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我國水汙染治理投資前景展望

2020-12-0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水資源總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我國全年水資源總量27,266.90億立方米,同比減少2.47%;人均水資源1,998.64立方米,同比減少2.96%。根據水利部門的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増至16億,人均水資源將降至1,760立方米,總缺水量將達到400-500億立方米,達到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

由於環境問題關係到經濟可持續發展乃至子孫後代的生存大計,國家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將不斷加大對水資源保護和治理的力度,大力引導和鼓勵環境汙染治理領域的投資。2005年至2014年,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增長迅速,由2,388億元增長到9,57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68%。2015年以來,我國的環保政策由總量控制轉向質量提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水十條》、《大氣十條》以及《土十條》等政策更加細節地規定了環境治理的目標。國際上通常用環保投入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一國環保投入力度,根據國際發展經驗,環保投資佔比在1-1.5%時,環境汙染有望得到初步控制,環保投入達到2-3%時,環境質量才可能得到改善。

從環保投資額佔比的角度看,我國的環保行業投資額佔GDP比重遠遠小於國際水平。我國2015年環保投入佔GDP的比例為1.6%,基本屬於總量控制階段。如果要達到十三五規劃的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環保投入佔GDP比重有望上升至3%左右。對應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速有望超過30%。2014年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為1.51%,預計至2020年,我國GDP總量將翻一番,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佔GDP的比重將進一步提升,行業未來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國家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電力、石化、煤化工等重工業領域的投資仍將保持增長,從而帶動工業廢水處理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市政汙水處理和市政供水等需求也將同步增長,環保水處理行業將迎來戰略性發展機遇並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和國家資訊中心的分析預測,「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國廢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合計將分別達到10,583億元和13,922億元,其中用於工業和城鎮生活汙水的治理投資將分別達到4,355億元和4,590億元。韋伯諮詢認為:展望未來十年,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環保要求提高,以及城市供水和汙水處理的不斷升級改造,水汙染治理投資仍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水汙染處理設備行業產值、產量及預測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對水汙染進行大規模的治理,2017年是汙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汙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
  •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2015-03-04 17:51 來源:
  • 王家廉:危機與浩劫 我國水汙染治理亟需戰略性轉折
    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的「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目前汙染形勢的擔憂。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 王家廉主題發言我國持續20年的水環境汙染治理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 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國家政策利好支持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水汙染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確定了水汙染治理產業的  水務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環境保護法》將保護環境確立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同時,政府從2015年開始密集修訂並出臺了包括《水汙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水十條」等在內的一系列水環境治理相關法規政策,將水汙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提升到了重要地位。
  • 對我國水汙染防治策略的思考和建議
    二是分散的小型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投資效益很差、規模小,單位廢水的投資必然較高,由於工業廢水性質特殊,又不易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上述的不良運行情況也使投資效益比大大降低;加上當時90%以上的城市廢水沒有經過處理,將經過二級生物處理的工業廢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相當程度上是白作功,作虛功。  這個時期內,我國對城市廢水汙染的治理是十分落後的。
  • 水汙染「病因」複雜治理難度大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環境決定經濟(即環境優先)時代,水汙染和水生態失衡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後果已經凸顯。「就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和報導研判,國內水汙染狀況比較嚴重,已從地表水蔓延至地下水,並且出現自上而下式的蔓延。」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說。
  • 中國水汙染治理調查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同時出現。  治汙「兩大難」  在我國城市和眾多村鎮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以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不少省區市同時出現。當今治理水汙染,有兩大難題是繞不過去的。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這條河從1850年修城市下水道、做治汙準備,1950年修汙水處理廠,至2000年大馬哈魚回歸,後50年共投入300億英鎊,顯現出流域水汙染治理的艱辛。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
  • 深圳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到2021年底,我市將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2025年,我市生態水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市政府關於水汙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的報告透露了未來五年治水的目標。
  • 國家鼓勵支持科學進行水汙染防治 中國水汙染防治行業市場前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汙染防治是指對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的預防和治理。
  • [兩會前瞻]我國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見成效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2016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重點區域汙染物濃度持續改善。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規劃》確立了未來十年的兩個有限的目標,即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汙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汙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
  • 【他山之石】芝加哥是如何治理水汙染的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汙染日益加重,截止2018年,全國地表水體受到嚴重汙染的劣Ⅴ類水體所佔約10%,一線城市的水汙染問題尤其突出,其中許多甚至出現了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河流汙染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城市形象和生態安全的重大環境問題。
  • 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據此前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向媒體透露,「水十條」計劃將消滅劣V 類水,且時間由原定的**年提前到**年,工業廢水處理將是其核心內容之一,治理投資分為新建項目「三同時」投資和存量企業的廢水治理技術改造投資兩部分。「水十條」政策將強力推動工業廢水汙染治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將啟動,行業或迎來黃金髮展期。
  • 遼河水汙染現象嚴重 八城市人大聯手監督治理
    在2009年1月召開的遼寧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王軍鋒等16名省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大遼河流域水汙染治理工作力度的議案」,提出了落實責任、增加投入、完善法制等多項具體辦法。該議案引起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專門作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遼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的決議》。
  • 汙水處理行業簡史以及我國水汙染處理現狀
    而我國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生產力不斷提升,城市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加,未來我國汙水排放量也將隨之增大,因此,對於汙水處理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擴大今天在這裡小編特地編輯整理了我國水汙染處理的發展簡史以及行業現狀。
  • 2018年水質監測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我國江河、湖泊眾多,但多數水質較差。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統計,2019年3月,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汙染,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發自北京 2014-12-27 19:09
  •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逐步打開,我們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預計**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超過70萬輛,再創新高。  大氣汙染治理市場空間較大。近年來,隨著霧霾事件的頻發,國家和各地政府治理大氣汙染的積極性不斷增加。預計未來大氣汙染治理市場的市場空間也將會隨之提升。
  • 大沙河變「塞納河」,看深圳水汙染治理成效
    如今的大沙河,水清岸綠、海鳥盤旋、遊人如織,誰也想不到它曾經是一條發黑髮臭的河道,而這一切的改變都來源於深圳這些年在水汙染治理上的「重拳出擊」。 7月份,南都小記者訓練營成員來到大沙河畔,探秘大沙河水環境治理過程,揭開深圳這些年的治水成效。 深圳水環境壓力巨大 深圳,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個「三面環水」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