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新型「量子點吸附」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2020-12-01 騰訊大申網

[摘要]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特別研究員李良團隊自主研發出基於無毒量子點的鋁基吸附劑。目前該研究已申請五項中國專利,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伴隨現代工業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近年來水汙染事件層出不窮,2006年湖南岳陽砷汙染、2010年福建紫金礦業汙水洩漏、2012年廣西河池市鎘汙染……水汙染事件的發生不僅讓位於爆發點沿岸及下遊居民深受其害,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對周邊環境亦是巨大影響,而其中的「罪魁」之一便是重金屬汙染。

  水資源汙染事件的頻發引起了人們對於水汙染治理的高度關注,對重金屬汙染的有效治理也提出了更為嚴峻地考驗。這類看不見、摸不到的物質如何去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當務之急是控制源頭汙染。然而對於企業而言,現有工業廢水處理環節複雜且成本非常高,部分企業汙染處理積極性不高,甚至寧願以罰代處。

  目前國內產業化的重金屬吸附材料主要為活性炭、高分子凝膠或離子交換樹脂等,前兩者利用大的表面積進行物理吸附,存在去除率低,吸附容量小等缺點;而後者處理成本較高,一般用於深度水處理。如何找到一種既快速高效、成本低廉且易操作的重金屬吸附劑,成為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

  隨著一種新型「量子點吸附」的問世,這一難題有望得到解決。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特別研究員李良團隊獲悉,由該團隊自主研發的新型鋁基/鐵基量子點吸附劑在水中重金屬處理方面取得較好的進展,有效解決了吸附速率和容量的問題,成為應對水體突發重金屬汙染和工廠常規汙水排放的雙重剋星。

  巧借「量子點」之力 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李良是如何發現「量子點」能夠有效與水汙染治理結合的?這還得從他的研究經歷說起。

  歸國前,李良在美國一直從事光電材料(量子點)的合成與應用研究。在量子點的合成中,常採用快速簡便易行的陽離子交換法。如:CdS量子點通過陽離子交換可以在1秒內完成於Pb2+/Hg2+的交換轉化為PbS/HgS。這種奇特的現象源於量子點巨大的表面積和較低的反應活化能。

  回國進入交大工作,李良結合自己原有的研究背景,根據我國水體重金屬汙染嚴重的實際現狀和問題,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是否可以利用量子點高效的離子交換性能,製備一種基於量子點的重金屬吸附劑,這種技術可以進行重金屬汙水處理,實現重金屬的快速去除分離,有效避免重金屬汙染事故的發生?基於此,李良研究員帶領團隊進行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將研究方向鎖定在新型量子點重金屬吸附的製備和應用上,自主研發出基於無毒量子點的鋁基吸附劑。

  在鋁基量子點吸附劑擴大生產之前,了解吸附劑在重金屬汙染水體中如何操作是非常必要的,據此,研究人員將吸附劑用於鉛礦冶煉廠進行產品試用,發現吸附劑的吸附效果顯著,1克吸附劑可處理兩噸Pb2+ 濃度1 mg/L的汙水,遠高於市售活性炭的60-120 mg/g,且吸附速度快,5秒鐘即可去除99.9%的重金屬,5 分鐘可使重金屬濃度低於1 μg/L (1ppb),達國家飲用水標準。
然而,此時高興尤為過早,在使用過程中吸附劑出現了分離困難的問題。

  破解分離難題 磁性「量子點吸附劑」橫空出世

  針對鋁基吸附劑試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李良團隊堅持不懈,通過反覆實驗研究論證,終於找到一種合適的載體,合成了高容量、高速率的磁性鐵基量子點吸附劑。「升級版」的磁性量子點吸附劑在保持原有吸附劑吸附容量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超順磁性進行高效的分離回收,從而有效解決了水汙染處理中難於分離沉澱的問題。

  例如,一杯鉛廢水(濃度為國家汙水排放標準的200倍),倒入一小勺鐵基量子點吸附劑,5分鐘鉛即被固定下來,採用磁鐵可在10 秒內完成分離廢水變淨水,水中重金屬含量可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昨日,研究人員現場向記者展示了這一神奇現象。

  李良同時介紹到,處理汙水通常採用的活性炭或聚合氯化鋁等絮凝劑,產生大量汙泥廢料,處理汙水後會留下新的汙染。然而量子點吸附劑本身就是綠色環保材料,由於其超高的吸附容量殘渣量極小,且處理後的重金屬是以固化的方式固定下來,有效解決重金屬處理後的二次汙染問題。

  量子點吸附劑因其超高的重金屬處理容量及速率(可在5分鐘內完成吸附)有望解決突發流動水體重金屬汙染事件所面臨的快速處理問題,在流動性水體中快速降低汙染物濃度,避免擴散。以水體汙染需100公斤量子點吸附劑清除重金屬為例,同等汙染條件下活性炭的需用量為1.6-3.3 噸。經濟成本遠低於常規吸附材料和傳統絮凝沉澱法。記者了解到,該成果除了可有效吸附水中鉛外,還可有效推廣到汞、鎘、鉻、砷(類金屬)、銅、鎳等其他重金屬汙染體系,作為廣譜重金屬吸附劑,處理工業廢水及作為應急環保材料以便快速有效應對水體突發重金屬汙染事件。

  那麼,功能如此強大的新型吸附劑會不會價格不菲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目前,國內工廠廢水治理常採用複雜的工藝流程,需大量絮凝劑或吸附劑,在後續處理中產生汙泥殘渣,且運行成本較高。若以量子點吸附劑用於汙水重金屬的處理,一套日處理廢水量為10噸的汙水處理設備,以鉛濃度為50 mg/L為例,設備運行過程中僅需300 g(理論計算量為250 g)就可保證出水重金屬的達標排放。雖然量子點吸附劑價格較普通吸附材料稍高,但其吸附容量是普通吸附劑的數十倍,用量極少,綜合運行成本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李良表示,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時刻關心著現今的汙染治理狀況,特別是歸國後,他特別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讓研究成果為環境汙染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目前該研究已申請五項中國專利,李良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還與公司合作,共同進行量子點吸附劑的規模化擴大生產研究,在實驗生產的情況下,可實現單次5公斤/小時吸附劑產品的製備。預計不久的將來,有望實現規模化生產,真正成為工廠汙水重金屬的剋星。

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推薦閱讀:

申城5.1萬高三學子周日赴考 預計錄取4.1萬人

一學校為高三學生「發錢」迎高考

上海開通2015年高考舉報電話

高考提醒:結束鈴響答題 小心取消成績

上海市八中學校長為首屆男生班打80分

高考前夕傾情奉送 超實用"衣食住行"全攻略


轉播到騰訊微博

在魔都上學掃 我就對啦~

回復「幼升小」、「小升初」獲取入學攻略

回復「中考」、「高考」了解最新資訊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大申教育微信:上海升學攻略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

相關焦點

  • 我國學者新型玻色採樣實驗開闢實現量子霸權新途徑
    新華社合肥6月13日電(記者徐海濤)近期,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同事陸朝陽等人組成的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員小組合作,實驗研究了一種量子計算模型玻色採樣對光子損失的魯棒性,證明容忍一定數目光子損失的玻色採樣可以帶來採樣率的有效提升。
  • 交叉孕育創新 上海交大建11個研究中心布局「AI神經網絡」
    圖說:上海交大人工智慧研究院近期成果 來源/上海交大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在即,今天上海交通大學傳來消息,上海交大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成果轉化、長三角一體化等方面形成人工智慧完整布局,通過11個研究中心的建設布局
  • 基於MOFs的新型吸附材料!
    近日,上海交大製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王如竹教授和李廷賢副教授等組成的能源-空氣-水ITEWA創新團隊在化學領域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了題目為「Efficient Solar-driven Water
  • 疫情大考下的社會治理題怎樣答?上海交大推出」新冠疫情與城市治理...
    圖說:上海交大將在6月7日前推出「7場 新冠疫情與城市治理 系列列公益講座」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報導 疫情大考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有效應對,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城市治理與應急管理,如何建設起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
  • 諾獎得主維爾切克做客上海交大大師講壇 科普量子粒子呼籲疫情期...
    圖說:上海交大大師講壇雲開講 李政道研究所供圖(下同)在微觀量子的世界,也可以用類似結繩計數的方法來記錄及操控量子信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弗蘭克·維爾切克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在二維體系中存在著第三類量子粒子,其自旋量子數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半整數,而是任意大小,他將這種新量子粒子命名為任意子(anyons)。昨晚,第150期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首次嘗試「網絡直播」模式,邀請維爾切克教授在線做客,他通過大量的圖片與通俗的概念向大家講述任意子的「前世今生」。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這條河從1850年修城市下水道、做治汙準備,1950年修汙水處理廠,至2000年大馬哈魚回歸,後50年共投入300億英鎊,顯現出流域水汙染治理的艱辛。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
  • 【為創造偉力作出貢獻】西安交大在高穩定性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
    近年來,新型全無機鈣鈦礦(CsPbX3, X=Cl, Br, I)量子點因其具有製備過程簡單、形貌可控、高螢光量子效率(>90%)、螢光波長可調且覆蓋可見光範圍(400-700nm)、半高寬較窄(12-25nm)及寬廣的顏色區域(150%NTSC)等優點,在LED、顯示屏、太陽能電池、雷射、光電探測器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量子點顯示(QLED)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OLED)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易於實現大屏幕、全彩色、柔性顯示,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
  • 量子通信被爆重大的物理缺陷,已被上海交大破解 ?
    不過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近來在經過不斷的實驗與嘗試之後,發現目前的量子加密技術可能隱藏著極為重大的物理缺陷,使這個原本號稱堅不可破的高端技術轉而成為脆弱不堪的加密工具。上海交大發表研究論文刊於arXiv預印本上。
  • 上海交大2018年研究生畢業:書記上微黨課 校長精彩寄語
    科研報國:交大優博論文聚焦學術最前沿國產原創藥物研發、新型仿生複合材料製備、柴油模型燃料構建、根除或減少具核梭桿菌改善大腸癌患者預後……經各學院、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及學校優博評審委員會評審,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今年有13篇論文獲評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2篇論文獲評上海交通大學
  • 淺談石墨烯吸附材料的應用範圍
    它有著很多性能,其中它的吸附功能使十分強大的,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講一講石墨烯吸附材料的應用範圍吧。石墨烯吸附材料現如今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而且還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水汙染是目前環境汙染的一個重要方面。
  • 「上海交大特色」社會服務合作體系愈發完善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學與雲南省、大理州共建雲南(大理)研究院,進一步加強了服務雲南高原湖泊生態保護治理工作的保障,為學校師生赴雲南開展科技服務、定點扶貧等工作提供了支撐。當前,研究院正朝著建立建成洱海湖泊生態系統國家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新目標努力,進一步落實將上海交大的實驗室建立在雲南的綠水青山裡的承諾。
  • 深圳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到2021年底,我市將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2025年,我市生態水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市政府關於水汙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的報告透露了未來五年治水的目標。
  • 水汙染「病因」複雜治理難度大
    幾乎是同一個時間點,上海黃浦江水域上遊、福建龍巖龍津河上遊、湖南瀏陽河等處漂浮大量死豬。林永生認為這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農戶未意識到自己在環境保護中的責任,未認識到自己並不具有隨意亂扔死豬、汙染環境的權利;二是現行的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在立法、司法等環節均有不足,亟待完善。
  • 我國學者成功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與器件
    新華社合肥9月2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近期該校科研人員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合作,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並成功製備了新型量子點顯示器件。日前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今日材料》發表了該成果。
  • 上海交大師生寄語黨代會,共話學校發展新願景
    我們將以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持續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堅持不懈,團結奮鬥,為國家「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建設以及北極開發等重大戰略貢獻交大智慧,讓交大交通學科在國內外更有顯示度、影響力。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呂興才(無黨派人士)表示,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
  • 基於新型吸附材料的VOCs吸附回收利用技術
    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不斷提高的環保意識和嚴重資源短缺,VOCs治理已受到廣泛關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一、VOCs綜合回收與利用吸附法是當前國內外VOCs處理最成熟的主流技術之一。三、技術創新---Hk新型吸附材料海斯科臨環境的這項技術是採用自主研發的新型吸附材料,該材料具有規整的外觀、高強度、高疏水性、無催化作用,並且具有較高的物理化學穩定性,使用壽命長,年補充率低於15%,並且不屬於危廢。
  • 合肥工業大學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原標題:合工大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記者8月30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g-C3N4)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團隊合成石墨相氮化碳(g-C3N4)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並以其作為發光層,製備出全新的量子點顯示(QLED)器件。
  • 二維材料中的新型量子點:為量子電子器件帶來新可能!
    背景近些年來,隨著量子點電視的上市,量子點技術成為備受大眾追捧和科學家關注的熱門前沿科技領域。量子點技術在非線形光學、磁介質、催化、醫藥及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將對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物質領域的基礎研究產生深刻的影響。現在,量子點技術比較熱門的應用有:LED、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等。
  • 交大科技力!
    近期,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生物、航天、管理、公共衛生、電子科學技術等領域相繼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讓我們為交大科研實力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