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李斌 劉浦泉)面對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兩盆水」不夠一年「喝」,以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嚴峻形勢,北京市近來積極採取開源、節流等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城市供水系統今年將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耗水量較大的水稻種植也將在北京劃上句號。
水利部有關專家介紹,就北京而言,水資源危機應當符合三條標準:一是持續3年以上的乾旱;二是地下水持續下降;三是密雲水庫出現「死庫容」,蓄水量降至4億立方米。在前兩條標準符合的情況下,目前密雲水庫蓄水量是7億多立方米,可以說北京已經處於水資源危機的邊緣。「相對於前幾次水資源緊缺狀況來說,當前的水資源形勢是最嚴峻的。」
鑑於此,北京早就制定了應對水資源危機的供水應急方案和目標:一是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二是基本保證城市中心區環境用水,確保不發生大範圍水汙染;三是密雲水庫不出現「死庫容」,水庫最低蓄水量確保6億立方米以上;四是全市水資源統一調度,確保郊區供水安全,山區人畜飲水安全。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北京市計劃加快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儘快建立水務統一管理體制,把水資源保護、防洪、蓄水、供水、節水、排水、汙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納入統一管理,結束「多龍治水」的局面。
北京同時將加快新的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正在醞釀中的修復工程將使官廳水庫恢復生機,到2005年達到飲用水源標準,實現年供水1億立方米。
北京市在過去3年節水4億多立方米的基礎上,確定了今年城市供水系統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的目標,其中自來水供水系統壓縮7000萬立方米,重點工業企業節水3000萬立方米。這一節水目標將通過下達分行業節水計劃指標、提高工業冷卻水循環率、公共場所強制安裝節水器具等措施實現。
目前,北京用水量較大的水稻、冬小麥種植面積均減少到不足原來的1/5,絕大部分農田建有節水設施,農用機井安裝了計量水錶。同時,一大批工業節水技術改造項目的完成,使北京一般工業萬元產值耗水量由43.7立方米下降到14.5立方米。
治河治汙工作也將同步進行。北京市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200公裡的河道治理任務。2004年度,先期實施園林綠化、河湖環境和農業灌溉再生水替代工程,各區縣在所轄區域內每年至少治理一條河道。
此外,北京還利用經濟手段促進節水。綜合水價已由4年前的每立方米1.76元提高到現在的4.07元。
北京今後還將通過深度開發雨洪水、城鄉水環境綜合治理、水源保護和水土保持、建立科學水價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來實現水平衡,從而以有限的水資源保障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華社供中國水網稿)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