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消失了 東風河變清了

2020-12-03 身邊24小時

整治後的東風河水體水質明顯提升。通訊員 攝

本報訊(記者 何小妍 通訊員 陳懷宇) 從一條扔滿垃圾、臭氣撲鼻、居民怯近的臭水溝,到如今流水潺潺,魚兒悠遊的小河,榕城區東風河的蛻變,是我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的縮影。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通過近年來的一系列整改措施,榕城區東風河消除黑臭,水體水質已明顯改善。 據了解,東風河水流方向為自北向南,上遊為榕江北河,下遊至東門綜合市場後西拐,全長1498米,現狀河道寬度3~10米,起於榕江北河,止於望江北路,河湧南北走向,為城中河。因歷史原因,整治前的東風河未對生活汙水進行有效截汙,大量生活汙水直排入河;河道被建築物佔用,末端堵塞,水體缺乏流動性;河道漂浮大量垃圾,造成持續汙染。經檢測屬重度黑臭,被列入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監管目錄。 自2017年10月開始,榕城區累計投入資金近3000萬元,以控源截汙、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為抓手,在東風河沿河鋪設d200-d800截汙管道3.8公裡,完成東風河現有水體及周邊蓮花心池等的截汙工程;對河道清淤疏浚,清理淤泥1.3萬立方米;在東風河設置生態浮島和曝氣增氧系統,增加水體本身的復氧能力;投放優勢微生物,加速恢復河道自淨能力。在此基礎上,組織對東風河周邊進行綜合環境整治,拆除東風河西側原圍擋,對東側空地進行清障、平整,統一種植灌木,美化東風河周邊環境。同時,落實所屬街道加大對東風河的日常保潔力度,對周邊垃圾及時清理轉運,及時對水面漂浮物進行清理,保持水體整潔。通過整治,東風河周邊環境明顯改善。2019年,榕城區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對東風河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進行評估,並結合水質檢測、公眾滿意度調查,確認東風河通過「初見成效」評估。 近期,榕城區加大查漏補缺工作,對東風河沿河14個排水口進行全面封堵,防止汙水倒排,杜絕汙水直排水體;對東環城路連接臨江南路截汙主幹管、進賢門大道管道連接處和天福管道連接處進行封堵,將東環城路汙水分段分區排入主幹管,以降低東風河管網水位;拆除臨江南路橋涵、天福東路橋涵、馬山滘南側橋涵存在的混凝土牆、木板、砂袋等障礙物,打開連接東風河南北走向的北門水閘、馬山滘水閘,改善河道排水能力、提高水體流速;拆除東風河北端垃圾轉運站,防止垃圾及滲濾汙水對河道造成汙染。此外,該區對東風河周邊有關排汙企業、養殖場等開展綜合整治,關停取締了一批違規排放企業,對生豬及家禽養殖場等進行全面取締,防止工業、農業面源汙染;同時,加大對沿岸周邊垃圾清理力度,做到垃圾日清;落實專人進行水面清漂。通過這一系列措施,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效。來源:揭陽日報網

【來源:揭陽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這幾年經過治理,河水變清亮了、臭味消失了,我現在每天吃完晚飯都會在河邊散步。」住在貴陽市南明區西湖路的芮女士談起南明河的變化,語氣裡透露出愉快。南明河是貴陽市的母親河,此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快速增長,大量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直排入河,導致南明河水質不斷惡化,汙染日益嚴重。為了治理南明河,貴陽市明確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實現境內河流(水庫)河長管理全覆蓋。
  • 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而黑臭水體則是過量納汙導致水體生態失衡、缺氧環境下的生化結果,水體缺氧乃至厭氧條件下汙染物轉化並產生氨氮、硫化氫、揮發性有機酸等惡臭物質以及鐵、錳、硫化物等黑色物質。生活汙水是導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汙染源。其他汙染源還有:生活垃圾、工業廢水、混排管網溢流汙水、汙水廠尾水、降雨和冰雪融水、畜禽養殖場糞便汙水、植物和藻類的腐敗物等。
  • 老南河黑臭水體實現清水複流
    老南河黑臭水體實現清水複流 曾經市民繞道走的河道沿線變成了城市景觀帶 發布時間:2019-03-12 00:00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奉賢豬場糞水入河魚遭殃 金山河道變黑髮臭
    東方網4月15日消息:近日,金山區歡興村一條原本還算清澈的河道突然變黑、發臭,甚至連河裡的魚也未能「倖免於難」!記者調查發現,原來河水汙染源來自奉賢區的一家養豬場。這家養豬場不但汙水流入河中,門前還死豬暴曬,場面令人作嘔。
  • 日程|攻略|深圳水環境大會(黑臭+海綿+防澇)這樣開!
    從水下森林構建   到水環境全天候達標廣州和源生態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尹和桂2020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流域水環境整治技術研討會10月15日下午主持人:《給水排水》雜誌總編>黑臭水體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佛山市玉凰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建賀15:30~15:50流域水環境質量控制策略分析廣東首匯藍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隋軍15:50~16:10
  • 南寧市建成區38段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黑臭水體治理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南寧市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加大投資,補齊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開展黑臭水體全流域、全系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記者近日從南寧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了解到,10月水質抽測結果顯示,原普查發現的建成區38個黑臭河段水質現已全部達標,基本消除黑臭。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今日起,深圳發布推出「決戰水汙染治理」系列報導,全面反映深圳水汙染治理的決心、舉措、成效和各界反響,敬請垂注。
  • 黑臭湧突然水清見底 南蛇坑湧發生了什麼?
    事實上,這是天河區住建水務局實施「清汙分流」的結果,清澈的河水是一直存在的白雲山山水。專家表示,這一方案可以在很多有類似條件的河湧進行推廣。     河湧水變清     市民懷疑放了自來水     南蛇坑湧發源於白雲山,流域面積約2.06平方公裡,流域範圍內有陶莊社區、範屋社區、蘇莊社區以及伍仙橋社區,屬沙河汙水系統,是沙河湧的一條支湧。
  • 整治黑臭水體,通州用上高科技
    為保證黑臭水體長制久清,通州區水務局目前分別在潞城鎮南劉各莊村、賈后疃村選用了國際領先的「微納米」氣泡技術進行水質改善試驗,通過數據監測,成效顯著,解決了「清淤法」治標不治本的難題。該試驗已通過專家驗收,為今後通州區坑塘治理、小微水體治理提供了技術選擇和經驗數據。
  • 水環境治理技術大盤點(一):黑臭水體底泥處理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引言:黑臭水體底泥主要由粘土、泥沙、有機物等礦物質組成,經過長時間水體傳輸、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沉積於水體底部,導致水體黑臭的原因是有機汙泥沉積+厭氧發酵。1.幹床疏浚幹床疏浚是在疏浚前把水抽乾,適用於規模較小的池塘、水庫、小型河道等,然後用人力清挖、機械清挖(推土機、刮泥機)或水力衝挖(帶浮筒的高壓水槍、吸泥泵)等方式清除底泥。幹床疏浚作業方便,疏浚較徹底,但對水體生態影響較大,還可能影響岸線及周邊建築物的安全。
  •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有機物汙染是導致黑臭的直接原因(第一要因),但評價指標並不包括用以表徵有機物含量的化學需氧量(COD)或生化需氧量(BOD),這主要是因為COD或BOD雖是導致黑臭的誘導因素,但不是黑臭水體的特徵。水體為什麼會變黑?水體為什麼會變臭?黑臭水體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 快評:郝曉地黑臭水體「三級跳」熱文引各方爭議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黑臭水現象恰恰是自掘命根。黑臭水現象目前在我國隨處可見,即使是2008年本已變「綠」的北京又「死灰復燃」,同樣出了現黑臭水現象。為此,消除黑臭水不僅僅是來自民間的呼聲,目前已上升到政治層面。
  • 科普|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根據黑臭程度的不同,可將其細分為「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兩級。「輕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的分級標準如下表所示。
  • 肝不好的信號:身體出現3處變黑,2處變臭,早知早預防
    當身體出現了「三處發黑,兩處變臭」的現象,提醒你肝被傷了,需要及時的保養,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肝不好的信號:身體出現3處變黑,2處變臭,早知早預防身體會出現「三黑兩臭」1、指甲發黑平時生活中,需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因為在肝臟功能下降的時候,身體通常會有明顯的變化。如果短時間內發現自己的指甲出現了發黑的情況,那很有可能就和肝臟發生病變有關。
  • 合流渠兩月除黑臭 南蛇坑湧經驗將推廣
    ,南蛇坑湧從嚴重黑臭變成了清澈見底。    南都記者 劉軍 攝    南都訊 記者劉軍 通訊員趙雪峰 曾經嚴重黑臭的南蛇坑湧一兩個月就變得清澈見底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相信。昨天,廣州市河長辦在南蛇坑湧召開現場會議,決定借鑑南蛇坑湧的成功經驗,全面啟動廣州市合流渠的汙染整治。
  • 中山15個流域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成效
    他吞吞吐吐本報訊 1月8日,記者從中山市黑臭(未達標)水體防治學習觀摩交流會上獲悉,目前中山市16個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已完工項目2個,已動工項目6個,新開工項目3個;15個流域的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 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完善治水管水體制
    原標題:廣州多措並舉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趙雪峰):記者日前獲悉,廣州市系統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目前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城市建成區147條黑臭水體已全部消除黑臭。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    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的責任主體,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會同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委指導地方落實並提出目標:2017年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汙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居民自製環保酵素能治河道黑臭?專家: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原標題:居民自製的「環保酵素」能包治河道黑臭?專家闢謠: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普通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的「環保酵素」可治理一些水域的黑臭問題。這種「環保酵素」按照1份黑糖、3份廚餘垃圾、10份水的比例製作,經過3個月發酵,成為一種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鼻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