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顯著成績另一面:水汙染形勢嚴峻,治水思路舉措亟需改善

2020-12-04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王禹/文「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2017年底,京津冀區域,長江經濟帶沿線等14個省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在近期的「2017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西寧綠色發展論壇」上,國家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透露。

黃潤秋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保工作,目前取得了明顯成效。2016年,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第一階段實施監測的7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74.2%,比2013年提高了13.7%。11個考核PM2.5的省份,PM2.5濃度均明顯下降,地表水達到或好於三綠水質斷面的比例,比2010年提高了17.9%,大江大河幹流水質明顯改善。

同時,全國共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2740個,其中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4.85%,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推進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全國森林覆蓋率由本世紀初的16.6%上升到了21.63%。

以西寧和南京為例。

青海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曉透露,西寧的綠色發展正在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拓展,從靜態保護向動態保護升級,在從需求要素向供給要素轉型。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繆瑞林介紹稱,南京市先後出臺實施了南京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生態紅線區域總面積達到了1600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4.75%,另外建成綠地覆蓋率達到44.75%,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了15.3平方米。

此外,黃潤秋還透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已經覆蓋23個省份,初步罰款約8.8億元,立案偵查1183件,拘留110.3人,約談13593人,問責11390人等。

他表示,接下來還將重點做好大氣、水、土壤三大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力度及生態監管等方面工作。

不過,成績之外,生態環保問題依然需予以更多重視和努力,比如水汙染及其治理方面。環保部原總工程師、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萬本太認為,中國水汙染較重,形勢嚴峻。

比如地表水。萬本太透露,全國地表水監測的斷面1940個,滿足3類水的斷面比例為68%,劣5類水的比例為9%。7大水系只有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總體上還好,珠江水系監測斷面165個,能滿足3類水的比例大約是90%,劣5類水的比例是4%。長江水系監測斷面510個,滿足3類水的比例是82%,劣5類水的比例是4%。

地下水方面,國土資源部在31個省225個城市裡面採了6214個點,得出的結論是較差和極差比例佔60%。水利部的調查情況更可怕,他們在部分省裡採了2104個點進行檢測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較差和極差的比例佔76%。

萬本太認為,水汙染嚴重的原因包括汙染物排放量大、治理不徹底、監管不到位。

在他看來,治水也存在一些基本問題,主要有三點:一是現在是治理汙水沒「踩」到點上,沒有下決心老老實實治工業企業的排放水,沒有100%達標,沒有100%治理等;二是河流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不尊重水生態規律,不從水環境的改善制度、水生態的健康管理角度去治理,光知道挖管子、搞清淤;三是農村汙水治理,用溼地處理的時候效果不明顯,管理不善沒有達到當初設計的排放目的。

於此,對「十三五」的治理汙水,萬本太建議,應遵循山水統一生命體的概念,與恢復流域水生態系統健康和功能完整性的目標,以生物治理,生態恢復技術為主流,以點源治理為重點,集中和分散治理相結合,點源和面源統籌防治,盡力減輕流域水環境的壓力,努力使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的改善。其總方針是「節水優先,治理著力,富有為綱」。

同時,根據接納水體的功能來制訂不同的標準,凡是直接向地表水排放的標準要加嚴。

此外,要全面落實河長制,堅決執行一控雙達標的制度,所有點源排放達標,所有地表水的環境質量達標,並執行流域上下遊的水的界面水質的生態補償制度等。

相關焦點

  • 廣東北江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目前,北江流域幹支流汙染源數量多、成因複雜,北江水質日趨呈現惡化態勢,水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為了不讓「清香溢遠」成為我們的回憶,全面展開北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北江流域範圍廣,幹支流環保形勢嚴峻,給現有的水資源保護體系帶來了嚴峻挑戰。作為北江流域最重要的水利樞紐,飛來峽水利樞紐地處北江中遊,其庫區上遊的環保壓力不容忽視。據悉,飛來峽上遊的韶關市、英德市分布著眾多冶煉、水泥等環保風險較高的工業,沿岸數十萬居民的生產生活汙水難以得到有效處理,部分江段還存在著網箱養殖等現象,這些上遊的輸入性汙染直接影響到北江水質。
  • 春來河水綠如藍——延安水汙染治理工作速寫
    看著眼前的美景,誰又能想到延安2018年第一季度被生態環境部確定為水環境質量達標滯後最突出的地級城市之一,位列全國倒數第二,6個國考斷面中就有5個為劣Ⅴ類水質,距離目標水質相差甚遠,水環境治理形勢異常嚴峻。
  •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將全面關閉直接入河流等工業企業直排口 ●全區32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今年,我區環保部門將通過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強重點流域汙染治理、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及加強飲用水源和地下水保護等
  • 我國水汙染總體狀況:局部有所好轉 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水汙染總體狀況:局部有所好轉 整體形勢依然嚴峻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29 13:06 來源: 中國政府網    陳明忠: 我國水汙染問題是影響當前國家水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全社會都廣泛關注。黨中央、國務院也高度重視,下大力氣來推進水汙染治理工作。應該說,這幾年,通過各方面的努力,整個水汙染的狀況有所改善,局部水環境有所好轉。但是總體來看,水環境、水汙染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尤其有一些湖庫富營養化問題仍然嚴重。
  • 「十三五」期間佛山治水成效顯著
    今年11月中旬,佛山生態環境治理再獲央媒關注,佛山治水經驗登上《小康》雜誌。近年來,佛山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廣佛跨界河流水質呈明顯改善趨勢,省考佛山水道橫滘斷面、西南湧和順大橋斷面水質從2016年劣V類提升至Ⅳ類,水質為「十三五」同期最好。
  • 工業廢水多「疑難雜症」 水汙染治理仍存在缺口,廢水處理,工業汙水...
    【中國環保在線 汙水處理】我國對於治水、保水的力度不斷加大,施策多管齊下的成效是顯著的。然而,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依舊坎坷,總體形勢依然嚴峻,湖泊、河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等領域的汙染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
    二、工作思路堅持系統治水。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聚焦劣Ⅴ類水體、優良水體、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突出控制單元防治,統籌推進全流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汙染防治,全力攻堅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堅持科學治水。
  • 王家廉:危機與浩劫 我國水汙染治理亟需戰略性轉折
    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的「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目前汙染形勢的擔憂。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 王家廉主題發言我國持續20年的水環境汙染治理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水汙染問題是深圳市民長期以來最關心的環境問題之一。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水汙染治理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用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打響了一場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江蘇:爭取10年根治太湖水汙染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省長羅志軍說,江蘇將更加積極實施環保優先方針,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太湖水汙染問題。   羅志軍說,太湖藍藻事件發生後,江蘇省委、省政府確定了「應急治藻、鐵腕治汙、科學治水、徹底治太」的整體思路和治理方案,及時採取了狠抓截汙控汙、嚴密監測預警等措施。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 天水市多舉措防治水汙染 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原標題:我市多舉措防治水汙染  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中國甘肅網4月1日訊 據天水日報報導【記者 羅雙紅】3月31日,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為抓好全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我市採取多項措施防治水汙染,確保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本文主要對《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技術大綱》進行解讀,在梳理當前我國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問題以及形勢的基礎上,分析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的定位,介紹了規劃編制的總體思路以及目標制定、問題和癥結分析、規劃任務設計和項目篩選等重點環節,並對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 ...控——生態環境部黃河局組織流域跨省(區)突發水汙染事件聯合會商
    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是預防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汙染事件,防範重大生態環境風險的有效保障,黨中央和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在黃河主汛期來臨之際,為落實生態環境部、水利部下達的《指導意見》,5月26日,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會同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開展了跨省(區)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合視頻會商。
  • 陳雷:新時期治水興水的科學指南
    深刻認識治水興水的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闢闡述了治水興水的重大意義,深入剖析了我國水安全新老問題交織的嚴峻形勢,體現了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全球視野和鮮明的時代特徵。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 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情水情的透徹分析。
  • 橋頭鎮鎮長葉冠強談水汙染治理目標及舉措 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葉冠強認為,在水環境整治過程中,橋頭鎮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
  •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12月27日,在2014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透露了上述消息。       宋永會參與了「水十條」的前期編制。他說:「『水十條』非常嚴,提出了許多非常嚴厲的措施」。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
  • 「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汙染治理速度加快  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的背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紮實工作。「十三五」期間,全市生態優先認識明顯加深。市民群眾、新聞媒體關注生態環境、參與生態環保意識明顯提高,綠色消費、綠色出行逐漸深入人心。  結構調整力度明顯加大。全市集中力量破解「鋼鐵圍城」「園區圍城」。完成120萬戶「散煤」取暖清潔化治理。嚴格控制燃煤總量,全市煤炭消費總量較「十二五」末壓減17%。加快建設綠色港口,天津港停止接受「汽運煤」,疏港鐵礦石鐵路運輸比例超過60%。
  • 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防範重大生態環境...
    印發《關於建立跨省流域上下遊突發水汙染事件聯防聯控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舉措。同時,結合《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進一步夯實跨省流域汙染聯防聯控機制,在規劃中統籌考慮並明確流域上下遊、左右岸環境風險管理與環境應急目標、任務和措施。借鑑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和制度,建立上下遊水環境保護獎懲機制,解決跨省流域汙染責任認定、損害賠償問題,變「分段治水」為「全域治水」。二是加強流域研判預警,做好跨省突發水汙染應對準備。
  • 中國水汙染問題的「臨床診斷」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汙染控制成效明顯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十二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以大氣、水、土壤汙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汙染宣戰,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