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院承辦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

2020-12-04 身邊24小時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

此次培訓會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全省11個設區市,雄安新區、定州、辛集市及部分重點縣(市、區)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廳二級調研員嶽劍青講話並主持會議。

會上,嶽劍青介紹了我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現狀及困難性。他指出,我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底子薄,河北地形地貌及汙染源類型具有多樣化、分布廣的特點,工作有一定難度,作為地下水汙染防治的開路人,我們更應力排眾難,主動把這項工作當作試金石和磨刀石。

省水土汙染防治專家田西昭針從法律、技術多方面多層次對《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指南》作出了詳細解讀,生態環境部相關專家就分區劃分典型案例、地下水調查評估指南解讀和水文地質學與汙染防治關係進行了匯報,各地市人員紛紛各抒己見,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與專家團隊討論解惑、獻計獻策。

最後,嶽劍青在總結髮言中肯定了召開此次培訓會的重要性並提出具體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高度重視我省地下水汙染分區劃分工作,在各級政府的領導支持下,作為政治任務強力推進;二是認真落實相關政策規定,各轄區結合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制定科學、經濟、高效的技術方案,確保工作在國家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三是在省監測院、中國地科院水環所兩大牽頭單位的精確數據與技術力量幫助下,把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打造成具河北特色的精品項目進行推廣。

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符合我國國情及現階段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需求,以扭住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源為重點,識別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汙染源,掌握地下水環境質量,對遏制河北省地下水汙染加劇趨勢,有效降低或消除因地下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的風險,保證實現地下水資源價值,促進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來源:監測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下水水位自動監測儀(技術指標)
    (對於非線性0.6%)1.8材 質: 接液材質:過程連接 316L;傳感器 316L(0…10bar rel XM-13)內部傳遞液體:矽油(僅適用於壓力範圍 0…6bar和0…25bar絕壓)外殼: 316L1.9 允許的溫度: 介質溫度:0…80℃環境溫度: 0…80℃儲存溫度: -20…80℃1.10 疲勞壽命: 大載荷循環1000萬次2、配置:探頭,線纜,數據傳輸盒、 30米含數據在線傳輸地下水水位和水溫自動記錄儀
  •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譜:75個大中城市汙染較重
    中國的地下水汙染到底有多嚴重?隨著近日《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過,這個問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事實上,關於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的醞釀製定,早在2005年就開始啟動。於2008年形成了初步草稿。即《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08~2020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 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
    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會因為生活汙染、工業汙染、生活汙染與自然汙染導致水質下降,具體的處理上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差異,因地制宜的提升汙水處理效果,降低汙水防控成本。要做好宣傳,優化技術,做好監督管理,由此保證整體效果的有效開展。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建委、城管委、建設局)、水利(務)廳(局)、農業農村(農牧、農業)廳(局、委):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保障地下水安全,現將《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加快推進地下水汙染防治各項工作。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汙染防治的規劃正式發布。  近日,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  「這標誌著地下水這一戰略資源的汙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層次的納入國家層面的決策。」
  • 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取消石家莊市磁河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覆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取消磁河地下水備用水源保護區的請示》(石政呈〔2020〕107號)收悉,現批覆如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有關規定,鑑於你市已撤銷磁河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原則同意取消磁河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和《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2012-2020年)》等國家戰略均在著力布局京津冀地下水安全保障工作。」席北鬥道出京津冀地下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意義。謀定而後動。
  • 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
    2016年5月26日至28日,「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朗鐸科技全國土壤銷售經理彭鋮先生、朗鐸科技技術部經理馬金波先生出席會議。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地下水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導致相關基礎數據信息缺乏,科學研究滯後,基礎設施不完善、治理工程不到位,難以滿足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需求。地下水環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順,缺乏統一協調高效的地下水汙染防治對策措施,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和預警應急體系不健全,地下水汙染健康風險評估等技術體系不完善,難以形成地下水汙染防治合力。上述問題,嚴重製約了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從歷年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可以看到,地下水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總佔比從2011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66.6%,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水的比例卻未見提升。《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顯示,我國約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汙染,危害的將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為加大地下水環境保護與汙染控制工作力度,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建立地下水汙染風險防範體系,建立預警預報標準庫,構建地下水汙染預報、應急信息發布和綜合信息社會化服務系統;到2015年要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全面監控典型地下水汙染源,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及原因分析
    作者:新風學術網 1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 當前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不容樂觀,全國地下水汙染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超過90%的地下水資源都遭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汙染,60%左右的地下水受到了嚴重汙染。不僅僅是經濟發達地區,廣大農村地區也出現了地下水汙染問題。
  • 全國地下水統測工作今年布設5.6萬個點
    2月5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在北京召開全國地下水統測技術培訓。會議透露,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及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將在2021年全面加入全國水資源調查業務體系,與承擔流域水文地質與水資源調查計劃的11家其他局屬單位共同完成全國5.6萬個地下水統測點統測任務。
  •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例如,在南方管道型巖溶發育地區,地面或地下裝置設備的汙染物一旦發生事故,汙染物會迅速進入含水層,並快速遷移,影響下遊居民工農業用水安全,這種事故型地下水汙染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將大幅增加。遲滯型地下水汙染事件是汙染物在含水層或地下水中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的質變,也是在對地下水環境長期不夠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防治措施不到位、地表汙染處理過程中對地下部分忽視等原因的作用下,地下水中汙染物積累至某一特定條件或遷移至特定區域時發生的必然現象。另外,國家地下水質監測資料表明,我國地下水環境總體趨於惡化。
  • 地質環境監測院在河北發現一處化石產地
    ◎王劍昆/文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全國重要古生物化石調查與保護監測示範」項目近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洋河南岸一帶新發現一處以恐龍足跡為主的大規模動植物遺蹟群。為進一步確定該化石產地的規模、價值及保護現狀,地質環境監測院聯合河北省區域地質調查院進行了深入調查。
  • 河北省將承辦第四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郝東偉)11月19日,第三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落下帷幕,作為2021年第四屆全國教育培訓發展論壇的舉辦省,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左紅江從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黨委書記、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秘書長汪學軍手裡莊重地接過了會旗。
  • 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地下水一旦汙染,危害的將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危害人體健康:人們喝了被汙染的地下水會直接危害健康,水中的氟化物、氯化物等會使人體器官病變,誘發多種癌症;長期飲用硫酸鹽等汙染物超標的水,會導致患心腦血管、聽力視力、生殖系統疾病的概率翻倍;砷、鉻、鉛、汞等重金屬超標會造成神經性疾病
  • 河北省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初步扭轉
    新華社石家莊12月31日電(記者郭雅茹)記者從河北省水利廳了解到,隨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的不斷深入,全國最大地下水漏鬥區河北省地下水超採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趨勢得到初步扭轉。最新一期的河北省地下水超採區地下水水位監測情況通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河北省全省淺層地下水水位平均埋深18.19米,同比上升0.49米,有87個縣(市、區)水位回升;全省深層地下水水位平均埋深53.95米,同比上升1.32米,有63個縣(市、區)水位回升。
  • 如何防範應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
    那麼,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汙染事件頻發,給社會供水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威脅了人體健康,也給我國環境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由於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機制不健全,以致地下水汙染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不及時,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影響。為了預防突發性地下水汙染事件的發生,應儘快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系統,健全地下水環境管理體系。
  • 我國地下水汙染現狀:濱海比內陸形勢更嚴峻
    研究顯示,濱海地區的地下水汙染程度要遠高於內陸地區,並可能造成近岸海水質量惡化,影響海洋生態。地下水不僅是水文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人類的重要淡水資源,尤其是對於郊區和農村地區的用水。近年來地表水水源普遍受到汙染,人類對地下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明確要求實施全國農業面源汙染綜合防治、開展有機物汙染風險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