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9名初三學生「走讀湘江」之旅:9天行程2000公裡

2020-12-06 央廣網

  用青春守護母親河

  ——9名初三學生9天行程2000公裡「走讀湘江」

  

  6月22日,長沙橘子洲景區「湘江宣言」雕塑前,9名中學生開啟「走讀湘江」之旅。 劉科 攝

  花9天時間,從藍山縣的湘江源,到嶽陽的湘江入洞庭湖口,行程2000多公裡,一路順流而下,探訪湘江源、湘水與瀟水匯合處、東洞庭湖等15個地點,7處水樣取樣並進行專業水質檢測。開展這項活動的,是來自長沙的9名初三學生。

  這是一次由湖南省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主辦的首期「走讀湘江」綠色遊學活動。6月29日,記者來到嶽陽,採訪了這群不尋常的孩子們。

  別開生面的學習

  9名初中生,其中6名女生、3名男生,分別來自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長雅學校、長郡雙語實驗中學等學校,他們都熱愛環保,熱愛湘江這條湖南人的母親河。他們的父母,都非常支持環保公益活動。其中7名學生,早在2015年就曾實地探尋過湘江源頭。

  隊員曾晨希,小學5年級時就因為熱心環保公益活動,榮獲長沙市優秀青少年志願者。今年她看完《黃河之旅》一書後,就萌發了探尋湘江的念頭,得到了母親程蓓的支持。程蓓在朋友圈中發出倡議,沒想到兩天關注人數破2000,於是她聯繫了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共同策劃了這次「走讀湘江」活動。

  該活動的負責人何建軍介紹,隊員們展開了湘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變遷、歷史文化發展兩個方面的考察。9天的行程,他們途經永州、衡陽、湘潭、株洲、嶽陽以及長沙等6個城市,造訪湖南4大書院,考察衡陽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工業區等廠礦區,並在專業環保人士的指導下用專業工具進行水質檢測,撰寫環境研究報告,並記錄遊學體驗。

  「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學習。」隊員鄭展翅說,「以往的學習大都是在書本中,這次邊走邊看邊體驗,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這段遊學經歷奠定了我的環保觀,我也將一生都會堅持。」

  環保遊學「十分過癮」

  從參觀湘潭環保科普教育基地,到汙水處理廠體驗汙泥去除工作,深入垃圾焚燒發電廠了解發電過程,坐船到洞庭湖小島上感受生物多樣性,隊員們直呼這樣的遊學「十分過癮」,比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更紮實。

  隊員劉嘉儀告訴記者,洞庭湖一位江豚保護志願者,親口講述了江豚的靈性,以及生存的困境,對她觸動很大,「志願者說,他小時候,洞庭湖還生活著140多種魚類,現在卻只有40多種了。環境保護已經刻不容緩了。回去後我要多向同學講述我的所見所聞,讓大家都加入環保志願者的行列。」

  讓隊員袁有晴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去水口山礦區取水樣檢測,正逢天降大雨,「水位比較低,我是跪在岸上的泥土裡,探出手才勉強取到水樣的。」當一行人返回到車上時,個個被雨淋得渾身溼透,但袁有晴很開心:「我覺得自己做了件有意義的事,很有成就感。」

  讓各位隊員出乎意料的,是沿途各市州政府對隊員們非常熱忱。在永州、湘潭、衡陽等市,環保部門、水利部門的負責人,甚至市長,都現身座談會,不僅詳細介紹了環保工作形勢,還耐心回答了隊員們的「中學生如何參與環保工作」「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如何平衡」等問題。「『大人物』們的肯定,讓我們更覺得為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是值得的。」曾晨希、唐嘉萱、彭紫瑄等同學說。

  親身感受湘江文明

  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親河。

  從2013年9月,湖南省將湘江保護與治理列為「一號重點工程」,滾動實施3個「三年行動計劃」;在2016年12月30日召開的湘江保護和治理委員會2016年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強調,把「一號重點工程」向縱深發展,向「一湖四水」(洞庭湖和湘、資、沅、澧水系)延伸。9名中學生,親身感受到了湘江治理的成效。

  在中國科學院洞庭湖溼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隊員們參觀了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資源概況,對這裡豐富的生物樣本嘆為觀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激發了他們投身環保志願活動的熱情。

  而這樣的感動,貫穿在活動的全過程。在周敦頤後裔百年院落、江永女書生態園、石鼓書院等湘江流域孕育的湖湘文明之地,隊員們都被深深地折服,「『走讀湘江』,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湘江孕育的湖湘文化,也讓我們意識到了保護母親河對湖南的重要性,我們都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展翅、塗運豪、曾依琳、譚仁韜同學都表示。

  該活動的負責人何建軍介紹,「走讀湘江」綠色遊學活動還將招募一批志願者,讓更多中學生親身感受湘江文明,投身環保公益事業。(記者 餘蓉)

相關焦點

  • 走近「走讀湘江」志願服務團隊:讓青春浸潤河流的力量
    記者採訪了被邀請前來宣講的「走讀湘江」環保公益社的志願者們,聽他們講述湘江保護背後的故事。 為何邀請他們?走讀湘江行程2000多公裡,撰寫3萬餘字環境報告身穿長沙市一中的校服,帶著測試裝備,用黑色的支撐架託起白色的塑料瓶。
  • 湖南中學生獲得「母親河獎」 走讀湘江公益社「走」向全國
    其中長沙市一中高2017級學生曾晨希、鄭展翅、唐嘉萱、彭紫瑄、曾依琳等同學共同發起的湖南走讀湘江環保公益社獲得綠色團隊獎,也是我省唯一獲此獎項的團隊。保護母親河行動是團中央聯合全國綠化委員會、全國人大環資委等單位共同發起實施的群眾性生態環保公益活動。18年來,保護母親河行動共建設6000多個、總面積500多萬畝的綠化工程,吸引了6億多人次青少年參與。
  • 湘江!湘江!
    這是一條生態之江、人文之江、崛起之江,她廣袤綿延的844公裡岸線上,一片開放引領、創新崛起的湖湘熱土正拔節生長;一座青春奮進的城市——長沙,正奏響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中國高鐵在這裡「米」字形交會,臨空經濟區通達全球連接世界,5小時高鐵圈、4小時航空圈覆蓋當今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發展活力最足的地區;第一臺「長沙造」鯤鵬伺服器下線,全國第一輛無人駕駛計程車上路
  • 湘江長沙段水勢趨穩 東江水庫補水僅能維持60天
    湘江長沙段水位自10月初以來多次突破歷史最低,而進入11月份後水勢基本保持了平穩。圖/記者殷建軍    24.93米,湘江長沙段水勢趨平穩  東江水庫補水僅能維持約60天,後期安全用水形勢更加嚴峻  本報記者趙晶 李柯夫 實習生周震 長沙報導  前晚8時,24.93米;昨日上午8時,24.89米;昨日下午2
  • 湘江(長沙段),多少條一級支流?
    一江六河、蒼耳之洲(甑皮洲)還有挖沙之痛》,提到:在湘江長沙段匯入湘江的一級支流不只六條湘江長沙段到底有多少條一級支流(直接流入湘江的河流)?查遍網絡,其實沒有官方答案。小編目前只能說,有十餘條,除以上六條主要的,還有南託港、港子河、柳林江、馬橋河、石渚河、觀音港、白泉河等。
  • 長沙一男子竟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
    長沙一男子竟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 2020-11-24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觀察丨潮起湘江,一座正在崛起的智慧之城
    湘江滔滔,奔流北上;奮進長沙,浩浩前行。從千年古城到網紅八強,從工業重鎮到智造名城,從娛樂之都到智慧之城……今天的長沙吸引著全中國最頂級的流量,發展勢頭迅猛。教育更智慧: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成功保證了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們可以利用智慧教育雲平臺在線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課堂上再利用拍照、測試、計時等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課後還可跟蹤學生學習情況。
  • 湖湘文化之旅——浙江大學EMBA長沙移動課堂
    2010年4月15日-18日,浙江大學EMBA08春季1班及09春季1班50餘名同學在浙江大學EMBA教育中心主任範曉屏教授帶領下抵達湖南大學,開始為期四天以感受湖湘文化為主題的長沙移動課堂。  訪古人尋古蹟感受湖湘文化深厚底蘊  談及湖湘文化,我們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曾國藩。
  • 以青春之名 傳承紅色薪火——江西百萬大學生在「紅色走讀」競賽中...
    ↑「紅色走讀」1+4活動活動現場。對「紅色走讀」文化主題藝術作品進行巡展;舉辦大學生紅色文化論壇;啟動「我為江西紅色文化打call」……12月1日,江西省教育廳舉辦「紅色走讀」1+4活動,將「紅色走讀」競賽活動推向深入、推向高潮。
  • 「衣加衣」從內蒙到寧夏 四天行程3000多公裡
    每到一個山區學校,志願者都將愛心與溫暖傳遞給山區的孩子們,四天的行程,本報記者也用鏡頭記錄下了愛心傳遞路上的點點滴滴。  女大學生牽掛母校,積極聯繫捐衣  2011年12月29日下午4時許,在西吉中學計算機老師楊莉的指引下,愛心車隊前往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三合小學。
  • 湘江源頭在湖南藍山 湘江幹流全長948公裡
    經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權威認定  湘江源頭在湖南藍山  湘江幹流全長948公裡,流域面積94721平方公裡結果表明: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河長346公裡,流域面積12094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116.1億立方米,平均比降0.761‰;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河長262公裡,流域面積9208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97.5億立方米,平均比降0.647‰。
  • 湘江好房榜|2020,誰在問鼎新湘江?!
    從文和友到茶顏悅色,長沙成為全國網紅城市;自貿區塵埃落定,湖南衝向世界………更國際範的長沙,正在向我們迎面而來!與此同時,湘江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湘江生活,也開啟全新高度。但美好生活,非止於一朝一夕;美好生活,非限於一城一地。湘江好房匯年度巨獻,重磅推出《湘江好房榜》不以銷售論英雄,更為城市發展立榜,為美好生活立榜!
  • 對比2019、2020長沙初三直升生計劃,雅禮系發展快,老牌高中發力
    昨天,長沙市教育局公布《2020年長沙市城區初三畢業直升生計劃》,大陳將數據稍作分析後分享出來,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還登上了長沙當日10大熱議榜,還真是教育無小事,每一個動作都頗受關注。
  • 湘江長沙段水位暴漲「超警」1.06米 直逼歷史最高水位 (5/10)
    湘江長沙段水位暴漲5/10) "← →"翻頁 7月9日
  • 長沙規劃建設12條地鐵線 線網總長度約456公裡
    > 長沙地鐵2號線列車車身紅白相配,由六節車廂組成,最大載客量近2000人。1號線作為南北方向的骨幹線路,其線路色是熱情奔放的紅色,如一條充滿活力的經濟動脈縱貫長沙;2號線是東西方向的骨幹線路,下穿湘江連接東西,其線路色是清澈安靜的冰藍色;3號線自西南向東北,其線路色是象徵自然生態的酒綠色;4號線自西北向東南,其線路色是高雅端莊的紫色;5至12號線的線路色分別為黃色、純藍色、綠色、玫紅、青色、褐色、橙色、靛藍色。這些線路色將被運用於站內屏蔽門、地鐵線網圖、導向標識等處。
  • 長沙最強師資學校開學,每班8名學生配4名老師
    80多平米的教室,有休息區、洗手池、衛生間和淋浴間,一個班只有8名學生,配備了3名教師、1名生活老師。這樣的師生配比在長沙可是名正言順的第一名。讓人羨慕的這所最強師資學校可不是貴族學校,是長沙市新增的一所公辦學校——長沙培智特殊教育學校,9月9日,她迎來了首屆100名新生。
  • 從南極跑到北極,433天行程24000公裡,他用腳步丈量地球……
    記者:李婧 劉鵬 蒲文思一個人的極限到底有多大他從南極跑步到北極用時433天總行程24000多公裡相當於600個馬拉松跨越14個國家65個城市他是首位從南極跑步到北極的中國人如今49歲的他又有了新的挑戰跑完整個地球……
  • 「潮湧湘江」|大江奔騰,「湘江大灣區」呼之欲出
    湘江大灣區鳥瞰圖融城之「芯」,長株潭融城橋頭堡蓄勢待發一江為脈,串聯三城;城沿江起,江哺城名!從長沙大王山旅遊度假區驅車向南,行不足半小時,即可到達湘江大灣區湘潭區域。沿途山水相依,風光迤邐,千裡湘江一路滔滔,在湘潭境內劃出一道巨大的優美弧線,綿延近百裡的「U」型弧線,為湘江諸灣之最,是實至名歸的「千裡湘江第一灣」,更恰如其分地「灣」進了長株潭三座城市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