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於近日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根據方案,2019年,各縣級和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100%達標,各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83.1%以上,劣Ⅴ類比例控制在4.2%以內,為2020年水質優良比例達84.5%、消除劣Ⅴ類斷面打下堅實基礎。其中,茂名市鑑江江口門斷面水質穩定達Ⅲ類;汕頭市梅溪河昇平、惠州市沙河河口、汕尾市黃江河海豐西閘、東莞市東江南幹流沙田泗盛、江門市潭江牛灣、湛江市九洲江排裡、揭陽市榕江南河東湖等7個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廣州市獅子洋蓮花山、珠海市前山河石角咀水閘斷面力爭達到Ⅲ類;廣州市珠江西航道鴉崗、深圳市深圳河河口、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東莞市石馬河旗嶺和東莞運河樟村、茂名市小東江石碧、揭陽市榕江北河龍石等7個斷面消除劣Ⅴ類,力爭達到年度水質考核目標;深圳、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和汕頭市練江海門灣橋閘斷面基本達到Ⅴ類。詳情如下: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的函
粵環函〔2019〕1093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關單位,廣東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2019年7月9日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9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攻堅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根據廣東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2018年1號令及《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廣東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東省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9年,各縣級和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100%達標,各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全省地表水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到83.1%以上,劣Ⅴ類比例控制在4.2%以內,為2020年水質優良比例達84.5%、消除劣Ⅴ類斷面打下堅實基礎。其中,茂名市鑑江江口門斷面水質穩定達Ⅲ類;汕頭市梅溪河昇平、惠州市沙河河口、汕尾市黃江河海豐西閘、東莞市東江南幹流沙田泗盛、江門市潭江牛灣、湛江市九洲江排裡、揭陽市榕江南河東湖等7個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廣州市獅子洋蓮花山、珠海市前山河石角咀水閘斷面力爭達到Ⅲ類;廣州市珠江西航道鴉崗、深圳市深圳河河口、惠州市淡水河紫溪、東莞市石馬河旗嶺和東莞運河樟村、茂名市小東江石碧、揭陽市榕江北河龍石等7個斷面消除劣Ⅴ類,力爭達到年度水質考核目標;深圳、東莞市茅洲河共和村和汕頭市練江海門灣橋閘斷面基本達到Ⅴ類。各地級以上市水質控制目標詳見附件1。
二、工作思路
堅持系統治水。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聚焦劣Ⅴ類水體、優良水體、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突出控制單元防治,統籌推進全流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汙染防治,全力攻堅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
堅持科學治水。以源頭管控和末端處理為核心,既因地制宜、標本兼治、科學施策推進生活、工業、農業農村汙染源治理和入河排汙口整治,又尊重規律、量力而行、遞次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
堅持掛圖作戰。充分發揮河長制湖長製作用,深化水汙染形勢上圖和治理工程列表(「一圖一表」),實時動態調度重點斷面和重要支流水質狀況,及時督導推動重點工程項目建設。
三、主要任務
(一)全面攻堅劣Ⅴ類斷面。全面落實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2018年1號令,將劣Ⅴ類斷面達標攻堅納入各級「河長制」工作,統籌推進全流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綜合治理,抓好源頭控制,著力減少各類汙染源排放。深入實施掛圖作戰,細化工作措施、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建立工作檯帳,實行清單管理,相關整治工程力爭按計劃時限完成。(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參與,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二)強化優良水體保護。未達優良的國考斷面要加快推進落實各項汙染防治措施,確保穩定達標。已達優良的國考斷面要加強汙染防治。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鑑江等大江大河重點區域要嚴格按照《廣東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紮實推進水質保護工作。(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參與)
(三)保障飲用水源安全。依法依規科學優化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按要求完成縣級及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立、治」工作,依時序依法清理整治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排汙口、違法建設項目、違法網箱養殖等問題。(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等參與)
(四)全力消除黑臭水體。要按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的系統治理思路,從生活源、工業源、農業源等方面著手,補齊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大力提升汙水收集處理效能,建立河湧管養長效機制。到2019年年底,各地級以上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等參與)
(五)著力提升生活汙染治理效率。一是強化城鎮生活汙水截汙納管建設。加快推進雨汙分流管網建設,著力推進工業園區、老舊小區、城中村、城郊結合部、河流沿岸等地區的配套汙水管網建設,切實加強老舊、斷頭管網排查與修復。2019年,全省新增城鎮汙水管網5000公裡。佛山、中山市要嚴格按照省級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加快補齊能力不足短板。二是強化城鎮生活汙水處理能力建設。按照集中式和分散式相結合的原則,加快推進建制鎮和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的重點區域流域的汙水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全省至少新建城市(縣城)汙水處理設施20座,新建成200座鎮級汙水處理設施,粵東西北地區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全部開工建設。各地級以上市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年度目標見附件2。三是強化重點區域流域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汕頭、韶關、河源、惠州、汕尾、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陽市年底前完成敏感區域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廣佛跨界區域(廣州市白雲區)、淡水河(惠州市惠陽區)、觀瀾河、小東江、練江、潭江、榕江流域要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四是組織開展城鎮汙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檢查,以汙水處理量和進水汙染物濃度提升檢驗管網建設成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參與)
(六)著力提高工業汙染治理和監管水平。強化工業企業達標治理,對於水質未達標的控制單元,禁止接受其他區域相關主要水汙染物可替代總量指標。嚴格實施國家排汙許可制管理和工業汙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嚴厲打擊無證和不按證排汙行為。全面清理整治「散亂汙」工業企業,重點清理整治茅洲河、練江、廣佛跨界河流、榕江等流域「散亂汙」工業企業。集中整治工業集聚區水汙染問題,大力推進鎮村級企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加強工業集聚區監管,每季度調度水環境管理信息。(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參與)
加快推動涉水重汙染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和落後產能退出,支持企業自願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潮南區、普寧市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應於2019年年底前建成並完成企業入園。潮陽區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應於2020年6月底前建成並完成企業入園。小東江流域相關石化企業應於2019年年底前入園。(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牽頭)
(七)強化農業農村汙染治理。一是逐步擴大禁養區範圍。珠三角和茂名、雲浮等養殖大市要按照《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等技術規範要求,逐步擴大劣Ⅴ類水體控制單元內的禁養區範圍,加強執法檢查,嚴防復養現象發生。二是科學規範畜禽養殖。大力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汙水處理設施、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三是科學規划水產養殖。推廣標準化養殖,嚴格控制水庫、湖泊網箱養殖規模,開展養殖尾水和廢棄物治理,珠三角地區尤其是佛山、中山、江門市要探索推進生態健康的水產養殖業。四是全面整治農村生活汙水。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加快推進自然村雨汙分流、汙水排放管道收集或暗渠化建設,優先治理直接影響國考斷面達標的農村區域,年底前村莊生活汙水處理率提高至25%以上。其中,城鎮周邊的村莊、漁村、漁港生活汙水優先納入城鎮汙水系統統一處理;人口規模較大的村莊優先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人口規模較小的邊遠山區村莊採用小型分散式汙水處理設施;水環境生態較好、常住人口少的村莊生活汙水可因地制宜自淨消納。(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牽頭)
(八)完成《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實施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按照「查、測、溯、治」原則,全面查清入河排汙口,加強入河排汙口水質監測,釐清排汙責任並分門別類明確管控要求。實施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年底前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加強城鎮節水工作,2019年全省達到相應城市節水標準的節水型城市不少於19個。加強近岸海域汙染防治,認真落實《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年)》,繼續深入開展入海河流綜合整治,惠州市國考入海河流年底前消除劣Ⅴ類(惠州淡澳河2019年年底前氨氮指標達到3mg/L,其餘達到Ⅴ類),中山市國考入海河流年底前力爭消除劣Ⅴ類。加強船舶汙染和港口碼頭汙染防治。(省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廣東海事局等按職責分工牽頭,省水利廳、省能源局等參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嚴格落實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主體責任,抓緊制定實施本地區年度達標攻堅方案,明確項目表、時間表、責任表,將責任細化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要強化上下聯動和部門協作,定期會商分析研判、預警通報,協同推進水汙染防治、水資源保護、黑臭水體整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要進一步發揮河長制湖長製作用,細化「河長制」水質監測斷面,將監測斷面的水質目標任務落實到市、縣、鎮三級「河長」,使各級河長做到治水有責、治水負責、治水盡責。要充分發揮省級議事機構的統籌協調作用,全面推進全流域系統治汙。省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在各自的職能範圍內加強業務指導和支持。
(二)強化掛圖作戰。各地級以上市要在省生態環境廳制定的「一圖一表」基礎上,加快完善本行政區域內達標攻堅斷面的「一圖一表」,進一步明確時間表、完善責任鏈,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進一步推動整治工作提速增效。要以信息化為抓手,推動網際網路+、無人機和無人船、衛星遙感等技術應用,充分發揮「掛圖作戰」作用。
(三)強化信息調度。省生態環境廳將對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2018年1號令明確的9個劣Ⅴ類斷面,以及水質需提升至Ⅲ類的重點國考斷面實行一月一調度,並根據調度情況動態更新重點攻堅任務清單,各相關市應每月5日前報送上月重點工作進展信息。各地級以上市應每月5日前在國家水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實施進展調度系統上填報工作進展情況,每年7月15日前及次年1月5日前分別將半年工作總結、全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度工作計劃函送省生態環境廳。
(四)強化信息公開。各地級以上市要主動將年度方案和進展情況向社會公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省生態環境廳將按照省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2018年1號令要求,每月公布劣Ⅴ類斷面水質現狀和水質綜合汙染指數變化及排名情況,每季度報導各地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五)強化工作保障。各地級以上市要切實加強資金、政策保障和科技支撐,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加大重點項目資金傾斜支持力度,確保各類工程項目順利建設。省生態環境廳要充分發揮廣東省環境諮詢專家委員會專家智囊團作用,加大技術指導與服務,開展流域水體溶解氧影響因素和變化趨勢分析,研究解決流域性溶解氧濃度偏低問題。
本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附件:1.各地級以上市水質控制目標
2.各地級以上市鎮級以上汙水處理設施氨氮進水濃度年度目標
3.重點國考斷面水質攻堅目標
4.重點國考斷面水質攻堅任務清單
註:因清單內容過多,查看完整清單微信關注公眾號「北極星水網」後臺回復「廣東清單」即可下載!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