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增城區對東江北幹流的12條一級支流、1條二級支流、1條沿江暗渠開展水環境治理EPCO項目。目前整治的13條河湧,均已全面消除黑臭,其中11條河湧氨氮和溶解氧指標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及以上。
據東江北幹流大墩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2019年較2018年全年平均水質,氨氮降低36.8%,溶解氧增加65.4%,其中2019年11月份水質全面達到了地表II類水質國考標準,水質大幅度改善。
據介紹,增城區內東江北幹流一級支流共33條,根據增城區環保局水質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檢測平均水質均未能達到考核標準,呈現劣V類甚至黑臭狀態,對東江北幹流下遊造成嚴重影響。
為解決水體黑臭問題,本次水環境整治工程按照「全面調查、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採取「以截汙控源為核心,優化水體聯動機制,消除內源汙染,完善水生態系統功能結構,充分發揮水體的自淨功能」的整體思路,完善河湧的沿河截汙系統及分散式處理系統,利用閘泵調度及中水補給增加河道水動力及水環境容量;同時結合市政截汙規劃等工程,實現河湧水質消除黑臭,主要指標達到V類的水質目標。
據了解,增城區治水過程中創新採取「市級指導、區鎮聯動、政企結合」的模式,率先在廣州市採用EPC+O模式,發揮其項目實施聯合體成員主觀能動性並運用各自領域的專業先進管理經驗。
自今年1月施工進場,針對項目範圍內的每一條河湧和所有管網系統實施全面摸排,精準鎖定汙染源,與區、鎮、街三級各職能部門聯合整治,有效結合工程措施和行政執法,開展了一系列管網摸排、拆違拆建、管網疏浚、截汙納管等治理措施,並將短期應急處理和長效機制相結合,以實現水質短期見效和長制久清的目標。
截至目前,整體工程已完成84%,其中共完成管網摸查84km、截汙納管36.73km、共整治汙水排放口1253處,有效截汙9.61萬m³/d;河湧清淤9.8萬m³、生態補水管道3.8km,所完成所有設備設施均進入運營維護期。
東洲湧治理前。新華網發 東洲湧治理後。新華網發
米場湧治理前。新華網發 米場湧治理後。新華網發
北控水務(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為本項目牽頭單位及運營維護單位,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為本項目施工單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為本項目勘察、設計單位。(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