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水資源總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我國全年水資源總量27,266.90億立方米,同比減少2.47%;人均水資源1,998.64立方米,同比減少2.96%。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増至16億,人均水資源將降至1,760立方米,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立方米,達到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
由於環境問題關係到經濟可持續發展乃至子孫後代的生存大計,國家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將不斷加大對水資源保護和治理的力度,大力引導和鼓勵環境汙染治理領域的投資。2005年至2014年,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增長迅速,由2,388億元增長到9,57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68%。2015年以來,我國的環保政策由總量控制轉向質量提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水十條》、《大氣十條》以及《土十條》等政策更加細節地規定了環境治理的目標。國際上通常用環保投入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國環保投入力度,根據國際發展經驗,環保投資佔比在1-1.5%時,環境汙染有望得到初步控制,環保投入達到2-3%時,環境質量才可能得到改善。
從環保投資額佔比的角度看,我國的環保行業投資額佔GDP比重遠遠小於國際水平。我國2015年環保投入佔GDP的比例為1.6%,基本屬於總量控制階段。如果要達到十三五規劃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環保投入佔GDP比重有望上升至3%左右。對應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有望超過30%。2014年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為1.51%,預計至2020年,我國GDP總量將翻一番,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行業未來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國家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電力、石化、煤化工等重工業領域的投資仍將保持增長,從而帶動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市政汙水處理和市政供水等需求也將同步增長,環保水處理行業將迎來戰略性發展機遇並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和國家資訊中心的分析預測,「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國廢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合計將分別達到10,583億元和13,922億元,其中用於工業和城鎮生活汙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到4,355億元和4,590億元。韋伯諮詢認為:展望未來十年,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環保要求提高,以及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的不斷升級改造,水汙染治理投資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