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美顏」模式!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2020-11-28 南寧日報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黑臭水體治理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南寧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記者近日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了解到,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水質現已全部達標,基本消除黑臭。竹排江及心圩江、朝陽溪、亭子衝等內河示範段逐步呈現「清水綠岸」效果,城市整體水環境明顯優化。

在亭子碼頭,邕江亭子衝出水口水質達標。

昨日記者跟隨建設人員探訪我市正在實施的水環境重點項目,看到朝陽溪、亭子衝經過整治後逐步展現靚麗容顏。

朝陽溪汙水溝將變景觀軸

治理後的朝陽溪十三閘附近河段。

在南寧市多個流域治理項目中,朝陽溪整治聚焦了「老南寧」最多的目光。

流經南寧市中心地帶的朝陽溪,因為兩岸居民區汙水直排等原因變得又黑又臭,成為城市的一道「傷疤」。為消除水體黑臭現象,南寧市對朝陽溪進行了全面綜合整治。與以往以終端治理為主的方式不同,這一次南寧市按照「全流域治理」的理念開展整治,力爭從根本上解決朝陽溪水體黑臭問題,實現「水清岸綠」目標。

據介紹,朝陽溪整治工程包括朝陽溪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秀廂大道—羅傘嶺水庫)、朝陽溪暗涵(十三中—二十八中)改造工程等多個工程建設。

治理後的朝陽溪十三閘附近河段。

其中,暗涵改造工程是整個流域治理的「咽喉」,通過新建暗涵和單側汙水幹管,實現清汙分流,並通過增加河道行洪斷面,將暗涵的防洪排澇能力由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朝陽溪暗涵於2019年8月1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清汙分流工程,並達到清汙分流的目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朝陽溪十三中閘附近,不少市民正在悠閒地散步。市民甘景芝告訴記者,這一段朝陽溪還未進行綜合整治前,臭味難聞,附近居民怨言頗多。經過整治,現在已經沒有臭味。

建設完成後,暗涵採取覆蓋施工的方式,增加了朝陽溪流域的綠地面積,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又一個休閒娛樂場所,配套的景觀綠化工程建成後將形成「汙水在地下流,遊客在上面走」的景象。

朝陽溪流域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秀廂大道—羅傘嶺水庫)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完成截汙工程,完善朝陽溪上遊兩岸截汙管網系統,有效防止汙水直排河道。

朝陽溪河道經綜合整治後,將一改往日惡劣環境,成為縱貫城市中心區的「景觀軸」,構築出宜人的城市景色空間。

亭子衝開啟「美顏」模式

城市內河呈現水清岸綠景象,水環境治理成效看得見。

除了朝陽溪,亭子衝也開啟了「美顏」模式,昔日的黑臭水溝變身蜿蜒溪流,水質清澈透明,溪底鋪滿鵝卵石,更添野趣。沿岸的綠地正在加緊修葺,水邊的美人蕉抽出粉嫩花蕾,新種下的黃花風鈴木等熱帶林木蒼翠挺拔……

亭子衝河道起於江南公園清流湖,終於邕江出水口,全長4.5公裡,流域面積約8平方千米。由於歷史原因,亭子衝兩岸亂搭亂建現象突出,小散亂汙現象嚴重,地下排水管道錯綜複雜,每天有10萬噸汙水溢流進入河道,形成黑臭水體。

為徹底解決亭子衝水體黑臭問題,2019年南寧市開始實施亭子衝全流域系統性治理,對亭子衝河道(江南公園清流湖出口—邕江出水口)段進行黑臭水體治理。

項目通過控源截汙和淤泥清理等措施,實現流域內的汙水應收盡收,有效削減汙水直排河道,恢復河道生態。同時,通過亭子衝起點和中段兩處補水點往河道補活水和亭子衝源頭水質提升措施,改善河道水質。此外還在亭子衝流域規劃溼地生態區、遊憩娛樂區、休閒觀光區等功能區,讓亭子衝流域兩岸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觀景等休憩場所。

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截汙、清淤、補水工程,入河汙染物大幅減少,水環境容量逐步提高,河道水生態得到逐步改善。

全力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

南寧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決策部署,在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指導下,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

亭子碼頭,邕江亭子衝出水口水碧天藍,內河水環境治理成效看得見。

狠抓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著力提升全市汙水處理能力。2018—2020年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安排新建和改擴建汙水處理廠項目12個,目前已全部通水試運行,全部項目計劃在今年底前達產運行,實現汙水處理能力183萬噸/天(城市日供水量166萬噸/天)。

加快推進汙水管網建設。2019年完成市政汙水管網建設約255公裡。計劃今年底前建成區20米以上現狀道路汙水管網完成建設不少於140公裡,截至10月30日已完成建設164.39公裡,完成率117.42%。

此外,河道水體整治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重點對朝陽溪、亭子衝、那洪溝、那平江等河段進行清淤,完成清淤總量約8.57萬噸,大大降低黑臭水體內源汙染負荷。竹排江流域上遊那考河、沙江河已完成綜合整治。今年持續推進的朝陽溪、亭子衝、心圩江等14個流域綜合整治項目,截至10月底,朝陽溪河道綜合整治工程量完成率97%,亭子衝流域治理工程量完成率99.3%,心圩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量完成率98%。

相關焦點

  • 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 讀報告|2020年安徽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規劃建設合肥...
    今年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並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據悉,今年重點工作是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將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重點行業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完善應對重汙染天氣差異化管控措施。並推廣城鎮汙水治理「三峽模式」,推進市政排水管網修復及雨汙分流改造。此外,今年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完善治水管水體制
    原標題: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趙雪峰):記者日前獲悉,廣州市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前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城市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山東設區城市建成區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通過驗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4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並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消除城市河道、湖塘黑臭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關於「黑臭水體」1、黑臭水體「黑」與「臭」的來歷:水溫適宜、水流緩慢和營養鹽豐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顯著特點。
  • 黑臭水體治理「大考」:有地方宣稱已解決,但遇雨就原形畢露
    按照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 「水十條」)要求,2017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各省、自治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以上。
  • 雲南黑臭水體整治消除比例達100%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督查專員柳明林介紹,近年來,通過雲南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已圓滿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比例達100% ,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積極貢獻。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今日起,深圳發布推出「決戰水汙染治理」系列報導,全面反映深圳水汙染治理的決心、舉措、成效和各界反響,敬請垂注。
  • 提升水環境 南京建成區將消除劣五類水
    根據南京水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我市要在建成區啟動消除劣五類水行動,未來要在全市域消除劣五類水。南京去年已經完成建成區黑臭河道整治,消除劣五類水和消除黑臭水體是什麼關係?對提升城市水環境的意義何在?
  • 黑臭水體「巡查風暴」進行時:治水關鍵是要治到根子上
    根據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要高於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90%以上。
  • 青島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我市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南明河的水體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正是貴陽市狠抓治理黑臭水體工作的生動縮影。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通報貴陽市存在城市黑臭水體4處。另外,貴陽市通過自查,又發現城市黑臭水體25處,合計29處。貴陽市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全市共計投入34.4億元用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
  • 【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對黑臭水體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生態系統結構嚴重失衡,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也嚴重影響著我國城市的良好發展。
  • ...聚焦突出水環境問題 保好水治差水 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日前會同本市多部門開展全市域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河道、溝渠、坑塘等各類黑臭水體542條,將通過控源截汙、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同時加大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消除汙水管網空白點,年底前基本消除市域內的黑臭水體。
  • 繁昌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區住建局副局長陳黃梅介紹,2018年12月份我區啟動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總治理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對水系沿線的11個小區及江夏明珠廣場的雨汙水管網進行了溯源排查、截汙納管等整治工作,同時對龍亭路雨水泵站、衛星塘生態系統提升,進行了改造,水質及周邊環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治理效果顯著。
  • 海綿城市與黑臭水體 市場機會在哪裡?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正式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2014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水十條」發布,明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 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後 水務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截至2019年底,全國2899個黑臭水體的消除比例達86.7%,其中重點城市消除比例為96.2%,到2020年底,我國將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後,我國水環境治理將呈現哪些新特徵?針對新的社會需求,水務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一、 技術優勢「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是以納米氣泡設備為核心的綜合技術。
  • 廣西桂林:灕江水質明顯好轉 黑臭現象基本消除
    截至目前,桂林市灕江截汙整治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灕江支流汙染源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市中心城區共關停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1097戶,灕江城市段住家船、網箱養魚清理整治工作全面完成,與黑臭水體有關的14項截汙項目已全部完成,灕江水質明顯好轉,黑臭現象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