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2015-03-04 17:51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獨家獲悉,《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近期已獲得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不久將對外發布。
此前的2月13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曾對外表示,「水十條」已經進入報批程序,很快會出來。
適逢全國兩會,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等環境治理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在今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國以超快的速度進入工業化,同時也看到,幾乎是以超快的速度造成了環境的透支。
與之相伴,一系列治理計劃出爐。2013年9月,國務院出臺《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擬投資1.7萬億元,治理大氣汙染問題。按計劃,「水十條」應於2014年出臺,但由於水汙染治理的複雜性,以及該計劃涉及眾多部門,其遲遲未露「真容」。
傅瑩說,2015年1月,號稱「史上最嚴」的環保法開始實施,這是「有牙齒」的環保法,對汙染「零容忍」,且懲治措施非常嚴格。
但該法能否執行下去,「還真要看大家能不能齊心協力」。
《大氣汙染防治法》目前正在進行修改,傅瑩說,今年將對《水汙染防治法》進行執法檢查和專題詢問,在此基礎上,開始修改。
她同時表示,中國土壤汙染問題也相當突出,土壤問題更複雜,而中國目前還沒一部專門的土壤汙染防治的法律,所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下決心制定一部法律,專門針對解決土壤汙染問題。
大氣汙染、水汙染及土壤汙染是中國目前三大環境問題,被稱為環境領域的「三大戰役」。環保部此前測算,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需投資2萬億元。而
有專家稱,大氣、水和土壤三大領域涉及的環保投資將達6萬億元。目前,《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也已編制完成。
三大問題的解決並非易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援引一名日本專家的研究稱,
根據日本經驗,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土壤汙染治理則需要60到80年之久。
人大代表、永清環保(300187)董事長劉正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近十年,中國最重要的是解決大氣汙染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建議,通過財稅政策等經濟槓桿調節手段,解決以霧霾等為代表的資源環境危機。
賈康在《關於加快環境稅立法過程的提案》中指出,國內尚未設立專門的環境稅種,現行的環保排汙收費政策徵收標準偏低,範圍過窄,整體環境稅收政策缺乏系統性,相關稅收優惠也缺少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環保效果不顯著,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
賈康認為,近期和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煤價油價的下行,使通脹壓力緩解,為環境稅開徵提供了重要時機。他建議,抓住有利時機加快立法爭取儘快實操,在保持宏觀稅負穩定前提下,一方面進行結構性減稅,選擇一些特定稅種削減其稅負水平,比如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另一方面
通過結構性加稅,即開徵環境稅彌補減稅帶來的稅收收入減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水十條,水汙染,澎湃,澎湃新聞,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