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2020-12-04 騰訊網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汙染防治的規劃正式發布。

  近日,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

  「這標誌著地下水這一戰略資源的汙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層次的納入國家層面的決策。」環保部汙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在《規劃》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規劃》確立了未來十年的兩個有限的目標,即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汙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汙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了調查評估、汙染防治、修複試點這三項主要任務。為此,國家將在未來投入346.6億元,其中迫切需要開展的優選項目需投資88.8億元,重點項目需投資257.8億元。

  「由於地下水的修復技術極其複雜,我國地下水修復處理的技術能力相當薄弱。因此《規劃》會帶動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環保部汙染防治司飲用水處處長石效卷對本報記者表示,「地下水處理的相關產業將成為環保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

  投入27億查545萬平方公裡地下水汙染

  全國淺層地下水資源37%達不到三類水質

  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是《規劃》確定的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規劃》顯示,全國地下水資源量多年平均為每年8218億立方米,其中北方佔30%為2458億立方米,南方佔70%為5760億立方米。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地下水的開發量也在逐步增加,由上世紀70年代的570億立方米躍至2009年的1098億立方米,地下水已佔總供水量的18%,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均來自地下水;全國655個城市中,超過60%的城市有地下水飲用水源。

  我國地下水汙染調查工作剛剛起步。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副司長陶慶法在《規劃》發布會上介紹,根據2000-2002年國土資源部「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成果,全國地下水環境質量「南方優於北方,山區優於平原,深層優於淺層」。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進行評價,全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有37%的面積達不到三類水質標準。

  同時,國土資源部從2005年起,開展了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的地下水汙染調查與評價。調查面積為44萬平方米,採集和檢測地下水樣品1.2萬多組。以重金屬、「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微量有機物為重點調查對象。

  調查發現,主要城市及城鎮周邊地區地下水中普遍檢測出有毒微量有機汙染物指標,檢出率較高,表明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汙染,但是超標率較低。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鉛、砷檢出率達到45.7%、39.1%。

  「儘管我國對重點區域的地下水質

  量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尚未系統開展全國範圍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的調查評估,難以完整描述地下水環境質量及汙染情況。」趙華林對本報記者表示,「因此《規劃》將地下水汙染調查作為重點任務之一。」

  根據《規劃》,國家將投入27億,開展區域和重點地區共545萬平方公裡的地下水汙染調查。其中,區域調查按照1:25萬比例尺以上的精度,包括盆地和低山丘陵地區的調查,覆蓋所有地下水開發利用區和潛在開發區,調查面積為440萬平方公裡;重點地區開展1:5萬比例尺精度的調查,部署在地市級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區、潛在汙染源分布區和大型飲用水水源區,調查面積為105萬公裡。

  將建20445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

  要基本實現對全國地下水動態的有效監測

  「調查只是摸清地下水狀況的一個步驟,在調查之後進行定點監測,也是摸底地下水汙染的重要環節,在中國重化工化趨勢不斷加重的背景下更應如此。」一位地下水汙染治理專家對本報記者指出,《規劃》也提出要充分銜接「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監測網絡,統籌規劃完善地下水監測網絡。

  資料顯示,我國的地下水監測工作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隨後根據全國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開展而逐步完善。

  陶慶法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國家、省、市三級監測網,建成區域地下水監測點23784個(其中泉水監測點364個),監測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公裡。

  「近年監測結果表明,目前淺層和深層地下水水質呈下降趨勢的城市分別達到16%,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平原地區。」陶慶法表示。

  本報記者了解到,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正在共同組織設施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經過2004-2009年五年論證後,由水利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申報之後,《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項目建議書》已於2010年11月獲國務院批覆。目前,該工程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

  「該工程若能如期建成,全國將建立20445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國土部將主要從控制區域、控制各類水巖組、監測監督防治地下水過量開採和汙染及保護地質環境方面,建設完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10147個。」陶慶法介紹。

  根據有關專家介紹,該工程的建設,將基本實現對全國地下水動態的有效監測,特別是對大型平原、盆地及巖溶山區地下水動態的監測,這將為地下水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地下水的汙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地下水監測方面,北京先行一步。北京已在2010年年底建成平原區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包括區域地下水環境監測網和重點汙染源專項監控網,共有1182眼監測井。有關資料顯示,該項目總投資8476萬元,覆蓋北京全部平原區。

  地下水處理將成為新興環保產業

  水汙染治理技術、環境修復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環境服務業將興起

  在調查評價之外,《規劃》提出的另外兩項主要任務為汙染防治和修複試點。

  趙華林表示,在地下水的汙染防治方面首先要保障地下水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為此環保部將依法取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建設項目和排汙口,建立地下水飲用水水源風險防範機制,制定超標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汙染防治方案,對地下水汙染隱患進行限期治理。

  同時,環保部將切斷四類地下水汙染來源,即:嚴格控制影響地下水的城鎮汙染、強化重點工業地下水汙染防治、分類控制農業面源對地下水汙染、加強土壤地下水汙染防控。

  同時,國家將在地下水汙染問題突出的工業危險廢物堆存、垃圾填埋、礦山開採、石油化工行業生產(包括勘探開發、加工、儲運和銷售)等區域,篩選典型汙染場地,積極開展地下水汙染修複試點工作,並開展海水入侵綜合防治示範,切斷廢棄鑽井、礦井、取水井等地下水汙染途徑。

  「上述兩項任務將催生一個新的產業,即地下水處理的相關產業,包括汙染治理技術和環境修復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環境服務業。」石效卷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的相關產業幾乎是空白,未來這一產業將成為新興的環保產業,市場前景廣闊。」

  對此,《規劃》提出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適用的地下水治理技術及管理經驗,並制定地下水汙染防治技術規範和指南,逐步建立先進實用技術目錄,積極培育相關產業。

  為了完成《規劃》確定的前述三項任務,國家將在未來十年投資346.6億元。

  對於資金來源,參與《規劃》的專家介紹,項目建設資金主要由項目所在地政府負責,以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企業為主,各級政府要把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對於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規劃項目,待具備條件後,可在現有投資渠道中予以統籌考慮。

相關焦點

  • 監測院承辦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附件:1.國務院關於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的批覆(略,詳情請      登錄中國政府網站)     2.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                         環境保護部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 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
    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會因為生活汙染、工業汙染、生活汙染與自然汙染導致水質下降,具體的處理上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差異,因地制宜的提升汙水處理效果,降低汙水防控成本。要做好宣傳,優化技術,做好監督管理,由此保證整體效果的有效開展。
  •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譜:75個大中城市汙染較重
    中國的地下水汙染到底有多嚴重?隨著近日《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過,這個問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事實上,關於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的醞釀製定,早在2005年就開始啟動。於2008年形成了初步草稿。即《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08~2020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建委、城管委、建設局)、水利(務)廳(局)、農業農村(農牧、農業)廳(局、委):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保障地下水安全,現將《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加快推進地下水汙染防治各項工作。
  • 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
    2016年5月26日至28日,「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朗鐸科技全國土壤銷售經理彭鋮先生、朗鐸科技技術部經理馬金波先生出席會議。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針對京津冀地區地下水汙染形成機制及演變趨勢不清、戰略布局和關鍵技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水專項「京津冀地下水汙染特徵識別與系統防治研究」課題著眼京津冀地下水汙染防控與修復,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席北鬥研究員擔任課題負責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同濟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清華大學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其中,水質變好的監測點比例為15.4%,穩定的監測點比例為66.6%,變差的監測點比例為18.0%。地下水水質的惡化使得本來就相對短缺的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越來越少,隨著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加快,部分地區地下水汙染問題日益突出,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地下水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地下水環境保護與汙染控制工作力度。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從歷年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可以看到,地下水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總佔比從2011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66.6%,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水的比例卻未見提升。《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顯示,我國約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汙染,危害的將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遲滯型地下水汙染事件是汙染物在含水層或地下水中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的質變,也是在對地下水環境長期不夠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防治措施不到位、地表汙染處理過程中對地下部分忽視等原因的作用下,地下水中汙染物積累至某一特定條件或遷移至特定區域時發生的必然現象。另外,國家地下水質監測資料表明,我國地下水環境總體趨於惡化。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濱海比內陸形勢更嚴峻
    研究顯示,濱海地區的地下水汙染程度要遠高於內陸地區,並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質量惡化,影響海洋生態。地下水不僅是水文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人類的重要淡水資源,尤其是對於郊區和農村地區的用水。近年來地表水水源普遍受到汙染,人類對地下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要求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開展有機物汙染風險評價。
  •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  地下水汙染在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區地下水汙染呈加重趨勢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和郊區的地下水排洩區,地下水汙染最嚴重,部分城市淺層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飲用。地下水汙染表現為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的特點,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松遼平原、江漢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等地區。
  • 地下水汙染特徵和我國地下水資源汙染現狀
    地下水汙染特徵和我國地下水資源汙染現狀北極星環保網訊:什麼是地下水汙染地下水汙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類活動引起地下水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生物學特性發生改變而使質量下降的現象。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華北平原75%以上的用水需求靠地下水支撐,其最大的問題不是地下水的汙染問題,而是其超採導致的地下水危機問題。」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所長石建省對本報記者表示。  而被寄予眾望的南水北調工程,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華北的地下水危機。張兆吉建議,解決華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還在節水。
  • 魏復盛:地下水監測領域儀器發展潛力大——訪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
    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大範圍霧霾汙染、鎘大米暴露出的土壤汙染等眾多環境事件,使我國環境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而實施中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與將要出臺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顯示了國家在政策層面上對環境問題的重視。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多級篩分式淋洗採用清水作為淋洗 液,依靠物理淋洗將汙染土壤按照粒徑大小分成 礫石、砂土、粘土等組分,將粗顆粒表面的汙染物 去除,淋洗後汙染物富集的淋洗廢水通過投加氧 化藥劑去除有機汙染物後,再投加聚丙烯醯胺形 成氫氧化鐵礬花,可將 90% ~ 95% 的實現重金屬 淋洗與穩定化[8]。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及原因分析
    作者:新風學術網 1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 當前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不容樂觀,全國地下水汙染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超過90%的地下水資源都遭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汙染,60%左右的地下水受到了嚴重汙染。不僅僅是經濟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地區也出現了地下水汙染問題。
  • 中國水汙染地圖曝光 沿海地區水汙染問題觸目驚心
    中國水汙染地圖日前出籠。據介紹,水汙染地圖設置了三類數據:水質信息、排汙信息、汙染源信息。中國水汙染地圖的推出,使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國嚴重的水汙染現狀,對環境汙染和環境保護也更加重視。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汙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
  • 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公布的《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淡水環境狀況令人喜憂參半:一方面,2018
  • 地下水汙染引發生態環境三大危機
    據《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在全國655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約佔城市總數的61%;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在北京實現南水北調前,約2/3的城市用水來自地下水。「相對於地表水而言,深埋於地下的水資源不易受到人為汙染,」馬軍說,因此很多地表水汙染嚴重的地區,人們會靠打深井來獲得潔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