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
此次培訓會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全省11個設區市,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市及部分重點縣(市、區)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廳二級調研員嶽劍青講話並主持會議。
會上,嶽劍青介紹了我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現狀及困難性。他指出,我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底子薄,河北地形地貌及汙染源類型具有多樣化、分布廣的特點,工作有一定難度,作為地下水汙染防治的開路人,我們更應力排眾難,主動把這項工作當作試金石和磨刀石。
省水土汙染防治專家田西昭針從法律、技術多方面多層次對《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指南》作出了詳細解讀,生態環境部相關專家就分區劃分典型案例、地下水調查評估指南解讀和水文地質學與汙染防治關係進行了匯報,各地市人員紛紛各抒己見,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與專家團隊討論解惑、獻計獻策。
最後,嶽劍青在總結髮言中肯定了召開此次培訓會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高度重視我省地下水汙染分區劃分工作,在各級政府的領導支持下,作為政治任務強力推進;二是認真落實相關政策規定,各轄區結合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制定科學、經濟、高效的技術方案,確保工作在國家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三是在省監測院、中國地科院水環所兩大牽頭單位的精確數據與技術力量幫助下,把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打造成具河北特色的精品項目進行推廣。
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符合我國國情及現階段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需求,以扭住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源為重點,識別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汙染源,掌握地下水環境質量,對遏制河北省地下水汙染加劇趨勢,有效降低或消除因地下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的風險,保證實現地下水資源價值,促進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監測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