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學院微生物所發現黑臭水體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轉化...

2020-12-03 身邊24小時

近日,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華南農業大學聯合培養的碩士研究生錢柚粉在國際著名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發表了題為「Synergistic interactions of Desulfovibrio and Petrimonas for sulfate-reduction coupl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degradation」的研究性論文。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許玫英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在水體沉積物中頻繁檢出,給水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微生物作為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分解者,通常以微生物組的形式共同驅動多環芳烴等難降解有毒汙染物的脫毒轉化,在汙染沉積物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由於水體沉積物中微生物的種類繁多,而且絕大部分尚未被認識,極大限制了多環芳烴汙染沉積物修復技術的建立和發展。亟需在創新功能微生物組研究方法手段的基礎上,揭示水體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轉化機理。

該研究通過結合梯度稀釋培養法、傳統的分離培養技術以及宏基因組這這下學分析等多種方法手段,深入解析了黑臭河流沉積物中硫酸鹽呼吸耦合多環芳烴降解的核心功能微生物組。研究發現,梯度稀釋培養法在顯著降低沉積物中微生物群落複雜同時,並未削弱菌群的多環芳烴降解功能。Desulfovibrio和Petrimonas是硫酸鹽呼吸耦合多環芳烴降解的核心功能微生物。這兩種微生物通過潛在的協同作用促進多環芳烴降解轉化。其中,Desulfovibrio主要負責通過羧化途徑將多環芳烴降解至六氫-2-萘甲醯,而Petrimonas則利用其相對完整的三羧酸循環途徑和磷酸戊糖途徑實現前者多環芳烴中間代謝產物的進一步降解轉化。這項研究不僅為黑臭河流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微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科學認知,還將為發展和優化多環芳烴汙染沉積物修復技術提供科學理論指導。

這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水圈微生物驅動地球元素循環的機制重點項目、廣東省重點研發專項、廣東省科學院建設國內一流研究機構行動專項資金項目等的資助。

原文連結 :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0.124385 或 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c6L~_6wyUKy7t

【來源:廣東省科學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多環芳烴生物降解及轉化途徑的研究進展!
    有研究也發現,δ-變形菌和厚壁菌屬在產甲烷條件下能降解萘、菲等低相對分子質量PAHs[31],同時假單胞菌屬和微桿菌屬在特定環境下能降解苯並[a]芘[32-33]。Zhang等[34]利用穩定同位素探針技術也發現,在產甲烷環境下降解蒽的主要菌種為Proteobacteria、Methylibium、Legionella及一種尚未識別的菌株Rhiszobiales。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界定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中對於城市黑臭水體給出了明確定義。一是明確範圍為城市建成區內的水體,也就是居民身邊的黑臭水體;二是從「黑」和「臭」兩個方面界定,即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和(或)散發令人不適氣味的水體,以百姓的感觀判斷為主要依據。    城市黑臭水體識別主要針對感官性指標,百姓不需要任何技術手段就能判斷。
  • 城市黑臭河道快速處理技術研究
    1.城市河道有機汙染的快速削減技術研究從物理、化學、生物法三個方面分析,物理法中可有效去除水體黑臭的方法分別有人工曝氣、底泥疏浚等;化學法強化混凝去除水中有機汙染物質;生物法包括微生物強化技術、生物膜法等。1.1 物理法物理法常用於早期治理,汙染源單一、水量多的河道,可在河道內原位處理。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而黑臭水體則是過量納汙導致水體生態失衡、缺氧環境下的生化結果,水體缺氧乃至厭氧條件下汙染物轉化並產生氨氮、硫化氫、揮發性有機酸等惡臭物質以及鐵、錳、硫化物等黑色物質。生活汙水是導致城市河道黑臭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汙染源。其他汙染源還有:生活垃圾、工業廢水、混排管網溢流汙水、汙水廠尾水、降雨和冰雪融水、畜禽養殖場糞便汙水、植物和藻類的腐敗物等。
  • 沉積物有機質的組成、結構對苯並(a)芘的化學降解研究獲進展
    苯並芘(Benzo[a]pyrene, BaP)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高分子量多環芳烴,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毒性,被美國環境保護局(USEPA)列為重點汙染物。由於自然或人為因素,BaP常常在土壤、沉積物和水體等自然介質中積累。前人的研究表明沉積物是環境中持水性有機汙染物(POPs)最重要的匯。
  • 微生物在富營養水體修復中 起到了多大作用?
    水體富營養的一項重要表徵是藻類大量繁殖。水體中藻類生長離不開碳、氮、磷3 種關鍵元素的存在,在受氮、磷元素影響的水體中,尤其是封閉水體,藻類會不斷繁殖,消耗水體中大量溶解氧(DO),而藻類的死亡和解體又會將從水體中所吸收的氮、磷元素釋放回水體,從而造成水體中藻類的惡性循環,並形成二次汙染。
  • 廣州風水塘黑臭嚴重 微生物治理效果明顯
    黑臭風水塘 微生物來治  廣州幾乎每個城中村都少不了風水塘,但水質狀況堪憂也是常態。近來,天河區前進街宦溪社區的風水塘就因為黑臭被周邊居民投訴,不過記者昨日來到這個社區祠堂前的風水塘看到,水質已經大有改善。
  • 鋁汙泥生物填料對黑臭水體的脫氮除磷效果研究
    關鍵詞:鋁汙泥;狐尾藻;脫氮;除磷;黑臭水體近年來,由於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汙水大量排入河道,河道水體黑臭現象日漸加重,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居民身體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淨化黑臭河道水體已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1,2,3]。
  •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前景
    1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修復原理微生物燃料電池(MFCs)是一項以電極表面的產電細菌為催化劑, 把儲存於化合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新型的修復技術則以新型納米材料和超富集植物、微生物修復為主。近年來, MFCs也逐漸從汙水、垃圾治理轉向汙染土壤和沉積物的治理。2.1 有機汙染土壤有機汙染土壤以石油烴、多環芳烴、苯酚、氮雜環化合物、農藥化肥中的菲和芘、二苯並噻吩等汙染為主。
  • Bpa-1017系列微生物淨水劑
    Bpa-1017系列微生物淨水劑是一系列無公害、無汙染、無激素的綠色環保微生物系列產品,該系列微生物產品採用的獨特配方中含有五大類微生物菌群,通過菌群間的相輔相成交互作用,不但可以強化天然水體自淨能力,而且通過定向培養的微生物可以分泌出抑制藻類大規模繁殖的抑制劑,對於富營養化水體的藻類繁殖有著很好的效果。
  • 有機汙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所以未來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研究優勢降解菌的降解能力及對汙染物的適應機理,通過宏基因測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構成以及群落功能和代謝通路,提高菌種對石油烴、多環芳烴和滷代烴的降解效率。為自然環境條件下複合有機汙染物的降解提供數據支持與理論依據。
  • 光和微生物聯合作用下淺水湖泊水體中植物殘體降解研究取得進展
    實際上,在天然水體中,強氧化性物質-活性氧物種(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水體的光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有機質的降解及轉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並不了解水生植物衰亡期ROS的產生過程,特別是缺少對光和微生物共存的條件下,產生的ROS對植物殘體分解及微生物的影響。
  • 黑臭水體主要有哪些 修復中用什麼方法好
    什麼是城市黑臭水體,哪些水體屬於城市黑臭水體,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概念。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城市黑臭水體是指城市建成區內,呈現令人不悅的顏色(黑色或泛黑色),和(或)散發出令人不適氣味(臭或惡臭)的水體的統稱。
  • 整治黑臭水體,通州用上高科技
    為保證黑臭水體長制久清,通州區水務局目前分別在潞城鎮南劉各莊村、賈后疃村選用了國際領先的「微納米」氣泡技術進行水質改善試驗,通過數據監測,成效顯著,解決了「清淤法」治標不治本的難題。該試驗已通過專家驗收,為今後通州區坑塘治理、小微水體治理提供了技術選擇和經驗數據。
  • 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可使用溶劑抽提、生物修復、光催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是一類微致癌汙染物,且由於其疏水的特性,阻斷土壤對水分的運輸及自身不能在環境中降解,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多環芳烴可對人體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使多環芳烴汙染土壤的修復日益受到關注。
  •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修復多環芳烴-重金屬複合汙染土壤的根際作用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PAHs)汙染土壤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生命和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通常,多環芳烴與重金屬可通過汙水灌溉、固體廢物處理、交通運輸以及工業活動等途徑進入到土壤中,通過積累而形成複合汙染。
  • 一體化:新型微生物能將石油降解為天然氣
    微小的生物粘附在油滴上並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作為一種生物,它們可能通過稱為烷烴歧化的過程從油中產生甲烷。以前,這只是從細菌和古細菌之間的共生關係中得知的。科學家們現在已經在世界範圍內的油藏中發現了這種叫做Methanoliparia的微生物細胞。
  • 黑臭水體是什麼?
    黑臭水體是什麼?       水體黑臭是一種生物化學現象,當水體遭受嚴重有機汙染時,有機物的好氧分解使水體中耗氧速率大於復氧速率,造成水體缺氧,致使有機物降解不完全、速度減緩,厭氧生物降解過程生成硫化氫、氨、硫醇等發臭物質,同時形成黑色物質,使水體發生黑臭。水體黑臭是嚴重的水汙染現象,使水體完全喪失使用功能,並影響景觀以及人類生活和健康。
  • 案例分享 | 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生物修復
    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汙染情況分析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形成主要原因為:汙染水體在局部地區出現河水中的溶解氧被藻類耗殆盡,水中的魚類缺氧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藻類伴生微囊藻,它產生的毒素不僅能殺死魚類,還能對人類誘發肝癌。這種毒素不易熱分解,危害極大。
  • 【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城市水體是指位於城市範圍內、與城市功能保持密切相關的水體,包括流經城市的河段、河流溝渠、湖泊和其他景觀水體,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水體黑臭問題主要由水體中藻類和細菌的新陳代謝以及人類向水體中過度排放汙染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