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廉:危機與浩劫 我國水汙染治理亟需戰略性轉折

2020-12-04 中國水網

改革開放以來,當我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採用粗放式、資源掠奪式、能源消耗式、汙染物高排方式的模式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們美麗的國土已經深深地陷入了環境汙染的泥沼。

「沒有環境安全保障的經濟發展對普通百姓毫無意義!」 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的「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目前汙染形勢的擔憂。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 王家廉主題發言

我國持續20年的水環境汙染治理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王家廉表示,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仍然在「遏制」與「改善」之間徘徊,距離有效地控制點源汙染排放還有漫長的道路。「在今後10-15年內,我國還將處在繼續建設汙染治理設施的階段中。」王家廉如是說。

現在各有關部門,乃至全體人民都應該正視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危機與浩劫,必須基於水汙染治理重新進行深度思考與規劃,王家廉指出:「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轉換防治水環境汙染的思路。」

我國水汙染治理的戰略思路將如何轉變?王家廉總結了八個方面:1)徹底反省並轉變目前實行的經濟增長方式;2)堅決淘汰高耗能、高汙染,破壞資源的落後產業;3)貫徹全過程控制的汙染防治技術路線;4)針對重汙染行業的汙染治理難點提出「行業性整體解決方案;5)高度重視發展末端治理設施運營先進技術,減少對人工操作維護的依賴;6)實現實用可靠技術支撐需要突破的技術瓶頸;7)實現水汙染治理戰略性轉折需要突破的政策瓶頸;8)突破環境監督管理乏力的管理瓶頸。

王家廉強調:「我們必須要從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調整上要動手術,要做好國家戰略層面的水汙染治理頂層設計。」

編輯:蔡囊

相關焦點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水汙染問題是深圳市民長期以來最關心的環境問題之一。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水汙染治理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用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打響了一場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未來十年我國水汙染治理投資前景展望
    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増至16億,人均水資源將降至1,760立方米,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立方米,達到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由於環境問題關係到經濟可持續發展乃至子孫後代的生存大計,國家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將不斷加大對水資源保護和治理的力度,大力引導和鼓勵環境汙染治理領域的投資。
  • 中國水汙染治理調查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同時出現。在會上發言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水文學者弗蘭克·施瓦茨說:「水危機並不只在中國存在,但中國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問題都更為嚴峻。」  由於地下水佔到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但水體汙染正加劇中國的地下水危機。
  • 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國家政策利好支持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水汙染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確定了水汙染治理產業的行業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水汙染治理的監管越來越嚴,對汙染責任主體的追責力度不斷加大,環保違法的成本大幅上升,促使各責任主體加大環保投入,促使水汙染治理的
  • 中國水汙染危機
    ——即使雨量充沛、人類活動相對較少,從珠江口到上遊地區,從並不遙遠的過去、現實到並不遙遠的未來,水汙染的陰影也無處不在。  環顧中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全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今,「貧水」遭遇到來勢兇猛的水汙染,雙重危機下,將會怎樣影響轉型中國的命運和未來?
  • 我國可能出現嚴重水危機
    本報重慶10月10日電(記者劉世昕)「我國有可能出現嚴重的水危機。」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毛如柏今天警告,目前我國水汙染防治存在的問題將使我們難以應對危機。  在重慶舉行的一個會議上,毛如柏說,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60立方米,國際上把人均水資源量少於1700立方米的國家定為用水緊張國家。
  • 盤點:2013上半年重大水汙染事件
    水汙染防治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2012年,國家批覆《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積極開展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前不久,《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發布,標誌著我國地下水汙染治理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然而,當前我國水汙染的整體形勢仍未扭轉,多起水汙染事件的接連上演,一幕幕依然觸目驚心。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水汙染處理設備行業產值、產量及預測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對水汙染進行大規模的治理,2017年是汙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汙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
  • [兩會前瞻]我國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見成效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2016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重點區域汙染物濃度持續改善。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
  • 我國水汙染事故頻發 政府該如何應對水危機
    從水危機形成來看,水危機分為自然性危機和人為性危機,自然性危機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包括洪澇災害、乾旱等,人為性水危機主要是由人的影響所引發的水危機,如水汙染、突發汙染事故等等。  近年來,水危機漸漸向我們走來,水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重點。
  • 【他山之石】芝加哥是如何治理水汙染的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汙染日益加重,截止2018年,全國地表水體受到嚴重汙染的劣Ⅴ類水體所佔約10%,一線城市的水汙染問題尤其突出,其中許多甚至出現了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河流汙染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城市形象和生態安全的重大環境問題。
  • 水汙染「病因」複雜治理難度大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環境決定經濟(即環境優先)時代,水汙染和水生態失衡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後果已經凸顯。「就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和報導研判,國內水汙染狀況比較嚴重,已從地表水蔓延至地下水,並且出現自上而下式的蔓延。」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說。
  • 上海交大:新型「量子點吸附」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目前該研究已申請五項中國專利,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伴隨現代工業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近年來水汙染事件層出不窮,2006年湖南岳陽砷汙染、2010年福建紫金礦業汙水洩漏、2012年廣西河池市鎘汙染……水汙染事件的發生不僅讓位於爆發點沿岸及下遊居民深受其害,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對周邊環境亦是巨大影響,而其中的「罪魁」之一便是重金屬汙染。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談起水汙染治理,人們常談及英國泰晤士河治理。
  • 無錫水汙染事件背後: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無錫水汙染事件背後: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30日 07:20 來源:人民網     6月之前,他和眾多無錫人一起,經歷了藍藻爆發而導致的水危機。     「那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李輕描淡寫地說。但一個月前的事實並不像他現在說話的語氣那樣輕鬆。5月28日,因太湖水域藍藻爆發,導致無錫部分地區自來水水質發生變化,居民生活用水出現異味,引發供水危機。     對於他而言,這場危機已經過去了。「我家半個月前就開始將自來水直接燒開了喝。」
  • 中國陷水汙染危機 黑色水地圖觸及七大水系(圖)
    水汙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黑色的「水圖」從松花江苯洩漏到廣東北江鎘汙染,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儘管一樁又一樁的無情事實在不斷挑戰著我國本已脆弱的水環境能力,但這些局部而片段的現象並沒有讓我們完整認識水汙染的嚴重而殘酷,而只有打開中國水系的平面地圖,幾乎處於危機邊緣的水汙染生態才能裸露無遺。
  • 對我國水汙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議
    一、歷史的回顧:  1、70年代:  從70年代初,我國開始進行水汙染防治,當時將重點放在工業廢水汙染的控制上,提出的主要對策有:貫徹「三同時」的方針,執行「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以及加強環境管理,1974年國家環保局頒布的《工業「三廢」排放施行標準》(GBJ4-73),就是加強環境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
  • 我國水資源危機呈現嚴峻態勢
    「目前,我國水資源十分短缺,汙染嚴重,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將出現嚴重的水危機」,這是今天(10月10日)在重慶召開的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的消息
  • 遼河水汙染現象嚴重 八城市人大聯手監督治理
    8市人大,形成遼河治汙監督合力    遼河是我國七大河流之一,其流域覆蓋瀋陽、鞍山、撫順等多個城市,生產總值和人口均佔遼寧省60%以上,是遼寧人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幾十年來,一些以冶金、石化、鋼鐵、建材等為支柱產業的企業,長時間過度開發利用,使遼河背上了沉重的汙染包袱,成為全國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將全面關閉直接入河流等工業企業直排口 ●全區32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今年,我區環保部門將通過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強重點流域汙染治理、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及加強飲用水源和地下水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