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新招補企業用工之「短」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出不了門嗎? 「點對點」接送返崗上崗

「到了,到了。」「終於回來啦!」日前,合肥市人社部門組織4輛專車分赴安慶、宿州、淮南、滁州,接回合肥和君縱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外地員工返崗。當天下午4點30分,第一輛專車順利返回合肥,讓員工們享受到「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的「點對點」就業服務。

2月26日,蕪湖美智空調設備有限公司包機接161名員工返崗復工。這趟來自河北的航班由企業組織、政府補貼,是蕪湖市也是全省首架企業復工包機。「1個小時內,我們就聯合多部門研究接送方案、跨區域協調,幫助企業落實了包機服務。」據蕪湖市人社局有關人士介紹,當地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面開展「點對點」接送員工返崗工作,為企業個性化定製包車、包機方案。

精準的就業服務,不僅為企業解決了用工需求,也受到務工人員的歡迎。在蕪湖縣,來自雲南省鎮雄縣的務工人員範才偉高興地說:「來到蕪湖就像到了自己的家。」

疫情防控期間,與合肥、蕪湖一樣,全省各地都在全力推動復工復產企業用工保障。2月20日,在已出臺一輪疫情防控期間促就業政策的基礎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再次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和促進穩定就業的通知》,部署各地抓緊組織農民工返崗復工,著力解決農民工返崗難、就業壓力大和復工復產企業「招人難」等突出問題。《通知》的出臺,意味著我省加大了支持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返崗復工力度,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通過「點對點」運輸方式,低風險縣域農民工可直接上崗,中風險縣域農民工可「持表」復工。

「我省是人力資源大省。我們非常支持農民工省內轉移就業,將利用全省農村勞動力信息系統和安徽公共招聘網崗位資料庫,深化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市與亳州、阜陽、宿州、六安等市的勞務合作,開展精準匹配和定點推送。」省勞動就業服務局局長唐正亮表示。

閒的閒、忙的忙嗎?

「共享員工」解燃眉之急

疫情防控期間,有的企業關門歇業,人力閒賦;有的企業復工復產,人手短缺,怎麼辦?

為有效解決企業員工「閒得慌忙得慌」,合肥、阜陽、宿州等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組織開展「共享員工」等活動。其中,安徽省申博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積極利用自身資源,幫助聯寶電子與上海華鐵做好企業間人力資源調劑對接,組織近700名「共享員工」至聯寶電子上崗。

「『共享員工』模式不拘泥行業,既可為待業人群、歇業企業帶來積極影響,也可有效緩解復工復業企業的用工難問題。」3月6日,安徽省申博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王斌告訴記者,「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充分利用現有人力配套資源,主動出擊,做好靈活用工的精準服務。」

據合肥海爾工業園人力資源高級經理柯艮東介紹,近期,通過企業間的對接,海爾迎來了6批共167名「共享員工」。在合肥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廚師馬效虎已經適應自動化流水線的「共享員工」的角色:「勞動光榮,多勞多得,何樂而不為?」

跨行業上班、跨地區就業,疫情防控期間,我省合肥、滁州等地通過「共享員工」的方式累計調劑用工2000餘人。

我省各級人社部門為做好就業和用工保障,出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如何解決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行動起來,向重點企業派出了「人社服務專員」。

安徽省環安服務有限公司是池州市一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期間,這家公司選派了3名員工,作為池州經開區的企業「人社服務專員」,宣傳近期制定出臺的穩崗就業、勞動關係、人才支撐等政策措施;重點對「四上」復產復工企業實行包保負責制,落實精準服務。

舒城縣也積極落實「人社服務專員」制度,幫助該縣勝利精密、英利電子等10家重點招商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已解決了勝利精密123名技術骨幹返崗、英力電子50名技術骨幹上崗等難題,緩解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

「為了做好用工保障,我們建立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為75戶重點企業全部配備『人社服務專員』,已幫助75戶重點企業穩定在崗員工1.5萬人,幫扶企業招聘員工1436人,精準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處長呂泉說。

不好線下求職嗎?

網絡招聘熱度高漲

春節過後正是招工旺季。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各地人力資源市場想必早已人頭攢動。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及時將「春風行動」現場招聘全部改為線上招聘。從「面對面」的招聘,變成了「屏對屏」的對接,效果究竟如何?

「短短一周時間,人社部門就幫我們解決了用工問題,效率很高!」安徽中鼎動力有限公司總務部經理白松說。今年2月中旬,這家企業剛剛復工就面臨50人的用工缺口,通過復工企業調查,宣城市人社局及時發現該企業的用工需求,第一時間通過全網招聘平臺集中發布、重點推送,短時間內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難題,受到企業好評。

「我們通過本地挖潛、『招工大篷車』鄉鎮巡迴招聘,聯合貴州遵義市人社局舉辦定向跨區域掌上視頻面試招聘會,與省內高校開展校園網絡專場招聘會等方式,解決企業用工需求。」宣城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明介紹說。

當前,全省各地多措並舉,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等線上平臺服務企業招工和勞動者求職。

安徽公共招聘網開設「應對疫情做好返崗就業服務」專題,統一歸集發布全省疫情防控期間崗位需求信息;上線為期3個月的「2020年全省春季網絡招聘大會」,為企業復工招聘搭建平臺。合肥市舉辦2020年「春風行動」網絡招聘大會,引導農民工在本地就近就業;阜陽市依託「阜創匯」App建設數據中心,完善用工企業和求職者的各類數據信息,引導企業利用平臺發布用工信息,引導求職人員在平臺上找工作、找項目、找應用……截至3月1日,8498戶企業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發布崗位信息37.83萬個,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全省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都在加大線上招聘力度,充分運用各類網絡平臺,積極收集和發布各地緊缺急需崗位信息,提供精準有力的供需對接服務,確保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省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吳傳華說。

(文章來源:安徽日報)

相關焦點

  • 宜章:「補、穩、招」著力解決企業「用工荒」
    補助鼓勵用工為了鼓勵本地企業吸納因「疫」情滯留在家的外出務工人員就業,該縣出臺了《關於支持重點企業有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復工復產的意見》,對重點企業實施招工服務補貼。縣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白錦介紹:「我們對有合法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農村勞務經紀人、鄉鎮、村(社區),每成功介紹1名勞動力到企業就業且籤訂勞務用工合同、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給予800元就業服務補貼;對新招聘員工30人以上的企業,企業自主招聘的參照此補貼標準執行」。
  • 請看,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想招一個高素質的工人,對於生產企業或者工廠來說,可遇不可求。經濟的發展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工廠招不到適應的高素質工人,這是「用工荒」的原因之一!我本人是長期在廣東工作,關於這個難題,近期看到了部分企業也在做一些嘗試,比如和廣東省內某高職技校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每年定期引入剛畢業的年輕人,又比如從甘肅青海新疆等引入一些少數民族員工,在尊重民族習俗和傳統的基礎上開展工作,既解決了用工難得問題也創造了工作崗位,解決了就業難的問題。
  • 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兼職貓分享一站式靈活用工服務方案
    企業人力資源應用場景巨變,靈活用工成為未來新機遇  林玩松在演講中講到,當下的中國正處於靈活用工大發展的時代。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靈活用工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中指出,新經濟領域在2019-2023年貢獻的靈活用工人數增量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至64.7%,未來由於在低滲透率+老齡化趨勢+勞動力資源的供需不平衡問題加劇下,靈活用工市場將持續走高,預計2023年靈工市場規模達1771億。
  • 青團新人力|幫世界500強快招人、招好人,青團社如何解決靈活用工...
    前言:「青團新人力」是一檔新欄目,意在重點觀察靈活用工深入滲透的行業、企業。我們力圖在市場波動日益加劇,我國人力成本紅利消失殆盡的大背景下,剖析靈活用工的滲透方式,講述新經濟浪潮下的「新人力」故事。以下是欄目開篇:《幫世界500強快招人、招好人,青團社如何解決靈活用工痛點?》。如果你在求職,世界500強企業大概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你可能不知道,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都在使用「靈活用工」。
  • 新時代做好就業創業工作的探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杭縣大力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積極搭建就業服務平臺,用足用活就業援助政策,不斷夯實民生之本,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多措並舉推動就業創業工作邁上新臺階,為造福一方百姓作出了應有貢獻。
  • 溫州三季度企業用工需求趨於平穩 比一季度上升0.2點
    溫州網訊  勞動力指數主要反映企業下季度的用工計劃情況。據統計部門對全市9405家四上企業的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二季度溫州企業的勞動力指數為96.27,比一季度上升0.2點,表明三季度企業用工需求趨於平穩。
  • 新就業形態的類型特徵與發展趨勢
    第二種類型的共享用工叫策略性共享用工(strategic employee sharing),指的兩家或多家相關聯的用工單位建立用工聯盟,共同僱傭員工。這種類型的共享用工比較適合那些在用工上具有時間互補性的企業。譬如,甲企業主要用工時間為春秋兩季、乙企業主要用工時間為夏冬兩季,如果採用共享用工的方式,那麼他們聯合僱傭的員工就可以得到持續性的工作,這一僱用形式已經在歐洲國家開始興起。
  • 從民工荒到用工荒 中國人口紅利拐點剖析(圖)
    新華社發  「民工荒」與「用工荒」,一字之差,有什麼區別?有分析說,還真有區別,民工總量並沒有減少,但打算讓你用的減少了,而且這「用工荒」缺的,不僅是低端勞動力,各種層面的勞動力都缺,「用工荒」更能表達企業老闆們的心裡,真的發慌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麼一句話對當前的就業總體形勢作出了描述:「就業壓力總體上持續增加和結構性用工短缺的矛盾並存」。
  • 阿里釘釘發布「新校招平臺」 為大學生創造就業機會
    人民網深圳6月24日電 (易瀟)今日,釘釘新工作方式超級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發布會現場,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宣布釘釘的企業組織數量已達700萬家,此外,「新校招」也是釘釘新工作方式超級發布會的重點。
  • ...八大措施「穩就業保用工」:幫助本地人便捷上崗,分類引導外地人...
    中國江蘇網訊企業復工,關鍵在人。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滿足企業用工成了難題。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月17日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指導各地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穩就業、保用工」,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搭上開往春天的「就業專列」
    日前,市人力社保局等6個部門還聯合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從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等方面綜合施策。  春天已然來臨,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正在實現。  送上政策「及時雨」為企業注入動力  「我們已經收到了兩江新區發放的援企穩崗返還資金366萬元,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 這些崗位工資暴漲,卻招不到人……啥情況?
    範旦良是寧波慈谿一家廚具製造企業的車間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工廠進行了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大大緩解了招普工的壓力。可新的難題來了,能夠操作智能產線的工人,工資可真不低。製造業招工難 結構性矛盾並未根本緩解△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事實上,服務業、製造業的「用工荒」並非新話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如今,隨著「打工人」的更新迭代,目前「用工荒」的結構性矛盾並沒有根本緩解,改變就業觀念還需多方共同努力。一項針對在校學生就業的研究顯示:在校學生的擇業觀念也已經發生改變。
  • 數位化浪潮來襲,企業發展方向改變,社會化用工成用工新方式
    由此看來,線上運營模式這一模式顯然更符合當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與此同時,結合當下實際發展情況來看,企業轉型線上運營模式後,用工方式也需要進行改變,即將企業與從業人員原本採用的僱傭關係轉變為業務承攬的合作關係,即用友薪福社倡導的社會化用工模式。
  • 廣西藤縣:「動」起來解決用工「兩頭難」
    說起新崗位,家住廣西梧州市藤縣塘步鎮古佩村的貧困戶黎日芳一臉的喜悅。  前些天被疫情「鎖」在家的黎日芳很是著急,村幹部找上門,通過網上招聘會進入了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一家企業。  一邊是企業招工難,一邊是出門打工難,為了打通這一瓶頸。
  • 我市舉辦2020年緩解重點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 34家企業現場提供2341...
    11月29日,韶關市武江區創業廣場人頭攢動,我市2020年緩解重點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在這裡舉行。通過專場招聘會,搭建就業供需平臺,促進人崗精準匹配,34家重點企業向人才拋出橄欖枝,為求職者帶來了2341個崗位,500餘人與企業人事負責人面談。據統計,截至招聘會結束,現場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14人。
  • 藍皮書:靈活用工成為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保護傘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指出,作為用工企業應對社會、政策、經濟環境、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有效戰略,靈活用工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關鍵之一,主要在於它幫助企業建立或提高應對危機或不確定性的柔韌性。在波詭雲譎的國際政治與商業市場環境下,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諸多挑戰下,在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通過靈活用工建立企業的人力資本柔韌性對企業走出危機至關重要。  據了解,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和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
  • ...2020平臺經濟工貓解讀報告》,預測未來靈活用工將影響世界60%人口
    上海2020年4月8日13號文件《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鼓勵「開展自由職業者稅收徵管模式創新,允許電子商務經營者以網絡經營場所申辦個體工商戶」 2019年11月8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優化新業態勞動用工服務的指導意見》率先提出:「多樣化用工方式」。新業態企業通過勞務外包、加盟協作和其他合作關係等形式」用工。
  • 吸納就業效應已顯 網際網路就業新形態遭遇「成長煩惱」
    11月22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在烏鎮開幕。130家企業和機構在2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聚焦網際網路最新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動態,著力展示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數字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成果。圖為觀眾在會上通過掃碼了解數字經濟人才招聘信息。
  • 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製造業生產企業普遍缺工,人工成本上升過快,需要自動化來填補用工缺口以保持生產穩定。   三是質量精度提升要求。調研發現,關鍵性高技術崗位自動化率高,人工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效率及其穩定性明顯提高。   「企業自動化改造的主要目標是提升企業整體效益,崗位減少是增效結果。」莫榮認為,短期內,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對製造業就業人數影響不大。
  • 千家名企上支付寶開「數字招聘辦」 重慶用工量全國前十
    數據顯示,重慶在支付寶的招聘用工量排全國前十,知名企業數量及就業機會多,城市經濟活力正在復甦。近期,招聘業4巨頭智聯招聘、獵聘、鬥米和青團社陸續入駐支付寶小程序,平臺上已有近1000家名企,覆蓋600多個行業。名企開設線上「招聘辦事處」也大大激發了求職者的熱情,5月15日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以來平均每天上支付寶搜索「找工作」的人數比4月激增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