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豐)「住在周邊已經30年了,之前的南明河臭味嚴重,路過都要加快腳步。這幾年經過治理,河水變清亮了、臭味消失了,我現在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在河邊散步。」住在貴陽市南明區西湖路的芮女士談起南明河的變化,語氣裡透露出愉快。
南明河是貴陽市的母親河,此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快速增長,大量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直排入河,導致南明河水質不斷惡化,汙染日益嚴重。為了治理南明河,貴陽市明確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實現境內河流(水庫)河長管理全覆蓋。
南明河的水體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正是貴陽市狠抓治理黑臭水體工作的生動縮影。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通報貴陽市存在城市黑臭水體4處。另外,貴陽市通過自查,又發現城市黑臭水體25處,合計29處。
貴陽市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全市共計投入34.4億元用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同時,貴陽市以控源截汙為核心,編制29處黑臭水體「一處一策」整治方案,制定《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工作方案》《黑臭水體鞏固提升工作方案》。對全市所有黑臭水體開展詳實現狀調查,對15條排水大溝開展物探,完成29處黑臭水體和351個排口水質監測,開展35處底泥監測和評估。克服各種困難,清除淤泥30餘萬噸,完成15條大溝「清汙分流」改造,建成運行18座汙水處理廠,汙水得到了有效收集處理,黑臭水體逐步消失。
為保證黑臭水體治理成效,貴陽市相關部門針對每一處黑臭水體,建立了責任制度;完善了垃圾收運和管網維護機制,健全了水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將黑臭水體基本情況、治理進展情況定期在政府官網進行公示,以便群眾監督。
截至目前,貴陽市29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已經全面完成,國家、省均認定貴陽市29處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通過治理,貴陽市新建汙水幹管、支管約65公裡,疏通修復汙水管網約4公裡,七彩湖、高山河、朝陽村等黑臭水體生態得到修復。
責任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