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有關情況。
據介紹,全省水汙染治理的總體目標是:2019年,全省58個國考地表水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達到32個以上,劣V類水質斷面控制在7個(國家要求我省劣V類水質斷面2019年控制在9個以內),暫未退出劣V類的斷面實現汙染物濃度大幅下降並達到考核目標要求,汾河入黃口廟前村斷面退出劣V類;2020年,國考優良水質斷面保持在32個以上,全面消除地表水國考劣V類斷面。
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水汙染防治工作,概括起來,集中體現為以下八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強化法規標準引領。《山西省水汙染防治條例(草案)》已完成專家論證、部門徵求意見等程序,省政府常務會議已經審議通過,即將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山西省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也將批准實施。通過不斷健全地方法規標準體系,保障全省水汙染防治工作依法深入推進。
二是抓好重點治理任務的落實。重點治理任務包括城鎮生活汙染治理、工業汙染防治、農業農村汙染防治、流域水生態修復等。
三是強化跨界斷面監測。為釐清市縣水汙染治理責任,今年2月27日起,對國考劣V類斷面控制單元涉及的跨市界、縣界的55個斷面水質每日開展人工採測。覆蓋全省的跨縣界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已全面啟動,今年7月1日前將全面建成。
四是實施定期調度通報。從今年3月1日起,省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向各市黨委政府通報國考劣V類斷面水質改善及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建設推進情況,預警國考斷面水質變化情況,強化壓力傳導,逐天逐月抓好治理工作。
五是開展環境專項執法行動。組織開展了冬春季水汙染防治百日執法檢查和城鎮汙水處理廠進水口溢流專項執法檢查等行動,對所有入河排汙口、排汙企業全面排查檢查,對超標排放、偷排偷倒汙染物的違法排汙企業,依法採取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措施,嚴懲重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六是開展磁窯河專項督察。針對汾河支流磁窯河揮發酚、氨氮嚴重超標問題,省政府將磁窯河汙染整治列為重點督辦事項,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從2月下旬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磁窯河流域水環境整治專項督察,重點督察磁窯河流域3市7縣黨委、政府水環境整治履職盡責情況,流域內涉水企業非法排汙、超標排汙,特別是偷排偷倒等違法行為,強力推動磁窯河水汙染防治工作。
七是實行掛牌督辦。今年3月對水汙染治理緩慢的縣(市、區)進行掛牌督辦和區域限批,5月份又對一季度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變化排名全國倒數第1、倒數第3的呂梁市、朔州市實行全市域環評限批並進行掛牌督辦,倒逼相關市縣黨委、政府真正擔起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責任。
八是建立「159」工作機制。緊緊圍繞到2020年消除國考劣V類斷面的目標,5個部門推進9項工作任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牽頭抓好城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按照職責分工抓好黑臭水體整治兩項任務,水利部門牽頭抓好河道清淤清垃圾「清河行動」、保障河流生態補水兩項任務,生態環境部門牽頭抓好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汙水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建設兩項任務,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好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農灌退水管理兩項任務,公安部門牽頭抓好查處環境汙染刑事犯罪一項任務。
版式:魏傑
檢查:張佩