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汙染在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區地下水汙染呈加重趨勢,並從點狀汙染有向帶狀和面狀汙染髮展。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和郊區的地下水排洩區,地下水汙染最嚴重,部分城市淺層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飲用。地下水汙染表現為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的特點,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松遼平原、江漢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等地區。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以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為依據,將人類活動影響下的地下水質量現狀與天然條件下的地下水質量「背景值」相對照,確定地下水汙染超標組分,按照單要素評價與多要素綜合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編制而成,反映了城市地下水汙染程度和汙染組分二方面內容。地下水汙染程度分為汙染嚴重、汙染中等和汙染較輕三級,反映的地下水汙染組分包括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鉛、砷、汞、鉻、氰化物、揮發性酚、石油類、高錳酸鹽指數等指標。
東北地區重工業和油田開發區地下水汙染嚴重。東北地區的地下水汙染,不同地區有不同特點。松嫩平原的主要汙染物為亞硝酸鹽氮、氨氮、石油類等;下遼河平原硝酸鹽氮、氨氮、揮發性酚、石油類等汙染普遍。
華北地區地下水汙染普遍呈加重趨勢。華北地區人類經濟活動強烈,從城市到鄉村地下水汙染比較普遍,主要汙染組分有硝酸鹽氮、氰化物、鐵、錳、石油類等。此外,該區地下水總硬度和礦化度超標嚴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總硬度超標。
西北地區地下水受人類活動影響相對較小汙染較輕。西北地區地下水汙染總體較輕。內陸盆地地區的主要汙染組分為硝酸鹽氮;黃河中遊、黃土高原地區的主要汙染物有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鉻、鉛等,以點狀、線狀分布於城市和工礦企業周邊地區。
南方地區地下水局部汙染嚴重。南方地區地下水水質總體較好,但局部地區汙染嚴重。西南地區的主要汙染指標有亞硝酸鹽氮、氨氮、鐵、錳、揮發性酚等,汙染組分呈點狀分布於城鎮、鄉村居民點,汙染程度較低,範圍較小。中南地區主要汙染指標有亞硝酸鹽氮、氨氮、汞、砷等,汙染程度低。東南地區主要汙染指標有硝酸鹽氮、氨氮、汞、鉻、錳等,地下水總體汙染輕微,但城市及工礦區局部地域汙染較重,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淺層地下水汙染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