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措施「穩就業保用工」:幫助本地人便捷上崗,分類引導外地人...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企業復工,關鍵在人。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滿足企業用工成了難題。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月17日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指導各地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穩就業、保用工」,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一、有序引導職工返崗。對有效落實防控要求且經地方政府審核備案後的企業均可復工復產,穩妥有序引導職工錯峰返崗,不得以企業規模和行業類型設立限制條件。有序引導返崗就業,確保本省戶籍和辦理居住證勞動者在省內無障礙有序流動,不得對重點疫情地區返蘇人員採取強制勸返、超期隔離、就業歧視等不當行為,切實解決外地員工回程返崗難問題。

二、優先保障重點企業用工。將保障疫情防控、公用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企業、重大工程項目納入重點用工保障範圍,實行清單式管理,設立工作專員主動開展上門服務,全面準確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和招工缺口。建立即時響應機制,在人社部門線上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設立招聘專區,精準匹配登記求職人員信息。加強與優質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協同合作,深挖人力資源供給潛力,多渠道採取靈活用工、勞務派遣、臨時借調等送工方式,有效滿足重點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對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三、全力幫助本地人員便捷上崗。建立企業用工報備制度,經批准復工企業及時將用工人數、用工時間、用工要求報送給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手機簡訊等方式,定向推送給勞動者。動態向社會公開發布企業復工信息,指導職工提前做好安全防控、交通出行、住宿餐飲等準備工作。優化招工服務方式,創新實施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暢通運行網絡求職招聘服務平臺,動員各級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線上供求對接服務,規範崗位採集和發布渠道,推行視頻招聘、遠程面試,鼓勵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報到。擴大在線辦理事項範圍,建立求職招聘、就業登記、合同備案、參保繳費「一條龍」網上快速服務通道,幫助復工企業在本地招工用工。

四、分類引導外地人員求職擇業。建立跨區域勞務協作分級響應機制,有組織開展精準用工需求對接。經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批准,對本地招聘難以滿足的,優先到蘇北蘇中等省內勞務輸出地開展招聘;對本省招聘難以滿足的,鼓勵到未發生疫情的省外勞務輸出市、縣開展招聘;仍難以滿足的,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適度到疫情較輕地區開展招聘。鼓勵採取政府或企業包車的方式集中安排農民工等人員返程,符合條件的車輛納入應急運輸保障範圍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採取實名登記、網上申報、快速篩查等便利化措施儘快協助返崗就業。對來自重點疫區的就業人員,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企業主體責任,引導如實申報個人信息,組織集中或居家隔離觀察,安排醫務人員做好定時健康體檢工作,待確保身體健康後安排上崗。

五、鼓勵企業靈活組織生產。在疫情防控期間,引導復工企業儘可能採用彈性工時、錯崗上班、遠程辦公、居家就業等方式,在保障穩定生產運營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避免人員聚集。做好工作場所和勞動者的防疫保護,加強防疫宣傳,普及防疫知識,提升保護意識。

六、強化援企穩崗政策支持。延續實施社會保險降費率政策,允許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暫時緩交社會保險費。給予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穩崗返還,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企業參照困難企業返還標準執行,幫助企業降本減負,有效穩定職工隊伍。加大職業培訓補貼力度,支持復工企業開展職工崗前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增強員工適崗能力。

七、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千方百計確保企業職工薪酬按時發放、社會保險費足額繳納,對失業人員及時兌現失業保險金或失業補助金,保障勞動者就業權益和基本生活。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可能出現的裁員、欠薪、停保等突出問題矛盾,指導企業依法依規妥善處理特殊時期的勞動關係,創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方式,引導通過協商方式解決勞資糾紛,及時處置突發性群體事件,幫助企業與職工共渡難關。

八、加強企業安全培訓。督促指導企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高度重視對新招人員、轉崗人員和復工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確保特種作業人員按規定持證上崗。認真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前設施設備等各項安全檢查,深入排查、切實治理各類風險隱患,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保障企業用工安全。

來自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顯示,截至2月16日,全省13個設區市5723家企業復工率達55.91%,復工企業上崗率53.76%。

記者 黃紅芳

相關焦點

  • 就業新招補企業用工之「短」
    其中,安徽省申博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幫助聯寶電子與上海華鐵做好企業間人力資源調劑對接,組織近700名「共享員工」至聯寶電子上崗。「『共享員工』模式不拘泥行業,既可為待業人群、歇業企業帶來積極影響,也可有效緩解復工復業企業的用工難問題。」
  • 湖南日報整版報導荷塘區:精準就業的荷塘路徑
    8月15日,就業服務專員闕平球通過微信回訪,羅季勇再次向她表達謝意。羅季勇家住荷塘區金山街道湘華社區,一家人靠他在外地打工維持生計。疫情發生後,他無法外出務工,家裡斷了經濟來源。闕平球上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將其登錄在冊,根據其技能特長匹配到荷塘區範圍內某單位電工一職,並最終幫助其上崗,月工資穩定在3000元以上。
  • 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
    原標題: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從短期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總量影響相對溫和,結構影響重於數量影響,但就業結構性矛盾處於上升通道,潛在的技術性失業風險在增加。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呈現漸進性且大規模結構轉型趨勢。
  • 雲南發文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1·鼓勵個體經營發展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過提升市場主體註冊登記信息化、便利化、規範化水平,為創業人員提供便捷高效的諮詢、註冊服務。引導勞動者以市場為導向,依法自主選擇經營範圍。9·優化人力資源服務把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圍,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免費發布供求信息,按需組織專場招聘,送崗位進基層進社區,提供職業指導等服務。指導企業規範開展用工餘缺調劑,幫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
  • 市財政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保居民就業   端穩「吃飯碗」   2020年全年,欽州財政積極統籌安排預算資金促進就業,全市共籌集就業補助資金9507萬元,支持實施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職業培訓、就業見習、帶動就業補貼等就業補助政策。主動籌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補助資金(促進就業)1237萬元,支持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接送、農民工就業創業補貼、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基層就業平臺建設。
  • 更多機器人「上崗」了,會影響就業嗎?
    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從調研來看,部分企業員工流失率因智能化升級改造而提高,但勞動力市場快速吸納流失人員,總體就業穩定。 智能環衛機器人。胡平攝(中經視覺) 作為在國內最早開展「機器換人」行動的東莞市,目前就業用工情況總體穩定。
  • 國家職能機構多方施力「六穩」「六保」,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通過研判形勢,國家適時提出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以「六穩+六保」強力保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所謂「六穩」,就是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所謂「六保」,是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
  • 雄安新區出臺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十六條措施 放寬新業態市場主體...
    近日,雄安新區出臺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十六條措施,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強化政策服務供給,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促進新區群眾多渠道靈活就業。對畢業學年及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初次創業、取得營業執照、登記就業(畢業學年的除外)、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個創業項目10000元。
  • 穩外貿、穩投資、保就業……政府企業各出「妙招」尋新機
    穩外貿、穩投資、保就業……政府企業各出「妙招」尋新機 2020-06-01 11:50:48   來源:央視網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支持保障服務疫情防控和做好穩就業等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快速響應、主動作為,密集出臺了30餘個文件,推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保障服務工作的同時,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第一,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保障服務。
  • 宜章:「補、穩、招」著力解決企業「用工荒」
    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白錦介紹:「我們對有合法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農村勞務經紀人、鄉鎮、村(社區),每成功介紹1名勞動力到企業就業且籤訂勞務用工合同、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給予800元就業服務補貼;對新招聘員工30人以上的企業,企業自主招聘的參照此補貼標準執行」。
  • 人工智慧作用凸顯 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製造業生產企業普遍缺工,人工成本上升過快,需要自動化來填補用工缺口以保持生產穩定。  三是質量精度提升要求。調研發現,關鍵性高技術崗位自動化率高,人工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效率及其穩定性明顯提高。  「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崗位減少是增效結果。」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
  • 人工智慧作用凸顯——更多機器人上崗會影響就業嗎
    製造業生產企業普遍缺工,人工成本上升過快,需要自動化來填補用工缺口以保持生產穩定。  三是質量精度提升要求。調研發現,關鍵性高技術崗位自動化率高,人工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效率及其穩定性明顯提高。  「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崗位減少是增效結果。」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
  • 實錄|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穩金融」
    六穩六保惠民生,創新奮進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要求我們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省金融支持「六穩」「六保」總體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穩,經濟穩。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金融逆周期調控措施,著力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省委、省政府在疫情之初,即把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多次進行專題安排部署,要求採取針對性舉措,千方百計穩企業、保就業。
  • 【2020中國奮進】就業優先保民生:多措並舉的系統創新維度
    「六穩」是中央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提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六保」是中央為了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嚴重衝擊,在「六穩」基礎上提出的,其核心就是要穩住經濟的基本盤,兜住基本民生的底限。「六穩」和「六保」相輔相成、相互統一,二者的關係體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八個字上。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它們的第一條都是關於就業。
  • ...就業期盼——宜春市袁州區就業局「十三五」回顧和「十四五」展望
    為解決企業「用工難」等問題,該區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第一時間建立用工服務群,對園區企業進行認真的用工需求摸底,收集百餘家企業近萬個工作崗位。通過「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活動,積極組織引導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截止目前,已為園區企業招聘員工9700人,有效地解決了企業「招工難」,農民工「就業難」等問題。  造升級基層服務平臺。
  • 發改委:穩定就業的形勢和任務很艱巨、繁重
    所以總體來看,當前和下一步,穩定就業的形勢和任務應該說很艱巨繁重。一段時間以來,面對這樣的情況,從中央到地方,都及時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減稅降費、金融支持,也包括剛才孫局長介紹的、很多從市場方面所給予的優惠政策和支持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同時根據疫情形勢的發展變化,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著力穩經濟、穩就業。不少企業也是多方採取措施、克服困難,儘量少裁員、不裁員。
  • 國辦督查室通報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轉辦部分意見建議,包括完善穩就業...
    11月28日,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發布《關於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收集轉辦部分意見建議情況的通報》,包括關於完善穩就業保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關於完善保市場主體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關於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關於完善擴大內需和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
  • 如何提升農民工就業穩定性
    關注「潮汐式」用工:或帶來保民生壓力  「疫情發生後,工廠訂單變少了,一線工人每月工資比原來低了近3000元。今年5月我從廠裡辭職,在北京跑了一個月外賣,由於路不熟,訂單超時,後臺老是罰款,到手收入不高,我後來就不幹了。」周光耀告訴記者,目前家中開支主要依靠妻子做小時工的收入。
  • 溫州保障企業用工有哪些措施?防疫期間如何增強抵抗力?食材選購和...
    人力社保部門在保障企業用工方面有什麼具體措施?溫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胡正長:近日,市裡出臺了「28」條惠企措施,專項設立2億元的穩崗補助資金,受到廣泛關注。人社部門已抓緊研究實施細則和操作口徑,對符合「留崗留薪」條件的企業和員工數進行摸底測算,及時足額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