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濱海比內陸形勢更嚴峻

2020-12-04 中國水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冬梅與合作者系統收集全國範圍內的海量調查數據,對我國地下水硝酸鹽汙染、水體有機汙染進行了全面分析評價。研究顯示,濱海地區的地下水汙染程度要遠高於內陸地區,並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質量惡化,影響海洋生態。

地下水不僅是水文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人類的重要淡水資源,尤其是對於郊區和農村地區的用水。近年來地表水水源普遍受到汙染,人類對地下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要求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開展有機物汙染風險評價。

硝酸鹽是有氧環境中最穩定的含氮化合物形式,也是含氮有機物經無機化作用分解的最終產物。含有大量硝酸鹽的飲水經人食用後,在人體內可被還原為亞硝酸鹽使人中毒,或是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物質。研究人員整合分析了全國52個盆地尺度地下水系統的深層、淺層地下水硝酸鹽調查數據,全面進行了地下水硝酸鹽汙染程度評價。結果顯示,36個主要盆地淺層含水層中,25個盆地中90%的調查點超出我國生活飲用水質量標準;37個主要盆地深層或巖溶含水層中,10個盆地含水層超標。濱海地區特別是濱海巖溶地區地下水中硝酸鹽汙染程度遠高於內陸地區。氮同位素汙染示蹤表明,除了農業施肥外,土壤中氮素和生活廢水排放也是影響地下水中硝酸鹽分布的重要因素。

「硝酸鹽汙染存在向深層發展趨勢,與海量農業灌溉機井和報廢機井造成深淺層含水層貫通有關。為防止深層地下水進一步汙染,亟須開展報廢機井的調查和有效封井工作。」韓冬梅呼籲。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英文簡稱POPs,指人類合成的能持久存在於環境中,主要通過水文循環進入生物食物鏈(網)而積累,對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化學物質,包括有機氯殺蟲劑、工業化學品、多環芳烴等。研究還選取了典型POPs,綜合分析了其在不同水體(包括河水、水庫、湖水、地下水、近岸海水)中的分布現狀。結果表明,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是POPs汙染的重災區,這些地區地表水體中多環芳烴(PAHs)、有機氯農藥(OCPs)和多氯聯苯(PCBs)的濃度均超過了國際和中國水質標準。我國水生環境中OCPs汙染水平與世界代表性區域相當,但PAHs和PCBs汙染程度極為嚴重。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銨(PFOA)汙染已經開始顯現。研究採用化合物的診斷比例等系列方法分析了POPs的主要來源和運移過程,提出了主要有機汙染物在水圈遷移轉化的過程示意圖,認為大尺度水文循環是控制汙染物遷移的重要過程。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水汙染問題是源於工農業、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長期的擴散效應。儘管一些實質性的措施已經實施以整治環境汙染,如一些有機汙染物在中國早已停產,DDT(有機氯農藥的一種)停產於1983年,PCB停產於1974年,但是這些汙染物的高殘留量仍然在食物、空氣、土壤和水環境中被頻繁檢出,呈現出一種普遍的汙染跡象。所以這些汙染物在自然界的殘留在時間尺度上可能會超乎人們的想像,也可能成為水汙染問題研究在時空尺度上的一種新的挑戰。

濱海地區由於地勢低緩,是水分鹽分的匯集區,加之複雜的陸海水體相互作用,未來的濱海水環境整治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濱海地區地下水超採造成的海水入侵與地下水汙染相互交織,導致濱海地下水環境保護和汙染修復異常複雜。」韓冬梅表示,水汙染的控制與修復仍需要持續努力,他們的研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應對建議。


編輯:李姝樂

相關焦點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在過去近10年間我國實施了大批不同精度的地下水環境調查與評價項目,基本摸清了近55萬km2範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狀況,掌握了地下水汙染的分布範圍和汙染特徵(郭高軒等,2014年)。自2015年起,國土資源部組織開展了我國首輪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工作,計劃到2015年完成主要區域的地下水汙染調查工作,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及原因分析
    作者:新風學術網 1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 當前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不容樂觀,全國地下水汙染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超過90%的地下水資源都遭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汙染,60%左右的地下水受到了嚴重汙染。不僅僅是經濟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地區也出現了地下水汙染問題。
  • 地下水汙染特徵和我國地下水資源汙染現狀
    地下水汙染特徵和我國地下水資源汙染現狀北極星環保網訊:什麼是地下水汙染地下水汙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類活動引起地下水化學成分、物理性質和生物學特性發生改變而使質量下降的現象。
  • 我國海洋汙染形勢嚴峻 入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亟須調整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海洋汙染形勢嚴峻,一些地方陸源汙染超標排放仍突出。由於入海汙染物排放標準低於陸地汙染物排放標準,不少沿海地區「排海工程」浩大。新一輪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時隔20年後再度拉開大幕,部分流域水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也將開啟。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在此過程中,須儘快調整海洋汙水排放標準,才能讓海洋治汙取得更大實效。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密懷順平原區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八廠水源地、懷柔應急水源地等地下水水源地均位於這一區域內,其地下水水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裡,只是京津冀地區的縮影。地下水作為京津冀區域重要戰略水資源和飲用水源,超採嚴重且汙染形勢嚴峻,危及京津冀區域用水安全。
  •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  地下水汙染在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區地下水汙染呈加重趨勢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以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為依據,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下水質量現狀與天然條件下的地下水質量「背景值」相對照,確定地下水汙染超標組分,按照單要素評價與多要素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編制而成,反映了城市地下水汙染程度和汙染組分二方面內容。
  • 地下水汙染引發生態環境三大危機
    不只地下水,其實地表水早在2014就因汙染而「淪陷」——「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另有90種非抗生素類醫藥成分被檢出……」上述結論是由華東理工大學
  • 如何防範應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天津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貨櫃堆場起火爆炸事件發生後,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立即作出安排部署,並委託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率領環境應急人員和專家組已於13日凌晨趕赴事故現場,與天津市環境監測部門會合查勘現場,了解事故發生後環境汙染影響情況,並召開會議提出下一步環境應急要求。突發環境事故不僅影響大氣和地表水,也可能汙染土壤和地下水。
  • 張宗祜: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
    》報告   女士們、先生們,我的報告的題目是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第一,是中國地下水,這裡講的地下水指的是地下淡水資源及水環境質量的現狀。第二部分是中國地下淡水資源開發利用和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是關於目前中國地下水資源的開發潛力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對今後中國地下水可持續利用的一些思考。現在我開始報告。
  • 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四川1-2月大氣汙染形勢嚴峻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9日訊(記者 李慧穎)12月29日上午,省環保廳廳長於會文在省環境監測總站主持召開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會商會。會議聽取了各位專家對近期氣象變化趨勢、空氣品質形勢的分析和預判。
  •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譜:75個大中城市汙染較重
    「這份厚達百頁的草稿(《徵求意見稿》),對地下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規劃任務、重點項目等,有了詳盡的描述。」一位曾參與該規劃的專家對記者表示。也就是說,一份全國地下水汙染圖譜輪廓已經清晰。地下水汙染圖譜成型?
  •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 南北方水汙染各不相同
    地下水汙染在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區地下水汙染呈加重趨勢,並從點狀汙染有向帶狀和面狀汙染髮展。
  •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突發環境事故不僅影響大氣和地表水,也可能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那麼,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汙染事件頻發,給社會供水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威脅了人體健康,也給我國環境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由於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機制不健全,以致地下水汙染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不及時,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影響。
  • 地下水汙染的途徑,以及治理問題
    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地下水的汙染也越來越普遍,本章水質在線監測儀廠家來和大家一起了解有關地下水汙染的途徑,以及治理的問題。,以及工程廢棄物、放射性物質埋在地下都會和地下水接觸,從而造成地下水汙染;3.農業汙染,為了追求效益,農民會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為被吸收的物質進入地下,使得地下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超標,除此之外,不合理的回灌使得汙水再次進入地下水中,從而影響到水質;4.鹹水汙染,在沿海地區,當含水層中淡水被大量抽取之後,可能會引發鹹水倒灌入侵的情況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讓我們一起「聚焦國外海洋熱點,傳遞國外海洋資訊」——海洋參考今日頭條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南方大部分地區水質較好,符合Ⅰ類-Ⅲ類水質標準的面積佔地下水分布面積的90%以上,但部分平原地區的淺層地下水汙染嚴重,水質較差。北方地區的丘陵山區及山前平原地區水質較好,中部平原區水質較差,濱海地區水質最差。根據對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區等地區地下水有機汙染調查,主要城市及近郊地區地下水中普遍檢測出有毒微量有機汙染指標。
  • 廣東北江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向汙染宣戰」。目前,北江流域幹支流汙染源數量多、成因複雜,北江水質日趨呈現惡化態勢,水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為了不讓「清香溢遠」成為我們的回憶,全面展開北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
  • ——汕尾市區供水形勢嚴峻問題透視
    汕尾市區供水形勢嚴峻再次敲響警鐘。近年來,隨著汕尾市區擴容和人口增加,市區自來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水形勢已越來越嚴峻。究竟汕尾市區離水危機有多遠?近患:枯水期供水緊張成常態汕尾建市之前,汕尾鎮的人口僅有幾萬人,居民常飲用苦澀地下水或靠境內琉璃徑和赤嶺兩個小水庫解決飲水問題。建市之初,隨著人口的增加,供水形勢開始窘迫,當時流傳的一句民謠「自來水滴呀滴」便形象描繪市區的供水狀況。
  • 中國土壤汙染形勢嚴峻:已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土壤汙染:尚未探明的嚴峻現實  「我國土壤汙染已表現出多源、複合、量大、面廣、持久、毒害的現代環境汙染特徵,正從常量汙染物轉向微量持久性毒害汙染物,在經濟快速發展地區尤其如此。」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劉巍  中國受汙染的土壤到底有多少?汙染範圍和程度究竟如何?
  • 監測院承辦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