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芳——西南科技大學——1.微生物生態學2.微生物分子生物學3...

2021-01-11 生物谷

導師姓名:李瓊芳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姓名: 李瓊芳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73-04 所在院校: 西南科技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副教授       招生專業: 微生物學 研究領域: 1.微生物生態學2.微生物分子生物學3.應用微生物學

聯繫方式

E-Mail: 442839021@qq.com       電話:       郵編: 地址:

個人簡介

女,博士,副教授,1996年畢業於西華師範大學生物系,1999於四川農業大學獲土壤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與土壤微生物學。2010年獲四川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現主要從事微生物生態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

獲得獎項

2009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2010年獲四川農業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稱號。先後3次獲學校「優秀教學質量獎」;2011獲學校「優秀導師稱號」。

著作及論文

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9篇。SCI一篇(影響因子3.598),並被收錄入Wiley-Blackwell出版的《Handbook of Molecular Microbial Ecology》。

(1) Qiongfang Li, Xiaoping Zhang, Ling Zou, Qiang Chen, David P. Fewer & Kristina Lindstrom.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and recombination shapemesorhizobial populationsinthegene centerof the host plants Astragalus luteolus and Astragalus ernestii in Sichuan, China.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2009(70): 227-235.

(2)Qiongfang Li,Faqin Dong,qunwei Dai,Tingting Huo,Dejun An,Shu Tang. The Microbial Factor of Travertine Deposition between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YNP), USA and Huanglong Scenic, Sichuan.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CEEP 2012),EI/ISTP.

(3) Qiongfang Li ,Mingxue Liu, Qiyan Li, Screening of Cellulose decomposing Microorganisms and Investigation the Conditions on Cellulase Production. (2100,IEEE). EI/ISTP

(4) 李瓊芳,劉明學,董發勤.礦物微塵對人體腸道大腸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的體外作用研究.安全與環境學報.2007(7-4):12-16

(5) 李瓊芳,劉明學,董發勤,礦物微塵對大腸桿菌蛋白質合成及酶活性影響,環境科學與技術.2007(30-3): 4-7

(6) 李瓊芳, 何鑫.不同連作年限麥東根際微生物區系動態研究.土壤通報.2006(37-3):563-565

(7) 李瓊芳,張小平,陳強,四川花生根瘤菌的遺傳多樣性,西南農業學報.1999(12):34-38

承擔項目

1.川麥冬規範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主持,四川省科技廳支撐計劃,No.2010FZ0050)

2.黃龍風景區(中)與黃石公園(美)鈣華的微生物沉積作用比較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1040004),主研

3.填埋極低放廢物中核素的微生物固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11075134,)。

4.外源微生物與鎘在花生根際微域的相互作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學博士基金)

相關焦點

  • ...大學——環境微生物學與環境微生物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研究領域: 環境微生物學與環境微生物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 分子生物學在食品微生物檢測
    食品微生物檢測是應用分子生物學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方式,為保證食品安全檢疫工作的便捷性和準確性提供重要保證。 1 分子生物學及其應用價值   分子生物學是基於分子性質、分子觀測等技術方式來研究各種生命現象的基礎學生,對不同細胞成分物理以及化學性質都會存在差異,進而引發不同的生命現象。
  • 基於微生物種群生物學定義的反向生態學方法
    基於微生物種群生物學定義的反向生態學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5:04:49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rtin F.
  • 何冰芳——南京工業大學——應用微生物/分子生物學/酶工程
    姓名: 何冰芳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1962-11 所在院校: 南京工業大學
  • 趙吉——內蒙古大學——環境微生物學、土壤生態學、環境地球化學
    2002年主持完成的「草原生態系統及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獲內蒙古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 著作及論文   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內舉辦的學術會議。
  • 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新技術問世
    日前,中國地質科學院水環所經過積極探索,反覆試驗,建立了適合土樣和地下水樣的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高新技術。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通過對不同樣品微生物DNA的提取,將提取的DNA進行擴增並 識別,來確定樣品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和種屬,具有先進性和準確性,免去了煩瑣、需時長的培養過程,可檢出傳統方法不可培養的微生物,並能原位反映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真實情況。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建立,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採用的傳統微生物培養技術方法。
  • 微生物方向,考研可以選擇哪些專業和學校_寧波點對點考研
    是一門在細胞、分子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基本規律,並將其應用於工業發酵、醫藥衛生、生物工程和環境保護等實踐領域的科學。那麼「微生物」考研可以選擇哪些專業和學校,點對點利用大數據和高質量就業私人定製系統給大家做個分析。
  • 分子生物學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精)
    21 世紀是以分子生物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的時代,近年來,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尤其是生物化學、免疫學、生物儀器及計算機理論與技術的進步,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遺傳學、法醫學、生物學等各個領域廣泛應用, 新的診斷技術和方法不斷湧現並被廣泛應用於微生物檢測,為傳染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基因的多樣性、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
  • 西南農業大學200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
    微生物學專業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周德慶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04 細胞生物學專業  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鄭國昌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05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  生物化學《基礎生物化學》吳顯榮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生物化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同編   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閻隆飛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土壤微生物群組
    我國科技主管部門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土壤微生物相關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1 年啟動了相關重大項目,針對稻田土壤關鍵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環境功能,開展了土壤微生物生態學機理研究。2014 年科技部啟動了「973」基礎性研究項目「作物高產高效的土壤微生物區系特徵及其調控」。同年,中科院啟動了「土壤-微生物系統功能及其調控」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開展土壤微生物組研究。
  • SEL專題徵稿:「土壤微生物生態學」(Soil Microbial Ecology)|資訊
    導  讀土壤是有生命的,土壤微生物對土壤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源:土壤生態學快報SEL公號(2020年4月3日)「土壤微生物生態學」(Soil Microbial Ecology)專題徵稿徵稿要求土壤是有生命的,土壤微生物對土壤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哈爾濱工業大學——厭氧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生物脫硫新...
    姓名: 王愛傑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 生物科學類專業:「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
    (偏理論,適合深造)主幹課程: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偏應用,適合就業,也可以往工科生物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方向深造)主幹課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動物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育種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遊技術、發酵工程設備、酶工程等。
  •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研究進展
    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微生物生態學研究中的應用,近年來發現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同樣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顛覆了人們傳統上對於微生物全球性隨機分布的認識。這些研究證明了微生物的分布在空間上是非隨機的,卻仍沒有回答微生物的這種非隨機分布是如何產生和維持的,即哪些因子驅動了微生物多樣性的空間分布特徵。
  • GEB 丨 微生物宏觀生態學-探究微生物地理模式的機制
    4、微生物宏觀生態學生物的豐度與個體大小呈負相關。微生物細胞亞毫米的大小是土壤細菌和原生生物普遍分布的關鍵原因。其主要優勢是易於被動傳播、高定殖率、繁殖體資源消耗低、對環境條件的快速反應。因此,與較大的微生物相比,較小的微生物有更高的繁殖率,及更高的豐度和傳播率。
  • 微生物與細胞資源的保存與發掘利用
    2 .資源收集保藏中國科學院生物遺傳資源庫工作委員會的 12 個資源庫以其保藏生物資源類型的多樣性、技術水平的先進性代表了我國生物資源設施保藏的水平,為中國科學院的生物學研究,以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環境治理、重大疫病防控、生物能源開發、農作物育種和生物資源發掘利用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以其基礎性、權威性和前瞻性區別於產業部門和大學所屬的資源庫
  • 劉光興——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浮遊動物生物學和生態學、生物...
    2003 ~ 至今:副處長,中國海洋大學科學技術處。  1996.2 ~ 1996.4:訪問學者,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 (Plymouth Marine Laboratory)。  1998.7 ~ 1999.7:訪問學者,美國康州大學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
  • 2014年考研專業解析:微生物考研及就業
    答:   病原微生物學專業的碩士,有如下發展前景:   1.就業:科研單位、醫院中心實驗室、大學教研室、CDC、微生物檢驗執法部門、微生物發酵工廠、甚至食品廠、各大分子生物學公司、診斷試劑公司等。我在網絡購買試劑的時候,經常看見公司招聘專業人員解決他們的診斷試劑的克隆表達題目,國內的大的診斷試劑公司、生物公司非常多。
  • 戴磊跨界破解生物學難題,人體微生物群落研究或迎來突破
    他在本科階段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之後到麻省理工學院讀博,期間,更靈活的思維模式,開闊的眼界,讓他決定在物理和生物交叉領域進行一些嘗試。回國後,他加入中科院,全心參與到合成微生物組學的研究中。此後,戈爾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生物物理學,並以博士後的身份再次回到 MIT,開始他位於物理學 - 生態學邊界上的研究。
  • 合成生物學初創再吸金,1億美金創造新型微生物
    通過藉助機器人設備,將工程原理與生物學結合,Ginkgo Bioworks建立了一個能夠創造新奇微生物的工廠,這些微生物還從沒有在這個星球上出現過。他們所喝的轉基因啤酒就是一個合成生物學潛在應用的很好例子。科學家現在可以合成DNA片段,並將它們導入微生物,使它們具有新奇的能力。例如,這些轉基因啤酒的啤酒酵母具有來自橙樹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