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11點,G4638次高鐵列車駛離重慶北站。
這是載有500多名農民工前往紹興的首趟返崗復工專列,也是一趟開往春天的就業專列。列車上,丁明菊激動地說:「心裡一直盼著返崗,如今終於能成行了,政府幫我們付了車票錢,列車直達紹興,很感激!」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就是穩民心。
近段時間以來,我市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同時,多方布局、多措並舉全力確保就業平穩。日前,市人力社保局等6個部門還聯合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的通知》,從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等方面綜合施策。
春天已然來臨,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正在實現。
送上政策「及時雨」為企業注入動力
「我們已經收到了兩江新區發放的援企穩崗返還資金366萬元,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藥友製藥公司總裁吳丹表示,近段時間經營壓力較大,收都這筆資金後將用於加大戰「疫」一線急需用藥的生產力度和在渝919名員工的技能提升培訓、待崗生活補助發放等方面。
同樣,愛思帝(重慶)驅動系統有限公司也面臨著建廠20多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在得到217萬元穩崗補貼後,公司負責人感慨地說,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為企業著想、幫企業解難題的決心。
據了解,兩江新區積極落實穩崗返還政策,首批補貼企業48家,涵蓋製造業、醫藥業、汽車銷售及物業等行業,涉及金額2200餘萬元。目前資金已全部發放到位,預計總共將有1400餘家中小企業受惠,涉及資金2億餘元。
穩崗返還政策,對企業來說就像一場「及時雨」。
據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種以返還社會保險費的方式,能為疫情期間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補充能量」,幫助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渡過難關,所需資金由失業保險基金列支。
據悉,這筆錢主要用於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職工待崗生活補助等穩崗支出。截至3月9日,共有5642戶企業通過網上提出申請。
為了讓政策「跑」在受困企業前面,全市須於今年6月30日之前全面完成穩崗返還申報工作,抓緊落實、抓緊兌現、抓緊見效。同時,市人力社保局還開發了網際網路申報系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不出門、不見面就可以完成申報。
疫情防控期間,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出臺並完善一系列穩就業政策。
例如出臺社保緩繳政策,預計為15萬戶企業階段性緩解資金壓力200億元左右;又如完善就業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社保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和一次性崗位補助,預計將惠及10餘萬戶企業和60萬名城鄉勞動者;再如對感染新冠肺炎的創業擔保貸款人,展期一年並貼息……
做好就業工作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日前,我市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生產經營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援企穩崗返還,職業能力培訓補貼,階段性減免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商保險費等政策。3月6日,我市還發布《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的通知》,確保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5%左右的目標任務。
系列政策出臺後,我市也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政策落實工作視頻會議,闡釋政策內容、講透經辦程序,指導區縣儘快釋放政策紅利,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
壓實責任「點對點」為返崗復工助力
2月29日,重慶市、山東省人力社保部門聯合組織58名重慶籍貧困人員,從巫山機場乘坐包機赴山東威海市就業。他們不需要自掏腰包買機票,每個人手中還提著人力社保局送上的「務工大禮包」,有生活物資和防疫物品。
「採取包機的形式組織貧困勞動力赴山東就業,是今年魯渝勞務扶貧協作工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舉措。」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後14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人力社保局結合疫情期間摸排工作,開發了調查信息系統,精準摸清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並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主動與對口幫扶地市加強對接,精準收集就業崗位。目前,不少區縣都已積極行動安排貧困人員赴魯就業。
3月3日,黔江的45名貧困人員也通過乘坐包機抵達山東日照。
「在家待著,也沒有收入,真的很著急。」朱春娥說,接到人社局安排集中返崗的電話後,大家心裡也有了底。飛機、高鐵、大巴車,在人力社保部門護航下,一批又一批的貧困人員、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就業。
面對統籌做好穩就業和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的要求,人力社保部門壓實責任,「一對一」幫扶、「點對點」服務,全力保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用工,與此同時也多措並舉,打「組合拳」保障我市就業扶貧示範車間復工復產。
鴻馳鞋業有限公司就是巫溪縣塘坊鎮的就業扶貧示範車間之一,400多名員工中有100多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工廠不開工對這些人的生活影響極大。巫溪縣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除了幫助「扶貧車間」儘快復工外,還對外發布企業招工信息,幫助更多貧困戶在疫情期間儘快找到工作。
前不久,鴻馳鞋業有限公司開始忙碌了起來,第一批發往葡萄牙裡斯本的鞋已送走。公司負責人還計劃再新增兩條生產線,再招300名員工。
面對龐大的就業需求、用工需求,市人力社保局有序做好農民工返崗及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創新推出農民工復工復產「六步工作法」,按照低風險地區和市內企業優先的原則指導各區縣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等方式,有序保障全市農民工健康返崗復工。
截至目前,已開通專車專列5280趟(次),集中輸送13.2萬餘名農民工安全有序外出,建立重點企業24小時用工調度機制,摸清包含醫用物資企業在內的626家重點企業缺工人數及空崗結構,已幫助企業送工8461人。
精準服務「在雲端」為就業創業開路
「起初還有些擔心今年雙選會會因為疫情『縮水』,沒想到線上也很有參與感,而且通過搜索的方式,更容易鎖定自己想應聘的崗位。」四川外國語學校大四學生周祁還說,電子簡歷已投出去了,正在準備視頻面試。
3月5日,我市舉行「就在山城圓夢青春—重慶市202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大型網絡雙選活動」視頻推進會,當日起至12日為集中網絡招聘時間,3月13日至疫情結束後3個月內為常態化網絡招聘時間。目前已有包括中國電信、慶鈴汽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廣州富力地產、沃爾瑪購物廣場、重慶美的製冷等在內的500餘家用人單位報名參會,提供崗位1萬餘個。預計在集中雙選會期間,將有1500餘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崗位3萬餘個。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謝辛在視頻推進會上表示,要求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招聘企業加強工作統籌,積極整合各方就業資源,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豐富、優質的崗位資源和有效的求職保障。
據了解,為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舉措,人力社保部門正在大力推動線上招聘、線上簽約,積極整合各方就業資源,引導用人單位適當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籤約錄取。
事實上「空中招聘」不僅僅是向高校畢業生開放。
例如市人力社保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幾乎每天都發布面向社會的各類招聘,招聘單位包括央企、事業單位、知名企業等,每周還要推出一期熱門崗位招聘集錦。同時由市人力社保局發起、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參與的「百萬英才興重慶」線上引才活動也正在火熱進行中,將一直持續到疫情結束。
這段特殊時期,市人力社保局針對不同就業群體的精準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設立勞動者實名制線上就業登記專區,及時掌握就業狀況和意願,累計登記30.02萬人,已就業21.41萬人,剩餘8.61萬人正在「點對點」開展定製服務。
對有就業意願的,開展線上「春風行動」招聘活動,多渠道收集、發布就業崗位超30萬個,並通過網站、微信和公益簡訊等多種方式不定期向勞動者推送;對有培訓意願的,推行網絡職業培訓,開發網絡課堂和網絡培訓課程,12.5萬名勞動者參加公益性和政府補貼性線上培訓;對確實難以實現市場就業的,新開發社區(村)臨時性防疫公益性崗位5347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2069人,返鄉農民工1281人;對已經失業的,推行失業保險金網上經辦,春節後已有1700人網上申領失業保險金。
為鼓勵勞動者就地就近創業,我市還對打算創業的返鄉農民工,同等給予創業政策扶持,落實好一次性創業補貼。同時,加大創業載體獎補力度,支持創業孵化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降低或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等費用。
來源: 重慶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