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我國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見成效

2021-01-13 中國經濟網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4項約束指標已經超額完成,目前數據還沒有對外發布。」在環保部2月2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2016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重點區域汙染物濃度持續改善。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長三角區域PM2.5濃度為4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2%;珠三角區域PM2.5濃度為3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9%。

  2016年,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是4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的保證。「大氣十條」繼續深入實施,各項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加快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25億千瓦,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47%。其中,河北、河南等省基本完成改造任務。推動石化、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治理,進一步明確水泥錯峰生產措施,散煤替代、燃煤小鍋爐淘汰、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等治理任務加快推進。京津冀地區共計完成80萬戶散煤替代工作,削減散煤消耗約170萬噸。全國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404.58萬輛,完成全年淘汰任務的106.5%。

  「水十條」實施進入新的階段。長江經濟帶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完成11省市126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31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排查發現的399個問題一半以上完成清理整治。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建立整治監管平臺。截至2016年11月,排查確認的2014個黑臭水體中,13.3%已完成整治工作,32.5%正在進行整治。

  浙江深入實施「五水共治」,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津狠抓「三水」(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畜禽糞水)治理,啟動110座汙水處理廠改造,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陝西開展《水十條》落實專項督查,進行渭河流域城市水質排名……水汙染治理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同比增加1.8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減少1.1個百分點。(經濟日報記者 曹紅豔)

(責任編輯:劉江)

相關焦點

  • 中國霧霾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仍面臨六大挑戰
    《報告》以「大國治霾之城市責任」為主題,分專題討論了當前霧霾治理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對全國重點地區主要城市採取的治理措施進行總結,系統評價中國城市健康發展狀況,分析研究城市霧霾治理取得的成效及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強化霧霾治理、加強環境保護、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對策建議。 在《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發布的第三個年頭,霧霾治理攻堅戰依舊在繼續。
  • 霧霾治理成效初步顯現 今後3年力度有增無減
    【中國環保在線 廢氣處理】加快推進霧霾治理是當前我國面臨的迫切任務,是維護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雖然目前我國霧霾治理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路漫漫其修遠兮,真正根除霧霾侵襲,仍需上下而求索。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近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高發的霧霾,引發社會公眾對空氣品質和環境汙染問題的高度關注。2013年1月底,全國霧霾面積就達到143萬平方公裡。2014年2月20日起,濃重的霧霾在北京及華北大部分地區持續7天不散。專家稱我國大氣汙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
  • 大沙河變「塞納河」,看深圳水汙染治理成效
    如今的大沙河,水清岸綠、海鳥盤旋、遊人如織,誰也想不到它曾經是一條發黑髮臭的河道,而這一切的改變都來源於深圳這些年在水汙染治理上的「重拳出擊」。 7月份,南都小記者訓練營成員來到大沙河畔,探秘大沙河水環境治理過程,揭開深圳這些年的治水成效。 深圳水環境壓力巨大 深圳,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個「三面環水」的城市。
  • 霧霾由水蒸氣和顆粒物共同組成 | 大氣汙染精準治理對策
    同樣,當你看到漂浮在霧霾氣溶膠中的霧霾顆粒,你能說水蒸汽不是霧霾的基質和主體嗎?霧和霧霾的第一個區別是水蒸汽的量不同。霧是飽和水蒸汽氣溶膠;霧霾是不飽和水蒸汽氣溶膠。第二個區別是漂浮在水蒸汽氣溶膠中的顆粒物不同。霧中漂浮的是純淨的小水滴;霧霾中漂浮的是被水蒸氣泡脹了的汙染物顆粒。第三個區別是看是否有邊界。霧有邊界(見左邊照片);霧霾沒有邊界(見右邊照片)。
  • 侯丙林:霧霾由水蒸氣和顆粒物共同組成 | 大氣汙染精準治理對策第...
    霧有邊界(見左邊照片);霧霾沒有邊界(見右邊照片)。因為雜質破壞了水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內聚力減弱,霧霾在空氣中只能以瀰漫狀態存在,沒有明顯的邊界,只有過度層(上下)或水平過度段。科學家看到的是滾滾黑煙中的汙染物顆粒和光化學煙霧中刺鼻的有機氣體,忽視了常年親密接觸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水蒸汽這個隱性因素。由於最早發生霧霾的都是溼度大的海濱或沿海城市,我國2005年最早發生霧霾的廣州市也是臨海城市。為什麼2010年之前我國的北方地區很少發生霧霾?
  •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適逢全國兩會,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等環境治理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在今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國以超快的速度進入工業化,同時也看到,幾乎是以超快的速度造成了環境的透支。       與之相伴,一系列治理計劃出爐。
  • 我國大氣霧霾的元兇、對策與機遇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我國大氣霧霾的元兇到底是什麼?治理對策是什麼?以電力行業溼法脫硫為首的工業排煙溼度大和排煙水份中的溶解性顆粒物就是元兇,對策是排煙除溼脫白,這不僅能快速抑制霧霾,還能大幅減少煤炭清潔燃燒的投資和成本,節水、節能,分享如下供指教和參考。
  • 國家鼓勵支持科學進行水汙染防治 中國水汙染防治行業市場前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汙染防治是指對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的預防和治理。
  • 2017年兩會環保熱點前瞻 四大板塊引業界關注
    2017年兩會環保熱點前瞻 四大板塊引業界關注   在今年全國各地方兩會上,各省市都把汙染治理作為重要目標任務。在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2017年要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就必須加強環保督察,推動綠色發展。
  • 工業廢水多「疑難雜症」 水汙染治理仍存在缺口,廢水處理,工業汙水...
    專家認為,「人為」是水汙染問題的主要成因,技術、標準和監管是環境治理永不過時的方向。工業廢水多「疑難雜症」 水汙染治理仍存在缺口   成效明顯總體形勢依然嚴峻   「十二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以大氣、水、土壤汙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汙染宣戰,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 我旗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
    今年以來,旗生態環境分局以水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精準分析流域內各控制單元突出環境問題,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治,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為加強水汙染防治工作,旗生態環境分局組織編制了《鄂溫克族自治旗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成立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開展牧區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和牧區生活汙水治理設施調查工作,使全旗44各嘎查定為已完成汙水治理和汙水得到有效管控的自然村。
  • 世界六大洲外國人提問中國兩會
    那麼,對於中國兩會,老外們都想知道些什麼?同國人關心的一樣嗎?他們想在中國兩會上找到什麼答案?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在兩會前採訪了六大洲的外國友人,梳理出他們最關心的話題、關鍵詞,力爭展現一個全球視野下的兩會期待。    【環保:中國有辦法治理霧霾嗎?】
  • 兩會丨2020政府工作報告將公布 過去5年關於環保產業都說了啥?
    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治理攻堅,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汙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強化水、土壤汙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快治理黑臭水體,防治農業面源汙染,推進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綜合整治。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城市垃圾分類處置,促進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 科技成果應用推廣為我國霧霾治理提供支撐
    科技成果應用推廣為我國霧霾治理提供支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07 19:32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華春雨)記者從科技部了解到,隨著我國進一步加強對大氣汙染和霧霾治理基礎研究及關鍵技術開發工作的統籌與支持,有關科技成果得到轉化應用推廣,為霧霾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撐。
  • 專家呼籲霧霾治理應考慮地質因素
    「霧霾與地質關係密切。」11月29日,常年從事霧霾與地質關係研究的省地礦局二級教授盧予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地上空間的人類活動及汙染物排放易發現和治理,而地球深部的地質作用則不易發現和治理。「霧霾的形成是地質、人類活動和氣候氣象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
  • 中國社科院黃順江:霧霾成因及治理
    霧霾頻發固然與氣象條件及地形特徵有關,但主因還是大氣中汙染物持續增多的結果。事實上,霧霾是區域性大氣生態持續惡化的反映,也是我國環境問題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 霧霾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和鍋爐燃煤 霧霾中的汙染物成分很複雜,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粉塵等。
  •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為了應對秋冬季霧霾,前不久,生態環境部等10部門與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4省(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對柴油貨車治理,鍋爐、爐窯綜合整治等23項內容開展行動,確保如期完成打贏藍天保衛戰。據了解,2018年以來,長三角地區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空氣品質改善明顯。
  • 【兩會時間】大氣重汙染成因有說法了!生態環境部部長詳解三大影響...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大氣重汙染成因終於有了基本的說法,主要包括三大影響因素——汙染排放、氣象條件和區域傳輸。這是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3月11日記者會上的最新回應。他介紹,2017年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正式設立,當年9月展開工作,預計到今年底全部結束。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