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水資源危機受到多重因素威脅,包括氣候變化、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汙染問題治理不善等。自古以來,華北是我國人口分布集中地區之一,本區的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青島等成為我國淡水供應最緊張的城市。1970年代以來,由於經濟社會發展,華北地區用水量大大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人口增長過快,工農業發展迅速,加劇了水資源緊張程度。2003-2018年的用水結構中,生活用水則呈顯著增加的態勢,數據表明,人口增長是我國近年來生活用水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
廣東北江水資源保護形勢嚴峻
作為清遠的母親河,北江流域的水資源質量不僅關係到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而且直接影響到廣州等下遊地區的飲用水安全。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向汙染宣戰」。目前,北江流域幹支流汙染源數量多、成因複雜,北江水質日趨呈現惡化態勢,水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為了不讓「清香溢遠」成為我們的回憶,全面展開北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
-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本報評論員 李建華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
-
中國水資源現狀嚴峻
有直接經濟效益水的數量雖一定程度那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時間內一定空間範圍內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已經出現了水危機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聯合國已經發出警告,誰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水資源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持續發展非常稀缺的資源。現在世界上約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水的危機。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北京採取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
新華社信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李斌 劉浦泉)面對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兩盆水」不夠一年「喝」,以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嚴峻形勢,北京市近來積極採取開源
-
就我國目前發展階段 解決水資源危機首要途徑是節流
就我國目前發展階段 解決水資源危機首要途徑是節流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29 10:1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李國英: 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水缺。特別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水資源,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水資源不足已越來越成為嚴重的瓶頸制約。 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出路: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
紀錄片《零水日》亮相坎城 聚焦全球水資源危機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零水日」,意指水資源枯竭的那一天。
-
洪澇威脅、沒有戰略儲備也是我國水資源形勢危機的表現
洪澇威脅、沒有戰略儲備也是我國水資源形勢危機的表現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9 10:3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主持人]剛才汪教授提到了會議當中提到水資源規劃也是非常重視的,也是現在網友非常重視的,他們非常關注中國目前水資源現狀如何?面臨哪些潛在的水危機? [李原園]第四,洪澇災害問題。
-
國內浪費及汙染造成多數城市水資源危機
全國近半數城市喊「渴」,更多表現為浪費和汙染造成的水資源危機。一些網民建議,完善水汙染防治法,加強水源地保護和地下水汙染防治,提高工農業用水效率,進一步加大對違規排汙行為的懲處力度。 汙染型缺水成「心頭病」 「當前的水資源短缺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資源型缺水,指水資源總量少;第二類是水質型缺水,也稱為汙染型缺水,水資源汙染加重了水資源短缺;第三類是結構型缺水,目前不僅農業用水量過大,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也比較低,生活用水也偏於粗放;第四類是工程型缺水,我國水資源分布南多北少,由於工程建設調度沒有跟上,造成區域供水不足。」網民「賴明」說。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25日說,中國存在水資源危機,洪澇災害、乾旱缺水及水環境質量惡化,以及水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約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伍新木說,我國存在的水資源危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四分之一,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水與耕地、人口十分不匹配。尤其華北、西北等地,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國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均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水資源災害依然嚴重,如長江、淮河、黃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洪澇災害仍然是中國的「心腹之患」。
-
瀕臨危機的水資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地球上淡水資源本就短缺,更因其分布不均、環境變化、管理不善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諸多原因,致使水資源匱乏問題愈加突出。 目前,全球500餘條大河中,超過半數嚴重枯竭。全球很多地區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危機。
-
水資源危機紀實調查 騰訊出品紀錄片《零水日》坎城電視節亮相
影片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危機,歷時三年拍攝,橫跨全球多地,探訪了水資源保護最前線人們的實地狀況。《零水日》由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起和監製,艾美獎得主凱文·西姆(Kevin Sim)執導,英國製片公司Keo Films/冰島OoS Pictures擔綱聯合製作。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然而聽了多年「狼來了」的故事狼卻一直沒有來,就像今年伊始,專家們預計南非開普敦將面臨水源枯竭無水可用的情況,到年中的時候當地官員又歡天喜地宣稱危機解除,水源問題並沒那麼急迫。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真的面臨水危機嗎?
-
氣候變化影響下,水資源還夠用嗎?
在中高緯度地區和熱帶地區一般呈現出降水增加的趨勢,而副熱帶地區一般呈現出降水減少的趨勢。這就可能致使幹的地方越幹,溼的地方越溼。 對中國而言,1961至2018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趨勢,但年降水日數呈顯著減少趨勢,年累計暴雨站日數和極端日降水量事件的頻次均呈增加趨勢,這意味著城市內澇、洪澇災害等風險會增加。
-
中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 西北乾旱區水危機嚴峻
1.我國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冰川,是氣候變化的記錄器和預警器。我國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冰川最發育的國家,其中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第三極是除南北兩極之外最重要的冰川富集地區。2.冰川消失後西北乾旱區水危機嚴峻「冰川面積縮小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冰量的變化反映了冰川水資源的損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資源研究院研究員陳仁升說。冰川是一座「固體水庫」,對河川徑流起著重要的補充和調節作用。
-
英國專家警告,英國 「在20年內將面臨嚴峻的缺水危機」
英國專家警告,英國在20年內將面臨嚴峻的缺水危機,除非有關機構立即採取有效措施。而造成這一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水資源管理不善以及氣候變化。環境署呼籲人們提高水源匱乏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努力確保供水可持續。目前英國人均每日用水量約為150升,預估還會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到2025年,英國人口預計將從當前的670萬增加到750萬。
-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推動北方水資源危機有效緩解
北方水資源水生態危機有效緩解 南水北調東線推動一江清水向北流 □ 本報記者 侯建斌 6年累計向山東供水近40億方,覆蓋13市61縣(市、區)、受益人口超過3000萬人,北方水資源短缺得到緩解; 先後生態補水2.95億方,改善南四湖、東平湖湖區生態環境
-
我國是12個貧水國之一!
月前世界銀行發布報告稱,如果各國不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引起的水資源缺乏,到本世紀中期,全球多國經濟可能出現萎縮。水資源缺乏一直是世界上的熱點話題,根據世行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16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缺乏的環境中。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