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採取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

2021-01-17 中國水網

新華社信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李斌 劉浦泉)面對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兩盆水」不夠一年「喝」,以及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的嚴峻形勢,北京市近來積極採取開源、節流等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城市供水系統今年將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耗水量較大的水稻種植也將在北京劃上句號。

水利部有關專家介紹,就北京而言,水資源危機應當符合三條標準:一是持續3年以上的乾旱;二是地下水持續下降;三是密雲水庫出現「死庫容」,蓄水量降至4億立方米。在前兩條標準符合的情況下,目前密雲水庫蓄水量是7億多立方米,可以說北京已經處於水資源危機的邊緣。「相對於前幾次水資源緊缺狀況來說,當前的水資源形勢是最嚴峻的。」

鑑於此,北京早就制定了應對水資源危機的供水應急方案和目標:一是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二是基本保證城市中心區環境用水,確保不發生大範圍水汙染;三是密雲水庫不出現「死庫容」,水庫最低蓄水量確保6億立方米以上;四是全市水資源統一調度,確保郊區供水安全,山區人畜飲水安全。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北京市計劃加快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步伐,儘快建立水務統一管理體制,把水資源保護、防洪、蓄水、供水、節水、排水、汙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納入統一管理,結束「多龍治水」的局面。

北京同時將加快新的應急水源工程建設。正在醞釀中的修復工程將使官廳水庫恢復生機,到2005年達到飲用水源標準,實現年供水1億立方米。

北京市在過去3年節水4億多立方米的基礎上,確定了今年城市供水系統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的目標,其中自來水供水系統壓縮7000萬立方米,重點工業企業節水3000萬立方米。這一節水目標將通過下達分行業節水計劃指標、提高工業冷卻水循環率、公共場所強制安裝節水器具等措施實現。

目前,北京用水量較大的水稻、冬小麥種植面積均減少到不足原來的1/5,絕大部分農田建有節水設施,農用機井安裝了計量水錶。同時,一大批工業節水技術改造項目的完成,使北京一般工業萬元產值耗水量由43.7立方米下降到14.5立方米。

治河治汙工作也將同步進行。北京市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200公裡的河道治理任務。2004年度,先期實施園林綠化、河湖環境和農業灌溉再生水替代工程,各區縣在所轄區域內每年至少治理一條河道。

此外,北京還利用經濟手段促進節水。綜合水價已由4年前的每立方米1.76元提高到現在的4.07元。

北京今後還將通過深度開發雨洪水、城鄉水環境綜合治理、水源保護和水土保持、建立科學水價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來實現水平衡,從而以有限的水資源保障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華社供中國水網稿)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水資源危機受到多重因素威脅,包括氣候變化、水資源浪費、水資源汙染問題治理不善等。也就是說,人類正面臨著全球性的水危機問題。世界資源研究所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此前與荷蘭和瑞士的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對全球189個國家的水資源情況、乾旱及洪水風險進行了評估。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專家認為——  如果不解決好水危機,人們就無法獲得可持續的糧食安全  世界資源研究所水資源項目高級經理薩拉·沃克爾對本報記者坦言,未來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水資源壓力都在上升。到2050年,世界糧食產量需要增加56%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要養活全世界,各國需要更加重視水資源的合理使用。
  •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本報評論員 李建華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
  • 我們該如何應對水資源危機?
    第1頁:王建:發展「低水經濟」 第2頁:何兵:水資源信息應公開 第3頁:許新宜:節水要提高用水效率 第4頁:朱祖希:城市地下水超採嚴重 第5頁:賈海峰:管理城市降雨徑流 第6頁:姜文來:構建「利水型社會」   王建:發展「低水經濟」
  • 我國水資源危機呈現嚴峻態勢
    「目前,我國水資源十分短缺,汙染嚴重,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將出現嚴重的水危機」,這是今天(10月10日)在重慶召開的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的消息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但在過去半個世紀左右的時間裡,人們摒棄了這種謹慎做法,出現只顧眼前、不計後果地開採水源的心態。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被各種政治危機和教派衝突困擾的中東各國政府,無暇對水資源短缺現實加以應有的關注,導致水資源短缺的危機不斷加劇。  埃及《中東戰略研究中心》今年5月發表文章呼籲,中東國家應儘快制定和完善應對水資源短缺的「非傳統」戰略。
  • 鐵道部採取強有力措施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順利運送
    鐵路部門為兩會代表委員運輸提供運力保障制訂周密的運輸方案 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記者日前從鐵道部獲悉,鐵路部門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兩會代表委員運輸任務圓滿完成。    做好兩會代表委員運輸工作,是鐵路部門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 土耳其第一夫人呼籲採取具體措施應對氣候危機
    土耳其第一夫人艾米娜·埃爾多安12月28日表示:「如果我們不站在變革一邊,飢餓、乾旱和移民將是未來世界的命運,因為氣候危機的發展繼續為我們大家敲響警鐘。」艾米娜·埃爾多安說,世界需要在全球動員中採取行動,以拯救後代。
  • 福州市採取措施確保「龍王」颱風災後無大疫
    福州市採取積極措施,以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強颱風「龍王」引發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淹了半個福州城。洪水退後,沉積的畜禽屍體、淤泥和垃圾威脅著市民的身體健康。福州市政府昨天發出動員令,動員廣大市民人人動手,清除垃圾和糞便等。同時,要求各區、街道及時清毒,重點消殺下水道口、糞坑、垃圾堆和被淹過的食堂、房屋等,防止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 太湖藍藻局部發生,該如何確保「安全度夏」?
    那麼,歷經12年治理,太湖藍藻為何仍會年年局部發生?目前,在太湖藍藻防控防治上, 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術?下一步,該從哪些方面發力科學系統推進太湖治理,確保沿湖城市飲用水安全?今年太湖氣象、水文條件都利於藍藻生長太湖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大型淺水湖泊。
  • 瀕臨危機的水資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地球上淡水資源本就短缺,更因其分布不均、環境變化、管理不善及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諸多原因,致使水資源匱乏問題愈加突出。  目前,全球500餘條大河中,超過半數嚴重枯竭。全球很多地區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危機。
  • 北京:國際直航航班單班輸入病例超過5例 立即採取熔斷措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徐和建介紹,鑑於當前境外疫情的嚴峻形勢,為確保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恢復北京直航工作安全平穩有序運行,我們本著對首都安全負責、對廣大市民和旅客負責的精神,圍繞風險管控這個核心,採取了更加嚴格的防控措施,構建起從境外到國門、家門的全鏈條防控網。
  • 就我國目前發展階段 解決水資源危機首要途徑是節流
    就我國目前發展階段 解決水資源危機首要途徑是節流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29 10:11 來源: 中國政府網特別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水資源,人均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步提高,水資源不足已越來越成為嚴重的瓶頸制約。    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出路: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就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和水平而言,節流應為首要途徑。農業是第一用水大戶,也是節水最具潛力的行業。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然而聽了多年「狼來了」的故事狼卻一直沒有來,就像今年伊始,專家們預計南非開普敦將面臨水源枯竭無水可用的情況,到年中的時候當地官員又歡天喜地宣稱危機解除,水源問題並沒那麼急迫。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真的面臨水危機嗎?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25日說,中國存在水資源危機,洪澇災害、乾旱缺水及水環境質量惡化,以及水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約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伍新木說,我國存在的水資源危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四分之一,且時空分布很不均勻,水與耕地、人口十分不匹配。尤其華北、西北等地,水資源嚴重不足,全國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均成為制約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水資源災害依然嚴重,如長江、淮河、黃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洪澇災害仍然是中國的「心腹之患」。
  • 甘肅榆中發生3.6級地震 蘭州鐵路局迅速響應採取有力措施確保運輸...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中國交通新聞》報導: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1月14日17時21分,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附近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寶蘭高鐵、蘭渝、蘭新、隴海、包蘭、蘭州北環等鐵路沿線及部分車站均有不同程度震感。
  • 「點石成金」水資源危機!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
    ——尼葛洛龐帝《數位化生存》今日熱點「水資源危機!8000口井面臨乾枯威脅,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當地時間9月17日,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宣布,他們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全球首張水價格期貨合約,這意味著水將成為一種像原油一樣的金融投機性商品。在當今世界,作為公共資源,水的稀缺性愈發嚴重,由此產生的對水資源的爭奪導致了公地悲劇,即公共資源悲劇。
  • 國家林業局局長:採取措施嚴防胡蜂襲人再發生
    國家林業局重大生物災害防治指揮部《林業有害生物警示通報》反映「陝西胡蜂襲人造成人員傷亡」事件後,局黨組高度重視,賈治邦局長親自批示:「胡蜂襲人嚴重危害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嚴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請通知當地林業部門加強宣傳,普及知識,同時提請當地衛生部門,加強救治,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 科學家稱,地球的氣候危機已經非常嚴重,再不採取措施就晚了
    如此全球的氣溫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南北極的冰川快速融化,海洋變暖導致颱風的頻繁發生。同時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可能會上升60米左右。這個時候,地球大部分的陸地將不復存在。
  • 2019年企業公司危機公關管理措施列表
    考慮到這一點,以下是2019年的六項危機公關管理措施:1.確定您的漏洞由於危機可能有多種形式,品牌經理不太可能預測他或她將面臨的確切情況。好消息是你可以縮小可能性。2.迅速採取行動在危機期間迅速採取行動的重要性可能不是新的信息,但企業繼續忽視危機媒體管理這一黃金法則。例如,就在聖誕節前夕,不列顛酒店取消了在赫爾的一家酒店預訂無家可歸者後,發現自己處於媒體聚光燈下。儘管有媒體審查和社交媒體反對,但它沒有超過24小時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