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莞市在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與此同時,也面臨因城市建設與產業升級所帶來的新的生態環境問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在李捍東研究員的帶領下,積極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負責人李捍東研究員,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該團隊主要從事研發新型微生物複合材料,取自自然界的微生物安全又環保,將微生物吸附在吸附劑上製成微生物複合材料,可以結合二者優勢,構成一種高效、快速、能連續處理的廢水處理系統,還可將吸附劑回收,從而有效地減少二次汙染。這種工藝流程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節能環保、易於分離回收所富集的重金屬等優點。
從去年9月開始,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聯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數位專家,到東莞常平、清溪等多個鎮街實地考察調研近60天後,根據東莞市產業結構特點和重點汙染源分布情況,為東莞市後續的水環境治理和管理工作提出了11項建議:
一、黑臭水體治理與穩定保障方案;
二、東莞市基於水質的排汙許可管理方案;
三、東莞市水環境保護治理十四五規劃;
四、東莞市基於水環境保護管理與智慧決策平臺;
五、東莞市農業和農村汙染治理方案研究;
六、東莞市水汙染治理績效評估;
七、東莞市水環境保護生態補償機制研究;
八、東莞市水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機制研究;
九、排汙口調查與整治方案;
十、跨界斷面考核機制方案;
十一、感潮河流入海河口區低溶解氧成因研究。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在2020年1月14日收到建議後,採納了「東莞市基於水環境保護管理與智慧決策平臺」的建議,運用智能化手段護航一河清水。
今年5月前,海南泰達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海南省東方市大田鎮提供汙水處理服務時遇到棘手問題,「氨氮」指標降低到一定數值後,處於瓶頸狀態,長時間不能下降。該公司輾轉尋求解決方案,聯繫到實驗室創新樣板工廠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向其尋求技術支持。經雙方深入交流,切實了解前期汙水處理方案,李捍東研究員「對症下藥」,提出科學的技術指導。
據了解,該項目每天需處理200噸的城鎮生活汙水,治汙工藝流程設置為:生活汙水經過格柵池、厭氧池、微曝氣池、垂直流人工溼地,最後達標排放。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為該公司提供了上百公斤的菌劑,用於整個生化階段。該公司投入菌劑後,每日監測相關指標呈良好的下降趨勢,一段時間後,水質穩定達標,氨氮達到國標(GB-3838-2002)二類水標準;總氮、總磷、COD達到國標(GB-3838-2002)四類水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五類水標準)。目前該項目已順利驗收。
緊接著,深圳市永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也遇到類似難題,該公司在惠州市水口鎮的項目是為一線路板工業園區處理排放的工業汙水,園區電鍍廠排放各種電鍍及清洗鍍件的廢液電解槽液中重金屬嚴重超標,該公司在處理汙水發現氨氮指標難以降至標準值以下,百思不得其解,四處找尋良方,後經介紹與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成功連線,雙方討論癥結後,團隊為其量身定製汙水處理方案。
據介紹,該項目日處理500噸帶有臭味的工業汙水,汙水經過初沉池、pH返調池、一級厭氧池、一級好氧池、二級厭氧池、二級好氧池、二沉池後,需達標排放才視為合格。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為其提供一定數量的高效複合菌種,主要投加到一級厭氧池和好氧池中,並結合每日科學化、常態化監管監測,及時調整加入的菌種數量及池子以便達到更好的汙水處理效果。目前已完成現場調試,進展良好。
目前,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已成立產業化公司,接下來,將加快產業化建設步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為青山綠水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