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中國力爭到2030年水功能區水質基本達標

  (權威訪談)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解讀《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於文靜)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劃(2011-2030年)》(以下簡稱《區劃》)。我國為什麼要制定水功能區劃?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今後如何實施《區劃》以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日前,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就此進行了解讀。

  實施《區劃》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記者:什麼是水功能區?水功能區劃是怎樣劃分的?

  胡四一:水功能區是指為滿足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的需求,根據水資源自然條件和開發利用現狀,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在相應水域按其主導功能劃定範圍並執行相應水環境質量標準的水域。

  水功能區劃採用兩級體系。一級區劃分為保護區、保留區、開發利用區、緩衝區四類,從宏觀上調整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係,主要協調地區間用水關係,同時考慮區域可持續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二級區劃將一級區劃中的開發利用區細化為飲用水源區、工業用水區、農業用水區、漁業用水區、景觀娛樂用水區、過渡區、排汙控制區七類,主要協調不同用水行業間的關係。

  記者:我國為什麼要制定水功能區劃?有何重要意義?

  胡四一:制定水功能區劃,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對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水資源短缺、水汙染嚴重仍然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目前全國多年平均總缺水量為536億立方米。一些地區水資源開發已經接近或超過當地水資源承載能力,引發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水汙染狀況仍然十分嚴重。2010年,監測評價的3902個水功能區中水質達標率僅為46%;17.6萬公裡河流中,38.6%的河長水質劣於Ⅲ類;339個省界斷面中,有48.7%的斷面水質劣於Ⅲ類。由於江河湖庫水域沒有明確的功能劃分和保護要求,出現了用水、排汙布局不盡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係不協調、水域保護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影響了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編制和實施水功能區劃,就是要實現水域的分類管理和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

  同時,制定水功能區劃也是執行《水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要求,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國務院批覆《區劃》,明確了大江大河幹流及其主要支流、省界水體等重要水域的功能和目標,為水功能區限制納汙紅線的實施提供了基礎支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綜合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據,有利於增強水功能區劃的指導性和權威性,維護國家水資源安全。

  統籌兼顧 人水和諧

  記者:《區劃》編制中遵循了哪些原則?範圍包括哪些?

  胡四一:《區劃》編制中遵循了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和突出重點相結合、尊重水域自然屬性和水質、水量、水生態並重的四原則。

  《區劃》範圍是在全國31個省區市人民政府批覆的水功能區劃基礎上,按照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突出重點水域的保護,按照下列原則選定的:一是國家重要江河幹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功能區;二是重要的涉水國家級及省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溼地和重要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跨流域調水水源地及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區;三是國家重點湖庫水域的水功能區,主要包括對區域生態系統保護和水資源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的湖泊和水庫水域的水功能區;四是主要省際邊界水域、重要河口水域等協調省際間用水關係以及內陸與海洋水域功能關係的水功能區。

  《區劃》共涉及河流1027條,基本上是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約佔全國100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總數的2/3。

【編輯:馬學玲】

相關焦點

  • 淮河流域「十二五」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明確了淮河流域各省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2015、2020和2030年水質達標率控制指標。為及時掌握水功能區水質變化情況,「十二五」期間,淮委組織湖北、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五省水利部門持續開展水功能區水質監測。
  • 河北省水功能區管理規定
    全省重點水域以外的水功能區劃,由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水功能區劃應當包括水功能區名稱、範圍、現狀水質、功能和保護目標等內容。
  • 汙染源複雜除汙能力滯後 滬水功能區水質難如期達標
    市政協部分委員昨天赴青浦區調研上海水環境治理和保護利用情況。記者隨行了解到,按照國務院下達的考核要求,2015年上海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53%,但2012年的達標率僅為33.3%。水務部門坦言,如期實現53%的控制標準面臨諸多困難。   外來汙染物難控制   上海瀕江臨海,河網密布。
  • 「水十條」正式發布 水質監測儀器或將迎發展高峰
    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汙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採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汙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 2008年中國水質量資源年報
    與2007年相比,一級水功能區達標率上升了5個百分點,二級水功能區達標率下降了1.3個百分點。在一級水功能中,評價保護區339個,達標率為65.5%;保留區461個,達標率為67.7%;緩衝區397個,達標率為25.9%。
  • 上海古猗園水質檢測達標 水景觀更加優美
    水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水流讓整個園林更富生機、更顯意境。山水之怡、林泉之趣,自古為人所共嚮往,而幽靜曲水正是古猗園五大園藝特色之一,近年來,古猗園持續進行水體治理與養護工作,如今已形成穩定的「水草悠悠、魚翔淺底、波光粼粼」的水體景觀,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Ⅲ類的標準,部分水體的指標甚至為Ⅰ類水質。
  • 璧南河江津段水質波動大 如何控制水汙染使重新達標?
    近幾年,璧南河汙染嚴重,水質情況總體波動較大,上遊來水水質較差,如何使水質重新達標?近日,上遊新聞記者從江津區生態環境局獲悉了璧南河的整治情況。 據悉,璧南河又稱津壁河,發源於璧山區大路街道大竹村,於廣普鎮柏楊村與江津區吳灘鎮金山村「兩河口」交界處,與梅江河匯流後進入江津區。河流全長95公裡,流域面積1060平方公裡,江津區境內長19.3公裡,流域面積119平方公裡。
  • 水十條解讀|中國水汙染防治計劃出爐,盤點國外五大治理案例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汙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採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汙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 合肥南淝河實現2020年全年水質達標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月5日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截至2020年底,合肥南淝河國考施口斷面水質全年均值為COD19.46 mg/L,氨氮1.71 mg/L,總磷 0.191 mg/L,實現全年水質達標,自2019年9月以來,南淝河國控施口斷面已實現連續達標,較2017年同比分別下降
  • 長沙「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活動結果揭曉 水質樣本均達標
    參與「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用戶小區分布圖。 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長沙監測站工作人員正在對水質進行檢測。 華聲在線5月29日訊(記者 戴仲輝 通訊員 戴奇)家中水質情況如何?各項指標是否達標?2019年長沙市城市節水宣傳周期間,長沙水業集團開展了「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活動,在微信報名的用戶中選出了20戶具有代表性家庭參與本次活動。今天,「水質檢測服務進家庭」活動結果正式揭曉,根據檢測結果顯示,本次18戶家庭(因2戶家庭時間衝突,未參與本次活動)水質樣本相關數據均達標,市民可以放心飲用。 此次選取的家庭用戶代表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為實現中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緩解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解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水汙染科技瓶頸問題,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我國從「十一五」開始設立水專項,下設河流主題、湖泊主題等6個主題。10年來,在國家水專項的持續支持下,我國河流、湖泊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取得重大突破。
  • 三月份地表水質達標指數全省第一
    河北日報訊(記者黃清標)河北省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2020年3月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通報,邢臺市國省考斷面、重點縣(市、區)考核斷面、重點涉水企業排放達標率均為100%,達標指數在省內各市中排名第一,按照省相關規定被獎勵300萬元。
  • 「水十條」將出 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一體化管理
    根據《2013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在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劣於Ⅴ類;在4778個地下水環境質量的監測點中,59.6%的水質較差甚至極差;在全國9個重要海灣中,7個水質差或極差。
  • 嶽陽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 (2018-2030年)
    第三節 目標任務第一條 規劃期限2018年~2030年。到2030年,實現水產品年產量保持在8~10萬噸、漁業綜合年產值達15~20億元,水產業產值佔大農業產值的比重提高到13%的目標。第三條  規劃重點任務1、根據水域資源狀況和環境承載力,科學劃定「三區」,逐步實現水產養殖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 北京副市長:PM2.5達標至少需18到20年
    昨日(23日)舉行的(北京)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副市長洪峰表示,北京PM2.5治理將分三步走,達標至少需要18到20年。市環保局局長陳添表示,今年北京將完善重汙染天應急預案,一旦啟動預案,中小學可停止體育課,機關部門帶頭停駛公車。
  • 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記者近日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了解到,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水質現已全部達標,基本消除黑臭。竹排江及心圩江、朝陽溪、亭子衝等內河示範段逐步呈現「清水綠岸」效果,城市整體水環境明顯優化。在亭子碼頭,邕江亭子衝出水口水質達標。
  • 報告顯示北京PM2.5值2030年才能達標
    《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12~2013)》提供的數字顯示,當前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70mg/m3,離WHO建議的目標35mg/m3預計至2030年才能達到。   藍皮書指出,當前,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70mg/m3,離WHO建議的目標35mg/m3還有很大的距離。
  •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
    到2020年,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顯著提升;到2030年,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本實現,新型工農、城鄉關係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基本建成,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 廣東6.8%水質重度汙染 10年將投1187億治水
    近日,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環保廳正式印發《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廣東6.8%水質屬於重度汙染,10年內將投1187億治水。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局部區域水環境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水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 新建水質淨化廠出水標準達地表水Ⅳ類
    通過控源、截汙、活水等措施,重點從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整治入河排汙口、消除黑臭水體等方面著手,掀起了水質提升整治高潮。在全區9條考核河湧中,6條河湧水質達到功能區要求,2條黑臭水體治理達到「消除黑臭」驗收條件,1條跨界河湧(淡澳河)水質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