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到2020年重點河流一級支流水質穩定達到Ⅳ類

2020-12-06 金羊網

廣州將出臺14項水汙染防治強化措施,所有量化指標均將嚴格考核

金羊網訊 記者羅仕報導:4月27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水汙染防治強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了14項防治強化措施,要求所有量化指標均要嚴格考核。據悉,《方案》將於近期印發實施。

《方案》要求,以13個地表水考核斷面達到國家和省的考核要求為核心。《方案》提出了14項強化措施,分別為:徹底查清汙染源、著力加快管網及汙水處理廠建設、著力提高生活汙水收集率和處理率、著力提高汙水處理廠排放標準、全面整治農村生活汙水、著力加快河湧綜合整治、著力提高工業汙染治理和監管水平、徹底整治「散亂汙」場所、徹底整治農業汙染、徹底清理河湧垃圾、著力推進村級企業集聚區改造提升、全面實行「一斷面一策」、全面保障資金投入和嚴格考核督導。

據介紹,《方案》原則上要求流溪河、白坭河和東江北幹流等重點河流的一級支流水質2018年消除劣Ⅴ類,2019年基本達到Ⅳ類,2020年穩定達到Ⅳ類。

編輯:alan

相關焦點

  • 流溪河30條一級支流水質達II類以上
    記者從市河長辦獲悉,經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流溪河治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流溪河流域從化段流經的3個國省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Ⅱ類以上水質,溫泉鎮以上30條一級支流基本達到Ⅱ類以上水質。此外,流溪河碧道示範段工程也正在積極推進中,「流溪九灣,一灣一景」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 黃河上遊最大一級支流——湟水全流域水質達到國家控制標準
    10月最新監測表明,經過5年多的不懈治理,黃河上遊最大一級支流——湟水河水質已由2007年的重度汙染轉化為全流域水質達到國家標準。  湟水河主幹流發源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流經青海省會西寧市等9個縣、市,全長374公裡,其中青海境內為349公裡,流域面積達1.6萬平方公裡。
  • 2014年海南河流水質總體為優 空氣各項指標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二)水環境質量狀況  1、河流水質狀況  2014年全省河流水質總體為優,93.1%的監測河段水質符合或優於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劣於Ⅲ類水質的河段主要分布在部分中小河流、南渡江個別支流的局部河段,主要受農業及農村面源廢水、城市(鎮)生活汙水影響,主要汙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和氨氮。與2013年相比,全省河流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 新建水質淨化廠出水標準達地表水Ⅳ類
    地處惠州南面的大亞灣區,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是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近岸海域水質100%達標。
  •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黃河上遊最大支流的湟水河水質持續變優 年徑流量46.3億立方米 2020-12-17 10:4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6日,記者從青海省海東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0年海東市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11月底,海東市主要河流中,黃河
  • 2020年山東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此次發布5項水汙染物綜合排放系列地方標準有多個必要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為2020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落實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實現流域水質管理目標的需要按照《山東省「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山東省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
  • 入渭13條一級支流排汙口「體檢」
    4月1日至4月30日,西安開展專項執法活動,重點核查入渭的13條一級支流所有排汙口,河流及向排汙口排放廢水的所有工業企業、監測斷面及排汙口水質及流量
  • 南河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Ⅰ類
    我前5年繞著河邊走,後5年靠著河邊走。」從「繞」到「靠」,羅銀生10年來散步線路的變化,折射出的是南河水質10年治理實現的「三級跳」。  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南河水質持續穩定為I類。而「十二五」期間,南河水質為Ⅲ類。
  • 武漢市黃陂區21個重點河流、湖泊、水庫水質簡報
    黃陂區2018年1-11月水環境質量的簡報 根據區環境監測站全區2條主要河流(灄水、府河)的4個水質監測斷面(灄水城關、灄水灄口、河口(北門港)、府河太平沙),達到水體功能類別III類標準的斷面有3個,水質類別IV類有1個,斷面達標率為
  • 合肥南淝河實現2020年全年水質達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月5日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截至2020年底,合肥南淝河國考施口斷面水質全年均值為COD19.46 mg/L,氨氮1.71 mg/L,總磷 0.191 mg/L,實現全年水質達標,自2019年9月以來,南淝河國控施口斷面已實現連續達標,較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
  • 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一級區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開發利用區、緩衝區四類,從宏觀上調整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係,主要協調地區間用水關係,同時考慮區域可持續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二級區劃將一級區劃中的開發利用區細化為飲用水源區、工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過渡區、排汙控制區七類,主要協調不同用水行業間的關係。  記者:我國為什麼要制定水功能區劃?有何重要意義?
  • 湘江(長沙段),多少條一級支流?
    *一級支流是指直接入河流幹流的河流,二級支流是指直接流入一級支流的河流。湘江長沙段到底有多少條一級支流(直接流入湘江的河流)?查遍網絡,其實沒有官方答案。2019年12月6日,作為綠色瀟湘「清水為鄰」項目的志願者,夜幕下才尋到雙管子河入湘江口處。見到相隔很近但閘門都緊閉的兩座涵閘,不由得哂笑,既然不再有河水自然流淌入湘江,再以湘江一級支流來稱呼雙管子河其實有些滑稽。
  • 廣東惠州淡水河水質為何能連跳兩級?
    2020年廣東省「治汙攻堅一號令」明確,全力推進惠州淡水河紫溪等5個國考斷面水質消除劣Ⅴ類。今年1月-8月,淡水河紫溪斷面氨氮、總磷濃度大幅下降,水質躍升至Ⅲ類水標準。「看到檢測結果時有些不敢相信,像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敏感慨,並特意將微信頭像設為淡水河風景照。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如何完成?
  • 水知識|在「水系」的眼中,河流的幹流和各級支流是個啥?
    水系水系是指由河流的幹流和各級支流以及流域內湖泊、沼澤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相連的集合體,又為河系。它包括流域內河流的幹流和全部支流以及人工水道、水庫、湖泊、沼澤和暗流等。河流是由一定區域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所補給,經常性或間歇性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直接匯入海洋或流入內陸湖泊的河流稱為幹流。它匯集流域全部面積上的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直接匯入幹流的河流稱一級支流。匯入一級支流的河流稱二級支流。餘類推。如直接入海的黃河為幹流。流入黃河的渭河為黃河的一級支流。匯入渭河的涇河為二級支流。
  • 《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附全文)
    日前,環保部、發改委、水利部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規劃將《水十條》水質目標分解到各流域,明確了各流域汙染防治重點方向和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水環境保護重點,第一次形成覆蓋全國範圍的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
  • 今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空氣品質全國排名第四
    ▲茅洲河支流新陂頭河(光明段),沿線水清岸綠。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 2019~2020 年度 " 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 榜單,深圳位列榜單。其中,深圳水環境和空氣品質等指標得分較為領先。
  • 榕江北河:支流排汙排廢嚴重
    榕江北河為榕江一級支流,全長92公裡,其中揭陽市境內約50公裡。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揭陽榕江北河受到嚴重汙染。位於榕江北河下遊的龍石國考斷面,2018年以來其水質一直為劣Ⅴ類,通過政府全盤推進控源、截汙、處理等工作,在2019年實現了消除劣Ⅴ類目標。榕江北河作為揭陽的母親河,其水質的改善,是百姓最殷切的期盼。
  • 廣東6.8%水質重度汙染 10年將投1187億治水
    近日,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環保廳正式印發《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廣東6.8%水質屬於重度汙染,10年內將投1187億治水。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局部區域水環境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水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 小清河的2019:徹底告別「劣五類」 水質改善實現「三級跳」
    2020年1月1日起,小清河生態景觀帶改造提升工程二環路以內17公裡長的靜享樂活、濟濼風情、古濟新貌三個風貌段,將全線對市民開放,二環路以外區域將於2020年5月1日前全部對外開放。 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小清河生態治理工作,經過近年來綜合施策和全面治理,今年1月24日以來,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省生態環境廳於今年4月26日解除了長達4年之久的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超標問題掛牌督辦。 這一年,為加強河道管護,濟南建立了河道保潔長效機制,由專業保潔隊伍對河道進行日常保潔。
  • 最新城市水質排名公布,融江河位列全國第三!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一個新的「水質排名」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地表水考核斷面的水環境質量以及變化情況進行排名2020年1-2月融江擠進全國3強!評價和排名的指標為城市水質綜合指數,由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21項指標加權形成。在2020年1-2月份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城市排名前30名中,廣西7個城市上榜。其中,前10名有2個,分別為第3名柳州和第6名桂林;河池、貴港、崇左、來賓和百色分別位列全國第15名、16名、18名、22名和2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