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2020-12-05 南國早報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經整治後的桂林市靈劍溪水清岸綠。

過去,因城市快速發展,以及部分老城區改造困難,一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導致汙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水體中,再加上一些居民將垃圾隨意傾倒入河,河裡的底泥汙染嚴重,導致部分水體出現黑臭現象。

2017年以前,我區採取末端截汙的應急措施開展黑臭水體治理,但是治標不治本,不少黑臭水體治理一段時間後出現反彈。

經現場取水檢測,整治後的南寧亭子衝出水口水質已達標。

據了解,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的城市黑臭水體共有70段,總長度約166.1公裡。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按「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的基本技術路線,因城施策,多措並舉、水岸同治,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其中,南寧市採取全流域全要素治理方式和PPP模式,將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有機融合,打造了那考河、沙江河成功治水的案例;柳州市竹鵝溪實施全流域治理後,治理成效持續穩定,未出現黑臭反彈情況。

整治後的南寧朝陽溪消除了黑臭。

同時,全區還通過督促整改、約談落後市縣等強力措施,使黑臭水體治理走出「反覆治、治反覆」怪圈,逐步實現從「一時清」到「時時清」。如今,南寧市建成區內的竹排江及心圩江、朝陽溪、亭子衝等38段黑臭河段從全流域、全要素通盤進行綜合治理,逐步呈現「清水綠岸」的效果,並於2020年10月全部達到水質抽測標準,城市整體水環境明顯優化;欽州市東西乾渠的佳和溝、缸瓦窯溝、桃溝、沙江溝等10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黑臭現象。

南寧市竹排江的支流沙江河整治後水清岸綠。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封寧表示,我區將加快補齊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不斷提升城鎮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完善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打造更多的「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城市河段。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黑臭水體治理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南寧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記者近日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了解到,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水質現已全部達標,基本消除黑臭。
  • 雲南黑臭水體整治消除比例達100%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督查專員柳明林介紹,近年來,通過雲南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已圓滿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比例達100% ,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積極貢獻。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南明河的水體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正是貴陽市狠抓治理黑臭水體工作的生動縮影。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通報貴陽市存在城市黑臭水體4處。另外,貴陽市通過自查,又發現城市黑臭水體25處,合計29處。貴陽市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全市共計投入34.4億元用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後 水務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截至2019年底,全國2899個黑臭水體的消除比例達86.7%,其中重點城市消除比例為96.2%,到2020年底,我國將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城市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後,我國水環境治理將呈現哪些新特徵?針對新的社會需求,水務行業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 讀報告|2020年安徽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規劃建設合肥...
    今年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並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據悉,今年重點工作是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將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重點行業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完善應對重汙染天氣差異化管控措施。並推廣城鎮汙水治理「三峽模式」,推進市政排水管網修復及雨汙分流改造。此外,今年將基本消除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消除城市河道、湖塘黑臭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關於「黑臭水體」1、黑臭水體「黑」與「臭」的來歷:水溫適宜、水流緩慢和營養鹽豐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顯著特點。
  • 海綿城市與黑臭水體 市場機會在哪裡?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正式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2014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水十條」發布,明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 廣西桂林:灕江水質明顯好轉 黑臭現象基本消除
    截至目前,桂林市灕江截汙整治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灕江支流汙染源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市中心城區共關停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1097戶,灕江城市段住家船、網箱養魚清理整治工作全面完成,與黑臭水體有關的14項截汙項目已全部完成,灕江水質明顯好轉,黑臭現象基本消除。
  • 【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對黑臭水體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生態系統結構嚴重失衡,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也嚴重影響著我國城市的良好發展。
  • 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完善治水管水體制
    原標題: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趙雪峰):記者日前獲悉,廣州市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前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城市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
  • 青島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我市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今日起,深圳發布推出「決戰水汙染治理」系列報導,全面反映深圳水汙染治理的決心、舉措、成效和各界反響,敬請垂注。
  • ...聚焦突出水環境問題 保好水治差水 年底前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該局日前會同本市多部門開展全市域黑臭水體排查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河道、溝渠、坑塘等各類黑臭水體542條,將通過控源截汙、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同時加大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消除汙水管網空白點,年底前基本消除市域內的黑臭水體。
  • 黑臭水體「巡查風暴」進行時:治水關鍵是要治到根子上
    根據住建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到2018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要高於90%,基本實現長制久清;到2019年底,其他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90%以上。
  • 黑臭水體治理「大考」:有地方宣稱已解決,但遇雨就原形畢露
    按照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 「水十條」)要求,2017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各省、自治區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平均達到60%以上。
  •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
  • 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11月30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抓好抓實抓細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贏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
  • 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規範》(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廣東省標準《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規範》(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本規範適用於廣東省城鎮建成區內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的編制,其他水體治理規劃的編制可參照執行。》(建城[2015]130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建城〔2018〕104號)等有關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要求,為推動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的管理,統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保證規劃編制的水平和質量,制定本規範。
  • 繁昌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區住建局副局長陳黃梅介紹,2018年12月份我區啟動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總治理面積約12萬平方米,對水系沿線的11個小區及江夏明珠廣場的雨汙水管網進行了溯源排查、截汙納管等整治工作,同時對龍亭路雨水泵站、衛星塘生態系統提升,進行了改造,水質及周邊環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治理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