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

2020-12-04 北極星環保網

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地下水汙染會因為生活汙染、工業汙染、生活汙染與自然汙染導致水質下降,具體的處理上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差異,因地制宜的提升汙水處理效果,降低汙水防控成本。要做好宣傳,優化技術,做好監督管理,由此保證整體效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環境管理

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社會人口擴展,水資源需求量更高。當下地下水資源大量利用採集,導致地下水位不斷下滑,甚至引發部分地區水資源枯竭。同時因為地表水資源汙染嚴重,也促使地下水資源汙染受到嚴重挑戰。水資源的短缺與汙染問題嚴峻,導致我國水資源問題也日益凸顯,人們生命健康狀況受到影響。

一、地下水汙染常見原因

(一)農業汙染

地下水汙染源於農業問題較為常見。首先,農藥、化肥等大量使用導致其中的有害物質積累,這些化學物質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容易殘留在土壤中,日積月累滲透到地下水中構成汙染。而農業生產本身需要大量水資源用於灌溉,如果使用的水資源本身已經受到汙染,會帶著有害物質深入到土壤與地下水資源中。

(二)生活汙染

人們的生活垃圾與生活汙水等,都是構成地下水汙染的重要原因。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所產生的汙染物也更多。這些汙染物如果不能有效的做無公害處理,採用單一的焚燒填埋與回土填埋,以及生活汙水的直接排放,由此導致生活汙染嚴重影響地下水資源。生活垃圾通過填埋的方式處理,會讓有害物隨著時間推移積累而出現向下滲透的狀況。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汙染的擴散與嚴重化。

(三)自然汙染

在自然環境中,本身就會存在多種汙染物。自然環境中的氮、磷、碘、氟與砷等有害物質,影響地表水與地下水質量。部分汙染物具有地方特性,各地情況不一,甚至會有地區的典型情況。地下水汙染也出現嚴重的地區特點狀況,並不是所有地方問題一致,由此更需要因地制宜的靈活應對。

(四)工業汙染

工業汙染一般是由於工業生產中沒有得到完善處理的二氧化硫等廢氣或者石油化工、酸洗汙水,以及工業廢渣的填埋等構成大氣環境汙染與地下水汙染,前者會通過降雨的形式導致汙染物滲透到地下水,後者是直接構成水源汙染。

二、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

(一)注重源頭防控

無論是農業汙染、工業汙染還是生活汙染,要注重做好源頭防控,減少汙染源的大量生成。在農村農業生產中,需要做好農藥、化肥有害性的說明宣傳,讓他們意識到使用過多會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同時汙染環境,對人們健康構成威脅。要嚴格的做好用量的把控,同時也要聯合有關機構做好無公害或低毒害的化肥與農藥的研發,做好對應的推廣運用,減少農民使用過高有害產品的使用。對於工業汙染,需要做好工業企業廢棄、廢水、廢渣的嚴格管理,同時在工業區的設計上要儘可能的遠離城市中心,遠離河流,降低汙染物的影響。要做好有關單位的監控,注重製度管理的同時,也需要為其提供低成本合理的建設性意見方案,讓工業企業本身有更多的調整空間,避免單一管理而不提供轉換空間的做法。尤其是很多企業本身缺乏對汙染問題的認識,要做好有關宣傳,同時讓其意識到合理管理也可以控制成本,同時為企業遠期發展更有好處,達到更好的行為、意識引導作用。對於自然原因導致的汙染問題,需要做好各地方的實地考察了解,做好監測工作,合理的引導人們取水井等規範運用。

(二)汙染地下水治理

地下水汙染如果已經造成,需要針對情況做好對應的治理工作,要防控汙染水的嚴重化。地下水本身有自淨能力,但是整體的速度會相對更緩,甚至無法彌補汙染的速度。因此,需要人為的操作來幹預淨化速度。可以運用無汙染的地表水做好垂直回灌,讓其自我淨化的速度加快,汙染濃度得到更快的稀釋。要將地表水與地下水治理工作融會貫通的開展,兩者相互循環,要從雙方面控制與優化來達到效果優化的作用。治理工作需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一方面要考慮工業企業與民眾生活汙染處理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兼顧汙染防控的成效。要不斷注重汙染自理技術的研發,降低治理成本,這樣才能有助於人們順應環保理念的基礎。企業自身需要降低汙染處理成本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從而建立環保意識。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所追逐的利益訴求,提供多樣化的政策。包括對於優秀環保企業,可以降低稅費壓力來促使企業自身有更多的資金能力應對環保工作的優化,提升其參與環保的動力。而對於汙染嚴重企業,則需要做好懲罰防控,例如停產等責罰。懲罰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避免懲罰過於嚴重導致企業之間陷害的惡性競爭手段出現,要做好良性市場環境的構建。

(三)優化治理技術

可以運用全過程修復技術處理,其操作成本低,適應於廣泛的汙染狀況。可以運用過濾分離技術,可以通過膜濾、粗濾、微濾與粒狀材料的過濾處理。依據不同的材料做好不同固液分離處理操作。一般粗濾運用在對汙染水中的懸浮物分離,通常採用格柵與篩網處理。膜濾可以運用電位差與壓力差來促使功能膜來發揮汙水過濾處理。重力分離處理技術可以通過汙水懸浮固體密度高於正常水質密度的特點來促使其沉降的分離。該技術可以通過沉澱池與沉砂池來輔助實現。粒狀材料過濾可以在濾料的輔助下將汙水中的微米膠體汙染物分離出來。汙水化學修復處理主要是彌補物理分離無法實現的局限,清除難溶性的膠體汙染物。這種方式中可以運用中和法、化學混凝法、氧化還原法與化學沉澱法處理。氧化還原法則是對特殊性的汙染水做處理,例如汞汙水去除Hg,有色汙水的脫色處理,電鍍汙水中的氰根清除。化學混凝法主要是促使汙水中懸浮物與膠狀雜質做有效凝結來促使其更好的清除。化學沉澱法主要是運用易溶化學藥劑讓汙水離子分出。中和法主要是對酸鹼特質的汙水添加中劑,促使其酸鹼特性得到有效中和,由此來減少汙水處理成本。

(四)完善宣傳教育

要通過多種渠道做好宣傳教育。宣傳教育一方面是讓汙染源製造者有更強的錯誤認識,了解有關制度規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廣大民眾提升監督意識與能力,促使對問題的及時發現,幫助有關部門做好介入管理。具體的處理上需要因地制宜的展開,宣傳方式與內容也需要不斷與時俱進的展開。尤其是當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迅速,可以多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來監督管理,同時促使有關知識的傳播推廣,提升教育指導的效果。要讓傳統工作人員做好逐一、實時的監管不切實際,而調動廣大群眾監督反饋,則是更好的降低監督管理成本。甚至通過科學技術來提升信息反饋的便捷性、全面性。人們可以運用智能設備更為真實逼真的反饋汙染狀況,有助於有關工作的信息收集。

三、結束語

地下水汙染情況可能會持續存在,而汙染防控的價值是為了降低汙染擴展速度,更好的將汙染情況改善。具體處理中要聯合社會多方面的資源,減少管控處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要充分考慮每個地方實際情況,注重重點與難點的監管,注重技術革新,讓防控汙染成為人們的習慣,減少防控成本帶來的汙染防控推進困難。要運用先進技術,針對實際情況做靈活應對。要注重人力、技術、物力、資金的整合利用,讓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落實到實處,實現廣泛推廣可能性。

原標題:關於地下水汙染及其防治措施探討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                             環發〔2011〕1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提出的「深化地下水汙染防治」要求,結合《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和《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等有關工作部署和相關任務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通過構建面狀分布指標的地下水汙染插值分區方法和非面狀分布指標的單點影響範圍分區方法,課題組還劃分了地下水硝酸鹽氮的面狀汙染分區和重金屬、有機物的非面狀汙染分區。「識別風險源,必須精準。」課題組專家說。而精準的背後,是對京津冀區域內各類汙染源及其分布狀況的詳細調查,是區域尺度和城市尺度風險源的科學識別方法。
  • 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
    2016年5月26日至28日,「2016重金屬汙染防治及土壤與地下水修復最佳可行技術高級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朗鐸科技全國土壤銷售經理彭鋮先生、朗鐸科技技術部經理馬金波先生出席會議。
  • 土壤汙染及其防治:現狀、原因、防治措施
    基於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的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針對土壤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總結。關鍵詞:土壤汙染;發展現狀;汙染原因;防治措施當前我國城市發展規模以及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由此造成的工業固體廢物以及人們生活垃圾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大量工業固體廢物及居民生活垃圾開始向農業環境不斷轉移並對農業土壤的安全性造成嚴重威脅。
  • 監測院承辦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
    為進一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等相關方案,積極推進全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分區劃分工作,近日,由監測院承辦的河北省地下水汙染防治培訓會在石家莊順利舉行。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汙染防治的規劃正式發布。  近日,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  「這標誌著地下水這一戰略資源的汙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層次的納入國家層面的決策。」
  • ...分享」有機汙染場地修復工程中的大氣環境二次汙染防治及案例分析
    根據國務院公開發布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汙染防治需要強化治理與修復工程監管,採取必要措施防止二次汙染。筆者對我國汙染場地修復現狀及二次汙染風險特點進行了簡要分析,並以北京焦化廠原址汙染場地修復項目為例,對修復工程中大氣環境的二次汙染防治措施進行了探討。
  • 我國地下水汙染及環境監管現狀
    為加大地下水環境保護與汙染控制工作力度,2011年10月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建立地下水汙染風險防範體系,建立預警預報標準庫,構建地下水汙染預報、應急信息發布和綜合信息社會化服務系統;到2015年要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到2020年全面監控典型地下水汙染源,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
  •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遲滯型地下水汙染事件是汙染物在含水層或地下水中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的質變,也是在對地下水環境長期不夠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防治措施不到位、地表汙染處理過程中對地下部分忽視等原因的作用下,地下水中汙染物積累至某一特定條件或遷移至特定區域時發生的必然現象。另外,國家地下水質監測資料表明,我國地下水環境總體趨於惡化。
  • 中國防治海洋汙染措施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汙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制定和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努力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改善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的生態環境,中國正在制定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碧海行動計劃。
  • 湛江市司法局關於《湛江市地下水管理辦法(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
    第十條【規劃實施評估】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對地下水保護與利用規劃、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的實施情況,定期組織監督檢查和評估。地下水保護與利用規劃、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應當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按照規劃編製程序報原審批機關批准。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
    同時,針對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等重點領域的汙染防治措施不夠完善,汙染嚴重的重點區域缺乏聯合防治機制,重汙染天氣應對機制也不夠健全。三是問責機制不嚴,處罰力度不夠。對地方政府的責任規定較為原則,需要加強責任考核,完善對不達標地區的約束性措施;同時,企業違法成本低的問題突出,需要強化法律責任。
  • 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的二次汙染與防治
    通過分析這 4 種修復技術的主要環節,重點討論了修復過程中共通的土壤 挖掘、堆放等環節,針對可能存在的水、大氣、噪聲、固廢 4 個方面的二次汙染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汙染防治措施,以 期能夠為重金屬汙染場地修復設計、施工、監理等提供參考。
  • 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全面監控
    要本著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落實責任、強化監管的原則,制定和實施好《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切實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四要加強重點工業行業地下水環境監管,防範石油化工行業和地下工程設施、地下勘探、採礦活動汙染地下水,控制工業危險廢物對地下水的影響。五要分類控制農業面源對地下水的汙染。逐步減少使用化肥和農藥,在水源保護區內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六要採取有效治理措施,嚴格防控汙染土壤和汙水灌溉對地下水的汙染。七要有計劃地加快推進地下水汙染修復。
  •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譜:75個大中城市汙染較重
    中國的地下水汙染到底有多嚴重?隨著近日《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過,這個問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事實上,關於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的醞釀製定,早在2005年就開始啟動。於2008年形成了初步草稿。即《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08~2020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 淺論工業廢水的汙染現狀及防治措施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在逐漸減少,但是卻依然存在比較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還需要從技術角度出發,提高此方面重視,做好防治措施研究,爭取從根本上改善廢水汙染問題。水汙染不僅汙染了生態環境,還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嚴重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形勢,不利於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也給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 交通部修改《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交通運輸部日前發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決定,將第四十一條修改為:「船舶進行下列作業,且作業量超過300噸時,應當採取包括布設圍油欄在內的防汙染措施;因自然條件等原因,不適合布設圍油欄的,應當採取有效替代措施。」
  • 濰坊多措施加強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
    船舶流量的持續增長和危險品運量的不斷增加,都將對我市海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防治船舶汙染已經刻不容緩。發布會介紹了濰坊海事局近年來在加強濰坊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方面的六大舉措:編寫《濰坊市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
  • 如何防範應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
    那麼,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汙染事件頻發,給社會供水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威脅了人體健康,也給我國環境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由於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機制不健全,以致地下水汙染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不及時,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影響。為了預防突發性地下水汙染事件的發生,應儘快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系統,健全地下水環境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