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防治「五大保衛戰」成效顯著

2020-12-04 生活報

汙染防治「五大保衛戰」成效顯著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8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重振雄風再出發·龍江這一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生態環境專場發布會舉行。會上,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原生態保衛戰以及美麗鄉村保衛戰主要進展,並回答了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

藍天保衛戰: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2019年,我省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3.3%,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這一年,我省把握主攻方向推進汙染綜合治理。開展了集中整治「散亂汙」企業專項行動,全省完成治理「散亂汙」企業1100家,完成率76%;制定燃煤設施淘汰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淘汰縣級城市建成區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137臺,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4臺;強化移動源汙染防治,對78家企業174個車型系族的機動車開展環保核查,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10403臺;狠抓揚塵綜合治理,積極推動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總裝機達到1044萬千瓦,比年初增長30萬千瓦。完善哈大綏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實行「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目前全省「零火點」。

碧水保衛戰:水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2019年,全省國考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為66.1%,同比提高16.1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國家任務,水質達標率為92%,全省水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據了解,我省各部門合力攻堅,狠抓「支流水」,目前,阿什河、倭肯河、梧桐河三條河流全部退出劣V類;通過狠抓「水源水」水質達標率實現逐步提升。齊齊哈爾、大慶、綏化等城市水源水質不達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36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存在違規問題,已整改完成134個;新劃分和調整各級水源保護區403個,全省26處縣(區)級地表型飲用水水源地發現的100個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治;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去年完成了20個黑臭水體初步治理,超額完成國家80%的目標任務。全省縣級以上城鎮共啟動新、改、擴汙水處理廠項目85個,涉及規模216.8萬噸/日,新建改造排水管網750公裡,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4萬噸/日。

淨土保衛戰: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

我省全面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國家糧食安全得到保障。去年,全省完成1.9億畝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優良,優先保護類佔比達到98.94%;強化人居環境風險防範。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核實確定調查地塊1373個。建立建設用地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制度,依法發布了全省13個市(地)190家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管控名錄;強化汙染源頭管控。完成全省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整治工作,降低重金屬超標風險。

原生態保衛戰:破壞自然保護區堅決懲處

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強化監督工作。聚焦採石採砂、工礦用地、核心區旅遊設施和水電設施四類突出問題,著重加強整治力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自然保護區的行為。針對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進行整改,截至目前,累計整改完成「四類焦點」問題305個,整改完成率為92.7%。綜合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提高核查精準性和工作效率。

美麗鄉村保衛戰: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年來,我省努力補齊生態環境保護突出短板,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成全省65個「千噸萬人」水源地的保護區劃定,分級分類推進87處縣級及以上「千噸萬人」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和66處鄉鎮村級「千噸萬人」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全力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16年~2019年省級財政投入1.2億元,完成1200個建制村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綜合治理任務。開展全省畜禽養殖禁養區排查和整改,共劃定禁養區2725個、總面積6.15萬平方公裡。新建規模養殖場環評執行率100%,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3%以上;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出臺並組織實施《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縣域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綱要》等,指導各地統籌考慮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改廁銜接,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技術和模式。加快推進45個地市級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222個村屯生活汙水集中收集處理工程;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汙染。全省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1.9億畝,覆蓋率79.5%以上,農業「三減」高標準示範面積達3500萬畝,「減肥增效」示範區建設12萬畝,帶動輻射區農戶減少化肥使用量。(記者 王彥)

來源:黑龍江日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商南縣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生態環境取得新成效。藍天保衛戰實現新突破。淨土保衛戰取得新進展。完成全縣10個鎮辦農用地現場勘測和劃分,對篩查的595畝中輕度耕地全部落實安全利用措施、對39畝重度汙染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確保農用地安全利用。投入專項資金1342萬元,完成14個村環境連片治理。配合省地礦所,完成26家重點企業用地調查,礦企業用地狀況全面掌控。
  •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為了應對秋冬季霧霾,前不久,生態環境部等10部門與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4省(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柴油貨車治理,鍋爐、爐窯綜合整治等23項內容開展行動,確保如期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據了解,2018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 西藏阿里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打贏五大標誌性戰役
    一年來,阿里地區突出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堅決打贏五大標誌性戰役,全面落實「三提升三整治」行動,持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阿里地區嚴格落實行署、各縣人民政府向同級人大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制度,制發《阿里地區關於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地區加快美麗阿里建設的實施方案》等10餘份規範性文件,制發《阿里地區2020年度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工作方案》,把生態環保類指標在各縣、各部門的考核權重分別提高至13%和10%。
  • 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科技大會閉幕
    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倪元錦)記者20日從主辦方中華環保聯合會獲悉,以「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VOCs汙染防治:精準、科學、依法治汙」為主題的「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暨技術裝備博覽會」20日閉幕。
  • 金華PM2.5濃度首達國家二級標準 藍天保衛戰接下來怎麼打?
    2018年4月,全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現場會在金華召開,打響了全省藍天保衛戰第一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工作,圍繞「攻堅不怕苦,目標三十五,攻堅不怕難,為了天更藍」的總目標,組建市、縣兩級「藍天辦」,抽調人員集中辦公。通過實施「控煤、降塵、限車、治氣、禁菸」等系列組合拳,治理和解決了一大批涉氣環境問題,空氣品質顯著改善。8個月後,《金華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
  • 雲南:「十三五」期間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淨土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0日訊 記者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淨土保衛戰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深入推進,汙染地塊準入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
  • 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石家莊開幕
    圖為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在石家莊召開。 姜軍林 攝圖為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在石家莊召開。姜軍林 攝中新網石家莊11月18日電 (李洋)18日,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在河北石家莊召開。此次會議以「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VOCs汙染防治——精準、科學、依法治汙」為主題。
  • 渤海汙染取得顯著成效 海洋汙染防治這盤「棋」剛開啟
    到目前已治理近兩年,渤海汙染防治成效顯著。在2020年9月25日生態環境部舉行的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中,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說明。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份納入「消劣行動」的10個入海河流國控斷面,實現消除劣V類,入海排汙口排查實現了「應查盡查」,正在紮實推進溯源整治工作;生態恢復修復項目全部開工,已修復濱海溼地面積超過3300公頃。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資助情況概述
    「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重點專項中設置了14個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項目,對農田鎘、砷汙染防治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集成示範應用予以資助。文章梳理了相關項目的立項背景和研究內容,介紹了項目立項和組織實施的最新進展,並對預期研發成效進行展望。
  • 太原機場多措並舉決勝「藍天保衛戰」
    這是太原機場嚴格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總要求,在區域性減排上多措並舉取得的顯著成效。自2019年以來,太原機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制定方案、修訂製度,圍繞「場內車隊結構升級」「油改電」專項行動、完善場內充電設施、APU替代設施等重點工作,加速推進綠色機場建設進程,顯著提升了機場場內運行電動化水平,減少了場內汙染物排放,明顯改善場內空氣品質和工作環境。
  • 甘肅省科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制定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發展規劃(2015-2020)》,實施以「三大計劃」、「五大工程」和「十大改革」為主要任務的「3510」行動,將改革創新與試驗發展緊密結合,形成具有創新示範和帶動作用的區域性創新平臺。蘭白試驗區條例進入地方立法保障。甘肅省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人才發展的辦法(試行)》。
  • 市交通運輸部門開展軌道交通工程安全施工及揚塵汙染防治督導檢查
    2020年11月13日下午,市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處會同市市政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到軌道交通十一號線赤沙車輛段、軌道交通十二號線赤沙站和大學城南站開展安全施工及揚塵汙染防治檢查工作,重點檢查項目現場安全管理、工地施工圍蔽、圍蔽公益廣告、工地路面硬化、非作業面裸土、砂土覆蓋、施工作業灑水、餘泥運輸車輛「一不準進,三不準出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  2.省級有關單位名單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應急管理廳  加快推進浙江省長江經濟帶  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
  • ——「十三五」時期我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我省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已完成45個地級和111個縣級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18條黑臭水體中17條完成整治並通過國家驗收,142個國家重點鎮中112個具備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滲改造率為98.5%,碼頭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完成率達75%以上。
  • 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科技大會暨技術裝備博覽會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請親啟 致各位: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 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和技術裝備博覽會在...
    11月18-20日,以「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VOCs汙染防治——精準、科學、依法治汙」為主題的2020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科技大會和技術裝備博覽會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新疆艾比湖生態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央廣網博樂1月7日消息(記者張雷 博州臺記者劉傳祺 王景濤 黃根喜)根據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新疆艾比湖提出的整改意見,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開始對艾比湖生態環境進行整治,目前取得了顯著成效。  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查,艾比湖滷蟲捕撈區立即進行整治,短期內就取得明顯成效,現在艾比湖滷蟲捕撈區的民房建築全部消失,恢復一片寧靜的湖岸。  博州水利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周輝忠介紹:「艾比湖水滷蟲的捕撈,對艾比湖整個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 首都機場集團加快綠色步伐 打贏藍天保衛戰
    場內燃油車尾氣達標成效顯著。充電樁建設、APU替代設施建設和使用成效明顯。各成員機場完成了充電樁布局規劃,積極開展電力評估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員機場APU替代設施配備率、籤約率和使用率均得到明顯提升,京津冀三地四家機場,南昌機場等實現近機位APU替代設施配備率100%,集團旗下幹線機場完成與全部航空公司籤訂APU替代設施使用協議,地面電源平均使用率已接近100%。
  • 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這表明,我國在實施生態治理過程中,特別是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從動態來看,全國生態治理水平穩步提高,居民生活和汙染處理增幅最大。全國生態治理總指數從2010年的0.64上升到2017年的0.69,上升了0.05。在各個分維度中,居民生活和汙染處理指數上升的幅度最大,分別從2010年的0.45和0.75上升到2017年的0.57和0.83。
  • 細微著手 成效顯著
    四、強化措施,效果顯著  1.認真貫徹執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採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措施,切實降低能源消耗。如:在各樓層安裝電錶19塊對用電進行分別計量,將所有辦公區水、電、暖、天然氣等用能與其他非機關辦公用能進行分項分表計量,有效減少、制止了能源浪費;在基建施工方面按照建築施工節能規範要求,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將建築節能落實到每一個建築工程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