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吃飯碗」
2020年全年,欽州財政積極統籌安排預算資金促進就業,全市共籌集就業補助資金9507萬元,支持實施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職業培訓、就業見習、帶動就業補貼等就業補助政策。主動籌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補助資金(促進就業)1237萬元,支持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接送、農民工就業創業補貼、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基層就業平臺建設。
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全市財政系統共籌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1448萬元、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資金5875萬元,支持實施技能培訓、職工內部轉崗、企業穩定崗位等穩就業措施。
全市財政系統還將關注面落到具體的企業和職工個人。據統計,全年共落實撥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補貼8362萬元,惠及企業2173家、企業職工7.67萬人。
為讓更多務工人員和企業實現「雙促進、雙發展」,去年全市財政系統籌集就業創業服務經費130萬元,支持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微型招聘會、用工宣傳發布、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臺等服務工作,多舉措做好居民就業保障工作。
保基本民生
兜穩「保障網」
在過去的一年中,欽州財政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將保障基本民生放在首位。
2020年,全市教育、社保、醫療等涉及民生支出194.3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84%,繼續保護高位。
在解決一批群眾關注度高、社會覆蓋面廣的民生問題方面,則積極籌措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資金57億元,教育資金57.06億元,有力保障全市大中小學、幼兒園的教育改革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此外,籌措20.97億元補助資金,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建設和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保足額獲得財政補助。
我市財政部門還籌措補助資金7.85億元,有效確保了保障居民養老待遇、參保補助按規定足額到位和高齡老人補助資金發放。
與此同時,市財政還籌措資金10.67億元,全力保障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人員基本生活及補貼資金發放。
保市場主體
築穩「基本盤」
一年來,欽州財政系統多渠道籌措扶持資金、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積極協調金融輸血支持等,竭盡全力保市場主體,有效激發其活力、潛力、動力,不斷提高市場對地方經濟的貢獻。
經過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2020年全市為市場主體減免稅費14億元,統籌自有財力安排技改資金、貼息資金等專項0.48億元,用於支持市場主體加快復工復產。
在協調金融機構開展復工復產企業貸款業務後,2020年全市金融機構累計向664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復工復產財政貼息貸款19.12億元,獲得貼息0.38億元,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有效緩解企業融資困難,支持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提高對地方財稅經濟的貢獻能力。
保糧食安全
綁穩「米袋子」
全市財政系統通過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穩定糧食市場、充實糧食儲備、支持糧食質檢體系建設等,多舉措保障糧食安全。為支持深化稻穀收儲制度和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保障農民種糧收益基本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0年,我市籌措資金0.13億元支持糧食直補訂單收購,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在籌措資金0.21億元支持實施稻穀生產者補貼後,有效激勵稻穀生產者大力種植水稻,有效保證糧食生產供應來源。同時,還籌措資金0.09億元用於抗擊疫情糧食生產補貼,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在籌措資金0.9億元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時,不僅促進糧食生產發展,還對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推進力量。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抓穩「生命線」
一年來,欽州財政積極搶抓國家扶持建設國際國內雙循環產業鏈的機遇,通過加快兌現落實惠企政策、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深化區域合作等措施,著力提升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由於措施有力,政策落實到位,使欽州經濟社會向好、向優、向強發展。據了解,2020年共統籌安排配套獎補資金,累計為工業企業降低生產要素成本約0.32億元。
同時,累計籌集資金9.06億元支持華誼二期75萬噸丙烯及下遊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恆逸高端綠色化工化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5+2」、「雙百雙新」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不斷優化綠色高端石化、電子信息等關鍵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格局。
保基層運轉
用穩「錢袋子」
作為基層運轉的動力所在,全市財政部門在工作中認真落實保基層運轉要求,密切監測縣區財政庫款情況,科學安排資金調度,對基層運轉經費難以有效保障的,及時調整其他非必要支出,確保兜住基層運轉底線。
據統計,2020年累計調度縣區資金153.13億元,比上年調度縣區資金增長26.96%,有力保障基層財政庫款運行。同時,還加強中央直達資金分配下達及監控工作,2020年中央直達資金已100%下達,累計下達縣區特殊轉移支付、抗疫特別國債等直達資金27.43億元,有力兜牢「三保」底線,保障基層運轉。(記者 周順彬 通訊員 蘇小明 覃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