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內蒙古大學——環境微生物學、土壤生態學、環境地球化學

2020-11-24 生物谷

導師姓名:趙吉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 姓名: 趙吉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2-01
  • 所在院校: 內蒙古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環境科學
  • 研究領域: 環境微生物學、土壤生態學、環境地球化學
  • 聯繫方式

  • E-Mail:       電話:       郵編: 0
  • 地址:
  • 個人簡介

      趙吉,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1984年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生物學系植物學專業,同年留校任教。1997年獲微生物學專業碩士學位,2003-2004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應用化學與微生物學系從事研究工作,2005年在生態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8年晉升副教授,2006年晉升教授。現任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本科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環境微生物學研究室負責人,研究方向為環境微生物學和土壤生態學。

    獲得獎項

      1998年獲第二屆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2002年主持完成的「草原生態系統及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獲內蒙古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

    著作及論文

      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內舉辦的學術會議。在《生態學報》、《生態學雜誌》、《農業環境科學學報》、《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
      近期發表的論文(第一作者):
      1) 草原蒙古口蘑蘑菇圈的特殊生態現象觀察。中國食用菌,2002
      2) 皇甫川地區枯枝落葉分解及其對土壤生物環境的影響。農業環境保護,2002
      3) 草原蘑菇圈的土壤-植物系統研究。生態學雜誌,2003
      4) 呼和浩特市大氣微生物數量的時空分布。微生物生態學研究進展-第五屆微生物生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5) 內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周轉與流通量的初步研究。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6) 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活垃圾組分及特性分析。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7) 土壤健康的生物學監測與評價。土壤(Soils),2006
      8) Minna M. Jussila, Ji Zhao, Leena Suominen, Kristina Lindstrom. TOL plasmid transfer during bacterial conjugation in vitro and rhizoremediation of oil compounds in viv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6

    承擔項目

      近年來的研究內容涉及:草原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亞系統、土壤健康的生物學監測與評價、珍稀食用菌蒙古口蘑及其蘑菇圈生態、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汙染環境微生物修復以及降解性功能基因的分子標記技術等。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草原蘑菇圈的土壤與植物的比較研究」(30060004)(1996-1998),「草原珍稀食用菌蒙古口蘑子實體發生機理的探索」(39560003)(2001-2003);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項,中科院開放研究站資助課題2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2項和面上項目2項,目前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典型草原土壤生物學質量的監測與評價研究」(200508010604)(2005-2007),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生命科學理論與實踐教學新體系建設」(NGZHG06013)(2006-2007)等研究課題。

    相關焦點

    • ...大學——環境微生物學與環境微生物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研究領域: 環境微生物學與環境微生物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 鹹海岸上土壤微生物與植物內生菌對土壤地球化學響應差異及原因
      研究湖域退縮與湖水鹹化對鹹海湖岸生態組演化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有助於解釋湖岸生態組與環境條件間的相互作用。伴隨鹹海湖面退縮,乾涸的湖床出露地表,被逐漸風化為土壤,形成廣泛的現代環境參數梯度(如鹽度),鹹海是研究湖岸生態組響應湖域退縮的理想場所。
    • 《土壤生態學快報》(SEL)新刊揚帆,砥礪前行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和現代分析測試技術的廣泛引入,生態學研究逐漸走向地下。土壤生態學已成為各學科交叉融合的場所,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2019年,Soil Ecology Letters(SEL)(《土壤生態學快報》)正式創刊,契合了時代的需求。 SEL定位為土壤生態學領域高水平的全英文學術期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與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共同主辦,Springer Nature海外發行。
    • SEL專題徵稿:「土壤微生物生態學」(Soil Microbial Ecology)|資訊
      來源:土壤生態學快報SEL公號(2020年4月3日)「土壤微生物生態學」(Soil Microbial Ecology)專題徵稿徵稿要求土壤是有生命的,土壤微生物對土壤生命活動的維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內蒙古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基本完成
      近日,內蒙古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自治區級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由自治區農牧廳、生態環境廳分別上報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標誌著我區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基本完成,為我區後續耕地土壤分類管理與風險管控奠定了科學基礎,為農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生態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專業簡析
      學院的主要科研方向有:①海洋生物遺傳育種;②海洋生態學;③發育與進化;④海洋微生物學;⑤生物化學與生物材料;⑥細胞生物學。十五"211"工程又重點建設了遺傳學與種質工程、生化與分子生物學、海洋生態學、微生物與病害4個高水平研究平臺,科學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本專業類涵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三個本科專業。
    • 科學家發現藍藻代謝與環境適應的新途徑
      該研究利用動態代謝流量組與代謝組分析技術發現了一條新的代謝途徑,並且揭示了該途徑為藍藻適應環境所必需及其重要的進化及生態學意義。  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適應外界營養環境變化的代謝系統及調控機制。例如,陸生動物進化出著名的鳥氨酸-尿素循環,用於處理食物中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大量氨,而細菌和植物缺乏這一代謝途徑。
    • 內蒙古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內蒙古農業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
      內蒙古農業大學2016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參考書目 (2008版) 張雷聲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版) 高 放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版) 李秀林 705 普通物理學
    •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相關學科為景觀生態學提供的基礎理論,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7項。   1.生態進化與生態演替理論  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主要強調生物進化;海克爾提出生態學概念,強調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開始有了生物與環境協調進化的思想萌芽。應該說,真正的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思想屬於克裡門茨。
    • 李瓊芳——西南科技大學——1.微生物生態學2.微生物分子生物學3...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副教授       招生專業: 微生物學 研究領域: 1.微生物生態學2.微生物分子生物學3.應用微生物學
    • 2020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碳循環與有機地球化學研究組招聘1人公告
      2020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碳循環與有機地球化學研究組招聘1人公告 2020-06-22 14:50:40|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被與環境變化重點實驗室碳循環與有機地球化學研究組主要從事分子地球化學方法的開發與土壤有機質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
    • 2011環境微生物學考研試題及答案(二)
      (a)兩者皆為含氮鹼基(b)兩者皆為嘧啶分子(c)兩者皆可在RNA中發現(d)兩者皆可在DNA中發現13.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環境之間的關係的是____。(a)微生物進化(b)微生物生理學(c)微生物生態學(d)微生物生物化學微生物學14.發生在土壤中的氨化過程的主要產物是____。
    • 國際環境和健康微生物學會議舉辦
      本次會議主題是「微生物前沿基礎與技術創新,應對全球環境與健康領域的挑戰」。會議由海外華人微生物學會、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資源前期開發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大會主席由微生物所研究員劉雙江、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奚傳武擔任,組委會主席、學術委員會主席分別由微生物所研究員向華、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湯一葦擔任。
    •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資源環境工程系專業簡介
      主要課程: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基礎、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球化學、專門水文地質學、工程巖土學、巖土力學、工程地質學基礎、水文工程地質地球物理勘查、鑽探工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勘查等課程。
    • 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哈舉行
      中宏網8月28日訊  據新西部網消息,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主辦的第二十二次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於8月12日至15日在哈爾濱舉行。
    • 2018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招聘博士後和科研輔助人員10人公告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土壤汙染過程與修復原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是為應對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綠色農業等領域國家重大需求,依託浙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一級重點學科(2017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為A+),以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徐建明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由一批優秀學者組成的研究隊伍,致力於我國土壤汙染控制與修復領域的研究。
    • 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共建...
      近日,在科技興蒙合作推進會上,內蒙古大學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就聯合共建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技術研發基地籤署了合作協議。依據協議,三方將建設自治區生物質定向生物轉化與安全利用研發基地,進行生物有機肥生產、短鏈脂肪酸製取、氫烷回收和氫烷高值化利用(如生物塑料PHB等)等技術攻關和轉化,共建技術創新中心,為我區生物質的高效處理與資源化和環境工程、生物技術、生態學、資源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人才培養提供平臺。此次合作協議的籤署,是三家合作單位長期圍繞廢棄生物質的生物轉化和資源化技術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的結果。
    • 資源分享 | 土壤微生物研究必備:《Modern Soil Microbiology》,最新版(英文PDF)
      土壤微生物學是土壤科學的一個分支,涉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功能和活性。微生物是由單個細胞或細胞簇組成的微觀生物,在地球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能量流中起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學是跨學科的,與土壤生物化學和微生物生態學密切相關。近年來,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應用也不斷加深人們對土壤微生物學的理解,同時也拓展了土壤微生物研究內容(如土壤微生物抗性基因、土壤微生物組學等)。科學家在土壤微生物學研究方面使得人們可以很好地理解了有關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相互作用,生物化學,生存方式以及基因表達的相關規律,在全球氣候變化、植物病害防治及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研究也越來越多。
    • 2011環境微生物學考研試題及答案
      (a)兩者皆為含氮鹼基(b)兩者皆為嘧啶分子(c)兩者皆可在RNA中發現(d)兩者皆可在DNA中發現13.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環境之間的關係的是____。(a)微生物進化(b)微生物生理學(c)微生物生態學(d)微生物生物化學微生物學14.發生在土壤中的氨化過程的主要產物是____。
    • 專家觀點 陳玖斌:土壤環境重金屬汙染的同位素示蹤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陳玖斌博士/教授專家介紹:天津大學地層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科技部「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獲國際地球化學學會Kharaka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