線直走,是否可以從北極走到南極呢?根據我們的常識,經線是北極和南極之間在地球上的最短距離,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體力、耐力,並具備交通條件,似乎可以沿著經線從北極點走到南極點。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沿著經線直走,從北極點出發的人也許並不會順利到達南極點。這是為什麼呢?
  • 美樂家(中國)成立自然環保基金會,搭建公益與商業的橋梁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樂家最新資訊 > 正文 美樂家(中國)成立自然環保基金會,搭建公益與商業的橋梁
  • 《向左走·向右走》Turn Left Turn Right
    《向左走·向右走》Turn Left Turn Right 焦點關注   小紅與胡醫生因惱成恨,發誓一輩子不讓儀及康相見,且將照片分別寄與兩人。康及儀拆開信後,看見內裡相片,不禁悲從中來,嗟嘆命運弄人。  悵惘、失落,令兩人決定離開,希望在另一片天空下展開生活新一頁。  兩人各自整理行李,準備離去,奇妙的事情卻在這時發生……[製作背景]  《向左走,向右走》於2002年聖誕在臺北展開拍攝工作,拍攝地點包括臺灣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