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權威認定
湘江源頭在湖南藍山
湘江幹流全長948公裡,流域面積94721平方公裡
湘江蘋島以上幹支流衛星遙感影像圖。圖中的環形小島為永州蘋島,左邊河流為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現湘江支流),右邊河流為瀟水(現湘江幹流)。 省水利普查辦供圖
本報5月20日訊(記者 柳德新)湘江源頭在哪裡?很多人都會說是廣西興安縣白石鄉。如今,這個說法要改一改了。
今天發布的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表明,湘江源頭在我省藍山縣紫良瑤族鄉。具體發源地在該鄉國家森林公園的野狗嶺,也就是瀟水發源地。這一成果,已得到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的權威認定。
此前普遍認為,湘江發源於廣西興安縣白石鄉,在永州零陵區的蘋島(瀟湘八景中的「瀟湘夜雨」所在)與發源於藍山縣的瀟水匯合。此次水利普查的結果,最終改變了這一多年來的說法。
如何確定河流源頭?約定俗成的原則是「河源唯長、水量唯大、主流唯正」。國務院水利普查辦《河流幹支流關係確定原則意見》明確,根據幹支流交匯處以上的河長、流域面積、徑流量、比降(河長起算點高程差)以及河流交匯處河勢,綜合確定河流幹支流關係。其中,河長、流域面積是最重要的因素。
2011年,省水利普查辦在開展河湖基本情況普查時,對湘江幹支流關係進行核實、調查;受水利部水文局委託,南京水利科研院利用數字線劃圖、衛星遙感影像等技術手段,對湘江幹支流有關數據進行計算、覆核。結果表明: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河長346公裡,流域面積12094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116.1億立方米,平均比降0.761‰;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河長262公裡,流域面積9208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97.5億立方米,平均比降0.647‰。無論河長、流域面積還是徑流量、比降,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均大於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從河流交匯處河勢看,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也比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更寬(詳見附圖)。據此,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認定,藍山縣至永州蘋島河段(瀟水)為湘江幹流,湘江源頭在藍山縣;廣西興安縣至永州蘋島河段(原湘江上遊)為湘江支流。
省水利普查辦技術負責人胡貢生介紹,從藍山縣湘江源頭計算,湘江幹流全長948公裡,比原來長了92公裡;湘江流域面積94721平方公裡,比原來大了61平方公裡。
【連結】
《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報》發布
我省首次摸清水利「家底」
●共有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及以上的河流1301條,水庫總數14121座
●全省有防洪任務的河段中,已治理的只佔23.5%,其中治理達標的僅佔9.4%
本報5月20日訊(記者 柳德新 通訊員 劉利民 劉金軍)經省政府批准,省水利廳、省統計局今天向社會發布《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報》。通過歷時近3年的水利普查,查清了我省江河湖泊基本情況,首次摸清了全省水利「家底」。
河湖基本情況。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及以上的河流1301條,總長度為46011公裡。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裡及以上的湖泊156個,水面總面積3370.8平方公裡(不含跨省界湖泊境外面積)。其中,100平方公裡及以上的湖泊1個(洞庭湖),水面總面積2647平方公裡。
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水庫14121座,總庫容530.72億立方米。水電站4467座,裝機容量1534.81萬千瓦。堤防總長度18684.87公裡,其中5級及以上的堤防長度11794.15公裡(包括291.34公裡在建堤防)。農村供水工程508.97萬處,總受益人口4460.21萬人,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6.67萬處,受益人口1810.58萬人。灌溉面積4686.34萬畝,其中耕地灌溉面積4400.11萬畝。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及以上的灌區23處,灌溉面積745.34萬畝。地下水取水井622.56萬眼,地下水取水量共16.17億立方米。
經濟社會用水情況。經濟社會年度用水量349.83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217.57億立方米。
河湖開發治理情況。共有河湖取水口63558個,地表水水源地740處。全省有防洪任務的河段長度為22028.90公裡,佔河流總長度的64.1%。其中,已治理河段總長度為5169.21公裡,佔有防洪任務河段總長度的23.5%;在已治理河段中,治理達標河段長度為2066.8公裡,佔有防洪任務河段總長度的9.4%。
水土保持情況。土壤水力侵蝕面積32288.31平方公裡。
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共有水利行政機關及其管理的企(事)業單位2942個,從業人員83397人;鄉鎮水利管理單位2185個,從業人員12135人。
省水利廳廳長、省水利普查辦主任詹曉安表示,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內容豐富,數據可靠,為我省科學治水提供了決策依據。從普查成果看,全省基本形成了覆蓋城市鄉村、功能較為齊全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但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環節。比如,有防洪任務的河段建設治理任務繁重,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覆蓋範圍還有待擴大。
根據國務院決定,2010年至201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1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為2011年度。
【三湘快語】
這個「家底」摸得好
禹振華
通過歷時近3年的水利普查,我省首次摸清了全省水利「家底」。
俗話說,摸清家底好當家。摸清全省水利「家底」,關係到為全省水利建設和調控提供準確、全面、真實的信息支持,其成果將惠及三湘大地,是件大好事。
摸清這個「家底」殊為不易。粗略看下20日公布的各項數據,就令人眼花繚亂,仔細讀幾遍更是頭昏腦漲。現成的數據擺在眼前尚且如此,一項項數據都要現場調研、整理統計、認真比對,其難度可想而知。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水利部門的分內事。其實,做好分內事,幹好本職工作,看起來簡單,一以貫之持之以恆做上近3年卻不易。我省的「小康夢、兩型夢、崛起夢」,需要的就是每個人堅守職業精神,把分內事做實做好。
「家底」摸清了,情況還不容樂觀。全省有防洪任務的河段中,已治理的只佔23.5%,其中治理達標的僅佔9.4%。下一步,需要水利部門的同志,繼續做好做實分內事,當好水利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