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海麟:深挖微生物「黑科技」

2020-08-29 視點視角

眾所周知,青黴素的發現延長了人類壽命。挖掘、利用好一種微生物,帶來的福祉可不僅如此。

所謂微生物組,是指一個特定環境或者生態體系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遺傳信息的總和。近年來,科學家們越來越認識到微生物組研究的重要性,認為其孕育著解決人類面臨的包括健康下降、環境惡化等問題的關鍵技術和方案。

「微生物組在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中的作用超乎想像,它不僅將幫助人類克服當今面臨的生存挑戰,還能提供未來的生存之道。」廣西貴港東方傳奇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樊海麟說,人類認識的微生物還不足1%,微生物群體及其功能的形成過程和機制,以及驅動微生物群演化的動力等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個「黑箱」。

2019年創業中國人物、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廣西十大優秀企業家、公司創始人樊海麟歷經二十四年的科研,創立了「微生物樊氏法」,此方法論已經列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編寫的《2016年度重點推薦技術》白皮書,「微生物樊氏法」主要在微生物土壤環境治理、微生物水環境治理、微生物有機肥、微生物有機飼料、微生物糧食果蔬深加工、微生物製藥、微生物醫療、微生物與智能化發展,微生物生態安全、生命科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指導性方法論,目前已獲得或受理髮明或實用新型專利八十五件,預計今年下達專利證書與受理專利近五百件。由樊海麟一手創辦的東方傳奇是一家以「微生物樊氏法」為科技基礎,集微生物科學研究,微生物科技成果應用、轉讓與孵化為一體的微生物科技公司。

正是由於微生物組在推動科學和技術進步中的潛在價值和重要意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歐盟先後啟動各類微生物組計劃或項目,聚焦微生物組研究。

2007年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宣布投入1.15億美元啟動「人類微生物組計劃」,以解析微生物菌群結構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2016年,美國啟動國家微生物組計劃,意在開發微生物的潛在應用。

歐盟在微生物組方面的前瞻布局也不甘人後,2008年,斥資2120萬歐元啟動人類元基因組計劃;2016年,「腸道微生物組學聯合行動計劃」出爐。

「中國在微生物組領域的研究並不晚,2007—2014年間,973和863計劃約投入7000多萬元,分別攻關腸道微生態的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在樊海麟看來,我國在微生物組研究主要聚焦人體,當前必須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中國在微生物資源、生態環境多樣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藥醫療健康等方面,具有優勢和特色,但沒有統籌布局研究計劃和項目,要從國家層面強化微生物在解決人類健康、環境保護、能源等重大問題方面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7月,50多位院士專家支持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倡議,向國家建議儘快啟動中國微生物組計劃,並得到積極回應。

而在香山科學會議第582次學術討論會上,與會專家達成共識,認為「是時候啟動中國自己的微生物組計劃」,以使我國在這一戰略必爭領域佔據有利態勢。

「缺乏總體系統設計,這是我國微生物組研究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樊海麟一席話道出核心。目前我國微生物組研究尚未實現對重大問題跨領域、跨部門的聯合作戰,在資源與數據方面沒有真正實現共享。同時,在研究方法和技術方面,學科交叉不夠,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欠缺,更缺乏相關人才。

樊海麟為此呼籲,應充分利用微生物之間互相協作的優勢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穩定的作用。「如今,無論是釀酒行業,還是作為新興產業的生物農藥和生物肥料行業,都在蓬勃發展。如果我們深入解剖土壤和農作物微生物組,就能有效促進傳統發酵行業和新興生物產業的健康發展,更能解決當今生態環境痛點、食品營養堵點以及人類健康難點。」

相關焦點

  • 樊氏微生物科技助推鄉村振興
    談及鄉村振興,廣西貴港東方傳奇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樊海麟提出了他的想法,「樊氏微生物科技可以在有害物質分解、農業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扶貧攻堅等方面起到重大帶動作用。」據了解,當下,化學農藥、化肥、農膜、除草劑「四害」橫行的勢頭雖有所減弱,但不少地方仍在泛濫,「四害」帶來的耕地質量下降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 深挖徹查,長效常治!蚌埠掃黑除惡這樣展開…
    >完善機制長效常治不留死角深挖徹查掃清一切黑惡勢力——我市慎終如始、持續加力,堅決打好打贏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攻堅戰決勝戰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掃黑除惡「第一槍」精神為引領,緊緊圍繞「深挖整治」「長效常治」目標任務,部署開展專案偵辦「百日攻堅」和「六清」行動,持續推進「10+N」重點行業整治,全力掃除一切黑惡勢力,堅決奪取專項鬥爭全面勝利。
  • 「黑科技」馬桶上線 如廁不用衝水
    近日,什邡市雙盛鎮湧麟村6組張世蓉家裡新添置「黑科技」衛浴用品——新型智能無水免衝生態馬桶研發智慧廁所的公司負責人左藝謀介紹,無水馬桶與傳統有水馬桶相比,採用了先進的源分離技術,如廁完畢後不用水衝,可直接對大小便從源頭實現糞便和尿液的分離,高效微生物處理技術將糞便和尿液經微生物處理後生產成固體有機肥和液體有機肥,用於農業生產。由於分離比較徹底,不會有臭味。
  • 微生物抗衰?看看都有哪些黑科技?
    2013年,谷歌成立一家叫做Calico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的探索方向就是癌症及衰老相關的研究;目前已經和製藥巨頭合作開展了20多個腫瘤和神經疾病有關的早期項目。美國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英科智能(Insilico Medicine)則將基因組學、大數據分析和深度學習相結合,做起了人工智慧+抗衰老的生意,與包括製藥、生物技術、皮膚護理等領域公司提供機器學習服務。
  • 微生物複合材料放大招,科技助力生態環境治理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在李捍東研究員的帶領下,積極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負責人李捍東研究員,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該團隊主要從事研發新型微生物複合材料,取自自然界的微生物安全又環保,將微生物吸附在吸附劑上製成微生物複合材料,可以結合二者優勢,構成一種高效、快速、能連續處理的廢水處理系統,還可將吸附劑回收,從而有效地減少二次汙染。這種工藝流程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節能環保、易於分離回收所富集的重金屬等優點。
  • 微生物複合材料放大招,科技助力生態環境治理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在李捍東研究員的帶領下,積極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微生物複合材料團隊負責人李捍東研究員,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該團隊主要從事研發新型微生物複合材料,取自自然界的微生物安全又環保,將微生物吸附在吸附劑上製成微生物複合材料,可以結合二者優勢,構成一種高效、快速、能連續處理的廢水處理系統,還可將吸附劑回收,從而有效地減少二次汙染。這種工藝流程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節能環保、易於分離回收所富集的重金屬等優點。
  • 廣州風水塘黑臭嚴重 微生物治理效果明顯
    黑臭風水塘 微生物來治  廣州幾乎每個城中村都少不了風水塘,但水質狀況堪憂也是常態。近來,天河區前進街宦溪社區的風水塘就因為黑臭被周邊居民投訴,不過記者昨日來到這個社區祠堂前的風水塘看到,水質已經大有改善。
  • 省科學院微生物所發現黑臭水體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轉化...
    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玫英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在水體沉積物中頻繁檢出,給水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微生物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通常以微生物組的形式共同驅動多環芳烴等難降解有毒汙染物的脫毒轉化,在汙染沉積物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
  • 歪果仁黑科技-Foldscope卡片顯微鏡
    最近打開Kickstarter刷腦洞發現一項歪果仁黑科技簡直實現了無數人青少年時期
  • 【新聞追蹤】深挖細查,依法嚴懲不法分子!為所有在...
    【新聞追蹤】深挖細查,依法嚴懲不法分子!為所有在...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新聞追蹤】深挖細查
  • 李瓊芳——西南科技大學——1.微生物生態學2.微生物分子生物學3...
    姓名: 李瓊芳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73-04 所在院校: 西南科技大學
  • 維持肌膚健康年輕態,Deep FX微肌源護膚黑科技
    導致屏障受損的重要因素——微生態失衡正常的部分微生物能為我們提供一些肌體本身不存在的功能,比如抵抗病原體入侵等作用。因此,覆蓋著微生物菌群的皮脂膜是人體皮膚第一道屏障。黑科技一:益生素ECOSKIN(乳酸桿菌+α-葡聚糖寡糖)Deep FX微肌源含有皮膚益生素ECOSKIN(指成分表中的乳酸桿菌和α-葡聚糖寡糖)
  • 科學家:地下3米以上或有微生物
    可惜的是,2008年鳳凰號的鏟子沒有那麼長,只能刮取表層巖土樣本,無法深挖。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411期7月30日,美國宇航局毅力號火星車升空進入奔向火星的軌道,再次開啟尋找火星生命的序幕。目前美國宇航局在火星上只有一輛好奇號火星車正在服役,毅力號的到來加入了尋找火星生命的隊伍。
  • 基因測序「黑科技」:給生命來個完整的「數位化解讀」
    基因測序「黑科技」:給生命來個完整的「數位化解讀」 原標題:   「測序技術抓住了生命科學技術的龍頭,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下降到1000美元甚至更低,使得每個人都可能為自己進行基因組測序
  • 銀膜護膚黑科技 CASATO微電彈力纖維魔罩技術發布會圓滿成功!
    近日,CASATO微電彈力纖維魔罩技術發布會於廣州如期舉行,CASATO卡莎度品牌創始人,CASATO亞太區獨家銷售高層代表、首席產品技術研發官、以及知名媒體人等嘉賓,攜手美拍、抖音、小紅書、快手等等多家戰略媒體代表,在代表著高科技、新技術的現場氣氛之下,開啟了全新的新膜法——銀膜護膚黑科技時代。
  • 科技研學開發要點、啟示;案例解讀: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
    在介紹營地研學、紅色研學、農旅研學、工業研學四大研學產業模式的前提下,科技研學在當下新科技的帶領下成為第五大類研學旅遊開發模式。本期文章,我們將著重介紹科技研學的特點及開發模式,並以阿姆斯特丹微生物博物館為例,著重探討科技研學的開發經驗。在科技+旅遊融合之際,對國內科技研學旅遊發展提供借鑑意義。從《星際穿越》到《火星救援》,無數歐美科幻大片圓了人類的宇宙夢。
  • 四本黑科技小說,黑科技果然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嘻嘻嘻
    四本黑科技小說,黑科技果然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嘻嘻嘻1,學霸的黑科技時代。作者「咬文嚼紙」。簡介:高三弱雞男蕭銘,在一次熬夜看小說猝死後經歷了高等智慧星球潘沙星科技戰士的全部人生。 死而復生的蕭銘發現理科課程變得簡單起來,此外他還擁有了潘沙星的科技系統。 在高考的關口,他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
  • 中科院院士鄧子新受聘甘肅省重點實驗室 助推微生物科技研究
    會上,甘肅省科技廳副廳長傅小鋒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微生物學家鄧子新頒發聘書,聘請鄧子新院士為甘肅省微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這標誌著甘肅引智院士團隊,加快微生物科技研發,服務地方經濟邁出新步伐。
  • 深埋海底1億年微生物復甦,「地球主人」微生物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
    交匯點訊 近日,由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復活了存在於地表下18000英尺(約5.5千米)、來自1億年前的微生物。要知道,這些微生物早在恐龍滅絕之前就已經處於休眠狀態。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就微生物圈來說,這些甦醒的微生物實在屬於「年輕後輩」,比他們年長的「億歲老人」大有人在。那麼,微生物的前世今生有著怎樣的故事?
  • 半導體概念深度解析,如何深挖其中的投資機會?
    近期盤面上蹺蹺板效應比較顯著,但是科技股還是整體比較強勢,這是因為科技股大多跟未來時期的產業方向密切相關。尤其是科技板塊裡面的半導體,半導體的機會值得被深挖。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半導體板塊!◆如何通俗地理解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