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2020-11-23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城市水體是指位於城市範圍內、與城市功能保持密切相關的水體,包括流經城市的河段、河流溝渠、湖泊和其他景觀水體,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水體黑臭問題主要由水體中藻類和細菌的新陳代謝以及人類向水體中過度排放汙染物引起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規模的日益膨脹,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日漸不足,城市汙水排放量不斷增加,大量汙染物入河,水體中化學需氧量(COD)、氮(N)、磷(P)等汙染物濃度超標,河流水體汙染嚴重,水體出現季節性或終年黑臭。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對黑臭水體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生態系統結構嚴重失衡,給群眾帶來了極差的感官體驗,成為目前較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也嚴重影響著我國城市的良好發展。

目前,國內外對城市黑臭水體的概念、機理、產生的原因已經開展研究,但依然存在較多不足與瓶頸,形成機理還未全面明確、評價體系還未統一建立。本文基於眾多學者在黑臭水體方面的研究基礎,對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概括,重點在如何對黑臭水體進行判別和界定方面進行總結和評述,並對未來城市黑臭水體研究發展方向進行了討論與展望,以期為後續黑臭水體判別標準的制定及治理提供理論基礎。

1. 黑臭水體內涵與研究回顧

水體黑臭是水體有機汙染的一種極端現象,是對水體極端汙染狀態的一種描述 。所謂「黑臭」,可以從外在視覺感官和內在形成機理兩個方面解釋。在視覺感官上,水體呈黑色或泛黑色,在嗅覺上會有刺激性氣味,引起人們不愉快、噁心或厭惡。從形成機理上,水體發黑髮臭主要是在缺氧或厭氧狀況下,水體內有機汙染物發生系列物理、化學、生物作用的結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也提及了城市黑臭水體概念,即城市範圍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的統稱。

隨著水體汙染問題的日益嚴重以及大眾對黑臭水體問題的不斷關注,科學界對黑臭水體的認識也隨之不斷深入,城市黑臭水體相關研究得到了發展。其過程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起始階段 與發展階段(圖1)。初始階段主要指出了黑臭水體的存在,提出了黑臭水體的內涵,初步分析了黑臭水體形成機理及原因;發展階段主要針對河流、湖泊、水庫等不同類型水體的黑臭產生原因及機理展開深入研究,同時豐富了黑臭水體治理技術、修複方法等技術研究;關於黑臭水體評價方法、指標體系等研究是近兩年相關研究人員關注的重點。

目前我國在城市黑臭水體評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內涵認識不足。城市黑臭水體概念尚無統一、明確的定義;多數概念強調物理或化學等單一屬性,忽略從物理-化學-生物綜合指標進行定義。2)評價方法不統一。國內評價方法主要集中在基於單一化學指標評價,與國外流行的非線性回歸模型評價方法結合不夠。另外,評價指標的科學性與代表性也未能形成統一認識。3)關鍵支撐技術不完善。對於城市黑臭水體評價與治理的關鍵支撐技術關注還不夠,原型觀測與模型等基礎研究需進一步開展。

2. 城市黑臭水體成因及機理

2.1 黑臭水體汙染源

2.1.1 有機汙染物入河有機汙染物入河是造成水體黑臭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居住人口激增,人口布局相對集中,造成城市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截汙治汙設施相對落後,加之城市地表徑流汙染負荷較大,造成大量有機汙染物排入水體。有機汙染物主要包括有機碳汙染源(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有機氮汙染物(氨氮)以及含磷化合物,這些汙染物主要來自廢水、汙水中的糖類、蛋白質、胺基酸、油脂等有機物的分解,在分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體缺氧,厭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並分解有機物產生大量致黑致臭物質,從而引起水體發黑髮臭。大多數有機物富集在水體表面形成有機物膜會破壞正常水氣界面交換,從而加劇水體發黑髮臭。

2.1.2 底質汙染與底泥再懸浮底泥再懸浮是導致水體黑臭的重要因素之一。底泥作為城市水體的重要內源汙染物,在水力衝刷、人為擾動以及生物活動影響下,引起沉積底泥再懸浮,進而在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綜合作用下,吸附在底泥顆粒上的汙染物與孔隙水發生交換,從而向水體中釋放汙染物,大量懸浮顆粒漂浮在水中,導致水體發黑、發臭;另外大量底泥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間,其中放線菌和藍藻通過代謝作用使得底泥甲烷化、反硝化,導致底泥上浮及水體黑臭。陸桂華等針對太湖地區發生的局部黑臭水體現象,通過實地監測與資料分析,表明局部黑臭水體形成區域分布與太湖底部淤泥集中區域位置基本一致,並進一步指出,湖泊中藻類大量繁殖後發生死亡沉降,藻類有機質的大量堆積是底泥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局部黑臭水體的發生基礎。

2.1.3 水體熱汙染城市水體中往往會有大量較高溫度的工業冷卻水、汙水處理廠退水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汙水等排入,導致局部甚至整個水體水溫升高。水體中微生物在適宜水溫下發生強烈的活動,致使水體中的大量有機物分解,降低溶解氧,釋放各種發臭物質。水體一般在夏季出現黑臭現象比在冬季顯著增多,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微生物的活動頻率與溫度表現出顯著正相關性,另一方面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Wood等指出,水體溫度低於8℃和高於35℃時,放線菌分解有機物產生致黑致臭物質的活動受到限制,一般不會黑臭,而在25 ℃時放線菌的繁殖量達到最高,水體的黑臭也達到最大。

2.2 水動力學條件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規範》(徵求意見稿)
    》(建城[2015]130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建城〔2018〕104號)等有關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要求,為推動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的管理,統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保證規劃編制的水平和質量,制定本規範。
  •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
  • 科普|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之汙染源控制技術案例分享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指導思想,緊密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全面開展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成效顯著。為更好地總結各地先進經驗,借鑑有益做法,進一步紮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規院水務與工程院聯合各地住房城鄉建設及相關部門,展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從本期開始,陸續推出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汙染源控制技術、管網普查及修復技術、水系溝通及活水循環技術、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等。
  • 海綿城市與黑臭水體 市場機會在哪裡?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正式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2014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2015年「水十條」發布,明確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海綿城市和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如何?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產業的未來在哪裡?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南明河的水體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正是貴陽市狠抓治理黑臭水體工作的生動縮影。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通報貴陽市存在城市黑臭水體4處。另外,貴陽市通過自查,又發現城市黑臭水體25處,合計29處。貴陽市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全市共計投入34.4億元用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
  • 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 黑臭水體是什麼?
    黑臭水體是什麼?       水體黑臭是一種生物化學現象,當水體遭受嚴重有機汙染時,有機物的好氧分解使水體中耗氧速率大於復氧速率,造成水體缺氧,致使有機物降解不完全、速度減緩,厭氧生物降解過程生成硫化氫、氨、硫醇等發臭物質,同時形成黑色物質,使水體發生黑臭。水體黑臭是嚴重的水汙染現象,使水體完全喪失使用功能,並影響景觀以及人類生活和健康。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消除城市河道、湖塘黑臭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關於「黑臭水體」1、黑臭水體「黑」與「臭」的來歷:水溫適宜、水流緩慢和營養鹽豐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顯著特點。
  • 山東設區城市建成區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通過驗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4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並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
  • 生態環境部:《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
    2.2 農村黑臭水體識別2.2.1 識別範圍行政村內村民主要集聚區適當向外延伸,南方為200 m-500 m,北方為500 m-1000 m 區域內的水體,以及村民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對於城鄉結合部已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的黑臭水體,不再列入。
  • 王越:微氣泡曝氣對模擬黑臭水體的治理效果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我國許多流經城鎮的河段和城鎮內的溝渠塘壩很容易受到有機物和氮磷的汙染,這些水體環境容量小,自淨能力弱,流動緩慢,很容易形成黑臭水體,影響周邊自然環境和居民生活,嚴重威脅水質安全。目前,對黑臭水體的治理,常用的方法有截汙疏浚、生物修復和曝氣充氧等手段。
  • 青島通過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核查
    11月30日—12月1日,國家核查組一行12名專家對青島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進行了專項核查,核查內容主要包括現場檢查、水質監測和資料查閱三個部分。核查結果認定:我市12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抽查的6處水體無黑臭現象;通過現場核實公眾舉報、衛星遙感識別的疑似黑臭水體等方式,經過水質監測,我市城市建成區內未發現新的黑臭水體;完成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目標。
  • 雲南黑臭水體整治消除比例達100%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督查專員柳明林介紹,近年來,通過雲南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已圓滿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比例達100% ,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積極貢獻。
  • 快評:郝曉地黑臭水體「三級跳」熱文引各方爭議
    黑臭水體不僅損害了我們的人居環境,還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已經成為百姓的強烈願望。2016年以來,多省市地區相繼出臺工作方案,將黑臭水體整治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一時間,黑臭水體整治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有分析稱,到2020年,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元,對於相關企業來說,可謂「遍地黃金」。
  • 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11月30日,市委常委、縣委書記張志祥到雙水城區督導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生態建設環境治理,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抓好抓實抓細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贏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
  • 河北省住建廳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河北省住建廳於近日發布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計劃向社會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詳情如下:關於徵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充分展示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成效,住房城鄉建設部計劃向社會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 城市黑臭河道快速處理技術研究
    城市河流不僅提供水源、交通航運、防洪排澇等,還可以調節氣候、削減汙染等生態環境效應,社會效益不可估量。但人們隨意排放汙水,城市河道逐漸成為汙水管道,城市河道黑臭嚴重,極大影響了河流生態健康,因此研究一種高效、生態、廣普、低毒、持續的快速削減河流有機汙染技術,改變河流汙染狀況,才可以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
  • 源自德國,以生態清淤為基礎的黑臭水體處理方法
    編者按:在生態清淤基礎上,德國DEW 公司為城市內河的黑臭水體提出了整套處理處置方案: 被抽吸的物料直接在現場被處理,並儘可能回收利用,大幅降低後續填埋處置費用。與傳統方法相比較,這一清淤方法不僅快速經濟,同時可靠衛生,並可以精確估算清淤時間和工程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