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汙泥生物填料對黑臭水體的脫氮除磷效果研究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現場小試模擬研究了鋁汙泥生物填料、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以及二者分別與狐尾藻組合在黑臭河道水體中的治理效果。結果表明:鋁汙泥生物填料能夠調節水體pH,狐尾藻可提高水體溶解氧(DO)濃度,營造有利於微生物生長的微環境;鋁汙泥生物填料出水水質優於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出水水質基本達到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標準;鋁汙泥-狐尾藻組合對水體汙染物的整體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水質優於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對CODCr、TP、TN和NH3-N去除率分別為74.62%、93.59%、93.19%和96.46%。

關鍵詞:鋁汙泥;狐尾藻;脫氮;除磷;黑臭水體

近年來,由於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汙水大量排入河道,河道水體黑臭現象日漸加重,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居民身體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淨化黑臭河道水體已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1,2,3]。生態-生物修復技術因其費用低,管理方便,兼具美化環境的特點,成為近年來研究和應用的重點[4,5]。生態-生物修復技術的處理效率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填料是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黑臭河道修復效果的關鍵因素,填料的篩選、改進和合理配置關係到這一技術能否正常發揮汙染治理效能的關鍵[6]。作為給水廠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鋁汙泥含有大量鋁離子及其聚合物,用作生物填料時可有效提高脫氮除磷效果[7,8]。筆者將鋁汙泥生物填料與具有高效淨化作用的狐尾藻相結合,以常見的生物填料聚丙烯纖維作為對照,模仿天然河道構建生物填料系統,研究並分析該系統的脫氮除磷效果,以期為河道黑臭水體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鋁汙泥取自給水廠,主要成分為Al2O3,濃度為38.62%~45.84%,體積密度為(1.18±0.10)g∕cm3,孔隙率為40%,比表面積為21.54~36.50 m2∕g,電導率為0.010 4~0.014 0 S∕m。

鋁汙泥原料經過攪拌、造粒後,在105~120 ℃下烘乾2~3 h,以去除水分;在500~600 ℃無氧焙燒6~8 h,自然冷卻後裝入40 cm×8 cm×8 cm尼龍網袋,製備成鋁汙泥生物填料。

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從市場上購得,密度為0.90~0.92 g∕cm3,長度為40 cm,直徑為8 cm。

狐尾藻取自南京市某湖泊,將狐尾藻置於有機玻璃櫃中用自來水曝氣培養,每隔3 d換1次水,保證植物表面吸附的懸浮物被氣流衝洗乾淨。

1.2 水質分析

試驗用水取自南京市江寧區外港河,河道寬為10 m,流速為0.54 m∕d,CODCr為120 mg∕L,TP濃度為4 mg∕L,TN濃度為20 mg∕L,NH3-N濃度為10 mg∕L,pH為5.5~6.5。

1.3 生物填料小試系統

在河邊構建生物填料小試系統,如圖1所示。

小試系統主要包括進水池、控制區、生物填料區等單元,其中生物填料區由4種處理組組成,即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鋁汙泥生物填料組、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各組均另設1個平行試驗,取平均;承載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和鋁汙泥生物填料的網架均採用鋼結構;生物膜掛膜採用自然掛膜,網架置於水面以下,將生物填料沿池體長邊間隔8 cm依次系掛於網架上,水流平行方向設7行,垂直方向設4行;狐尾藻種植於生物填料區的上部,種植密度為100株∕m2。小試系統各部分規格如表1所示,生物填料與孤尾藻組合組剖面如圖2所示。

為保證小試系統中狐尾藻的穩定生長和生物膜的自然掛膜,在運行1個月後正式開始試驗。試驗採用連續進水方式,通過蠕動泵調節進水流速,均由頂部進水和出水。該小試系統處理水量為360 L∕d,表面水力負荷為0.3 m3∕(m2·d),水力停留時間為2 d。測定系統出水水質,主要檢測TP、TN、NH3-N濃度及CODCr。CODCr採用重鉻酸鹽法測定;TP濃度採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200,MAPADA)測定;TN和NH3-N濃度採用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氣相分子吸收光譜儀,GMA3510,森普)測定。

2 試驗結果

2.1 溶解氧濃度

選取出水口水深10 cm處作為溶解氧(DO)濃度監測點,考察小試系統運行期間不同處理組出水DO濃度隨時間的變化,結果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試驗運行期間,各處理組DO濃度分別為: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3.2~4.3 mg∕L;鋁汙泥生物填料組,3.5~4.4 mg∕L;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6.2~7.1 mg∕L;鋁汙泥-狐尾藻組,6.1~7.2 mg∕L。2個組合組DO濃度變化趨勢一致,且水體DO濃度遠高於生物填料組。生物填料組和組合組水體DO濃度均達到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Ⅳ類標準。

2.2 pH

系統運行期間不同處理組的出水pH隨時間的變化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不同處理組的出水pH差異較大,其中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出水pH較為穩定,在7附近波動;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和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出水pH隨時間變化波動範圍較大,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出水pH維持在6.5以上,而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出水pH基本在6.5以下,與進水pH相差不大。

2.3 CODCr的去除效果

系統運行期間不同處理組的出水CODCr隨時間的變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不同處理組對CODCr的去除效果為鋁汙泥-狐尾藻組>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鋁汙泥生物填料組>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鋁汙泥-狐尾藻組對CODCr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為74.62%;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次之,平均去除率為69.71%;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對CODCr去除效果較差,平均去除率為65.96%;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僅為59.94%。鋁汙泥-狐尾藻組的出水平均CODCr可達到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30 mg∕L),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鋁汙泥生物填料組的出水平均CODCr達到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40 mg∕L),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對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其出水平均CODCr處於較高水平,未達到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

2.4 TP的去除效果

系統運行期間不同處理組出水TP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不同處理組對TP的去除效果為鋁汙泥-狐尾藻組>鋁汙泥生物填料組>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鋁汙泥-狐尾藻組和鋁汙泥生物填料組TP去除效果較好,平均去除率分別達93.59%和93.38%;其次是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平均去除率為90.55%;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為84.04%。鋁汙泥-狐尾藻組和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出水TP平均濃度達到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0.3 mg∕L),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出水TP平均濃度達到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0.4 mg∕L),而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出水TP平均濃度劣於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

2.5 TN、NH3-N的去除效果

系統運行期間不同處理組TN和NH3-N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7和圖8所示。由圖7和圖8可知,含有鋁汙泥的處理組出水TN、NH3-N濃度隨時間變化較含聚丙烯纖維的穩定。鋁汙泥-狐尾藻組對TN和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別達93.19%和96.46%;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去除效果次之,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1.25%和94.42%;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TN和NH3-N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1.29%和91.45%;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4.17%和88.39%。鋁汙泥-狐尾藻組出水TN平均濃度達到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1.5 mg∕L),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和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出水TN平均濃度均達到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2.0 mg∕L),而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出水TN平均濃度劣於GB 3838—2002 Ⅴ類標準。生物填料組和組合組出水NH3-N平均濃度均優於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1.5 mg∕L),尤其鋁汙泥-狐尾藻組出水NH3-N平均濃度達到GB 3838—2002的Ⅱ類標準(<0.5 mg∕L)。

3 討論

3.1 水體DO濃度和pH對脫氮除磷的影響

DO濃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河道生態系統內部好氧和厭氧微生物的活性,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是主要的脫氮途徑[9,10]。當DO濃度高於1.7 mg∕L時,硝化細菌可將水體中的NH3-N全部轉化成硝酸鹽;DO濃度低於0.5 mg∕L時,硝化細菌活性被抑制,水體中的NH3-N濃度逐漸增加;DO濃度為0.5 mg∕L左右時,反硝化細菌大量富集,與藻類形成有利共生關係[11]。本試驗中生物填料組出水DO濃度處於較高水平,這可能與生物填料組的整個水面均與空氣接觸有關,空氣中的氧氣自由進入生物填料系統使水體DO濃度增加[12]。生長茂盛的植物會影響空氣中的氧進入水中,但組合組上部水體DO濃度遠遠高於生物填料組,這是由於狐尾藻的根系泌氧等[13]作用保證了系統上部的DO濃度,說明在試驗運行期間,組合組水體上部DO濃度可滿足系統中硝化細菌對DO的需求,有利於硝化作用的進行。同時,組合組系統中部至下部的厭氧環境以及填料大量的孔洞空間為聚磷菌和反硝化細菌提供了良好生存環境,好氧與厭氧環境的轉變和結合,使汙水經歷完整的吸附去除過程,從而使組合組獲得更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pH影響生物填料系統中微生物的存在形式[14,15]。當pH為4.0~6.0或大於9.5時,硝化細菌的生長會受到抑制[11]。試驗運行期間,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的pH低於6.5,不利於反硝化作用的進行。由於鋁汙泥含有大量具有緩衝作用的鋁離子及其聚合物[16],且狐尾藻也有升高水體pH的作用[17],因此鋁汙泥生物填料組、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出水pH維持在6.5~7.5,有利於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生長和繁殖[18],促進系統脫氮過程的進行。

根據試驗結果,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對水體CODCr、氮、磷的去除較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強,這可能是因為鋁汙泥填料提供了更有利於微生物活動的微環境,如較大的比表面積[19,20],適宜的pH、DO濃度,以及較好的緩衝性能;狐尾藻聯合生物填料增強了對水體中CODCr、氮、磷的去除效果,其原因除了植物吸附吸收外,還可能與狐尾藻根系良好的微環境有關。

3.2 脫氮除磷機理探討

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對CODCr去除的主要途徑有微生物的吸附降解、植物的吸附吸收和生物膜吸附沉澱等[21,22]。可溶性有機汙染物大多通過狐尾藻根系的吸附吸收被去除[17],非溶性有機汙染物則被系統填料和植物根系截留,進一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21]。

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和聚丙烯纖維-狐尾藻組對磷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膜中微生物和植物作用[23,24,25]。相比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鋁汙泥生物填料自身對磷的吸附也佔據重要作用。鋁汙泥固定磷的途徑主要有離子交換作用[23,26]、絡合作用[16,20]、靜電作用[19,20]。鋁汙泥等電點約為6.4,系統進水時的pH為5.5~6.5,說明此時鋁汙泥表面主要帶正電荷,易於吸附水中的陰離子,此時水溶液中的磷主要以H2PO4O4-形式存在,有利於H2PO4O4-通過靜電作用被吸附在鋁汙泥上。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出水pH相對原水的增大,與鋁汙泥中大量—OH基團與PO34O43-發生離子交換作用有關。另外,鋁汙泥中的鋁主要以無定形形態存在,增大了對水體中磷的吸附能力[26],且鋁離子作為一種絮凝劑,能夠與水體中的陰離子反應形成絮狀物,這些絮狀物對PO34O43-也有吸附絡合作用[25]。

生物填料與水生植物(狐尾藻)組合系統對氮的轉化途徑主要包括微生物作用和水生植物吸收作用。微生物將水體中的有機氮化合物分解為銨態氮,同時吸收銨態氮或硝態氮作為營養;硝化和反硝化細菌將水體中的銨態氮轉化為氣態氮,使水體中的氮得到有效且徹底的去除[27]。水生植物在系統脫氮過程中也有著重要作用,其可直接吸收汙染水體中的銨態氮或硝態氮作為營養,合成自身組織結構所必需的物質,使水體中的氮得到去除[18];水生植物具有間接脫氮作用,其龐大的根系可為微生物提供巨大的附著面積,其根部泌氧作用可增加系統內的DO濃度,在根系附近形成氧化態的微環境,為脫氮微生物提供有利條件[13,17]。另外,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和鋁汙泥-狐尾藻組運行期間靠近出水口區域pH的增大,使OH-與NH+4H4+發生中和反應,且此時鋁汙泥表面帶負電荷,亦可通過靜電作用吸附部分氮。

4 結論

(1)鋁汙泥生物填料能調節水體pH,系統中加入狐尾藻可提高水體DO濃度,營造有利於微生物生存的微環境,強化對黑臭水體的脫氮除磷效果。

(2)鋁汙泥生物填料組出水水質優於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組,出水水質基本達到GB 3838—2002的Ⅴ類標準;鋁汙泥-狐尾藻組對水體汙染物的整體去除效果最好,出水水質達到GB 3838—2002的Ⅳ類標準。

(3)氮主要通過硝化∕反硝化細菌的分解轉化和植物的吸收轉化途徑去除,鋁汙泥生物填料能營造良好的微生物生存環境,強化微生物降解作用;磷主要通過填料-植物-微生物的聯合作用去除,其中鋁汙泥除了強化微生物作用外,其自身對磷的吸附配位交換、絡合和靜電作用使系統達到更好的除磷效果。

原標題:鋁汙泥生物填料對黑臭水體的脫氮除磷效果研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經典處理方案總結 摘下水體「黑臭」帽子,黑臭水體,水汙染,水體富...
    感官的接受是低標準,但是,昔日的黑臭水體突然變得「不黑」「不臭」就是合格的水質了嗎?就安全了嗎?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孫永利指出: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因為汙染物的來源和影響因素比較多,在城市政府層面涉及的管理部門也比較多。
  • 利用活性汙泥水解發酵 補充碳源優化脫氮除磷
    北極星環保網訊:強化汙水處理廠的脫氮除磷,執行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甚至在局部敏感區域採用深度脫氮除磷技術,是未來我國改善水體環境的必然選擇。對於特定汙水處理廠,制約其生物脫氮除磷效果的直接因素是進水中的有機物濃度及其可利用性,為了獲得可靠的生物脫氮效果,進水COD/TKN至少要達到7~8以上,而我國很多汙水處理廠COD/TKN卻在3~5之間;對於EBPR,進水COD/TP≥40,可快速降解有機物(rbCOD)與TP比值至少要在18~20以上,或VFA/TP≥4~7,厭氧區揮發性脂肪酸VFA濃度至少要達到25mg/L,才有可能獲得比較滿意的除磷效果
  • 王越:微氣泡曝氣對模擬黑臭水體的治理效果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我國許多流經城鎮的河段和城鎮內的溝渠塘壩很容易受到有機物和氮磷的汙染,這些水體環境容量小,自淨能力弱,流動緩慢,很容易形成黑臭水體,影響周邊自然環境和居民生活,嚴重威脅水質安全。目前,對黑臭水體的治理,常用的方法有截汙疏浚、生物修復和曝氣充氧等手段。
  • 黑臭水體治理與水生態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消除城市河道、湖塘黑臭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對保障城市人居健康、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關於「黑臭水體」1、黑臭水體「黑」與「臭」的來歷:水溫適宜、水流緩慢和營養鹽豐富是城市河道、湖塘的顯著特點。
  • 案例分享 | 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生物修復
    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汙染情況分析靈璧縣嶽洪河黑臭水體形成主要原因為:汙染水體在局部地區出現河水中的溶解氧被藻類耗殆盡,水中的魚類缺氧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藻類伴生微囊藻,它產生的毒素不僅能殺死魚類,還能對人類誘發肝癌。這種毒素不易熱分解,危害極大。
  • 黑臭水體是什麼?
    黑臭水體是什麼?       水體黑臭是一種生物化學現象,當水體遭受嚴重有機汙染時,有機物的好氧分解使水體中耗氧速率大於復氧速率,造成水體缺氧,致使有機物降解不完全、速度減緩,厭氧生物降解過程生成硫化氫、氨、硫醇等發臭物質,同時形成黑色物質,使水體發生黑臭。水體黑臭是嚴重的水汙染現象,使水體完全喪失使用功能,並影響景觀以及人類生活和健康。
  • 氮磷百科 | 生物脫氮除磷的發展簡史
    生物脫氮除磷是指用生物處理法去除汙水中營養物質氮和磷的工藝。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是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含氮和磷的汙水無限制地排放,以致受納水體中藻類過度繁殖,水質變壞。原水受氮和磷的汙染,水處理的困難加大,費用增加。
  • 快評:郝曉地黑臭水體「三級跳」熱文引各方爭議
    黑臭水體不僅損害了我們的人居環境,還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已經成為百姓的強烈願望。2016年以來,多省市地區相繼出臺工作方案,將黑臭水體整治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一時間,黑臭水體整治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有分析稱,到2020年,全國黑臭水體治理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元,對於相關企業來說,可謂「遍地黃金」。
  • 城市黑臭河道快速處理技術研究
    而這些水體恰恰就在我們的房前屋後,由於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與我們的環境感受直接相關,群眾對此怨聲載道,反映強烈。分析病因,摸清底數,是消除黑臭河的前提。黑臭水體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形成原因各有不同,主要來自幾方面:一是水體有機汙染負荷過大。這是由於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的大量排放造成的。二是底層汙泥及底質的再懸浮作用。
  • 源自德國,以生態清淤為基礎的黑臭水體處理方法
    編者按:在生態清淤基礎上,德國DEW 公司為城市內河的黑臭水體提出了整套處理處置方案: 被抽吸的物料直接在現場被處理,並儘可能回收利用,大幅降低後續填埋處置費用。與傳統方法相比較,這一清淤方法不僅快速經濟,同時可靠衛生,並可以精確估算清淤時間和工程用量。
  • 生物脫氮除磷的發展簡史!
    6.2 五段Phoredox工藝(簡稱為Phoredox工藝)由於發現Bardenpho工藝中混合液回流中的硝氮對生物除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通過Bardenpho工藝的中試研究,Barnard(1976)提出真正意義上的生物脫氮除磷工藝流程(見圖13),即在Bardenpho工藝前段增設一個厭氧區。
  • 【分析】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與評價方法
    目前,國內外對城市黑臭水體的概念、機理、產生的原因已經開展研究,但依然存在較多不足與瓶頸,形成機理還未全面明確、評價體系還未統一建立。本文基於眾多學者在黑臭水體方面的研究基礎,對城市黑臭水體形成機理、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概括,重點在如何對黑臭水體進行判別和界定方面進行總結和評述,並對未來城市黑臭水體研究發展方向進行了討論與展望,以期為後續黑臭水體判別標準的制定及治理提供理論基礎。
  • 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規範》(徵求意見稿)
    》(建城[2015]130號)、《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建城〔2018〕104號)等有關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要求,為推動廣東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加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規劃編制工作的管理,統一規劃編制的基本原則、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保證規劃編制的水平和質量,制定本規範。
  • 幹擾同步脫氮除磷效率的5個因素及對策!
    泥齡在3.0d左右時,系統仍能維持較好的除磷效率.此外,生物除磷的唯一渠道是排除剩餘汙泥.為了保證系統的除磷效果就不得不維持較高的汙泥排放量,系統的泥齡也不得不相應的降低.顯然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泥齡上存在著矛盾.若泥齡太高,不利於磷的去除;泥齡太低,硝化菌無法存活,且泥量過大也會影響後續汙泥處理.針對此矛盾,在汙水處理工藝系統設計及運行中,一般所採用的措施是把系統的泥齡控制在一個較窄範圍內,兼顧脫氮與除磷的需要
  • 水業國際大講堂:黑臭水體整治——雨水管控與溢流汙染治理,展示...
    原標題:水業國際大講堂:黑臭水體整治——雨水管控與溢流汙染治理,展示精妙智慧的德國裝備,聽Jörg Steinhardt先生這樣說! 水業國際大講堂:黑臭水體整治——雨水管控與溢流汙染治理,展示精妙智慧的德國裝備,聽Jörg Steinhardt先生這樣說!
  • 彭永臻:新型生物脫氮除磷能否解決汙水處理瓶頸?
    另外隨著中國汙水處理率的提高,黑臭水體的解決,氮磷超標排放日益嚴重,導致風險化日益普遍。風險化成為全球性的水汙染問題。可以說脫氮除磷成為當今汙水處理領域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城市汙水。我們國家水汙染中脫氮除磷存在的問題。我國大多數的汙水處理廠都沒有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其中瓶頸問題是總氮沒有達標。我國的汙水處理標準過嚴了,不是這樣,達到一級A的標準,仍然遏制不了富營養化的蔓延。
  • 全區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
    11月27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249.7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我區列入全國黑臭水體整治監控平臺70段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或基本消除黑臭現象。其中,27段河段實現了長治久清。
  • 沸石粉對好氧顆粒汙泥造粒、脫氮除磷的強化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機理
    ,深入解析了汙水處理過程中,沸石粉對好氧顆粒汙泥造粒、脫氮除磷的強化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機理。然而好氧顆粒汙泥制粒時間長,汙染物降解能力弱(主要是由於微生物群落結構不穩定),嚴重限制了其普及和大規模應用。有研究發現好氧造粒過程中添加生物炭可以誘導吡啶降解和聚集相關的物種增加,促進汙泥造粒和難降解有機廢水中汙染物的降解。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試圖確定一種以誘導聚集和脫氮除磷相關菌株的積累,以增強好氧造粒,提升脫氮除磷的效果。
  • 貴陽城市黑臭水體變清了
    南明河的水體生態得到明顯改善,正是貴陽市狠抓治理黑臭水體工作的生動縮影。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開展黑臭水體專項督查,通報貴陽市存在城市黑臭水體4處。另外,貴陽市通過自查,又發現城市黑臭水體25處,合計29處。貴陽市積極申請中央、省級資金,全市共計投入34.4億元用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項目。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單位:江蘇昊恆納米環保有限公司摘要黑臭水體的成因是嚴重缺氧,快速增氧是治理黑臭水體的根本辦法。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一、 技術優勢「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是以納米氣泡設備為核心的綜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