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汙染治理調查

2021-01-13 央視網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同時出現。

 

鮑邱河,一條有故事的小河。

  像很多河流一樣,它也曾擁有純潔美麗的身軀,魚蝦在水中自由遊蕩,孩子們在河中嬉戲打鬧,婦女們在河邊洗衣說笑。

  像很多河流一樣,在工業化的大潮中,隨著流域附近不斷冒出的大小工廠,這條全長百餘裡的小河慢慢變黑變臭,魚兒越來越少直至絕跡。

  今天,鮑邱河看似一潭死水,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鮑邱河的變遷展現的不僅僅是它自己的命運。

  逝去的美麗

  鮑邱河發源於北京順義區李遂鎮以東的丘陵地區,從河北省三河市東部穿過,流經燕郊鎮、大廠縣,最後沿東南方向經寶坻林亭口至八門城匯入薊運河,全長50餘公裡。河北省三河市因境內三條河流而得名,其中之一就是鮑邱河,另外兩條河流是洳河、泃河。

  這條河流曾經帶給了兩岸居民美好的回憶,在三河市燕郊網城論壇中,一位名為「鴻鵠」的網友用浪漫的筆調描述了記憶中的鮑邱河:也許是受大自然的恩典,遠離都市的鮑邱河保持了它的粗獷,河水清澈,河床起伏不平,青草叢生,澄碧的河水順著彎彎曲曲的河道像銀蛇般蜿蜒而去。河面寬闊,潺潺流水似少女唱著情歌踏著浪花飄然而至。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鮑邱河一線的三河市、大廠縣下屬的農村採訪時,多位村民有著相同的記憶。

  20世紀70年代嫁到夏墊鎮夏墊村的中年婦女李秀芳見證了鮑邱河水由綠變黑的歷史,她回憶說:「再往前推十幾年,河裡水可清了,我那時都在河邊洗衣服。」夏墊村三面環河,處於鮑邱河包圍之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河水漸漸變黑變臭,幾個人在河邊邊洗衣邊聊天的日子再也沒有了。

  夏墊村對面的興隆莊的張大爺在這裡生活了60多年,他告訴本刊記者,原來河裡有魚有蝦,大人小孩夏天都在河裡洗澡,「現在一點活物沒有了,什麼水都往這裡排,都成了臭水溝。」

  站在夏墊村村口,本刊記者看到暗黑色的汙水夾雜著五顏六色的垃圾從橋下緩慢流過;橋上,環保部門的工程車正在清淤,一陣刺鼻的臭味突然襲來。一位賣豆腐的婦女推著豆腐車一溜小跑地穿過小橋。

  當地村民向本刊記者介紹,處於鮑邱河下遊的夏墊鎮需要定期清淤,尤其是枯水期雨量較少時,否則,這裡就完全成了死水。

  那鮑邱河是如何「死亡」的呢?

  本刊記者在鮑邱河一線走訪時發現多個暗渠,工業廢水通過這些管道流入尹家溝(連接鮑邱河的排汙溝)排入鮑邱河;同時,兩岸居民的生活汙水包括大量生活垃圾也直接進入河中。

  大廠縣位於鮑邱河下遊,該縣環保局副局長陳立軍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現在的鮑邱河源頭已經沒有水了,鮑邱河這個季節的水大部分來自臨近的尹家溝。

  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鮑邱河似乎成了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排放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鮑邱河一天天變黑變臭,2006年曾專門對鮑邱河進行調研的華北科技學院環境工程系馬登軍教授在其學術性論文《鮑邱河水質分析與評價》中指出,鮑邱河中COD、石油類、氨氮、汞等指標已經嚴重超標,水質已經為劣Ⅴ類(不可飲用,不可工業用,不可農業用,喪失水功能)。

  因為汙染問題,當地村民和流域附近的一些企業不時地發生矛盾和摩擦,廊坊市環保局2010年10月份發布的一份信訪問題的督辦通知顯示,位於燕郊地區的華潤雪花啤酒(河北)有限公司從2009年以來多次被村民舉報,村民反映其廢水和廢氣排放,給鮑邱河水質造成汙染並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汙染問題從廊坊市環保局到河北省環保廳最後一直反映到了環保部。

  在國家環保部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2011年廢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中,這家啤酒業巨頭赫然在列。

  另外,包括造紙、化工、屠宰、水泥等重汙染企業都曾在此興盛一時。2008年7月,為了確保北京奧運會環境安全,完成汙染減排任務,廊坊市曾開展了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重汙染企業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共取締關停鍍鋅、電鍍、礦山、水泥、造紙、屠宰、化工等重汙染企業518家,其中鮑邱河流域的三河市就有165家。

  水汙染之憂

  除了給鄉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更令人憂心的是,水汙染已經直接危害到農村群眾的生命健康。

  國家疾控中心曾對淮河流域癌症高發地進行全面普查,最終結論顯示:一、淮河流域沿河、近水區域癌症高發;二、癌症高發與劣Ⅴ類淮河水密切相關。

  淮河流域之外,多個地方都先後出現了大大小小的「癌症村」,只有新疆、西藏等少數不發達地區「榜上無名」。

  中國衛生部官方網站發布的第三次中國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癌症已成為中國農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構成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過去30年分別上升了465%和96%。

  2010年5月31日,環保部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報告稱:全國地表水汙染依然較重。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七大水系均受到汙染。全國203條河流408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57.3%、24.3%和18.4%。主要汙染指標為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在26個國控重點湖泊(水庫)中,滿足Ⅱ類水質的只有1個,Ⅲ類的5個,Ⅳ類的6個,Ⅴ類的5個,劣Ⅴ類的9個,佔到了湖泊總數的34.6%。

  2010年,水利部發布的《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實踐與探索》的報告顯示:由於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全國目前仍有超過1億的農村人口喝不上乾淨水。

  在地表水被汙染之後,地方政府和農民們開始不斷抽取地下水,水井越打越深,鮑邱河流域多個行政村原來自打的幾十米深的水井如今已經完全報廢,現在,村民們的飲用水來自300米深的地下。

  《中國地下水科學的機遇與挑戰》一書是目前研究國內地下水狀況的權威著作,它由12位國內外知名地下水專家組成的「中國地下水科學戰略研究小組」歷經近三年時間調研完成。該書介紹,在過去幾十年內,為滿足不斷增加的用水需求,中國的地下水開採量正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遞增。

  2010年7月,在2010國際地下水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已發出警告:一些地區地下水儲存量正以驚人的速度減少,許多地區地下水還遭到嚴重汙染。在會上發言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水文學者弗蘭克·施瓦茨說:「水危機並不只在中國存在,但中國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問題都更為嚴峻。」

  由於地下水佔到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是重要的飲用水水源,但水體汙染正加劇中國的地下水危機。

  治汙「兩大難」

  在我國城市和眾多村鎮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以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不少省區市同時出現。當今治理水汙染,有兩大難題是繞不過去的。

  地方政府對GDP的亢奮和對環境生態的不重視是一直被詬病和批判的問題,儘管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下發《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改變為「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將環境保護優先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實踐中,由於地方環保部門的相對弱勢,實際執行情況並不盡如人意。一位受訪專家對本刊記者表示,在三大基本國策中,環境保護是唯一一個無法落實到最基層的國策。

  「2005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獲得者、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主任王燦發教授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就說,即使到現在,環保部門的權威性仍然不夠,在政府中的地位比很多部門都低,很多時候,環保要給經濟增長讓路。他笑稱:「扛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扛不住,不換思想就得換位子。」

  王燦發認為,這還是一個發展觀念的問題,需要真正轉變發展的思路,落實環境優先的原則。

  「十二五」期間,環境優先的原則有望落到實處,「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以「綠色發展」為主題,專篇論述「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明確提出: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同時,綠色指標的比重上升,不包括人口指標,資源環境指標由「十一五」規劃的7個提高到「十二五」規劃的8個,佔總數比重由27.2%提高至33.3%。

  發展理念轉換之外,治汙理念、機制的創新是水汙染治理的另一個現實課題。

  由於水的流動性,在水汙染方面上下遊之間往往很難形成默契,即使百裡之長的鮑邱河,在治理中都面臨這樣的難題。

  因此,如何打破這種「楚河漢界」的困境,消除行政區域之間的壁壘限制,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協作,提高水汙染的治理成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這一問題多年來一直在討論,但實踐中始終難見實質性的進展。

  最近,從浙江傳來了好消息,4月12日《人民日報》報導,為加快推進新安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切實保護千島湖水環境安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日前聯合啟動實施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試點工作,確立了「誰汙染、誰治理,誰受益、誰補償」原則和機制。這是我國首個省域間合作治理、相互監督的環境保護機制試點。

  報導說,新安江流域的先行先試,將為全國大江大河流域推行生態補償機制提供借鑑。

  鮑邱河的治理似乎也出現了轉機,陳立軍說,目前,鮑邱河水汙染治理已經提上日程,未來將打造成觀光休閒旅遊區,資金已經到位。

  這條備受磨難的、悠久的河流會迎來新生嗎?

  (本文來源:新華網)責任編輯:NN041

相關焦點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
  • 水汙染「病因」複雜治理難度大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環境決定經濟(即環境優先)時代,水汙染和水生態失衡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後果已經凸顯。「就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和報導研判,國內水汙染狀況比較嚴重,已從地表水蔓延至地下水,並且出現自上而下式的蔓延。」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說。
  • 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原標題: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伴隨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長和粗放型
  • 如何治理中國嚴重的水汙染?-虎嗅網
    自2014年水汙染危機事件大量爆發以來,儘管2015年《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後對汙染防治有一定控制,但該類事件仍屢禁不止,嚴重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更嚴重的是,在突發性嚴重事件之外,水汙染並不像霧霾之類的空氣汙染能比較直接地感知到異常,而是通過細微的、長時間的影響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他山之石】芝加哥是如何治理水汙染的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汙染日益加重,截止2018年,全國地表水體受到嚴重汙染的劣Ⅴ類水體所佔約10%,一線城市的水汙染問題尤其突出,其中許多甚至出現了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河流汙染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城市形象和生態安全的重大環境問題。
  • 我旗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
    今年以來,旗生態環境分局以水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精準分析流域內各控制單元突出環境問題,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治,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為加強水汙染防治工作,旗生態環境分局組織編制了《鄂溫克族自治旗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成立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開展牧區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和牧區生活汙水治理設施調查工作,使全旗44各嘎查定為已完成汙水治理和汙水得到有效管控的自然村。
  •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適逢全國兩會,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等環境治理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在今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國以超快的速度進入工業化,同時也看到,幾乎是以超快的速度造成了環境的透支。       與之相伴,一系列治理計劃出爐。
  • 王家廉:危機與浩劫 我國水汙染治理亟需戰略性轉折
    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的「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目前汙染形勢的擔憂。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 王家廉主題發言我國持續20年的水環境汙染治理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水汙染處理設備行業產值、產量及預測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對水汙染進行大規模的治理,2017年是汙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汙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
  • 西安加強水汙染防治 重大水汙染事件邀公眾參與調查
    ■防治水汙染  加強治理設施建設  城市建成區要消除黑臭水體  西安將強化城鎮生活汙水治理,加快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到2020年,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城市、縣城汙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
  • 國家鼓勵支持科學進行水汙染防治 中國水汙染防治行業市場前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汙染防治是指對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的預防和治理。
  • 中國水汙染地圖曝光 沿海地區水汙染問題觸目驚心
    中國水汙染地圖日前出籠。據介紹,水汙染地圖設置了三類數據:水質信息、排汙信息、汙染源信息。中國水汙染地圖的推出,使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國嚴重的水汙染現狀,對環境汙染和環境保護也更加重視。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汙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
  •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將全面關閉直接入河流等工業企業直排口 ●全區32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今年,我區環保部門將通過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強重點流域汙染治理、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及加強飲用水源和地下水保護等
  • 中國水汙染危機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就開始關注中國水問題、並具體參與過除遼河流域其他所有重要江河湖泊治理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樹坤,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也警告說:「在中國,水汙染絕對已經成為一個全局性的問題了。」 汙染和缺水惡性循環  世界銀行估算,水汙染導致的缺水造成了每年1470億元的經濟損失。
  • 我國水汙染現狀調查:3.6億人難尋安全飲用水
    而對於中國的13億百姓來說,「保障飲水安全」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向全國人民鄭重承諾。他說,要抓緊解決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汙染問題,「要以水汙染防治為重點,加強工業和城市汙染治理,加強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
  •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發自北京 2014-12-27 19:09
  • 中國陷水汙染危機 黑色水地圖觸及七大水系(圖)
    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汙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後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撲向長江的汙染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汙染,超過Ⅲ類水的斷面已達38%,比8年前上升了20.5%。無獨有偶,儘管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汙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條受汙染最嚴重的河流。
  • 關於沱江資中段水汙染事故調查處理情況的報告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現將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沱江資中段水汙染事故調查處理情況的報告》印發各地區、各部門參閱。各地要重視環保事件的查處工作,避免類似事件發生。繼今年2月至3月我省沱江特大水汙染事故後,5月2日沱江資中段再次發生水汙染事故,造成沿岸生態環境再次受損的嚴重後果。
  • 深圳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到2021年底,我市將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2025年,我市生態水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市政府關於水汙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的報告透露了未來五年治水的目標。
  • 大自然保護協會:水汙染治理需引入民間資本
    水汙染問題日趨嚴重,但世界範圍都缺少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