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微生物環境技術實驗室落戶東營

2020-12-0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1月14日訊(記者 李娜娜)近日,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東營勝利油田森諾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聯合成立了微生物環境技術實驗室。

東營市科技局副局長於冰參加了此次活動。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是我國生態環境科學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重要創新基地,是支撐國家生態安全、環境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科學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生態環境綜合性研究機構。此次與東營市共建微生物環境技術實驗室,將重點放在油泥處理及資源化、生活汙水處理、油田用柴油車NOx減排及油田廢水處理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未來,研究成果將優先在東營市進行轉化。

相關焦點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志雲、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亞立、區長郭子平、副區長朱恩平、美國卡裡生態系統研究所教授Steward Pickett等出席籤約儀式。
  •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石家莊環保技術研究院揭牌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段麗茜)近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石家莊環保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入駐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標誌著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的合作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該研究院將依託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人才技術優勢,在大氣、水、固體廢棄物、土壤修復等領域開展研究,在生態環境疑難問題解決、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升級改造和抵抗風險能力等方面,為園區、石家莊市、河北省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 孟州市政府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約
    原標題:孟州市政府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約   孟州市政府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日前舉行改廁效果監測及綜合評價技術服務籤約暨啟動儀式。
  • 生態中心微生物群落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千龍網北京9月30日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消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環境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鄧曄研究組,在微生物群落的穩定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為微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關係的理解提供了新見解,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Molecular Ecology上。
  •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與島津「水質嗅味物質分析資料庫」正式...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8月3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生態環境中心)與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島津」)合作交流暨水質嗅味物質分析資料庫合作籤約儀式在生態環境中心成功舉辦。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7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中哈雙方在農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農業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中科院院士鄧子新受聘甘肅省重點實驗室 助推微生物科技研究
    周劍平(左三)、李紅玉(左一)受聘擔任甘肅省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神秘的微生物摸不到,看不到,卻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前沿生物科角逐的新天地。草原上、養殖場的牛糞,羊糞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惡臭難聞,汙染環境。
  • 濟南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框架合作協議
    10月29日下午,《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框架合作協議》在北京籤署。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中國職工之家會見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歐陽志雲一行,並見證協議籤署。
  • 中科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6月3日,中國科學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組織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所長安立佳、副所長周光遠、王佛松院士等相關人員接待了評估專家組。專家組認真聽取了實驗室主任王獻紅關於實驗室五年來的工作報告;先後聽取了秦玉升、陳學思、董麗松、張所波和王丕新等科研人員所作的5個代表性成果報告。
  •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草原上的「環保勒勒車」——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鄂爾多斯固廢所堅持垃圾資源化利用紀實□ 閆錫坤 本報記者 李 豔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沙圪堵鎮的村莊裡,經常可以看到一輛彩色車身的廂式貨車,車廂上面寫著
  • 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遙感應用基地落戶重慶江津
    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籤訂儀式(央廣網發 通訊員黃柏添 攝)央廣網重慶5月22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黃柏添)5月21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在北京籤訂《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合作協議》,同時致力於幫助江津完善「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遙感應用基地也正式在江津區啟動建設
  • 互惠互利 合作共贏 義烏市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
    2019-03-30 08:13 | 義烏商報資料圖為進一步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義烏生態文明建設,昨日(3月29日),義烏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義烏長三角中心共建協議
  •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四大實驗室落戶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2019-11-13 21:58:06 先進院供圖   中新網深圳11月13日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成像工程實驗室、廣東省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四大實驗室,落戶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  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合成所」)去籌儀式
  • 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共建...
    近日,在科技興蒙合作推進會上,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就聯合共建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技術研發基地籤署了合作協議。依據協議,三方將建設自治區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研發基地,進行生物有機肥生產、短鏈脂肪酸製取、氫烷回收和氫烷高值化利用(如生物塑料PHB等)等技術攻關和轉化,共建技術創新中心,為我區生物質的高效處理與資源化和環境工程、生物技術、生態學、資源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人才培養提供平臺。此次合作協議的籤署,是三家合作單位長期圍繞廢棄生物質的生物轉化和資源化技術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的結果。
  • 微生物複合材料放大招,科技助力生態環境治理
    近年來,東莞市在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與此同時,也面臨因城市建設與產業升級所帶來的新的生態環境問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在李捍東研究員的帶領下,積極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負責人李捍東研究員,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微生物複合材料放大招,科技助力生態環境治理
    近年來,東莞市在城市水生態環境治理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與此同時,也面臨因城市建設與產業升級所帶來的新的生態環境問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在李捍東研究員的帶領下,積極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 中國科學院北京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生(含直博生)招生簡章   一、申請條件  1.須獲得母校推免生資格並在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中獲得備案。
  •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籌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為全面提升生物監測能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於2019年依託新大樓在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率先開展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籌建工作。目前實驗室監測技術人員包括2名博士、2名碩士,計劃在水生生物物種鑑定、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生物量估測等方向開展工作。
  • 生物晶片在環境微生物研究中的應用
    三 生物晶片在環境微生物研究中的應用(1)基因表達分析基因表達分析可以用於了解微生物在生態環境中的功能活動,mRNA 是轉錄基因表達的中間產物,基因晶片可以通過對mRNA 的檢測來分析基因的表達情況。研究者用基因晶片對枯草芽孢桿菌的孢子形成、生物合成和厭氧生長進行了基因表達分析,這些研究說明了晶片技術可以為研究微生物對生態環境和其他生物的反應提供獨特的方法和信息。
  •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落戶南沙
    廣東深藍產業創新中心計劃於2020年建成  昨日上午,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主體園區暨廣東深藍產業創新中心開工儀式在廣州南沙區科技資訊園舉行。  據悉,南海海洋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有著52年研究南海的悠久歷史,擁有大批高層次、高素質的專家,在海洋科學技術發展和宏觀決策服務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