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繞城重現嶺南風情!「十三五」期間佛山治水成效顯著

2020-12-04 佛山日報

河畔碧道,水清岸綠。走在三水區大棉湧邊,藍天白雲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河湧兩岸草坪翠綠,北江新城鳳凰公園這一處景觀水濱長廊,為城市增添一道亮麗風景。今年11月中旬,佛山生態環境治理再獲央媒關注,佛山治水經驗登上《小康》雜誌。近年來,佛山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廣佛跨界河流水質呈明顯改善趨勢,省考佛山水道橫滘斷面、西南湧和順大橋斷面水質從2016年劣V類提升至Ⅳ類,水質為「十三五」同期最好。

成績:治水成果「一提升三下降」

漫步在禪城區深村(田心)湧邊,河面上波光粼粼,兩岸綠樹、花草在綠水波光間相互映襯。這樣的變化,在附近生活了20多年的市民梁麗看在眼裡,「這條河湧以前又黑又臭,現在兩岸景觀變美了,大家都來這裡散步。」

深村(田心)湧改善後水質清澈,河湧兩旁植被茂盛。/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近年來,佛山突出保好水與治差水,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呈現「一提升三下降」態勢。

在水質變化上,主要考核斷面水質全面提升:全市13個國省考斷面12個達標,未達標的漫水河噉咀斷面(目標Ⅲ類)也從2018年的劣Ⅴ類改善為Ⅳ類;廣佛跨界河流省考西南湧和順大橋斷面、佛山水道橫滘斷面(目標Ⅳ類)均由劣Ⅴ類升類到Ⅳ類,水質為「十三五」同期最好。從各流域水質地圖也可以看到,以前是紅色斷面(劣Ⅴ類)多,現在是藍色(Ⅳ類)、綠色(Ⅲ類和Ⅱ類)的斷面越來越多,意味著重點流域的水質在逐步改善。

「下降」則反映在汙染指數不斷下降。2016年以來,全市新增汙水處理能力48萬噸/日,新增汙水管網2855公裡,氨氮新增削減量約2864噸。在廣佛跨界流域中,先後完成351條支湧清淤,其中西南湧清淤量約58.32萬立方米,總磷削減量估算約3362噸。

同樣呈現下降態勢的還有黑臭水體數量。據統計,全市8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面消除黑臭,205條城鄉黑臭水體已有176條完成整治,重汙染水體明顯減少。

此外,群眾投訴也不斷下降。來自佛山市環境信訪管理系統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涉水投訴同比下降53.29%,人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經驗:堅持「四源共治」精準治水

「十三五」期間,佛山嚴格落實「水十條」,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保好水與治差水並重、治汙減排和生態擴容並重、流域綜合整治與控制單元治理並重,強化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內生源「四源共治」,紮實推進水汙染防治工作,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質好不好,還體現在飲用水源上。作為珠三角水源地,佛山的西江、北江供水通道水質長期保持Ⅱ類優質水,已經成為珠三角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市生態環境局介紹,目前,廣州西江引水工程、廣州南洲水廠在佛山市取水,設計取水量約450萬噸/日。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從佛山市取水,設計取水量約500萬噸/日,已開工建設,未來將輸水到廣州和灣區東部的東莞、深圳,並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供水保障。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除了保好水,在水汙染治理上,佛山堅持「流域治理+一河一策」相結合,綜合統籌跨區域、上下遊、左右岸、水裡岸上,重點推進了裡水河、北村水系、桂畔海等主要流域的綜合整治。

治水當清其源,佛山深諳此理。近年來,佛山積極探索治水新路徑,堅持「四源共治」,突出精準治水,不斷形成治水新經驗。

在生活源上,佛山堅持「集中處理為主、分散處理為輔」,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和汙水管網建設,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建、擴建19座汙水處理廠,新增48萬噸/日處理能力,新增汙水管網2855公裡。同時,佛山完成45間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是全省率先啟動、數量最多、開工最早的地級市。

面對工業源,全市開展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累計完成500個村居整治。同時,用最嚴格制度保護水生態環境,2018年以來全市行政處罰案件數及罰沒金額兩項數據均進入全國地市前十。

針對農業源,佛山出臺《關於加快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的意見》,依法清理不規範畜禽養殖場戶,嚴格整治規模化養殖場,推動一批高標準、現代化、綠色化的大型豬場落地。推進水產養殖汙染防治,全市已建成10個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小區、5個生態推水循環養殖示範點和水產養殖環境水質改良示範點共約3500畝。

對於內生源,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佛山城市建成區8條黑臭水體均已消除黑臭,2018年自我加壓分年度、分批次推進城鄉黑臭水體綜合整治,目前已有176條城鄉黑臭水體通過整治驗收。

展望:「十四五」確保水環境持續改善

「『十四五』期間要乘勢而上,既要鞏固碧水保衛戰成果,同時又要服務美麗中國,做到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三水統籌』,努力實現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水資源合理高效利用。」在10月28日召開的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暨廣佛跨界河流整治推進會上,市長朱偉提出加強統籌謀劃,提前研究「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

「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關係到佛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永泰表示,要充分考慮未來五年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形勢,長短結合,分階段科學設置指標體系及任務措施,對於「十四五」期間能做到及必須做到的任務務必納入規劃中,短期內無法實施的任務目標要充分論證,放到中長期階段進行鋪排。

據悉,在「十四五」期間,佛山將推進重點流域綜合治理,由廣佛跨界流域綜合治理為主向全市重點流域綜合治理轉變,堅持「流域治理+一河一策」相結合,持續推進佛山湧、北村水系、裡水河、桂畔海、高明河、漫水河等流域治理,全面改善全市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

同時,全面剿滅黑臭水體。具體而言,鞏固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和城鄉黑臭水體整治成效,防止出現水質惡化、黑臭反彈;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體為重點,全面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狠抓汙水垃圾、畜禽糞汙、農業面源和內源汙染治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佛山孜孜不倦地走出一條具有佛山特色的製造業城市生態環境保護之路。

記者丨林嘉慧

相關焦點

  • 中山15個流域黑臭水體治理取得成效
    他吞吞吐吐本報訊 1月8日,記者從中山市黑臭(未達標)水體防治學習觀摩交流會上獲悉,目前中山市16個黑臭水體治理項目中,已完工項目2個,已動工項目6個,新開工項目3個;15個流域的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已取得了顯著成效。
  • 回首「十三五」:我市和諧勞動關係構建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我市和諧勞動關係構建成效顯著,勞動關係協調機制不斷健全,勞動合同制度建設深入推進「十三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籤訂率穩定達98%以上。已建會企業集體合同籤訂率達84%。勞動監察維權能力不斷提升,在開展常規檢查之外,組織開展了「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農民工工資清欠、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等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勞動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十三五」期間,共處理舉報投訴226起,為 8844名勞動者追回被拖欠工資近1.62億元,到期結案率100%。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郭文生 見習記者 任效良 天津報導 「十三五」以來,天津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篤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以及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調整結構、深化治理、建設生態,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 11米光影巨兔首次亮相佛山嶺南天地光影藝術季點燃城市夜經濟
    即日起至年末,嶺南天地將持續上演多元化的夜間文化及藝術活動,並重磅打造全年最值得期待的"嶺南天地周年慶瘋買節",持續激發城市經濟、文化、社交活力,打造優質夜間經濟聚集區,助推佛山全面發力城市夜經濟。光影巨兔登陸佛山,施展萌力傳遞正能量《Intrude Family》光影巨兔由澳大利亞藝術家Amanda Parer創作。
  • 11月25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定於2020年11月25日(星期三)下午3:30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邀請省水利廳主要負責同志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負責同志介紹「十三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成效。據初步統計,「十三五」期間全省預計完成水利投資超過2000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68倍。其中,2020年可完成600億元以上,創歷史新高。經過五年持續發力,全省工程防洪抗旱減災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明顯提升,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省級骨幹水網體系加快形成。
  • 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5年來,我市堅持靶心不變、節奏不亂、穩紮穩打、精準發力,貧困地區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三湘都市報1月13日訊(記者 胡銳)今天,記者從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獲悉,「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 「十三五」期間四川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人均碳排放在全國經濟體量最...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5日訊(記者 張宇 實習生 劉文玉 攝影報導)25日上午,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應對氣候變化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從以綠色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低碳轉型成效顯著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碳排放梯次達峰兩方面介紹了我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進展
  • 確保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十三五」時期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各地各校開展的控輟保學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99.94%,初中學生毛入學率達102.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8%,相關指標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 佛山「嶺南天地」,名門貴族的聚集地,是《極限挑戰》取景地之一
    摘要:我想所有的佛山都聽過,佛山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就很繁榮,同時,這種豐富的「魚米之鄉」一直是嶺南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且,在佛山境內也有很多古老的建築,例如,今天提到的嶺南天地。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東華的中心地帶,嶺南天地見證了明末清初的佛山商業的繁榮,其中也有很多建築類型,也有歐洲風格的洋房,另外,還有傳統形式的嶺南住宅,住在其中的人的身份也很高,在清代時代,嶺南天地聚集了很多名家和商人,很多學士搬到這裡後,在這裡的住宅裡建造了新的建築。
  • 雲南:「十三五」期間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淨土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0日訊 記者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淨土保衛戰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土壤汙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深入推進,汙染地塊準入管理機制基本形成,土壤環境風險得到管控,全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
  • 元旦假期,在佛山玩到爽
    升級後的佛山梁園(新園區),從19畝擴大至68畝,彰顯「嶺南文脈」現代魅力,計劃在春節前向公眾開放。佛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建築面積約為11000平方米。該館以佛山古鎮的歷史發展為脈絡,分為冶鑄、中醫藥、武術、民俗文化、商業文化、陶藝珍品6個專題展廳及1個臨展廳,以全方位多方面的內容充分展示了佛山豐富的歷史文化與非遺特色。
  • 慶雲投資6000萬建汙水處理廠 打造「碧水繞城」新景觀
    水的問題原因大部分在岸上,清水治汙,才是活水之源。」慶雲縣縣委書記王曉東說。據悉,慶雲縣以「四城聯創」為工作總抓手,完善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落實河長制治河,清理河道、人工植草護坡、路基綠化,打造「碧水繞城流,綠蔭攏河岸」的沿河景觀帶。
  • ——「十三五」時期我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取得顯著成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之年。近年來,我省通過依法、科學、精準、全民治理,汙染防治效果明顯,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我省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汙染物、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全面開展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改造火電機組43臺共1516.5萬千瓦。完成781家「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淘汰縣級及以下城市建成區10蒸噸燃煤設施909臺。
  • 創新「智慧大腦」、規劃「河道公園」……南通市打造高質量治水...
    11月26日下午,在南通市召開的「水隨人意、人水和諧」打造高質量治水典範城區新聞發布會上,南通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曉春通報了打造崇川區100平方公裡高質量治水典範城區工作的進展情況。這一兩年看到市委市政府致力於抓治水和環境整治,而且抓出了成績,我們非常滿意。」發布會現場,長期參與南通市治水督查工作的南通市民、巡訪團成員張女士由衷地感慨,「關鍵不是為了治水而治水,而且把治水和環境整治攻堅結合在一起,把治水為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結合在一起,全民參與、智慧治水,值得我為他們點讚!」
  • 佛山龍光天曜地段怎麼樣?買了會不會後悔?
    同時也是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位置,更是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聚集區「的核心組成部分。  理由三:三縱三橫交通路網 地鐵城軌雙軌齊下  龍光天曜坐擁南港路、桂平路、魁奇路、花地大道、新勝路與佛山一環組成的三縱三橫交通路網。
  • 歷史上佛山有哪些中醫聖手?品讀400年佛山杏林根深一脈百年
    中醫藥的繁榮發展,吸引了眾多醫人群體集聚佛山,「儒醫」「僧醫」「道醫」「祝由醫」「俠醫」「女醫」,都曾在佛山留下足跡。「佛山中醫藥在嶺南本土醫學中是較早形成發展規模、產生較大影響的,文化特色鮮明,極具代表性。」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佛山中醫藥文化》主編鄭洪說。史料記載,宋、元時期,隨著嶺南地區的開發,中原醫學得以傳入,嶺南醫藥業獲得逐步發展。
  • 「十三五」期間,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做出了決策部署,生態環境保護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 生態環保顯著成績另一面:水汙染形勢嚴峻,治水思路舉措亟需改善
    黃潤秋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工作,目前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第一階段實施監測的7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74.2%,比2013年提高了13.7%。11個考核PM2.5的省份,PM2.5濃度均明顯下降,地表水達到或好於三綠水質斷面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17.9%,大江大河幹流水質明顯改善。
  • 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
    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位於南國的佛山正值深秋,正是收穫的季節。醉美秋色,一覽無餘,醉美佛山,與你平分秋色。金黃稻田看豐收今日小雪。沒有「瑞雪兆豐年」的激動與期盼,佛山人民對豐收印象都在一片片金黃的稻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