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芝加哥是如何治理水汙染的

2020-12-05 中國水網

水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前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預測水汙染將成為21世紀大部分地區面臨的最嚴峻環境問題。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汙染日益加重,截止2018年,全國地表水體受到嚴重汙染的劣Ⅴ類水體所佔約10%,一線城市的水汙染問題尤其突出,其中許多甚至出現了季節性和常年性水體黑臭現象。河流汙染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城市形象和生態安全的重大環境問題。

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印發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系統推進水汙染防治。目前,全國興起了黑臭水體治理的熱潮,但是缺乏科學、系統的治理思路,陷入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有些注重單一的技術,忽略採用集成技術進行綜合治理;有些採用末端治理,黑臭水體反覆出現;有些過度強調生態與景觀,忽視自然生境的構建。

本文參考了芝加哥水汙染治理模式,以期為中國水汙染治理管理體系的改進提供借鑑。

 芝加哥水汙染概況

芝加哥(Chicago),又稱風城,芝城,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芝加哥位於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水系和五大湖水系的分界線上,東部毗鄰北美五大湖之一,也是唯一全部屬於美國的湖泊——密西根湖(Michigan lake)。境內有兩條河流,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流經市中心,卡拉麥特河(Calumet River)則穿過城市南部的工業區。兩條河流原來都流入密西根湖,20世紀初,為了讓芝加哥河的城市汙水不再繼續汙染密西根湖水,芝加哥河水流方向被倒轉,通過運河向南匯入密西西比河水系。芝加哥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965mm,夏季為降水最多的季節,降水通常是雷雨或陣雨的形式,少有持續的降水。冬季則降水最少,通常都是下雪的形式。

1981年,芝加哥人最稠密地區包括芝加哥市971km²內,有53%是河流制下水道,全長8050km,有640個溢流口,晴天有0.57t/d汙水流入汙水處理廠,暴雨時雨水挾帶汙水排入河道,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西南汙水處理廠, 處理能力為0.50t/d。雨天流量經常是汙水量的5倍,大雨時可能達40倍。芝加哥雨季時間較為不規律,有時五年一次而有時一年五次,極易造成水漫溢倒灌千家萬戶的地下室,路面積水,交通斷絕。

 環境汙染問題

19世界下半葉,美國城市高速發展,清潔水需求和汙水排放成為困擾美國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

芝加哥作為城市化的典型代表,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商業的發展帶來的問題,使得為城市主要水源的密西根湖及湖邊區域在此期間受到嚴重汙染。除了高速的城市發展,芝加哥的自然地理條件也為城市的發展帶來挑戰。芝加哥僅略高於密西根湖湖平面,低平的地勢必然會給排水帶來困擾。

在19世紀汙水排放系統建立之前,居民只能直接將汙水、廢水倒於地表,水分只能被蒸發或者被土壤吸收。而芝加哥位於淺層沙地上,沙地下是不滲水的黏土層,所以使芝加哥的地面像沼澤一樣,常處於泥濘不堪的狀態。這樣的地理結構帶來了非常巨大的安全隱患。在給水設施和排水設施都較為匱乏的時代,人民普遍使用井深較淺的井水。而不滲水的黏土層會使汙水回流到這些較淺的水井中,影響井水水質,成為傳染病的媒介。在降雨較多的夏季,路面堆積的垃圾也容易被雨水衝刷進這些水井中,導致更進一步的汙染。所以水汙染問題被認為是導致19世紀中期芝加哥霍亂與痢疾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芝加哥主要環境治理策略

治理歷程

1851,芝加哥通過法案成立芝加哥汙水排放委員會,負責統籌給排水的所有事物;保證擬修下水道的建設不影響以後的擴展;規定私用排水管和公共排水管連接的地點、形式、材料和建設方式以及發行債券、購買土地、建造建築等等,同時也廣泛收集民眾意見。

芝加哥地勢平坦,且不滲水的黏土層會使地面汙水回流、囤積,因此造成路面常年泥濘不堪,而積水也容易造成水質汙染、蚊蟲滋生。1852年,芝加哥通過提高街道、建築高度來保障排水管有足夠的高度,利用地心引力保證排水。密西根湖是提供芝加哥飲用水的湖泊,但同時汙水也向密西根湖排放。1854-1860年,芝加哥鋪設近86.9km的下水道。汙水管道的建設使汙水排放量增加,從而導緻密歇根湖湖水逐漸被汙染。芝加哥政府後期通過挖湖底隧道來完善供水系統,改善供水質量;另一方面通過深挖伊利諾伊-密西根運河,引導水流衝刷芝加哥河,從而減輕水汙染,完善排水系統。1900年,芝加哥通過建設水位提升設施和閘門限流,將原本流入密西根湖的芝加哥河的流向倒轉,使其轉而向南流入伊利諾河。從此,城市的汙水不再注入密西根湖。1910年,芝加哥城區開始逐漸建設汙水廠,以協助這些供水系統更好地運作。到1970年,芝加哥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汙水處理設施。

1972,淨水法(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出臺,淨水法明確規定了在1983年7月1日以前,全國河流都要實現能養魚和遊泳。在河中發現有困難,所以在1977年,通過法律手續把達到的時間推遲到1984年7月1日。淨水法的推行使芝加哥上下形成一個法規體系。在美國,聯邦議會頒發基本法規,流域委員會根據河流功能制訂水質標準,州市政府頒發實施細則或補充法規。為了指導地方立法,環境保護總署制訂了汙染源的基準,以不影響人體健康和環境生態為前提的環境中允許的最高含量,各州、市根據技術、經濟條件和河流的功能制訂本地區的排放標準。水法還要求控制所有的城市工業水汙染。雖然當時90%的汙水都已通過汙水處理廠處理,但是芝加哥市在面對大量汙水排放和暴雨突襲問題時,這些汙水廠仍不足以解決問題,於是新的蓄洪隧道和地下水庫工程(DEEP TUNNEL)開始建設。

編輯:徐冰冰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國外如何防治水汙染
    許安結攝  隨著工業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水汙染日趨嚴重,成為世界性的環境治理難題。為了民眾健康、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防止水汙染、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飲用水安全已經迫在眉睫  英國: 科學規劃 重點治理  經濟日報駐倫敦記者 蔣華棟  2013年,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依據《歐盟水框架指令》對其境內水體質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英格蘭和威爾斯境內質量處於「良好」以上的水體僅佔總體的27%。
  • 中國水汙染治理調查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同時出現。  那鮑邱河是如何「死亡」的呢?  本刊記者在鮑邱河一線走訪時發現多個暗渠,工業廢水通過這些管道流入尹家溝(連接鮑邱河的排汙溝)排入鮑邱河;同時,兩岸居民的生活汙水包括大量生活垃圾也直接進入河中。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談起水汙染治理,人們常談及英國泰晤士河治理。
  • 王家廉:危機與浩劫 我國水汙染治理亟需戰略性轉折
    在6月29日「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的「工業廢水治理深度論壇」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水汙染治理委員會秘書長王家廉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對目前汙染形勢的擔憂。王家廉表示,目前,我國的環境治理仍然在「遏制」與「改善」之間徘徊,距離有效地控制點源汙染排放還有漫長的道路。「在今後10-15年內,我國還將處在繼續建設汙染治理設施的階段中。」王家廉如是說。現在各有關部門,乃至全體人民都應該正視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危機與浩劫,必須基於水汙染治理重新進行深度思考與規劃,王家廉指出:「從現在起,我們必須轉換防治水環境汙染的思路。」
  •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將全面關閉直接入河流等工業企業直排口 ●全區32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今年,我區環保部門將通過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強重點流域汙染治理、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及加強飲用水源和地下水保護等
  • 水汙染「病因」複雜治理難度大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環境決定經濟(即環境優先)時代,水汙染和水生態失衡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後果已經凸顯。「就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和報導研判,國內水汙染狀況比較嚴重,已從地表水蔓延至地下水,並且出現自上而下式的蔓延。」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永生說。
  • 如何治理中國嚴重的水汙染?-虎嗅網
    2014年4月份,甘肅蘭州和湖北武漢相繼出現兩起重大水汙染事件。4月10日,蘭州威立雅水務公司檢測發現其出水水質苯含量超出國家飲用水標準規定的限值20倍,後查明為中石油蘭州石化管道洩露所致;4月23日,漢江武漢段水質氨氮超標,造成武漢市三大水廠緊急停產,260平方公裡市區停止供水,30萬人口、數百家企業受影響。
  • 深圳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汙染治理新路徑,到2021年底,我市將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2025年,我市生態水環境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日,市政府關於水汙染防治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的報告透露了未來五年治水的目標。
  • 大自然保護協會:水汙染治理需引入民間資本
    水汙染問題日趨嚴重,但世界範圍都缺少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
  • 2020年中國水汙染治理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國家政策利好支持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水汙染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確定了水汙染治理產業的行業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水汙染治理的監管越來越嚴,對汙染責任主體的追責力度不斷加大,環保違法的成本大幅上升,促使各責任主體加大環保投入,促使水汙染治理的
  • 上海交大:新型「量子點吸附」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目前該研究已申請五項中國專利,開闢水汙染治理新領域。  伴隨現代工業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近年來水汙染事件層出不窮,2006年湖南岳陽砷汙染、2010年福建紫金礦業汙水洩漏、2012年廣西河池市鎘汙染……水汙染事件的發生不僅讓位於爆發點沿岸及下遊居民深受其害,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對周邊環境亦是巨大影響,而其中的「罪魁」之一便是重金屬汙染。
  • 我旗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
    今年以來,旗生態環境分局以水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精準分析流域內各控制單元突出環境問題,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治,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確保治理取得成效。為加強水汙染防治工作,旗生態環境分局組織編制了《鄂溫克族自治旗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成立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開展牧區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和牧區生活汙水治理設施調查工作,使全旗44各嘎查定為已完成汙水治理和汙水得到有效管控的自然村。
  • 遼河水汙染現象嚴重 八城市人大聯手監督治理
    2010年初,上述七城市加上阜新市成為「瀋陽經濟區」,阜新市人大常委會應勢加入,形成8城市人大常委會共同依法推進遼河流域水汙染治理的強大合力。    代表聯名提出建議、議案,送交兩級人代會    協調行動之一,是8城市的人大代表在遼寧省人代會、全國人代會上,聯名提出相關議案、建議。
  • 江蘇淮安居民節目現場跪求環保局長治理水汙染
    住在河面的陳女士帶著一瓶河水走進了直播現場,並當場向環保局局長下跪,請求儘快治理柴米河汙染問題。[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市民節目現場跪求環保局長治理水汙染市民所帶的柴米河汙水樣本  淮安柴米河為區域主要排澇河道,河道兩邊居住著大量居民。
  •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國務院已審議「水十條」:水汙染治理「需要三四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發自北京 2014-12-27 19:09
  • 大沙河變「塞納河」,看深圳水汙染治理成效
    如今的大沙河,水清岸綠、海鳥盤旋、遊人如織,誰也想不到它曾經是一條發黑髮臭的河道,而這一切的改變都來源於深圳這些年在水汙染治理上的「重拳出擊」。 7月份,南都小記者訓練營成員來到大沙河畔,探秘大沙河水環境治理過程,揭開深圳這些年的治水成效。 深圳水環境壓力巨大 深圳,地處珠江口東岸,是個「三面環水」的城市。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水汙染處理設備行業產值、產量及預測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從2015年開始,我國開始對水汙染進行大規模的治理,2017年是汙水處理廠提標、黑臭水體治理、汙水管網建設考核年,2015年國務院
  • 決戰水汙染治理 | 深圳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 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水汙染問題是深圳市民長期以來最關心的環境問題之一。近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水汙染治理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用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打響了一場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通過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並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春來河水綠如藍——延安水汙染治理工作速寫
    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汙染防治工作,將其當成延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薄弱環節,認真分析研究,科學安排部署,基本形成了市委統一領導,市政府全力推動,市級各部門各負其責、各縣市區齊抓共管的水汙染防治工作組織領導機制。
  • [兩會前瞻]我國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見成效
    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汙染。2016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重點區域汙染物濃度持續改善。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副司長吳季友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6年,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為7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